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称意义翻译的文化壁障及策略
2021-11-03崔素花任希杨松霞
崔素花 任希 杨松霞
摘要:语言符号的指称意义表现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指称意义翻译的文化壁障。在翻译中,如何跨越文化壁障成为难点。从沙博里《水浒传》英译本中采用的各种译法来看,在考量译文的可读性、译语读者的接受性,原语文化负载指称的对外传播的基础上,权衡各种译法利弊,选取直译、意译、语义泛化、音译和注释等适当的译法及补偿策略,尽可能地实现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
关键词:指称意义;文化壁障;补偿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9-0145-03
一、指称意义及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
现代符号学创始人之一的莫里斯在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基础上,从语言符号的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将指称意义概括性地分为三类,即指称、言内和语用意义[1],为之后的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其中,指称意义从语义层面体现了语言符号与所指的物质或精神、客观或主观、现实世界或可能世界之间的关系。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代表人物尤今·奈达认为:一个词的指称意义包括一系列的语义特征,这些特征限定了该词所代表的对象范围[2]。对词语所指的理解不同,它的指称意义也不同[3],指称意义是语言符号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其他意义的基础,因此翻译的基本要求就是再现指称意义[4]。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尤今·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功能对等”理论,对中西方翻译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在翻译中译者应尽可能地将语言符号的三种意义都在译文中呈现出来,做到忠实于原文,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近乎相同的阅读感受,这就达到了功能对等的翻译标准,翻译的过程就是寻求功能对等的过程[5]。而此处所说的功能是指英国翻译理论家彼特·纽马克对语言划分的信息、表情、祈使、美感、酬应、元语言六种功能[6]。在这些理论基础上,陈宏薇教授提出了“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翻译标准[7]。
二、指称意义翻译的文化壁障及其可译性
翻译中的文化壁障是指由文化异质造成的跨文化翻译的障碍。文化异质包括存在于各文化中的不同社会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历史背景等。指称意义,作为使用最频繁的语言符号的基本意义,主要实现语言的信息功能,绝大多数能在译文中找到对应的语言符号去传达,较准确地达到信息功能对等,不会给翻译带来太大困难。但有些表述文化异质的语言符号在另一种语言中能找到指称意义部分对应的语言符号,有些根本找不到对应的语言符号。如:汉语言中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其指称意义不仅包含客观世界的这三种植物,还蕴含中国文化赋予的高尚情操的主观内涵,而英文中的“pine”“bamboo”“plum”却不包含后者意义,因此其指称意义部分对应。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除植物外,中西方文化也赋予动物、颜色、数字等不同的内涵。如中国节气、历史典故、特色食物等,在英文中没有指称意义对应的语言符号。在翻译时,如何让不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译语读者跨越文化壁障,理解译文是翻译的难点。
也正因如此,在譯界产生了“词汇空缺”“文化空白”“文化负载词”“词语的不等值”“不可译”等概念。但是作为文化交流的产物,翻译本身就是传播异国文化的一种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跨越文化差异的壁障正是译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一名真正的译者应该正视并想办法解决文化壁障所造成的指称意义翻译难题,而不是简单地用“不可译”来回避翻译中的难点。
诚然,在翻译中想要原汁原味地完整再现文化负载的指称意义绝非易事,但通过一些变通的补偿策略,还是能够实现主要功能,并达到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的。况且随着跨国交流日益频繁,各国的特有事物逐渐融入他国,异域文化及语言之间不断碰撞,众多在此前看似“不可译”,无法跨越的文化壁障已然渗入异国文化,纳为其中的一部分了。
三、沙译本《水浒传》中对文化负载指称意义的翻译及补偿策略
在翻译《水浒传》中异质文化负载的指称意义时,沙博里主要运用了以下策略:
(一)直译
直译可以保留原作的风格、形象、民族色彩,应用非常广泛。彼得·纽马克说:“如果直译能保证译文与原文的指称、语用意义对等,那么直译是正确的,也无须避免。”他认为,直译是翻译的基本步骤,因为翻译正是从这里开始[8]。在许多情况下,直译能最直接地达到翻译标准,而且译语读者还会因此受益,因为通过直译,外国文化得以传播,可以拓宽读者视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如“乘鹤驾云”译为“mount a crane and ride the clouds”。在中国文学中,鹤通常被描述为一种仙禽,代表永恒和不朽,得道成仙、超凡脱俗的隐士能骑鹤驾、翱翔于天。此处通过直译,把这一重要意象忠实地传递到译语中,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又如“一个道童,骑着一头黄牛,吹着管铁笛,正过山来”译为“a novice,sitting on a yellow ox and playing a metal flute,came riding over the rise”。牧童骑于牛背吹着短笛的画面已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具有典型的中国风味。这一形象频频出现在绘画、雕塑、诗作等文学艺术作品中,如诗句“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为想骑牛破山碧,晚风吹笛野梅香”。此处沙博里也用直译保留了指称意义的中国韵味,实现了信息、表情、美感功能的传达,有助于译语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田园情愫与审美情趣。
对于地名翻译,沙博里也主要采用直译。如“齐云社”(the Clouds-High League)、“天下圆”(All-Round Circle)。通过直译实现了指称意义的相符,信息功能(地名),美感功能(地名中寄寓的美好愿望)和祈使功能(引起游客游览的渴望)的对等。如果译为Qiyun League和Tianxia Circle,读者只能知道地名,却无法了解地名中寄寓的美好愿景。因此,直译更能实现功能对等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