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2021-11-04赵强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业发展农村经济

赵强

赵 强.浅谈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J].南方农业,2021,15(24):-133.

摘 要 农业经济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管理可以通过农业经济政策的引导、激励和调控来优化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其对于现代化的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提出农业经济管理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4.062

农业经济管理是国家遵循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通过适当管理、引导、政策帮扶等,以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农业经济管理有着较强的引导和导向作用,如促进农村产业结构改革,使农村产业结构朝着多元化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优化金融产品,为农村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农业经济管理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落实乡村发展战略,实现农村经济稳健发展。

1 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1.1 導向作用

农村经济发展环境较差,再加上农民缺乏对经济发展的正确认识,常年按照传统的播种、收获、销售获利一系列过程,导致农村的经济发展工作比较迟缓且混乱,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偏低。与此同时,农村经济的纠纷问题居高不下,给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1]。为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政府部门对“三农”产业的发展相当重视,设置了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引导我国农业产业经济的转型。总的来说,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导向政策,以国家政策为载体,宏观引导农村经济发展朝着高效、科学的方向创新发展。比如,引导农村产业结构改革,产业结构朝着多元化发展;引导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深入,实现多元化种植业的发展;鼓励村集体利用包括自然环境、文化和生态资源、区位优势等在内的集体资源。

1.2 激励作用

农业经济管理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较强的激励作用,其激励机制是多方面的。1)利用经济优惠、补贴政策,促进对口援建型、借智入股型、企业带动型、村企合作型、特色产业型等多种经济发展模式[2]。2)经济政策提供优惠,增进招商引资力度,根据农村的特有优势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推动农村经济发展。3)通过农商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将重点放在产业基础牢固、信用记录良好的农村合作社,支持和激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成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制订涉农项目支持政策等,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理论支持。此外,颁布各种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如种植补贴(按产品销售价格一定比例给予直接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村人才补贴等,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激励农村经济发展。

1.3 调控作用

当前国内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如资源、人才、环境等。为了保证农村经济的稳健增长,要重视现有农业经济发展,通过农业经济管理起到调控作用,缓解目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农业经济管理的调控作用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产权机制,除了基本的个人或家庭产权外,在逐步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县、镇、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已基本形成,有效推动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解决农村发展矛盾;2)通过调整农副产品的指导价格及价格,来调控农业种植矛盾、维持供需平衡。

2 农业经济管理的有利措施

2.1 落实农业经济政策

国家的农业经济政策是全方面的:1)对农民个人农业产品交易,免收农业增值税;2)对于农村集体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副产品,视同农业个人农业产品自产自销,同样免征增值税;3)本社成员内交易销售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等,同样免征增值税;4)对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的涉农项目,有一定农业政策支持,农业合作社将其纳入申报范围,获取经济支持;5)人才支持政策,给予下乡人才经济补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相对于城市,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落后,迫切需要对农村经济作出转型改革,扭转农村居民落后的思想观念,全方位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国家需要落实农业经济政策管控,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根本支持[3]。

2.2 推动农业生产模式转型

1)推动农业模式集约化发展。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经济管理,推动农业生产模式朝着集约化,改变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2)推动农业模式优势化发展。整合农村的人、物、地等资源并进行合理利用,鼓励村集体利用包括自然环境、文化和生态资源、区位优势等在内的集体资源。3)推动农业模式技术化发展。了解农村经济发展形势,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引入一些高端农业生产技术,并综合利用计算机、大数据等技术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高科技种植技术对农作物的土壤养分进行科学的检测管理,进而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2.3 推动多元化经济形式

过去农村经济主体是个体种植户、养殖户等,经济性较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很难有效聚集社会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增长不利。而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对经济主体组织进行创新,由原来简单的经济形式变成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结构,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及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推行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在保证集体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也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4]。

2.4 扩宽农业融资渠道

资金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农业经济想要发展,农业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都需要可执行融资渠道。但是,目前农村经济融资环境却并不良好,在传统“重城市,轻农村”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农村优质的资源和越来越多的人口及资金也都开始集中的转向了城市,剩余的价值和资源较少,农村商业银行体制不完善,金融产品少的问题一直存在[5]。农民想要发展却借不到钱、融不到资,因此需要国家农业融资渠道方面入手,解决客观问题,形成资金引入机制,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到实际中,需要从2个方面落实。1)政府要加强对于相关融资体系的支持,通过政府的农业财政规划的调整,提高农业财政的实际支出比例,同时加强优惠政策引领,只有国家加强优惠政策引领,地方农村商业银行才有底气,才有创新金融产品的动力。2)相关金融部门要建立专项基金,创新农业发展金融产品,优化资金方案,配合政府宣传,达到引资效果,如近年来兴起的“绿色金融”,金融部门可通过对绿色金融产品实行差別化的担保政策、对认购绿色金融产品活跃的机构给予业务优惠、适度提高绿色公司债券在交易所市场的折算率等方式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2.5 提供多元化服务

农业相关部门应提供多元化服务,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1)市场信息服务。针对市场信息,要加强相关的宣传工作,如种植种类的选择,引导农民选择的同时,给予农民可信的市场数据,让农民了解农产品的需求供应状况,通过科学调整农村区域产业结构,帮助农民选择最佳经营方式和效益良好的农作物产品。2)农技技术支持服务。搞好科研开发,通过先进技术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能,高效化培育优质农业产品。3)农产品供需门对门服务。国家继续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城市大型连锁超市、高校食堂、农资生产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实现产(供)销衔接。

3 结语

在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要重视经济管理的手段和途径,进而提高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农村经济正处于转型初期,还有很多的潜力可供挖掘,了解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与路径,才能更好地理解国家农业政策,明确发展目标,有效整合资源,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促进现代化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桂林.浅谈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J].商讯,2020(3):180.

[2] 徐翔.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消费导刊,2019(45):122.

[3] 郭霞.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农家参谋,2020(8):56.

[4] 吕成建.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J].山西农经,2020(20):71-72.

[5] 卜刚.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J].财经界,2020(7):26.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管理农业发展农村经济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汝南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浅议水利现代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