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贷影响因素分析
——以H市高校大学生为例

2021-11-04钟海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消费观生活费网贷

钟海莲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0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贷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网络借贷在为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和隐患。[2]现代大学生消费观和欲望逐渐发生变化,不合理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越来越多,网贷凭借门槛低,借贷容易,操作简单等特点,逐步被大学生接受,校园网贷迅速发展起来。但随之而来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大学生网贷已成为一个广受社会热议的问题,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质疑和相关人士的重视。因此,此研究在帮助和大学生正确看待网贷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方面有重要意义。

1 大学生网贷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1 提出假设

通过查找的资料,对影响大学生使用网贷的因素进行分析、归纳,本文将分别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学校特征、周围环境特征四个方面提出研究假设。

1.2 个人特征

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级、所学专业及生活费来源等。女生喜欢购物,与男生相比,更容易受到诱惑而产生非理性消费行为;大一大新生刚从高中转换到大学阶段,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极容易因攀比心理而过度消费;花费高、不涉及财务知识的专业容易出现高消费欲望;每个月的生活费较高且主要由父母供给的学生容易入不敷出,进行网贷。因此,这里假设性别、年级、所学专业、生活费来源等因素与网贷意愿相关。

1.3 家庭特征

家庭特征包括家庭性质和家庭年收入情况。家在农村,且家境不算富裕的学生,非常容易因自卑心理而进行盲目消费。因此,本研究假设家庭性质和家庭年收入两个因素与网贷意愿相关。

1.4 学校特征

学校特征包括学校对学生网贷的教育情况和学校类型。一般来说,经常对学生普及网贷知识的学校,更少发生网贷行为,并且与普通学校相比,重点学校的学生自控力更强,对网贷行为的认识会更理性。因此,本研究假设学校网贷教育频次和学校类型与网贷意愿相关。

1.5 周围环境特征

周围环境特征主要是指同学的影响,包括同学的网贷行为和过度消费行为。通常情况下,周围存在参与过网贷且喜欢购买奢侈品的同学,会经不住其诱惑,而进行网贷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因此,本研究假设周围人的网贷行为和过度消费行为与自身网贷意愿相关。

1.6 选择变量

基于前面的研究假设,现设因变量y为“大学生是否愿意参与网贷”,自变量x为“大学生网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学校特征和周围环境特征四个维度下的11个变量,各变量的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表1:变量定义

2 数据来源

2.1 样本选择

本研究以H市各高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在校本科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共发放174份,回收有效问卷101份。在将回收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之前,首先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问卷的信度和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762>0.7,说明问卷的信度较好。检验变量间偏相关的KMO统计值,数值为0.774>0.5,球形假设检验,Sig值为0.010<0.05,说明变量之间是存在相关性的,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通过正交旋转后主因子方差贡献率表,六大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度,且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3.597%,基本上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含量。由此说明,该数据能够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

2.2 样本结构

总的来看,在参与调查的101人中,有82人不愿意参与网贷,占比81.2%,有19人愿意参与网贷,占比18.8%。在个人特征方面,从性别结构看,参与问卷的男性占50.5%,女性占49.5%,比例相当;从所在年级看,大二最多占41.6%,大四最少占13.9%,大一大三分别占19.8%和24.8%;从所学专业看,文史哲类占比21.8%,理工农医类占比43.6%,经管法类占比16.8%,教育艺术类占比17.8%。

从生活费来源看,父母供给占 74.3%,自己获得占25.7%;从月生活费用看,800-1400元区间最多,占65.3%,2000元以上最少,仅占 1%,剩下的 800元以下和1400-2000元各占总人数的21.8%、11.9%。在家庭特征方面,就户籍而言,来自城市的占 69.3%,来自农村的占30.7%;就家庭年收入而言,3-6W分布最多,占38.6%,其次是3W及以下占26.7%,6-12W占22.8%,最后是12W及以上较少,占11.9%。在学校特征方面,从网贷教育频次看,一月一次的较多,占39.6%,一学期一次和一年一次的占比相同,为18.8%,从来没有的占22.8%;从学校类型看,普通本科的学生多于重点本科,分别占72.3%和27.7%。在周围环境特征方面,就同学的网贷行为而言,没有进行过网贷的居多,占84.2%,进行过网贷的只有15.8%;就同学的过度消费行为而言,没有的居多,占77.2%,有过的占22.8%,说明大多数学生的同学消费较理性。

