树立学生质疑意识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2021-11-04张林巧
张林巧
摘 要:质疑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当前素质教育中受到高度关注。语文是一门极具人文性的学科,在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而质疑意识的缺失,是当前初中生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容易导致思维僵化等问题出现。文章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树立学生质疑意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学生质疑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探索树立学生质疑意识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旨在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质疑意识;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3-01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54
“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中只有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疑惑,才能促进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很多答案不具有统一性,学生的主观意识往往更加重要。为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的特点及优势,帮助学生树立质疑意识,在学习中能够不断提出自己的疑惑及问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树立学生质疑意识的重要性
首先,对于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有助于突出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性。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摆脱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在层层提问中深入挖掘问题的答案,在解答疑惑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更加积极主动,转变了被动学习的状态[1]。其次,对于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其学习兴趣的关键。只有加强对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视,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动力,主动发现语文学习的奥秘。教师在教学当中要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并自主解决问题,以便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再次,对于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关键途径。学生只有在不断提问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自身学习中的薄弱点,也才能够督促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生质疑意识缺失的原因
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仍旧受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导致在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限制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较少,无法有效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教师缺乏有效的引导方法,在提问时未能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限制了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学生对教师存在畏惧心理,即使有问题也不敢向教师提问,害怕自己的问题过于简单而被教师批评,久而久之失去质疑的意识与能力,在学习中始终需要教师的带领,缺乏自主性,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树立学生质疑意识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优化师生关系
学生不敢向教师提出自己的质疑,是影响学生质疑意识培养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以师生关系的合理优化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应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堂当中积极与教师沟通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2]。教师应该主动放低姿态,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保持平等的态度,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为其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建议,消除他们在课堂当中的紧张情绪。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合理运用,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时,应该采用耐心平缓的语气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改正错误,而不是采用嘲讽或者指责的口吻教训学生。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育,使学生能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避免由于语言不当而对学生的质疑积极性造成打击。学生的质疑可能天马行空,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梳理和引导,使其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和理解问题,确保在质疑当中更加具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创设问题情境
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质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不再害怕质疑。在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当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抽象化的知识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是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为此,教师应该合理构建问题情境,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陌生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其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主动提问和质疑。问题情境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及思维活跃度。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只有构建起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才能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当中获得灵感,在质疑当中深刻理解生活与语文的内在关系,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3]。为了提高问题情境的适用性,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与多元性,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在声音、画面和影像等作用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得到拓展,更加有利于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三)加强课堂引导
教师应该加强对课堂引导的重视,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加深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此,教师需要精心设置问题,确保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带领学生共同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打下基础。由于学生在理解能力和语文基础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在提问时也应该采用不同的策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以自身的语文水平为基础提出质疑,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分层教学方法,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要求,尤其是在问题难度的设置上应该更加合理,防止难度过大而对学生的质疑造成限制,同时也要避免问题难度过小而无法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针对语文基础较差的學生,应该以简单的问题为主,使其在质疑当中获得进一步的提高;针对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该适当提升问题的难度,多以拓展性问题为主,使其突破课堂限制实现思维扩展。想要在课堂当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则应该加强合理引导,使初中语文课堂更具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