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行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传承的实证研究*——以湖北宜昌为例
2021-11-04刘伟华
刘伟华
一、引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显示的数据,截至2021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557个,茶的传统技艺项目42个,占比2.7%。同时,还有一些归属于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舞蹈和传统民俗的项目与茶相关。另外,有一些民歌、灯彩、舞蹈、戏剧、剪纸、制陶、制瓷、节日等遗产项目里也涉及茶的元素。涉茶非遗传承人主要与各茶类制作“传统技艺”、茶点制作、紫砂陶制技艺、采茶戏等相关联。
茶行业非遗项目在助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带动茶产业经济发展方面有何作为?本文立足于对湖北宜昌茶行业非遗现状的深入调查、分析,以及宜昌茶行业非遗项目及传承人保护与开发的成功典范的实证研究,从宜昌茶产业、茶文化经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运用双重角度出发,探究茶行业非遗项目及传承人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和模式,推进“茶+非遗”在茶产业经济发展中的综合利用。
二、宜昌茶行业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现状
目前,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项目共计596项,内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体育游艺和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非遗类别。涉茶非遗项目共有8项,仅限于传统技艺类别,详见表1、表2。宜昌茶行业非遗传承人情况详见表3以及次页表4。
表1 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情况
表2 宜昌茶行业非遗目录
表3 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情况
表4 宜昌茶行业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情况
三、宜昌茶行业非遗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宜昌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综合试点单位。宜昌市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宜昌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重点突出屈原文化、昭君文化、嫘祖文化、巴楚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与文化旅游、节庆民俗活动相结合,鼓励和支持非遗资源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较好地保护了宜昌优秀地域文化,发挥了优秀传统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极大提升了宜昌的社会知名度,丰富了地方文化的内涵。但在茶行业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对“茶非遗”重视程度不够,保护传承现状与宜昌茶产业发展不匹配
宜昌是“一带一路”“万里茶路”重要节点城市,是农业部确定的国家优势茶叶产区,是湖北省四大茶叶基地之一。茶产业是宜昌市农业支柱产业,根据《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红茶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茶产业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茶叶强市的意见》“加快建设现代茶叶强市进程”,实施“宜昌宜红”“宜昌毛尖”品牌战略的要求,宜昌茶非遗项目的传承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抢救性保护、记忆性保护、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落实不够,在助推宜昌茶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增强茶产业竞争力,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上发挥的作用还不充分。
(二)涉茶非遗项目类别单一,未能如实反映宜昌茶文化的历史地位
宜昌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2000多年的茶叶生产、种植、加工、品饮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优质茶叶生产核心区域,历史上也出现过众多的名茶,产生过无数精彩的茶人茶事,留下宝贵的茶文化资源。目前宜昌涉非遗项目占比仅1.35%,代表性传承人占比2.9%;项目类别仅涉及绿茶、红茶、黄茶以及黑茶传统制作技艺1类,与宜昌茶叶强市的发展愿景、文化强市的角色定位及拥有的茶文化历史地位严重不符。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涉茶非遗项目级别低,管理粗放
宜昌市辖13个县市区,只有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五峰、夷陵区、伍家岗区8个县市区有涉茶非遗项目与传承人。
省级、国家级层面项目与传承人数量少。8个涉茶非遗项目中有国家级1个,省级5个,地市级1个,县市(区)级1个;分别为绿茶技艺5个,黄茶技艺1个,黑茶技艺1个,红茶技艺1个。69个非遗传承人中有省级4人,地市级17人,县市(区)级48人。在走访、调研与查阅文献资料过程中,笔者发现茶行业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基本都属“静态”保护,并且缺少系统、规范、完整的文献资料,尤其是缺少活态传承、生产性传承的持续更新资料。有的传承人目前基本上没有从事与茶叶制作相关的技术工作。
四、茶行业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策略建议
(一)提高认识,提升茶非遗地位
非遗文化及其资源是中华民族复兴与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茶非遗,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对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挖掘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盘活民间非物质文化资源,将非遗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发挥非遗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摸清家底,完善茶非遗谱系
