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工艺
2021-11-04石世权
石世权
重庆杭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 引言
建筑工程中的渗漏问题一直深受人们关注,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还会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困扰,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为彻底解决建筑工程的渗漏问题,必须采取可行的措施,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和整体质量。
2 房屋建筑防水防渗施工的重要性
防水混凝土是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材料,其包含水泥、砂石、防水剂等多类原材料,按照特定的比例制备成均匀性较好、性能稳定的混合料,将其施工到位后形成具有防水作用的结构层。从原材料组成的角度来看,水泥与防水剂在接触后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较丰富的晶体,该部分晶体会大量填充在混凝土内部的空隙内,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使混凝土结构具有更高的密实性,由此形成完整的“防护屏障”,起到隔绝水体进入的作用[1]。防水混凝土的应用优势突出,此处从提高建筑耐久性和改善生活品质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2)改善生活品质。渗漏水会严重干扰建筑内部住户的正常生活,而在做好防水防渗施工后可以从源头上规避大量的渗漏问题,给住户的日常生活提供更为良好的基础条件,使其享受到高品质的居住体验。
3 防渗漏施工要求及材料
3.1 施工要求
(1)在防水混凝土基础下形成厚度≥100mm的混凝土垫层。若现场为软弱地基持力层,将垫层厚度增加至150mm及以上。防水混凝土抗渗结构厚度达到250mm及以上。
(2)充分考虑防水混凝土的使用环境,若应用于腐蚀介质中,考虑到其耐腐蚀特性,腐蚀系数≥0.8,否则需采取防腐措施。在防腐工作中重点围绕基体和钢筋两个部分展开。以基体的防渗漏问题为例,在制备防水混凝土时掺入适量的引气剂,并加强防护,形成致密的防护结构。此外,可在混凝土表层喷刷涂层,提升防护效果。
(3)防水混凝土用于受热部位时材料的温度≤80℃,否则需采取隔热措施。
(4)为保证防水混凝土的稳定性,不宜将其用于剧烈冲击或振动的结构中,避免由于防护结构受损而影响防渗漏效果。
3.2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以及配制
经试验后确定合适的防水混凝土配合比,同时明确原材料的具体类型以及质量要求,以便制得工程性能较好的防水混凝土。
(1)为保证强度、耐久性,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至少达到32.5级,用量至少达到300kg/m3,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做灵活的调整。若有活性掺和则适当降低用量,但需要达到280kg/m3。
X线平片检查在放射诊断中能够对骨折位置予以清晰显示,并对骨折性质及严重程度予以判定,有助于确诊患者骨折情况[1]。虽然X线平片的质量及清晰度越来越高,但漏误诊现象的发生仍不可避免,进而影响临床医师的后续治疗,可能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后遗症或留下残疾。
(2)集料以粒径为5mm~40mm的碎石或卵石为宜,含泥量≤1.0%,并具有坚硬、洁净的特点;砂可采用中砂,含泥量≤3.0%,砂率35%~45%,灰砂比1∶2~1∶2.5。
(3)水采用洁净水,不可存在有害物质以及不利于施工的杂物,避免削弱防水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在使用前组织水质化验,判断其是否满足要求。
(4)粉煤灰,较为合适的是Ⅱ级及以上等级的粉煤灰,通过此材料的运用减少水泥的用量,削弱水泥的水化热反应,掺量≤20%,若过量会严重削减水泥的用量,影响整体强度。
在防水混凝土配制时,坍落度≤50mm,泵送环节的该值以100mm~140mm为宜,加强对坍落度的检测与控制。在防水混凝土试配时适当提高抗渗水压值,即超过设计值0.3MPa。
4 防渗漏施工工艺
防水混凝土施工效果取决于各施工环节各项细分部分的质量,必须在各工序施工中采取合适的施工工艺。例如,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养护所采用的施工工艺要具有合理性。
(1)混凝土的拌和。根据配合比取用适量的优质原材料,按照“石子→砂→水泥→外加剂→水”的顺序依次掺入,干拌时间为0.5min~1min,加水后湿拌1min~2min,具体根据混凝土的实际状态而定,直至原材料均匀混合为止。现场搅拌坍落度控制在6cm~8cm。
