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胆头”全红婵:“十米跳台公主”炼成记

2021-11-04梁水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华明教练女儿

梁水

2021年8月5日,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跳水决赛上,如灵燕舞动、如银针入水……留着“海胆头”式短发的全红婵展现着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5组动作拿到3个最高分10分!一路领先夺得冠军之后,全红婵成为了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也是最小的奥运冠军获得者。

今年刚满14周岁的全红婵自强不息、逆天改命的励志故事让人敬佩和心疼。出身农村、家境清贫的全红婵为何能够走向人生的“高峰”,其实与她一路有“贵人”相助、有爱的家庭密不可分……

七岁遇“贵人”

2014年5月,广东湛江体育运动学校资深跳水教练陈华明如往年一般,下到湛江市五县四区的小学寻找跳水人才,重点是农村基层小学。

这天,陈教练来到迈合小学校,正逢课间,他观察到一群孩子在玩跳房子。“有个小孩跳得很轻盈,比别的孩子轻松。”全红婵就这样跃入了陈华明的眼帘。等到全校一个班一个班挑苗子时,陈华明先去了全红婵所在的班级,目测了她的身材。练跳水的讲究线条美,腿型、手型,她身体条件很不错。

接着,他找来一批孩子,现场测立定跳远。全红婵身高1.2米,跳了1.76米,“相当厉害。”陈华明看中了这个爆发力极强的小学生……

2007年3月,全红婵出生于广东湛江市麻章区麻章镇迈合村。她有个哥哥常年在外当厨师打工,家里靠爸妈务农得来的钱生活。全红婵自幼就喜欢水,平时喜欢下河游玩,也爱去海边。到了上学年龄,她就在村里的迈合村小学念书。

全红婵父亲全文茂得知女儿被湛江体育运动学校挑中,起先是一阵兴奋,因为湛江堪称跳水之乡,曾经走出了劳丽诗、何冲、何超等世界冠军,但又怕女儿经受不住训练的艰苦。

2014年8月底的一天,全文茂为女儿打点简单的行李,送女儿到体校,为她办理好相关手续。就要分别之时,全文茂慈父情怀大爆发,因为这是女儿第一次离家出远门,着实有些不放心,他千叮咛万嘱咐,“要听教练的话,别顶嘴。”“莫想家,实在想爸妈了,就给我们打电话,觉得累就回家玩几天。”……把孩子安顿好了之后,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

进入体校的小红婵很快就脱颖而出:别人一站上跳台腿就抖,小红婵非但不惧高,训练还很冲,敢带头做动作,而她身材线条优美,还天生不怕水。进入体校后,小红婵情绪过渡也平顺,从来没有喊过累,更没有一句抱怨。于是陈华明开始有意识重点培训她。

小红婵每天要练习400多跳,从不叫苦叫累,都是笑嘻嘻的,因为“不想当逃兵”,连回家休假,都在家自我练习高难动作。

功夫不负苦心人。她7岁才开始接触跳水,但只用了4年时间,就连连在省内跳水比赛中夺冠,11岁进入广东省跳水队,2020年,13岁的小红婵入选国家队。小红婵的身材条件很符合跳水项目的需要,她身型修长,爆发力很强,脚尖和膝盖漂亮,身体的柔韧性也很好,是非常标准的“女子跳台选才”。

此外,全红婵了解自己的身体,理解在跳水转体的过程中如何发力、如何控制、如何压住入水水花。广东跳水队教练何威仪这样评价全红婵:“体育都是身体的语言,她理解力强,表现能力很好,这也算一种天赋。”

极致的刻苦让并不是很早接触跳水的全红婵崭露头角,仅仅4年的训练,由于成绩优异,全红婵有了进入到国家队的机会。

2020年10月,全国跳水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首站比赛上,13岁的全红婵以领先亚军28分的明显优势爆冷夺冠。

全红婵获得冠军后,广东湛江市麻章区迈合村全书记对她又多了一分了解。之前,他很少接触这位头发偶尔炸毛的女孩。去年10月,红婵获得全国冠军后,放假回来了一趟,“麻章区的书记、镇长、副书记都来慰问过他们家。”全书记说。

