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2021-11-04张磊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无公害防治林业病虫害

张磊

张 磊.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J].南方农业,2021,15(24):-93.

摘 要 为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转变传统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不断创新防治思路,充分发挥无公害防治技术作用,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构建有效的防御系统,从而解决林业病虫害问题。介绍了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相关内容,阐述了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现阶段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探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4.042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指的是在满足经济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加强营林管理,采用物理防治手段、生物防治手段,对林业中的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且不破坏林业生态环境系统。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有利于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够满足种植户的需求,还符合环境保护政策的要求,能够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以病虫害预防工作为主,遵循综合治理原则,保障林区树木的健康生长。

1 无公害防治技术的价值及重要性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无公害防治技术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经济价值。使用无公害防治技术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可节约一定的成本,有利于避免病虫害对林业资源造成破坏,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2)生态价值。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可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能够有效避免土地状况恶化,可有效保护林业生态资源,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1]。

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十分有必要:1)有利于保障林区树木的正常生长,保护林区的生态环境,实现林区的生态价值;2)能够减缓地表水流速度,有效防范水土流失;3)丰富森林的物种多样性,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4)能够提升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维护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2 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现阶段,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种。1)营林方式不合理。由于未能创建良好的林业生长环境,导致病虫害滋生概率过高。部分林业管理人员并未认识到营林方式的重要性,只关注林业的经济效益,忽视了种植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如种植密度过大,影响了树木的光照需求,通风条件也未达到标准要求,致使树木生长速度过慢,易引发病虫害问题。2)森林生态脆弱。目前,天然林的数量较少,大多都是人造林区,属于后期开发的林木资源,树木生长周期基本一致,部分林业企业只专注于林木资源的采伐,致使天然森林在短时间内无法自主恢复,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期的人工造林抵抗力降低,致使病蟲害发生概率较大[2]。3)农药使用过多。在传统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主要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来解决,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由于农药的有毒化学成分多、药性强,长期使用会导致树木受到损伤,病虫害对农药的抗性逐渐增强,导致防治效果下降。

3 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3.1 从源头预防

在开展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工作时,应从源头出发,可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1)在造林时可采用混交林技术,丰富林区种植品种的同时避免食物链过于简单,能够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避免出现病虫害大面积蔓延状况。基于此,在种植人工林时,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选择适宜的苗木种类,重视农林牧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2)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转变传统的林业管理模式,坚持全新的林业管理理念,使用先进的林业管理手段,通过无公害防治技术降低树木病虫害的发生频率,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2 重视抚育管理工作

为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应加强抚育管理工作。选取本身就具有较好抗病虫害能力的树苗,综合考虑林区的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及土壤成分等因素,提升树苗的成活率。可通过封山等形式维护林区环境的稳定性,适当引入适宜的生物,丰富林区的物种多样性。管理人员应重视林区管理工作以形成完善的生态体系,提升苗木的抗病性,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抚育管理工作[3]。管理人员还应具备扎实的林业知识,定期巡查林区,采集林区中苗木生长的相关数据,全面掌握苗木生长状况,以便于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现有病虫害问题发生,必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防治病虫害大面积蔓延,影响整个林区树木的生长。与此同时,林区技术人员还应发挥自身能力,定期监测林区中的土壤成分,为林苗合理施肥,使之保持充足的营养。要定期清理林区中的杂草,将患病的枝叶剪除清理干净,以免传染其他健康的林木。

3.3 做好预警工作,优化监测体系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开展高效的监测预警工作,将林木病虫害问题扼杀在摇篮中。1)全面掌握林区的环境状况,科学分析林区的气候条件,关注林区的温度、湿度,并对其进行动态化监控,实时掌握林区的实际情况。2)加强对病虫害发生原因的研究,了解林区内病虫害的易发种类、多发时间段及可能带来的危害,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相应的防治办法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遏制病虫害的发生。3)加强巡林工作,各岗位人员应当明确自身职责,时刻关注土壤及环境的变化,并做好相应的数据统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互相交流工作经验。4)和气象部门加强联系,实时关注天气变化,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优化预警监测体系,保障林区树木的正常生长。

3.4 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3.4.1 物理防治措施

使用物理防治手段能够对林业的病虫害问题起到较好的效果,并且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常见的物理防治方式有诱杀法、调温处理法、物理阻隔法及人工护理法4种。1)诱杀法指的是根据林区中常见的虫害类型,基于其喜好特性,于周边种植吸引害虫的植物,对其进行诱杀;或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空旷位置放置黑光灯,以便于集中诱捕害虫。2)调温处理法是指基于害虫的生长特性,有效调控林区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使之不适宜害虫的生长,降低害虫的存活率,防止其对林区苗木造成损伤。3)物理阻隔法指的是通过在树木上刷白漆或利用捆扎薄膜的方式阻隔病虫害,对林木进行保护。4)人工护理法表现在科学选择树苗和定期检查生长状况2个方面,在栽种树苗前需要对树苗进行检查和消毒,不可种植携带病虫害的树苗;在树苗生长过程中定期开展检查工作,及时修剪受病虫害侵蚀的枝叶,避免病虫害滋生和蔓延[4]。

3.4.2 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是无公害防治技术中的一种,其主要是通过生物之间的制约关系抑制病虫害的蔓延,解决病虫害问题。生物防治的优势在于防治成本较低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给林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不会造成较大的污染和负面影响。常见的方式有微生物防治、鸟类治理、引进天敌等。1)微生物防治指的是利用病毒、真菌、抗生菌等防治病虫害,使之进入到病虫体内,吸收病虫的养分,然后杀死宿主,解决病虫害问题。例如,在林木生长过程中,天牛、松毛虫幼虫是常见的虫害类型,通过白僵真菌可对其进行有效防治。2)鸟类治理指的是创造适合鸟类生长的生态环境,吸引更多鸟类,如啄木鸟可以消灭树皮下的多种害虫,而且活动范围比较广泛,能够起到良好的无公害防治效果。3)引进天敌指的是引进病虫害的天敌,如天牛的天敌花绒寄甲虫,其幼虫可寄生于天牛体内,吸食其营养,使之无法损害林木[5]。

4 结语

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防治方式,有效发挥无公害防治技术的作用,从而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保障林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殷喆.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无公害防治技术[J].江西农业,2019(16):69.

[2] 宋坤,包旭.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20(10):184.

[3] 吴金玲,李秋霞.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无公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20(7):186.

[4] 贺文萍.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花卉,2019(12):270.

[5] 徐英梅.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9,39(12):74-75.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无公害防治林业病虫害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