(2)混凝土的运输。遵循随拌随用的原则,将出厂后的混凝土及时运至现场,间隔时间≤1.5h,防止由于混凝土初凝而无法正常使用。遇夏季高温天气或是运距较远的情况时,在生产混凝土时掺入适量的缓凝剂。运输车辆匀速行驶,避免急刹车或忽然提速。运至现场后,在浇筑前做二次拌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3)混凝土的浇筑。底板施工中,非必要时不留施工缝,若有特殊要求则留在后浇带上。墙体施工时,若需预留水平施工缝必须严格控制其位置,选择在高出底板表面至少200mm的墙体上。若墙体有孔洞,施工缝与孔洞边缘的距离至少达到300mm。墙体厚度在30cm以内时,设置为平直缝并增加金属止水片;墙体厚度超过30cm时设置为凸缝。在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前凿毛并清理杂物,首先铺1层水泥砂浆(厚度控制在2cm~3cm),再正式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为40cm,其他各次的浇筑高度均按50cm~60cm控制。混凝土浇筑时做振捣处理,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避免漏振或过振,振捣时间约10s,待混凝土表面无气泡、无下沉、有浮浆时结束振捣作业。
(4)混凝土的养护。养护是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途径,采取合适的养护方法有助于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通常,在浇筑后4~10h覆盖洒水养护,全过程中混凝土表面需始终保持湿润,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质量情况以及现场气温而定,通常不少于14d。
(5)拆模。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后,组织下一工序的施工;待实测值达到70%后开始拆模。拆模时加强防护,以免因磕碰而损伤混凝土结构[2]。
5 防渗漏施工的注意事项
(1)施工缝的设置及位置控制。顶板、底板两处的浇筑要具有连续性,不留设施工缝。墙体施工时通常只留水平施工缝,且不设置在剪力、弯矩最大部位或是其他受力条件较为特殊的部位。水平施工缝应设置在高于底板300mm及以上的墙体处。若设置垂直施工缝,避开地下水分布区域,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2)施工缝的混凝土浇筑。在设置企口缝及阶梯缝时会形成凸出部位,将其与下部共同浇筑成整体结构,保证完整性与稳定性。金属止水板的类型主要有热镀锌止水板(见图1)和止水钢板两种,宽度至少达到300mm,两侧形成弯折,该部分的宽度均达到50mm及以上,且提前安装到位(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若接长采取焊接的方法,焊缝需具有饱满性。
图1 热镀锌止水板
若采用的是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在留缝处设置预留槽并插埋铁丝,以便对止水条采取固定措施。接缝施工前对混凝土做凿毛处理,将该处的松软部分以及各类杂物清理干净。待原浇混凝土≥1.2MPa时组织接缝施工。
在水平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首先铺设水泥砂浆(厚度按20mm~25mm控制),混凝土墙底铺设的水泥砂浆的厚度增加至50mm~100mm,做到随铺随浇。在振捣施工时严格控制振动棒的作业点位,不碰触止水板或止水条,否则会影响防渗漏效果[3]。
(3)结构变形缝。合理设置结构变形缝,所设置的止水带必须位置准确和足够稳定。对于止水带周边的混凝土应做振捣处理,以保证稳定性。向变形缝内填适量的沥青木丝板(见图2),在迎水面加铺防水卷材,此后再利用防水砂浆防护,防护厚度20mm。
图2 沥青木丝板
(4)后浇缝。部分区域不具备设置柔性接缝的条件时宜设置后浇缝,其是大面积混凝土的刚性接缝,在施工中严格控制补缝的时间,与原混凝土的间隔时间≥42d,材料选择补偿收缩混凝土,其强度等级略高于两侧的混凝土。经后浇缝施工后安排养护,时间至少达到28d。
(5)穿墙管道。管道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时,在预埋带处设套管(此装置带有止水环),并采取防腐措施,以免该处出现渗漏水。
(6)预埋件。对于防水混凝土中的各类预埋件均提前埋设到位,不可采取浇筑后打洞埋设的方法。此外,预埋件端部及预留孔的底部至少200mm,否则采取局部加厚措施或合适的防水措施。
(7)穿墙螺栓的使用。在设置防水混凝土模板时不采用穿墙螺栓,易加大渗漏的发生概率。若因条件限制而必须使用穿墙螺栓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止水措施,例如加焊止水环。在焊有止水板的螺栓上用焊接的方法设置挡环,外侧穿塑料垫块,由该装置稳定顶住模板,保证墙体的厚度。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施工中,应根据不同部位采取合适的施工工艺。在实际操作中协调好施工工序的关系,并加强质量检查,构筑完整的防渗漏体系。本文对具体的防渗漏施工工艺展开探讨,希望能够给类似工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