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工程与生态结合的方法探讨

2021-11-04张晓磊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生态林业

张晓磊.林业工程与生态结合的方法探讨[J].南方农业,2021,15(24):-89.

摘 要 目前,我国正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恢复绿色生态,生态林业工程已经成为发展林业工程中的新业态。生态林业工程利用精细化的施工方案,进行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采用绿色设计、绿色施工、长远发展的理念,让林业工程成为生态的提升者。基于此,以绿色生态与林业工程的相得益彰为主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生态林业;绿色林业工程;绿色生态林业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4.040

林业工程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一直是研究重点,但受林业施工领域众多局限性因素的影响,林业工程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的方法不能做到全面推广。基于此,通过对目前林业施工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林业施工与生态环境结合中的突出问题,总结相关经验,提升林业施工中人员素质、质量控制和施工可持续性,真正达成林业工程与生态环境的结合目标。

1 绿色林业工程的现状

1.1 林业工程现状

随着绿色园林城市观念的普及,建设绿色园林城市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管理者追求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出現了诸多问题。1)一些地方管理人员为了刻意突出园林设计效果,还未作好合理的规划就贸然施工,导致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甚至破坏了一些国家重点保护的林业资源,因小失大。2)林业施工工程周期的规划和管理不到位,工程建设进度缓慢,导致树木的成活率下降,没有达到预期寿命,失去了生态林业的建设意义。3)林业工程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受施工资质、经验和人员构成的限制,工程的可持续性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1.2 生态林业工程的含义

生态林业是要将林业施工与自然生态进行有机结合,顺应自然规律,优化施工过程,达到利用林业施工优化生态环境的效果[1],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2个方面。1)在最大限度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完成与现有林业工程的有机整合,实现林业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稳固发展,使林业工程真正融入到生态环境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2)要统筹生态林业带来的环境与经济效益,协调好各方利益之间的关系,使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在高效的林业工程中实现有机统一,在节约林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与政治效益。

2 林业工程生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林业工程生态建设意识有待提升

工程建设的前提是工程设计,所以需要在工程开展的初期引入生态观念,通过生态设计使林业工程规划更加合理,综合考虑林业工程的地域性、周期性等因素,提出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林业工程设计方案。目前的林业工程大都只注重最终的交付效果,对施工过程中的自然环境保护没有进行有效的前期规划,且施工的各个阶段均存在脱离设计理念的情况,如前期整体规划时没有考虑绿植及自然环境的融合与共生,中期施工阶段未注重原有绿植生态的保护、新绿植及景观的融合,后期施工阶段对在生态可持续的基础上如何达到最终的效果等问题缺乏规划和管理,从意识形态上缺乏对生态林业工程质量的重视。

2.2 林业工程的施工控制有待优化

目前,林业施工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监督管理及各种因素的控制等方面有所欠缺,对林业施工的整体进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林业工程中的每个施工节点环环相扣,施工节点的完成质量关系着整个林业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生态优先的施工控制有助于在开展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中实现施工的有序性和可控性[2],但是在控制执行层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多数情况下虽然制定了科学施工原则,也有良好的生态林业工程发展模式范例,但施工粗犷、施工操作随意且熟练度不足等情况增加了施工风险,使施工过程脱离了可控性,生态环境因不规范的林业工程施工而遭受破坏,在真正优化林业工程施工这个最关键的步骤上没有形成完整的闭环。

2.3 生态林业工程发展模式尚未形成

开展生态林业工程的目的是要提升生态效益、使生态环境在优化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林业工程的建设工作往往基于粗犷发展的观念,沿袭以往大刀阔斧式的建设方法,与新时期背景下的林业开发观念背道而驰,在林业工程开发的过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林业工程发展模式,造成了林业工程中资源的浪费。另外,林业建设中缺少对原有生态绿植采伐数量的控制,导致原生生态环境平衡被打破,对最终的生态景观效益、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带来了负面影响。

