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澎湃青春力量镌刻在改革发展新征程
2021-11-04《中华儿女》报道组
《中华儿女》报道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時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突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即: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给体系;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提出,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世界一流目标,强化创新改革管理,全力奋进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一场气势恢宏、艰苦卓绝的重大战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国石油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部署,中国石油青年用实际行动诠释“兴油报国”,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着力建设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共青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次代表大会于9月9日上午召开。中国石油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出席并强调,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书写华章,为集团公司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企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磅礴的青春力量。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中央企业团工委副书记张蕾蕾出席并讲话。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段良伟主持。
233名中国石油各级团干部、团员,作为各条战线中国石油共青团员、青年代表,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石油青年积极奋战在增储上产、冬季保供、减油增化、市场营销、提质增效、处僵治困最前沿,主动奉献在科研攻关、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第一线,最大限度地把青春活力、青春激情释放出来。
他们以坚定信念,赓续红色血脉;以探索创新,让高质量发展之路充满新动力;以使命担当,让未来发展充满新希望。
他们中涌现出32个全国青年文明号、63名全国青年岗位能手、73个全国青年安全示范岗,先后有4名青年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17名青年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石油青年心向党的信念更加坚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饱满,生力军突击队作用更加彰显,成长成才的舞台更加宽阔。
戴厚良指出,集团公司党组历来高度重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坚持把为党育人、为企育才摆在首位、贯穿始终,把培育石油事业预备队和战略预备队作为主攻方向,为党赢得青年人心,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汇聚青年力量。中国石油各级团组织坚持用理想信念塑造青年,用石油精神感召青年,用石油事业凝聚青年。成立集团公司团委,把共青团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把广大团员青年进一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石油事业基业长青的战略考量。新时代中国石油青年是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活力所在、希望所在。
傅振邦代表共青团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中国石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走在中央企业前列表示充分肯定,要求中国石油共青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集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切实深化政治引领,着力强信念、跟党走;切实加强基层建设,着力抓规范、增活力;切实推动青年发展,着力抓服务、促成长;切实服务中心大局,着力冲在前、敢担当,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不断谱写为祖国献石油的青春新华章。
“新时代赋予石油人新的使命和要求,作为中国石油青年,我们要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履行好责任使命”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上世纪60年代初,铁人王进喜在大庆油田喊出誓言,以无私献身精神,凭借“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英雄气概,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向困难挑战、向荒原进军、向一线冲锋,创造出催人奋进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感召和引领一代代石油青年忘我奉献、苦干实干。
从建国之初12万吨原油产量到油气产量当量“3个1亿吨”崭新格局,在新中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巨变中,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始终是中国石油青年成长历练、淬火搏击的内在支撑与精神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石油精神”是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宝贵财富,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谱系之一,为历代石油人传承、弘扬。
承继历史,书写当下。在“铁人”王进喜带过的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1205钻井队,2020年入职的实习技术员赵潘,当初铁心选择最苦最累的钻井工程,来到距家乡四川三千公里的大庆油田。赵潘说,成为“钢铁1205队”一分子,不仅代表荣耀,更意味责任和压力。一年多来,他在场地工、外钳工、内钳工、泥浆工、发电工等多个岗位历练,夏天与酷暑较量、冬天在严寒中拼搏,外人看来很艰苦的工作环境,他却说:“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给‘铁人队伍丢脸!”