加强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对现有的涉茶非遗项目与传承人进行系统登记普查与建档立卡,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起完整的资料信息库。加大对茶非遗事项的研究投入,丰富完善素材的采集者、采集时间、地点、素材大小、素材格式,以及该文化事象的流传地域、传承方式、表演者、场景、服饰、表现形态、演变及流传情况、唱词、仪式或程序等。
除了核心技术,茶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情况应该向公众公开,这既是一种展示,更是一种宣传,体现出对茶非遗项目的重视与对传承人的尊重。
要摸清茶非遗项目传承的基本规律,尊重自然规律,尊重茶产业发展规律,尊重传承人意愿,用以指导今天的茶非遗文化生态建设。
(三)立足地域文化,扩展茶非遗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神话、史诗、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皮影、剪纸、雕刻、刺绣、印染等艺术和技艺及各种礼仪、节日、体育活动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被列入非遗的传统制茶技艺外,还应该包含与茶相关的文艺作品,如茶联、茶书、茶诗词和茶画;与茶相关的典故传说,例如茶故事;与茶有关的茶礼、茶习俗和涉及茶的节庆活动;各茶类的制作工艺及与茶有关的文物和场所;还有些与茶有关的茶具工艺,如陶瓷、漆艺、竹编;编制工艺,如土家西兰卡普等;茶作坊、老茶厂等茶叶生产场所。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非遗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条例,认真学习外地在涉茶非遗项目申报上的成功经验,认真研判与茶相关的非遗事项,梳理宜昌涉茶可以申报的项目,认真调研、搜集、摸排,对宜昌地域内现存茶文化历史、茶制作技艺、茶人轶事、茶传说、茶故事、茶民歌、茶戏曲、茶音乐、茶舞蹈、茶艺、茶具、茶包装、茶点心、茶民俗进行系统挖掘与整理,列出目录,对有条件申报的,一定积极申报,丰富宜昌涉茶非遗类别。“宜昌宜红茶生产基地宜都茶厂”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李白玉泉仙人掌茶诗、五峰长阳土家茶民歌、长阳南区中的茶唱词、茶山七仙女的舞蹈、五峰竹编艺术、薅草锣鼓中的茶唱词、土家西兰卡普的茶服饰、土家罐罐茶艺、油茶汤、特色茶食、路边茶、婚丧嫁娶茶礼俗等,都可以进行梳理。
但是在茶事项非遗文化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原生态的保护与传承,切忌为了急功近利,简单化、盲目化,甚至为了吸引眼球,胡编乱造故事与传说,这对茶非遗的保护会适得其反。
(四)落实保护条例,加强茶非遗宣传
非遗保护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将名录与人员“记录在案”,而在于促进文化发展。对现有的8个项目、69个传承人,应严格按照《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落实应有的经济待遇,切实保障传承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对这些传承人给予人文关怀,深入其家庭、了解其生活状况;组织座谈、交流传承经验;给予应有的待遇。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是我们民族处在大的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重要而又急迫的问题,因为这些文化消失后就不可再生。要加强宣传,高度重视,创造保护、传承、发展的良好氛围,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后期传承,避免出现项目传承后继无人的情况。通过记录整理技艺资料、提供传习场所、资助他们开展传习活动、组织宣传与交流、征集并保管代表作品、建立档案等方式,积极帮助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等传承活动。
(五)坚持产遗融合,塑造茶非遗的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
茶非遗的传承,实际上是茶文化精神、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意义重大。对涉茶非遗及其产业资源作梳理、挖掘、发现、使用、转化,应该是未来保护与传承的核心。
在茶文化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应该立足于静态保护与活态保护相结合,原始性保护与生产性保护相结合,将茶文化与地方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相结合。在实证研究阶段,笔者对夷陵区“栾师傅手工制茶技艺”进行了跟踪调研与实时指导。作为茶非遗活态传承、生产性传承的代表性项目,“省级非遗传承人”“手工制茶大师”栾礼周借助“栾师傅手工茶博物馆”“栾师傅手工制茶传习所”,将非遗技艺技术传承与助农、惠农、富农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深入茶区进行茶叶加工技术的培训,还开展“手工茶+非遗制茶技艺+艺术中的老三峡记忆”主题茶会,以技艺与记忆诠释“匠人精神”主题文化活动,开展社区茶文化普及讲座、少儿茶艺培训、中小学研学旅游;并将之融入夷陵区茶文化旅游的线路,扩大非遗感召力。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栾师傅手工制茶”技艺中的抓、翻、托、抖、撒、压、摊、荡、揉、搓、抛等手法转变为舞蹈语汇,打造了少儿原创舞蹈“爷爷的茶”,获第五届湖北舞蹈(非职业舞蹈)金凤奖,真正通过文化传承,让非遗活起来、动起来、炫起来,成为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将茶非遗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积极开展“非遗+景区+乡村振兴”活动。在五峰,将茶非遗项目“采花毛尖茶传统制作技艺”“宜红茶传统制作技艺”与宜昌宜红、宜昌毛尖品牌建设、质量提升相结合,开展技能大比拼,促进茶叶加工技能的全面提升,壮大专业人才队伍;与全县旅游相结合,充分利用宜红古茶道、宜红老茶厂、五峰优美茶园、土家族民俗文化等元素,利用世界茶旅大会等契机,全面展示传统技艺,创造极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远安旧县镇鹿苑村省级非遗名录项目“远安鹿苑茶”代表性传承人杨先政,其手工制作的鹿苑黄茶,市场销售远超同行价格,吸引了包括杨先政儿子在内的很多人返乡拜师学习黄茶制作技艺,为远安黄茶的品牌建设起到较好的宣传作用。宜都、五峰、夷陵区在传承宜红茶制作工艺的同时,多措并举提升宜红茶品质和知名度,并着力建设宜红文化园、宜红主题公园等;湖北长盛川青砖茶研究所、湖北萧氏茶叶有限公司也充分发挥省级非遗技艺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将非遗与茶文化、茶旅游、茶研学相结合,社会反响强烈。