3 大学生网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1 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如表2所示,对问卷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可知,性别、年级、专业类型、月生活费用、家庭性质、家庭年收入、学校对网贷教育频次、学校类型、同学的网贷行为和过度消费行为等10个变量的P值分别为0.417、1.000、0.520、0.939、0.080、0.274、1.000、0.677、0.722、0.916,均大于0.05,表明这10个指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只有生活费主要来源这一指标的 P值为0.048<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大学生是否愿意参与网贷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值得讨论。由表6可知,在生活费主要来自父母供给的75名学生里,愿意参与网贷的人数为18人,占这一题愿意参与网贷比的94.7%,不愿意参与网贷的人数为57人,占不愿意参与网贷比的69.5%;在生活费主要通过自己获得的26名学生里,愿意参与网贷的人数仅为1人,占比5.3%,不愿意参与网贷的人数为25人,占比30.5%。因此,大部分学生的生活费来自于父母供给,并且,生活费主要由父母供给的学生更愿意参与网贷。

表2:差异性分析结果

3.2 大学生网贷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上述模型的检验结果,在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学校特征以及周围环境特征四个维度11个变量中,只有学生生活费来源是影响大学生网贷的独立因素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费主要由父母供给的学生,资金充足且来源稳定,需要用钱会直接向父母索取,不太会利用网贷进行超前消费。

4 主要结论

基于H市101位大学生消费状况和参与网贷意愿的调研数据,本文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对网络贷款的需求差异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大学生参与网贷的意愿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主要从家庭、性别、学校学费、资金来源、资金数额、户籍、对贷款了解程度(对网贷平台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网贷利率、网贷风险、资费水平、逾期信用后果、催款方式等的了解)、同龄人消费水平、周围人消费水平、个人消费水平、消费心理、学校对于网贷的教育等维度进行分析,根据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大学生网贷的最主要因素是资金来源,资金是否来源于家庭决定了大学生对网贷需求的差异性。

本文的局限性,因为研究者本身的调研时间和调研精力有限,没有进一步的扩大研究范围。只能将研究对象设定为H市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人群。所以本文通过调研数据所得出的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5 大学生网络贷款解决措施

针对目前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与原因分析,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5.1 学校加强消费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

高校应开设相应的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合理消费。学校可以邀请公安民警入校召开相关汇报会和讲座,提高大学生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环境不同,因此在消费观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差异性,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进行消费观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宣扬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理性消费。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为家庭有困难的大学生提供足够的资助。对于陷入校园不良贷款的大学生,学校可以指派专人与家长进行及时调解。

5.2 学生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要自觉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抵制攀比心理、虚荣心理的不良影响,坚持以理性的消费观为消费主导,拒绝网贷的消费诱惑。在消费过程中,要坚持节约的理念,理性消费。当代大学生在吃穿用度消费方面,要学会合理规划,坚持节约消费理念,避免重复消费而浪费金钱。为了满足消费欲望而去进行网贷,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满足大学生的购买欲望,消费冲动得到满足,但从长期的发展来看,这种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埋下了许多隐患,可能会助长大学生的享乐心理,也可能会导致一个家庭面临巨额债务负担等,这些隐患可能会成为大学生未来发展道路上的阻碍。

5.3 家庭成员以身作则,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家庭成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家长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例如,大学辅导员和班主任应该联系家长,把孩子的信息反馈给家长。同时,学校可以从家长那里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家长也要提醒孩子谨慎对待“校园贷”。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成员需要紧随时代步伐,充分了解网络贷款,向大学生科学分析网络贷款的利弊,避免因为认识不足而造成不良后果。生活中,坚持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不盲目追求物质享乐,向学生传达出艰苦奋斗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不透支消费金额,选择能力范围内的适度消费。

猜你喜欢

消费观生活费网贷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发愁
未满60周岁四种情形可主张被抚养人生活费
@大学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费?
P2P网贷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关于进一步规范生活费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不同笔记本用户的鼠标消费观我的街头采访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