钻井现场是流动的,无论1205钻井队走到哪里,都会在井场内设置队史室,这也是赵潘工作之余去得最多的地方。“铁人精神已经深入1205队每个人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更好地传承铁人精神,展现青年风貌、为祖国建功立业,不负‘钢铁1205队这面旗帜。”
2017年从中國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毕业后,王帅之一直在石油一线工作。这个儿时曾瞪着大眼问母亲“石油工人到底有多伟大”的“油三代”,用四年时间,完成从青涩大学毕业生到合格井队技术员的蜕变,并凭借昂扬向上的青春风貌和勇于担当的奋发精神,担任渤海钻探第三钻井公司30556队团支部书记。在日复一日的基层工作中,王帅之也逐渐理解了石油工人的奉献与伟大。“没有石油先辈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吾辈青年,当奋发图强。我必须以石油精神为动力,投身为祖国找油找气的伟大事业。”
“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是历代石油人接力传承形成的精神文化积淀”……每年7月,石油工业出版社团委书记、彩印中心副总经理李斌,都要为新入职员工上“入职第一堂团课”,恒定的主题是传承。这位有10余年共青团工作经验的老团干,依托出版社丰厚文化资源,着力将共青团思想引领融入实际工作,浸入青年成长。2020年4月23日,李斌带领出版社团委创办“青年读书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青年阅读经典、体悟思想、交流心得、传承精神,“既使出版社精品书籍得到二次传播,又让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熔铸青年血脉,效果很好”。
“新时代赋予石油人新的使命和要求,作为中国石油青年,我们要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传承弘扬求实精神,履行好责任使命。”山东销售公司团委副书记刘音说。
“必须将新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注重在岗位实践中淬炼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本领,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水平”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在上级团组织和集团公司党组正确领导下,中国石油各级团组织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紧紧围绕共青团根本任务、政治责任、工作主线,锐意进取、奋发实干。”中国石油集团团委书记、党群工作部副主任张劲说,“坚持政治引领,坚定青年理想信念;坚持思想育人,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坚持服务大局,激励青年奋进担当;坚持心系青年,搭建成长成才舞台;坚持从严治团,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实效”。
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团委书记兼党委宣传科副科长张艳,是一名“油二代”,父母都将青春奉献给了采油二厂。她从小听着采油机轰鸣声长大,从西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油田,延续为油奉献的初心。自2015年从事共青团工作以来,她以“走近青年、了解青年、服务青年”为原则,以“解青年忧、解青年怨、解青年困”为出发点开展工作,下大力气提升团青工作吸引力,让团员青年更有归属感。
针对油田大分散、小集中的现状,张艳带领厂团委打造“1+X”(1个团组织+X个青年自组织)示范点建设模式,受到团员青年点赞;创新开展青年论坛、职业规划、青年成长成才经费保障等青年员工职业发展培养体系,畅通青年成才渠道;连续5年组织开展无偿献血、义务帮农、助学敬老等活动,树立了油田青年良好的社会形象;举办26届“阳光周末”青年交友活动,搭建网络线上交友平台“油缘会”,解决大龄油田青年婚恋难的问题……“基层团干要为青年好好服务,只要给梯子、搭台子、铺路子,他们呈现的风采将会比想象中更精彩!”
四川销售公司兼职团委副书记、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温江片区经理李玥,面对的则是四川辖区1500多座加油站中的年轻员工,“他们很多都是90后、95后,入职后每天工作就是加油提枪,天天重复,归属感不强,也不知道自己未来在哪里”。如何通过团组织去凝聚这些青年员工,让他们也找到奋斗的方向和力量,是李玥和团委的小伙伴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团的工作离不开创新,要在工作中找到解决方案。在团委引领下,青年员工立足岗位,积极创新创造,诞生了“四小发明”成果。五四前夕,团委召开“我为企业献智慧”座谈、开展青年帮扶、通过抖音等平台拍摄短视频……李玥说,通过各种活动和载体凝聚力量,让青年员工逐步意识到我们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干,让大家理解企业文化和责任担当,潜移默化地让大家从内心融入到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在山东销售公司,团委以打造坚强有力的新时代共青团为目标,助力公司中心任务,把党工团共建创先争优作为重要内容,激发广大青年员工创先争优的热情,大力弘扬石油精神,充分发扬斗争精神,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在青年中树立新风正气,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有效激发了青年员工工作干劲,青年典型不断涌现。
在寰球工程公司,团委坚持“以党建带团建、聚焦主责主业、凝聚青年力量、融入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五大理念,秉承“规范、务实、创新、品牌、人本”五大原则,全力推进“青春铸魂、青春建功、青春育才、青春强基”四大行动,不断提升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团结凝聚公司3000余名团员青年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寰球工程公司团委书记、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刘洋说:“共青团组织要着力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引领青年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搭建广阔平台,为他们向更高层次成长发展助力。”
