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保合:生活甜了,练杂技仍然要下苦功夫

2021-11-03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42期
关键词:戏法学艺绝技

一根木棍、两个碗、三个海绵球,别无其他道具辅助。77岁的王保合手握“魔法棒”,“指挥”三个海绵球在扣着的碗里随意进出,碗下几个球?观众永远猜不透。

这个令观众瞠目结舌的戏法名叫“三仙归洞”,凭这一手绝技,王保合赢得“鬼手”之名。从艺70余载,他练就了一身绝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桥杂技代表性传承人。

“不管做什么事,没有苦,难得甜。”在王保合看来,练杂技尤其要下苦功夫,“进入新时代,可以不再吃生活的苦,但一定要吃艺术的苦。”

王保合身材瘦小,但是精神矍铄,腰杆像旗杆,走路轻似燕。1944年,他出生在河北吴桥县聂庄村一个杂技世家,6岁学艺,8岁登台,坚守至今。

王保合的曾祖父王玉林,是当年著名的北京“天桥八大怪”之一,人称“卸锁大王”,靠着一手绝活“缩骨术”走南闯北,留下赫赫声名。

王保合的父亲王福寿除了精通“缩骨术”外,还会“中翻”“水流星”“三仙归洞”“深喉纫针术”……节目不断丰富,演出也越来越受欢迎,王保合自幼跟着父辈撂地卖艺讨生活。

王保合跟着大人们练功学艺,在颠沛流离中尝尽苦头。“那时都是露天练功,冬天手脚冻伤了,腫起来了,仍然要翻跟斗、耍流星……一会儿也不能懈怠,稍一偷懒就要受罚,再亲的亲人在传艺时也变得格外严厉。”王保合说,特别是在练“缩骨术”和“深喉纫针术”这两项家传绝技时,长辈们督促得更严更紧。

“三仙归洞”是王保合在30多岁时才正式学习的,由他父亲传授。有人不看好这个“小戏法”,认为上不得大台面,但王保合不这样想。他认为手艺没有大小之分,只要肯下苦功夫,练到绝顶必有收获。

“三仙归洞”首先是个“快”字。超乎常人的勤奋和悟性,成就了王保合快得让人眼花缭乱的“鬼手神功”。在央视《欢聚一堂》节目表演时,摄制组用三台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拍摄王保合手法后,依次慢放,仍然没能看出其中玄机。

现在,77岁的王保合常驻吴桥杂技大世界,在“鬼手居”演出,除展示绝活外,还将“劝人戒赌”等融入其中,寓教于乐。“三仙归洞”技艺得到了传承,他的后代和徒弟已能独立担纲演出。王保合坚持开门授艺,只要有担保人保证学生人品等,他都坦诚相授。此外,他四处寻访民间艺人,收集散失的民间绝活,让杂技这一中华传统艺术瑰宝不断得到丰富和传承。

(摘自《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戏法学艺绝技
小熊学艺
登堂入室
郑人学艺
硬币戏法
江湖绝技之伪装术
身怀“绝技”的小编们
老虎学艺
消失的硬币
太空绝技
学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