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伦多重启“艺术城市”营造之路
——解读《多伦多公共艺术战略(2020-2030)》

2021-11-03崔超轶

工业工程设计 2021年5期
关键词:多伦多原住民艺术家

崔超轶

中央美术学院,北京100102

芝加哥、旧金山等北美大都市的公共艺术实践近 年受到国内外广泛讨论,多伦多作为较早投身公共艺术领域的北美城市之一,其公共艺术事业鲜少被关注。该市近五十年的公共艺术探索不仅反映了其城市发展规划的历史变迁,同时形成了具有本土特点的政策法规,丰富了全球公共艺术案例研究。在经历20世纪60至70年代的黄金发展时期之后,多伦多公共艺术发展进入停滞,当前该市“公共艺术沙漠”问题揭示了其政策僵化、城市活力退化的原罪,这种现状警醒决策者与从业者们需重新审视与思考公共艺术政策、城市规划、商业开发等多方间的矛盾与协调关系。

本文以多伦多公共艺术导则为锚点,以时间为线索,纵向对比多伦多自身的公共艺术导则与法规的发展演变;从时间维度上解读新战略的时代意义。同时展开多城市间的横向对比,从地理及文化视角检验该战略的先进性和包容性。文章重点探讨多伦多公共艺术十年战略的竞争力,从而分析当前国际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文献关于加拿大公共艺术的研究较为匮乏,针对北美公共艺术代表城市间有关法规、导则的对比研究尚不充分;本文将在北美城市公共艺术导则及以艺术复兴城市活力的案例研究方面有所贡献。

一、多伦多公共艺术政策

(一)历史背景

多伦多的公共艺术遗迹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第一个正式的市政政策出现是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多伦多在来自商业、艺术、规划、管理等不同部门的倡议下,制定了更加正式的导则。1991年,多伦多成为加拿大第一个将公共艺术纳入其官方发展规划的城市[1],与其他北美城市一样,多伦多借鉴了费城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范本,即在大型私人开发项目中规定建筑成本的百分之一作为艺术供资。

在经历了20 世纪90 年代的经济衰退,2002 年的官方规划(2002 Official Plan)中鼓励创造反映多伦多文化多样性和历史的公共艺术,公共艺术被安大略省规划法案37号条例①第37号福利Section 37 Benefits第37条允许本市通过分区细则授权增加允许的高度或密度,以换取社区利益,前提是有相关的官方计划政策。笔者认为,规划法第37条本质上是允许城市与开发商达成"利益交换协议"。如果开发商想建造不符合分区法规的建筑物,可以自愿同意提供现金或设施以换取规划批准。(Section 37)正式列为符合公众福利的文化项目[2]。这个时期,随着制造业逐渐没落,“创意经济”(服务、高科技等)被认为是第一世界经济成功的关键,这使公共艺术成为象征创意活力的宝贵品牌。随着经济分化加剧,为了迎合高收入者的口味,文化设施被视为吸引富人的重要途径。公共艺术对开发商来说极具吸引力,因为开发商在换取了开发规划权益的同时,公共艺术直接提高了开发项目的价值,且开发商可以选择保留作品的所有权。在37 号条例的促进下,多伦多产生了大量的公共艺术。彼时,多伦多仍是安大略省少数几个承认公共艺术合法的城市之一,但多伦多对公共艺术的投入和愿景也止步于此。因此多伦多的公共艺术政策在过去近二十年中不曾变更。多伦多规划部和文化部共同委托斯特林—芬莱森建筑事务所(SFA)于2001 年撰写了一份报告,SFA 在报告中提出了三个主要政策建议:(1)多伦多市必须通过在全市范围内的官方计划资本预算对公共艺术创作提供资金保障;(2)作为良好的企业,开发商必须继续自愿支持在私人开发项目中创造公共艺术;(3)建立公共艺术信托基金支持公共艺术发展。