在兰州石化,团委坚持以培养企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战略预备队”为目标,将青年技能素质提升工程作为共青团组织深度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有力抓手,引导团员青年在企业生产实践中贯彻新发展理念、苦练本领。实施“强肌工程”,加强青年能力锻炼;实施“青蓝工程”,加强青年培养管理;实施“追梦工程”,以身边榜样引导团员青年扎根基层、锤炼本领、建功立业。“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团委书记朱海兵说,中国石油青年是新时代中国石油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将新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注重在岗位实践中淬炼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本领,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水平。
在规划总院,团委带领全院广大青年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逐步形成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思想建设为先导、以岗位建功为主线、以从严治团为保障的工作思路,在组织、引导、服务青年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推动共青团工作呈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团委书记、党群工作部副主任刘二利说,“规划总院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决策参谋机构,从事战略性、前瞻性、创新性研究任务多。作为石油青年特别是一名石油团干部,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团结带领广大青年转观念、勇担当、高质量、创一流,为团员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搭建广阔舞台,奋力推进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助力石油事业基業长青”。
“无论环保节能,还是创新创效,每个人都在为集团公司能成为高质量发展和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企业而努力奋斗”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21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中国石油党组立足“两个大局”,围绕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公司改革发展作出总体谋划,明确“两个阶段、各三步走”战略路径,强调遵循“四个坚持”兴企方略(即“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依法合规治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四化”治企准则(即“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精益化管理、一体化统筹”),大力实施创新、资源、市场、国际化和绿色低碳“五大战略”,大力实施人才强企工程,擘画了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宏伟蓝图。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企业兴。在创新发展路上,中国石油青年在行动。2014年,张家鑫从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加入吉林石化大家庭。作为一名基层工艺管理人员,他真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后,公司、工厂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无论环保节能,还是创新创效,公司都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广大基层员工牢牢树立安全环保理念,积极献言献策,每个人都在为集团公司奋进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企业而努力奋斗。”
践行新发展理念,需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从参加工作那天起,他就不断探索创新之路。工作至今,他已独立发表技术论文4篇,提出创新性合理化建议26条,带头改进工艺技术30余项,累计为企业节能创效近2000万元。
“油二代”李津云与张家鑫感受相同:“工作后明显感到蓝天白云天数明显增加,环境更美”。在天津生活长大的她,对大港油田及附近环境熟悉于心。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毕业后,李津云选择回到家乡,回到油田。
“油田建设,环保先行”。在埕海1-1人工岛实习时,现代化设施和清新环境,令李津云耳目一新。在大港油田公司第四采油厂海工建设部正式入职后,李津云投身大港油田自营区首座采修一体化海洋平台项目。“海洋平台项目投产后,将实现海油海采、即时启用,这是大港油田夺油上产关键举措,是推动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李津云有感而发,“作为新时代中国石油儿女,在这一愿景中做好本职工作,我非常骄傲。我希望自己始终保持学习活力,把握油田数智化大趋势,不断精进业务能力,为油田提质增效作出更大贡献”。
当李津云为“建设国内一流数智化油田”奔忙时,昆仑银行总行产融(公司)业务市场部青年骨干李迎雪,正沿着前辈足迹,为实现“能源领域一流特色化商业银行”而拼搏。201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进入昆仑银行后,她参与配合国家管网集团司库建设,跟进、协调各部门需求,协助昆仑银行按时保质,于2020年10月1日成为国家管网集团首批三家结算行之一。今年三月以来,李迎雪团队推出我国首款天然气产业链线上融资产品“气易贷”,助力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