迈合村约有400户人家,398户姓全,人均收入1.1万元,38个低保户,红婵家是其中之一。

2020年10月,全国跳水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第二场比赛中,全红婵发挥失常只获得第五名。赛后她给陈教练打电话,陈华明安慰她:“不过是一场比赛,别想太多。关键是准备好下一次比赛。”

知道女儿这次比赛名次落后,全红婵妈妈拖着病体给女儿打来鼓励的电话:“婵婵,不要有太强的取胜心。把比赛当是平常的训练。”教练和妈妈的话,使她从低落的情绪中走了出来。是啊,一次失败对她来说算什么,她眼里盯的是奥运。

第三场,全红婵再次夺冠。在一共三站的奥运选拔赛中,全红婵两度收获冠军,成为妥妥的黑马,成功入选国家跳水“梦之队”,为自己赢得了东京奥运会的门票,赢得了实现人生梦想的机会。

此时她入选国家队仅仅7个月。她是参加东京奥运会的10个跳水运动员中,唯一一位非世界冠軍选手。于是,成功的花朵为她绽放笑靥。

清贫有爱的家

2018年3月,全红婵进入广东省跳水队。那段时间家里比较困难,父母也不会使用手机转账,小红婵的生活费常由跳水队郭教练垫付,再由父母送去体校。全红婵去广州比赛,全爸会上去探望她;她还有一个住在广州的表姐,偶尔带她出去逛一逛。

妹妹的每一场比赛,在上海当厨师的哥哥全进华都不会落下。第一场奥运选拔赛,他一边用手机看直播,一边炒菜。那天妹妹夺冠,他一高兴,请同事们喝了饮料。

妹妹来上海比赛,全进华去看过一次。他骑着电瓶车,从静安区到浦东新区,中间还搭了一程渡船。9点出发,差不多11点才到。酒店门口保安拦着、警察守着,即便是至亲也进不去。妹妹下了楼,哥哥站在酒店玻璃幕门前,两兄妹开着视频,聊了不到10分钟。

去年三场奥运选拔赛,第一场拿下冠军后,全红婵成为最大的黑马,站在了冠军的领奖台上。奶奶不会用手机,第一站全红婵夺冠后,她找孙儿帮忙转了200元钱给全红婵。第二站获得第五名,老人家转了1000元做红包。奶奶牵挂孙女,在床头板正中间缝上了红婵参加比赛带回的纪念玩偶。

全妈妈原本给一家工厂做饭,4年前在路上被车撞坏肋骨,住了几次院,身体恢复不好,家里人不敢再让她干重活。但是,这个坏消息始终没有告诉全红婵,怕她分心。

母亲出车祸的两个月后,还是传到全红婵耳里。她给爸爸打电话,全文茂对女儿说:“你妈妈车祸的事情已经处理好了,你就别操心了,专心好好学习训练吧。”天真的小红婵以为妈妈身体没什么大碍,一门心思用在训练上。

2011年学校放寒假回到家里时,小红婵进门却见妈妈拖着病体,佝偻着身子,一副无力的样子,这才知道母亲遭受的车祸有多严重。乖巧的女儿扑进妈妈怀里嚎啕大哭,“妈,痛不痛?”全妈妈紧紧抱住女儿说:“婵婵,别哭,妈妈这不是好好的吗。”母女俩这才破涕为笑,再次紧紧抱在一起。后来心细的全红婵还是打听到妈妈的身体还未康复,需要大笔的钱作后续的治疗,爷爷也是年老多病,需要时常住院治疗。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全红婵小小年纪已经知道自己要给家里分担压力。她把运动队发放的津贴一分不差地转给家里。

与队友张家齐、陈芋汐不同,尽管全红婵有着一样的纯真与懵懂,但这份青涩背后,总能看到苦难的痕迹。

好不容易才有的假期,在全红婵看来,是很无聊的。她怕花钱,没有去过游乐园、动物园,平时的消遣是玩手机游戏,因为这项娱乐花费少。

全红婵的父亲有一句很朴实的话:自己不懂太多,但是希望子女都能够好,孩子喜欢,做父母的肯定全力支持。一个尊重孩子、三观端正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坚毅乐观勤奋朴实的孩子,才会有一家人为了彼此的双向努力。

2021年8月5日,东京奥运会比赛当天,全红婵的家人在湛江体育中心观看比赛,为她加油。每跳一轮,她的父亲都非常激动,使劲摇动国旗为女儿呐喊助威。

全红婵摘金后,全村乡亲都在为她庆祝。“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啊!”乡亲们还请来舞狮助兴,拉横幅祝贺。

全红婵夺冠后,她在广东湛江的老家一下子门庭若市,很多企业和老板纷纷表示愿意帮助他们一家。女儿给全家带来了荣耀和实实在在的利益,但她的父亲却始终“人间清醒”,有一位企业老板送来了20万元慰问金和一束鲜花,父亲只收下了鲜花,婉拒了慰问金。

他說:“我不能消费我女儿的荣誉!”