在随后几年里,SFA所提的3个建议中,仅部分内容得以实施,而关于“公共艺术信托基金”至今未能实现。此外,SFA还提供了极具前瞻性的建议,他们建议多伦多市政府应弹性化“公共艺术百分比计划”的架构,使其能够支持新媒体和临时性艺术作品,为新锐艺术家提供更多参与机会,要为公共服务不足的地区提供公共艺术资助,开展教育活动,推广公共艺术价值等。这些倡议时至今日依然在指导着一些城市公共艺术前进。遗憾的是,多伦多市彼时的领导者们对公共艺术的发展和投入谨小慎微。由于这些设想未能实施,多伦多丧失了在二十年前成为公共艺术领域翘楚的机会。这些未能实现的愿景,在近十年里演变成该市公共艺术的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二)多伦多公共艺术项目

尽管历经百年积累,但在过去的50 年中,多伦多市的公共艺术64%的作品是在2005 年之后出现的[3]。今天多伦多大约有1500 多件艺术作品。目前构成多伦多公共艺术的三个核心项目分别为“公共艺术与纪念碑”(The Public Art and Monuments Collection)、“街头艺术”(StreetARToronto)及“百分比公共艺术项目”(Percent for Public Art Program)。

1.公共艺术与纪念碑(The Public Art and Monuments Collection)

纪念碑是多伦多公共艺术的起始点,该市的纪念碑公共艺术可追溯到19 世纪中期。在这一历史遗产的基础上,今天该市拥有近300 件纪念碑公共艺术作品,由该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部管理和维护。该市的纪念碑作品主要通过委托和捐赠的形式得以持续增长。作品馈赠是以市议会在2017 年1 月通过的《公共艺术和纪念碑捐赠政策》为执行依据。捐赠政策旨在确保所有接受并安装在多伦多公共领域的作品都能展现出杰出的美学价值,符合技术安全和可持续性标准,以及与本市、安大略省或加拿大的关联性。

2.百分比公共艺术计划(Percent for PublicArt Program)

百分比公共艺术计划由城市规划部门管理,基于37号条例,确保公共领域中的公共艺术资源。目标是通过创造公共艺术,为场所、街区或指定场地增添特色和亮点。该计划的名称来自于一个项目的总建筑成本的百分之一用于公共艺术的原则。这个指导原则已经在北美两百多个城市中沿用至今。百分比公共艺术计划的成功是基于持续的建筑热潮,以及城市的发展审查过程中,规划部门、市议会和社区的协作。

百分比公共艺术计划是多伦多公共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该计划目前通过三种方式在私人和公共土地上投放艺术品。第一,开发商同意将公共艺术作为开发审批的一部分放置在开发项目场地上;第二,开发商委托并将艺术品及承载的土地捐赠给城市;又或者开发商向城市提供资金捐赠,用于该市的艺术创作。地产开发行业已经接纳公共艺术百分比计划,并认识到公共艺术可以大大增加开发项目的吸引力、形象和价值。在过去的30年里,私人开发商已经完成了大约200个项目。

3.街头艺术StreetARToronto(StART)

街头艺术StreetARToronto(StART)起源于多伦多市议会在2011年通过的涂鸦管理计划,该计划提出了四个关键行动:阻止涂鸦破坏行为,维护涂鸦破坏行为的受害者,支持街头艺术和艺术家,并提供一个具有与涂鸦和街头艺术相关专业知识的平台。通过用艺术作品取代涂鸦破坏行为,街头艺术为街道带来视觉享受以及更加安全的公共空间,也助推了步行和骑行的主动交通方式。此外,非法涂鸦及街头暴力行为的降低有助于保持基础设施的良好维修状态,从而降低维护成本。该项目获得了国家公共管理学院(IPAC)的优秀公共部门奖。

今天,StART 已经发展成为一套创新的街道和涂鸦综合应用艺术项目,产生了超过1000 件艺术作品,从小规模的交通信号控制柜到高层建筑外立面的纪念性壁画[4]。StART 对艺术家和艺术风格的包容性和多样性的践行,以及强有力的公众参与是其成功的关键。

二、多伦多十年新战略

(一)十年战略概要

《多伦多公共艺术战略(2020-2030)》是多伦多对未来公共艺术建设的十年规划。该战略包含三项基础支撑及21项行动举措,进一步推动了整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发展,扩大公共艺术项目的影响力,使所有居民和游客受益。