2.4 生态林业工程施工模式落后

我国现在的林业工程基本沿用传统的施工模式,施工方法没有结合具体的地域特点及地理环境进行优化,施工中只注重规划和进度,没有灵活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另外,施工队伍中的人员基本为工程人员,对施工经验缺少科学有效的总结,对新的施工方法认识和学习不足,因循守旧,使得林业施工的发展走了弯路。

3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及发展对策

3.1 重视施工利益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和谐

林业施工是一项综合的生态工程,其中涉及多方面利益关系,包括施工外部的利益、施工内部的利益及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取舍[3]。如何协调好这些利益关系,使施工正常进行的同时,保证一定的施工质量和生态环境不受损害,是管理者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施工工期的拖延会使季节性植物失去最佳的自我修复时间,施工时间的不合理会影响原有生态环境中绿植的成活率等。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全面协调多方利益关系,减少利益损失,提升人员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需要相关人员在施工利益处理上从生态平衡的大方向考虑,做好事前规划,从个人、部门及整个施工控制上作好必要的事前预防,保证建设工程与生态平衡的有机整合。

3.2 加强生态林业施工监督

生态林业施工是一项复杂程度高、涉及范围广的综合类工程,所以在林业施工过程中,不仅要顾及施工进度效率的提升,还要注重施工质量的控制,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对整体进行有效监督,保证其顺利开展。不能一味专注于施工本身,而要协调林木种植施工作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做好施工的事前监督。以生态建设与林业工程2个方面的建设成果为目的[4],监督施工工作的合理开展。要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力度,使施工工作人员充分意识到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生态施工相关工作中。通过以上努力,使整个工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有效监督,做出真正的标杆工程、百年工程。

3.3 建立健全生态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反馈机制

合格的生态与林业建设是生态工程的第一步,而生态与林业工程的后续发展则是检验施工质量的标准,因此,施工结果的反馈机制尤为重要。发挥生态林业工程的作用,不仅需要前期扎实施工质量的支撑和在整个施工中的资源有效分配,也需要后期的信息反馈及高效维护。杜绝周边群众的乱砍滥伐、预防突发性灾害等都是后期反馈机制中应该着重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完成这些目标除了需要做好林业工程质量的提高和生態维护知识的普及外,更需要反馈机制中事后保障机制的顺利运行。创建配套的反馈机制,是林业施工工程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后盾。

3.4 学习优秀生态林业工程的施工经验

维护生态环境不只是某个国家的责任,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共同努力,所以林业工程建设具有全球性的特点。许多国家都有林业工程与生态完美结合的优秀案例,比如沙漠化严重的国家在林业工程中发展了水土保持技术,发达国家在植物多样性保护中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等,这就需要相关人员放眼全世界,多学习、多见识,积极开展对外技术合作、经济合作、人才合作等活动,学习先进经验,引进国外先进林业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经验和优秀相关技术人才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以吸收和应用,推动我国生态林业施工方法和技术的发展,实现林业工程的良性发展。

4 结语

将生态建设放到首位是林业施工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相关从业人员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生态施工理念,树立科学合理的林业工程施工观念[5];采用可持续性的生态工程作业方法,处理好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关键因素;设置后期反馈机制,将工程建设成良心工程,注重生态文明发展,用工程与生态和谐绿色的发展理念,创造利己利民的环保林业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 余涛.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初探[J].绿色科技,2018(7):180-181.

[2] 张亚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及发展对策[J].现代园艺,2018(10):142.

[3] 郭沁红.浅谈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及发展对策[J].花卉,2018(22):190-191.

[4] 侯春季.探讨林业工程中生态林业的相关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15):178.

[5] 邢贵江.分析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对策与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5):293.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生态林业
重视生态林业建设 打造完美新型生态发展体系
加强气象监测预警 服务生态林业建设
科学建设生态林业 维持地球环境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