通过“互联网+”,将涉茶非遗项目与茶产业发展、旅游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推进茶非遗产品及其产业链的形成;加大茶非遗及其产业文化的大众化推广与传播,让茶非遗产品、非遗体验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交流互动发展体验消费,推动“茶非遗+”旅游这一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栾礼周带着他的技艺走进“云上夷陵”“魅力930”电台腾讯看点直播间,与夷陵区融媒体中心主持人一起聊茶、品茶,并现场指导手工茶炒制、展示百年手工制茶全过程……何建刚带着他的“湖北青砖茶制作技艺”走进直播间,走进“今天你喝茶了吗”的全国分会场……这些都起到了极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茶产业的发展,也让“手工制茶技艺”得到了传播。宜昌是产茶大市,又是旅游大市,将茶的非物质文化融入产业发展大局,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突出非遗,互促共生”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发挥区域优势、彰显民族特色、营造非凡体验、提高产业效益,从而实现多元共赢。
应着力开发生产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市场潜力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宜昌产茶地区的苞谷饭、酸醡肉、罐罐茶、糍粑、合渣、砸酒等特色饮食,茶舞蹈、茶民歌、茶民俗、民俗节庆等特色民俗,西兰卡普、优质茶等特色物品,都是茶旅融合的绝佳卖点。科学合理规划宜昌茶文化旅游线路,将茶非遗的特色元素与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并轨化设计,创新应用于茶文化旅游之“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充分利用五峰古茶道、宜都茶厂活态工业遗存、潘家湾民俗文化村、玉泉寺、远安鹿苑寺、夷陵峡州茶区等茶文化发展显著的地方或者村落,建立茶非遗综合体验园或者非遗传承基地,展示茶叶传统制作工艺,宣传宜昌茶文化历史,渲染茶文化氛围,向游客普及茶文化历史知识。修缮民居,完善交通配套设施、美化环境,从政策上支持传统手工艺人,让他们能够获得受人尊重的、体面的生活,增强村民“主人公”意识,这样村落得到保护与继承,也带动当地教育、医疗、养老等等,使人们的生活富有意义,对未来充满希望,打造成乡村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建设标杆。
(六)坚持科教兴遗,活态传承茶文化
茶文化非遗在当代的传承、保护和利用,不仅关系着茶文化本身的发展,更关系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正确利用茶文化,让全国掀起学茶、品茶热潮,对其自身工艺有着促进作用,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启动与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研计划”,就是一项有重大战略与实践意义的部署。地方政府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茶技艺传承人培养的重要性,出台具体措施。在互联网的发展下,茶文化受众群体逐渐年轻化、流行化,其传承人的基数正在不断扩大。应进一步拓展市级涉茶作坊、研习所、传承基地、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的申报与扶持,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茶文化、茶非遗的普及教育。让茶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增强全社会的遗产意识。将茶制作技艺、茶戏曲、采茶歌等特殊茶民俗文化,作为小学、中学、大学民族文化特色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的内心、情感与精神境界都得到升华,促进茶文化理性理解下的精神传承,更能够不断扩散非遗文化的现代影响力。对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要采取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的方法。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具有历史性、空间性、发展性的。要加强对非遗的民族性、地域性、主体性、多样性、独特性、脆弱性、艺术性、商业性等特点的研究。注重与宜昌高校、科研机构、茶文化研究部门相结合,加大针对涉茶“传统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研究,同时要把握好“出新”与“变异”的边界,既要强调传承“出新”的活态化过程,又要防止过度开发而带来的扭曲变异。
五、结论
宜昌茶非遗现状及由此生发的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对我国茶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发挥应有的时代价值有借鉴意义。《宜昌2050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坚持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价值观”,确定宜昌2050愿景为“多元动力、多样生活的长江名城”,通过更高标准的生态文明建设、更足动力的高质量发展、更高品质的多样生活营造,建设成为长江生态大保护的宜昌样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水电旅游名城、长江经济带区域中心城市、具有多样活力和高品质生活的滨江名城。宜昌非遗文化建设将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宜昌不仅是入选国家民族民间文化综合试点的城市,还是湖北全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多的城市。宜昌有很多茶文化事项是有条件进入非遗目录的,我们应积极挖掘民间文学里关于茶的起源、饮用、器具、名茶、名泉方面的传统故事、诗歌、民歌;民间艺术里的采茶歌、采茶舞、茶画、茶民俗,丰富茶非遗内容,以“茶非遗+”为工作路径,用“茶非遗+”拓宽相关行业领域,催生新的创意,激发新的活力,让茶非遗融入生活,让茶非遗融入旅游,让茶非遗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服务,让茶的非遗技艺得到世界的了解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