多伦多经过长期持续投资,积蓄了大量公共艺术作品,就作品数量而言是具有国际意义的。展望未来,多伦多将借助前期实践积累的基础上扩大公共艺术的影响。以十年战略为契机,提出了以“创造力”“公众”“无处不在”三驾马车驱动公共艺术之城的设想——鼓励艺术家创意实践带动职业前景发展、凸显社区特色、公众皆有拥抱公共艺术的可能性。该战略是将与原住民和解,推动历史真相作为公共艺术发展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不仅对解决在公共领域中原住民文化话语性不足具有根本意义,也使多伦多有能力建立其独有的公共艺术创作,表达与原住民群体深刻的文化联系,并反映出该市的独特美学[5]。多伦多公共艺术十年战略的三驾马车的含义分别是:(1)创造力(Creativity)通过艺术使居民和游客参与到创意和文化的探索中,并鼓励艺术家尝试挑战新的概念,以产生有吸引力的公共项目,为多伦多的公共艺术预设更多可能性,激发多样化的公共艺术创意实践;(2)公众(Community)通过数字媒体工具,以及生动有趣的教育推广计划,将公众与公共艺术紧密联系。这一部分的行动是以加强公众公共艺术的日常体验为指导,并继续致力于通过公共艺术所讲述的当地故事,增加社区特色,反映公共艺术在文化多样性中的高度包容;(3)无处不在(Everywhere)该战略提出了一条改善全市公共艺术地理分布失衡的途径,无论居民身处何地都能接触到城市文化的创造性和多样性,特别是在核心区和主要发展中心以外的地区。

为配合战略部署,多伦多启动了“2021 公共艺术之年”行动,围绕艺术与社区举行为期一年的公共艺术活动。这是新战略指导下产生的第一个全市范围内的举措,标志着十年征途正式起航。“公共艺术之年”致力于原住民遗迹创意营造推动原住民和解。项目将正视原住民历史,原住民群体将在公共领域中获得更多话语权。作为十年战略的第一役,“公共艺术之年”在战略框架中提出,扩大“不眠夜”(Nuit Blanche)②不眠夜Nuit Blanche是一个城市的年度通宵或夜间艺术节。Nuit Blanche通常会让博物馆、美术馆及其他文化机构免费开放,城市中心本身也会变成开放式美术馆,为艺术装置、表演(音乐、电影、舞蹈、行为艺术)、主题社交聚会和其他活动提供空间。的活动半径,联动该市更多的文化,创意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公共艺术创作注入新的资金支持等共11 条行动:(1)支持多伦多市新的十年公共艺术战略,肯定其战略地位;(2)与市长的外部咨询委员会合作,支持该倡议,并确保它对公共和私人合作伙伴具有同等作用力;(3)通过与多伦多艺术委员会和新资助机会,为多伦多艺术家提供真正的机会,为2021 年制作新的艺术作品;(4)与主要的艺术机构伙伴合作,开展2021年的重要新活动,包括永久作品委托和公众参与活动;(5)推进原住民的场所营造,支持多伦多市为实现原住民和解所做的努力,并为原住民艺术家创造新的机会;(6)加强公共艺术和公众参与之间的联系,通过投资艺术,让公众参与解决多伦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7)扩大多伦多市的文化活动,以庆祝公共艺术,包括在2021年之前在全市范围内扩大“Nuit Blanche”活动,并将公共艺术作为“门户开放”的重点;(8)在公共艺术中反映多伦多所有的群体,支持市政及多方合作主导的项目的多样性,并确保努力达到整个城市,包括多代人的参与,重点是年轻人;(9)投资于公共艺术的网络平台建设,改善多伦多市公共艺术的展示形象,并投资于公共和私人合作伙伴主导的项目,以帮助人们浏览、访问和参与艺术;(10)通过与艺术家和机构的合作,支持公共艺术设计、交付和参与方面的创新,这些艺术家和机构正在推动该领域的发展;(11)加强私营部门、艺术界和多伦多市政府之间的现有伙伴关系,并培养新的伙伴关系[6]。

(二)多伦多公共艺术发展的关键时

作为加拿大第一个为公共艺术制定明确政策的城市,多伦多的公共艺术政策框架曾是全国许多其他城市的早期模板。时至今日,它在为艺术家和公众提供公共艺术机会方面已落后其他城市,因为多伦多一直停留在一个被定义裹挟的框架中。将多伦多的定义与其他城市的定义相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虽然这种保守主义受到安大略省规划法的限制,但这并非是问题全部的原因。同多伦多同样受制于省级政策,渥太华和密西沙加对公共艺术的定义却更具开放性。