与他们并肩忙碌的,还有中油国际管道公司运销商务部主办郭申屿。2019年,她从中国人民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毫不犹豫选择中油国际管道公司。“国际管道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先行者,对于保卫国家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在这工作更有一种家国情怀,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郭申屿所在的中油国际管道公司是西北和西南重要油气战略通道,在深化我国与中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能源合作、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先行者和践行者。在工作中,郭申屿和同事们为了保障管道平稳运行积极与各方协调,因为时差,她经常利用午休甚至晚上与外方开会,确保项目落实顺利。“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低碳清洁能源过程中,青年要继承优良传统、脚踏实地、创新发展,不怕困难,守卫能源战略通道,落实‘一带一路倡议”。
“在我国发展阶段之变、国际格局调整之变、能源行业转型之变过程中,需要我们年轻一代站出来,永久奋斗,坚守初心”
祁连山下,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的玉门油田近年来不断焕发新生机。2018年7月入职的任雪瑶,正以“我为祖国找石油”的信念,奋战于此。作为玉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油藏评价室石油地质助理工程师,任雪瑶入职不久便参与鄂尔多斯盆地环庆(环庆-宁庆)区块地质研究,这让她感受到肩上担子沉甸甸。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她主要负责区块的侏罗系成藏研究。“河流的形态精细刻画,是寻找油藏有利砂体、有效储层的重点与难点”,为了扫除一个个“拦路虎”,她与同事开启“5+2”、“白+黑”模式,查阅大量文献,通过技术模拟初步明确高地成藏规律。
工作两年,任雪瑶所在侏罗系项目组勘探发现16个油藏并建產,提交优质探明储量570万吨,展现出年轻石油人科研探索攻坚克难的坚韧与担当,“使老油田焕发新活力”。
同样致力于“使老油田焕发新活力”的,还有东方物探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解释员张芊。2018年,地质研究中心承担大庆流转区块后,调集四十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四川研究中心团队进行研究攻关,张芊是其中一员。面对这样集聚复杂岩性、构造及储层的重难点区块,如何实现“油田增储上产”目标?她和队员们勇当物探找油先锋,针对所遇难题,创新形成针对性配套技术,取得良好勘探效果,全力支撑了大庆油田川渝流转区块的勘探部署。张芊说,“几年来工作压力虽大,但能够参与重点难点项目攻关,参与解决油田增储上产难题,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青春力量,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发展中,解决“卡脖子”问题不能等靠要,只能靠自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团委书记、项目评价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韦东洋深有体会:“自1958年研究院成立起,‘科技强企的基因便融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发展血脉之中。进入新阶段,青年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使命在肩,这也对团组织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近年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团组织通过前沿科技创新、岗位管理创新、基层团建创新,激发团组织活力,引领青年成长。今年以来,在FrSmart压裂系统软件、新一代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系统HiSim4.0等研发过程中,研究院青年锐意创新、攻坚克难,不断攻关“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践行科技强企、投身“兴油报国”的征程上,还有掌握多种焊接方法,获得21项焊工资格证,曾获“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高级组冠军的中国石油第六建设有限公司电焊技师农华科;有在科技创新道路上躬耕前行,作为核心成员参加中国石油乙烯工艺和工程技术开发全部课题,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乙烯技术国家贡献力量的寰球北京公司工艺经理孙长庚;有司职软科学战略与油气体制改革研究,为国家制定油气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供有效支撑的规划总院青年唐国强……在大漠深处井架旁,在西南油气田探勘地,在火热生动的生产建设一线、项目攻关前沿,中国石油青年以“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的拼劲,开拓进取、砥砺前行。
“在我国发展阶段之变、国际格局调整之变、能源行业转型之变过程中,需要我们年轻一代站出来。我将秉承‘永久奋斗光荣传统,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听党话跟党走,冲锋在前,苦干实干,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主旋律。”作为一名中国石油青年,张家鑫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在肩。
“百年画卷铺展在中华大地,时光流转记录一个民族崛起。每次回想都是满眼收获,不再犹豫是唯一选择。跟定你,高举复兴旗帜,筚路蓝缕,百折不回创造奇迹。千年沉睡,盼来春雷炸响,大地复苏,绽放出新绿。我还是从年那个少年,信念从未有改变。困难只不过是考验,为祖国献石油初心未减。新时代的少年,还是铁人那张脸,即使再多艰险不退却……”这首由刘音策划、改编歌词并担任主唱的石油版《少年》,唱响中国石油青年心怀梦想、矢志奋斗的青春宣言。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党组整体部署,中国石油青年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勇担“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光荣使命,将炙热青春年华、澎湃青春力量镌刻在中国石油改革发展伟大进程中,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石油先锋力量。
(作者:华南 陈晰 张惠清 王碧清 赵汉琪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