有这样的父亲,女儿能不优秀吗!

一跳惊世界

2021年8月5日这天,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上,中国梦之队刮起了青春风暴。全红婵用近乎完美的表现为中国队再添一金,书写新的少年传奇。

2021年8月5日上午,全红婵在女子单人10米跳台比赛中以415.65分的成绩获得半决赛第一名,顺利进入决赛。

同日下午,她又站在了决赛的跳台上——

第一跳,全红婵拿到了82.5分,和队友陈芋汐并列第一;第二跳,全红婵无论是起跳、入水还是水花都毫无瑕疵,现场解说激动大喊:“我想不到这个动作可以扣分的点!”最终,裁判给出了满分,总分178.5分;第三跳,全红蝉又完美发挥,拿下了三个10分,最终得分95.70分;第四跳,全红蝉再次得到了满分;第五跳,全红婵获得总分466.2分!

最终,她以压倒性优势夺得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冠军,为中国代表团摘得第33金,并打破陈若琳创造的447.7分世界纪录,成为女子10米跳台奥运比赛新纪录的创造者。

全红婵的奇迹,也由奥运会成就。因为14岁是国际泳联规定选手参加奥运会的最低年龄。没有比“奇迹”二字更能诠释全红婵了。如果东京奥运会不因疫情延期,那去年13岁的全红婵,就没有资格参加这届奥运会。

令人喟叹命运的神奇。全红婵以最优秀的状态结结实实地惊艳了世界,也完完全全地成就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跳水皇后吴敏霞在家观看了比赛直播,随后在微博里写道:“激动到尖叫,现在你们是我的‘小小偶像了,太稳啦,恭喜!”陈若琳是这次奥运会的裁判,她第一时间发文:“恭喜两个可爱的小妹妹,我的新偶像小红妹妹!”

广东省跳水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凌海婵表示:“我当跳水教练有30年了,全红婵可以说是选材中最出色的一个,教练一眼就看中了她的潜力。”广东省队教练何威仪说:“她非常能吃苦,对待训练的态度也非常认真,每次训练都是全力以赴地把自己的能力表现出来。”

全红婵承认,自己第一次参加大赛有点紧张,刚到东京后的几天有些不适应,后来慢慢适应了。“奥运会和全国比赛相比,好像没有什么不一样。赛前教练就说让我放轻松,不要紧张。”

对于身高1.43米的全红婵来说,奥运金牌似乎有点大,垂到了肚子上,她拿起金牌比比自己的脸,顽皮地挡住了眼睛:“金牌好重啊,好像比我的脸还要大。我要感谢爸爸妈妈,谢谢他们鼓励我,让我勇敢一点,跳不好、拿不拿(牌)都没关系。”

与赛场上的冷静和沉稳相比,场下的全红婵还是那个只有14岁的少女模样。然而出道即巅峰的她,“场上猛猛哒,场下萌萌哒”。拿到奥运会金牌后,全红婵接受采访,画风依旧充满天真。

她说:“今晚我要吃很多好吃的东西,现在我特别想吃辣条。”她曾经最大的梦想就是开一个小卖部,因为这样就能一直有零食吃。她说:“奥运会结束后最想玩游戏和抓娃娃。”因为以前学校放假只能回家,她长这么大还从来没去过动物园和游乐园。她一直诉说着自己夺冠的最强动力:因为妈妈看病需要钱。

了解了她的不易后,网友们如今再看她的采访,除了“哈哈哈哈”,更多了几分发自心底的怜爱与佩服。全红婵小妹妹加油,期待你继续书写传奇!

猜你喜欢

华明教练女儿
一碗鱼头面的江湖自由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程序员之死
睡着了
叶华明
和女儿的日常
加油
失算
Just for Fun
女儿爱上了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