1)多伦多:“通常情况下,公共艺术家会制作特定地点的雕塑和突出的装置,为一个发展项目和周围的社区增加特色和区别。”(多伦多城市设计,2010)[7]。

2)渥太华:“公共艺术委员会可以采取独立的或与建筑结合的艺术品、临时或短暂的艺术品、数字艺术品和其他视觉艺术形式。公共艺术项目部认识到,公共艺术是一种不断发展的视觉表达。”(渥太华市,2017)[8]。

3)密西沙加市:“公共艺术向所有公民公开开放,可以采用任何媒介/媒体,采取任何形状、形式或规模。公共艺术可以是永久的或临时的。公共艺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社区艺术、壁画艺术、装置艺术、数字艺术、围板艺术、雕塑和街头艺术。”(密西沙加市文化局,2016)[9]。

多伦多市更新公共艺术定义势在必行。在同行的其他城市已纷纷转型之际,多伦多的公共艺术正在面临关键时刻。十年战略的制定,缘于2017年由安大略省艺术与设计大学(OCAD)和多伦多大学发布的联合研究——《重新定义多伦多公共艺术》(Redefining Public Art in Toronto,2017),报告研究了多伦多公共艺术过去三十年中的演变情况,对多伦多公共艺术的优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评估,并强调了这是多伦多向全球公共艺术领域的领导者们学习的机会。该报告的研究结论是,多伦多应扩大公共艺术的定义以支持多类型作品创作,推进原住民历史真相与和解,考虑替代性供资机制,改善公共艺术的地理分布,并提升与公共艺术有关的大众参与。

此次十年战略的制定者们审议了报告中的每项建议,并将其作为多伦多公共艺术十年战略的一部分。就报告重点研究的“公共艺术定义”问题,在新战略序言中给出了更具弹性的解释,“公共艺术是由艺术家制作的任何媒介的作品,安装在公众可到达的空间[5]”。承认公共艺术不拘泥于形式,将临时公共艺术也纳入版图,这奠定了多伦多公共艺术更新的基础。

(三)十年战略的三驾马车

1.创造力(Creativity)

此项行动支持更广泛的公共艺术项目,包括数字媒体艺术、临时美术馆、行为艺术及表演等,并采用新兴的艺术实践,如公众参与、社会设计等共同创作形式。这种对创造力和实验性的强调将引导多伦多的公共艺术走向多样化,以其他具有挑战性的、新颖的作品来弥补装置和雕塑类作品的单一。战略行动还进一步考虑推助艺术家的事业前景,倡导为新生代艺术家、原住民艺术家、策展人和艺术顾问建立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通过这一目标,多伦多将鼓励更多艺术家积极参与公共艺术项目,制作各种规模和类型的高质量项目,重塑公共领域的空间体验。与“创造力”有关的行动包括:(1)向艺术家和策展人公开征集项目创意;(2)以临时公共艺术使多伦多充满活力;(3)确定公共艺术项目计划,让艺术家尽早参与到所有项目中来;(4)倡导为下一代公共艺术家提供职业发展的平台;(5)在公共艺术领域为原住民艺术家、策展人和艺术顾问创造技能提升和主导权的机会;(6)提供多类型竞赛和机会;(7)鼓励采用新的方式通过各种媒体开展公众参与型公共艺术作品[5]。

创造力是公共艺术作品本身应具有的特质。此番强调是相对于多伦多以往的公共艺术创作,实则是针对该市公共艺术定义陈旧问题的回应以及提出的举措。首先,多伦多对公共艺术的理解仍以2010年发布的百分比公共艺术计划导则中诠释的场地雕塑和装置为标准,公共艺术被视为一种“一劳永逸”资本建造,即一旦作品落成将以几十年的跨度存留。这种对“永久性”的要求迫使城市雕塑成了公共艺术的代名词。根据Artful City③The Artful City是一个探索、欣赏、辩论和思考整个多伦多公共艺术的新平台,致力于促进多样化和包容性的实践和政策的统计,从1967 至2015 的50 年中雕塑占已完成作品的31%,街头艺术占45%[3]。其次,在多伦多以往的公共艺术法案及文化发展规划中,并没有明确临时公共艺术地位,这对临时公共艺术的发展造成了障碍。根据目前的规划法案,临时装置没有资格获取相关的公共艺术基金。在条例和资金的双重压制下,多伦多人缺乏对这种灵活、大胆且能提供互动的艺术体验。为弥补这一缺陷,在此项战略中提出,扩大Nuit Blanche项目覆盖范围;用临时性的视觉艺术缓和施工场地与周围环境冲突④多伦多市有一个附则,规定如果一个建筑工地在公共道路上,建筑工地的围板(灰墙、铁链)50%的表面积必须用于社区艺术。施工围板可以变为艺术品的载体。;促成更多艺术家与公众合作;在城市公园中增加临时公共艺术项目,吸引访问者;减少永久作品的长期维护成本。

除了增加临时公共艺术实践机会,其他几项举措取消了创作者身份限制,由原来的“公共艺术家”改为“艺术家”“原住民艺术家”“新生代艺术家”这意味着有更多从业者有机会投身到公共艺术领域。从这些举措可以确认多伦多公共艺术的“创造力”目标是以创作者为核心,鼓励创作者挑战有实验性的新颖创作,促使该市公共艺术呈现百花齐放的趋势。创作者们以持续性的创意实践不断扩充公共艺术的内涵,同时,注重对新兴艺术家和原住民艺术家的培养,为公共艺术事业持续注入新鲜的血液。赋予新战略下的定义框架流动性,形成良好的公共艺术业态前景。

2.公众(Community)

将公众与公共艺术紧密联系起来是扩大多伦多艺术作品影响力的基础。此部分的行动是以加强公共艺术的日常体验为指导,并致力于通过公共艺术讲述当地故事,使多伦多文化多样性包容其中。关注公众与公共艺术的互动,通过新兴数媒工具开展以公众为重点的教育推广计划,探索提升公众参与的方法。这种对参与和发现的强调将增益整个城市的艺术存在,并提高公共艺术的价值和影响。

此外,公平和包容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城市公共艺术项目的核心价值,但此价值尚未在该市得到充分践行,多伦多的公共项目需要包含更多不同领域、性别、种族、年龄和社会经济背景的创作者参与其中。这项举措也是对“创造力”目标的进一步拥护。与“公众”有关的行动包括:(1)通过创造性的在线资源使公众能够发现公共艺术并与之互动;(2)通过以公众为重点的教育和宣传计划激活公共艺术;(3)为寻求平等的艺术家创造更多的公共艺术机会;(4)使原住民参与进来,为多伦多的原住民公共艺术项目确定重要的地点;(5)确保陪审团和咨询委员会能够反映出多伦多在艺术领域以及城市人口构成的多样性;(6)通过咨询会使全市的艺术家和团体参与到与公共艺术有关的决策中;(7)在市内各部门建立一个艺术家驻场计划;(8)发掘新的公共艺术创作机会[5]。

3)无处不在(Everywhere)

公共艺术应该为居民提供平等的机会,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接触到城市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多伦多公共艺术往往遵循城市的发展模式,因此公共艺术主要集中在市中心的核心街区和主要活动中心。在未来十年内用一系列创造性的公共艺术项目激活整个多伦多的社区,重点是为服务不足的地区增加公共艺术的机会。该战略的设想将会改善该市公共艺术全域分布的失衡,确保公共艺术可以辐射到每个角落。结合“创造力”提出以“临时公共艺术使多伦多充满活力”的举措,或将是短期内激活服务不足的地区的公共艺术有效策略,与“无处不在”有关的行动包括:(1)制定全市范围内的统一标准,将“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统一应用于市政供资项目;(2)在全市范围内制定公共艺术总体规划,为未来的项目计划提供战略指导;(3)将公共艺术资金集中在本市服务不足的地区制作新作品;(4)通过公共艺术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原住民的场所营造;(5)将各种形式的公共艺术融入更广泛的公共领域;(6)通过积极的维护保护全市的公共艺术作品[5]。

“公众”与“无处不在”两项内容均涵盖了扩大公共艺术影响力的战略主张,并将《重新定义多伦多公共艺术》报告中有关“推进历史真相与原住民和解、替代性供资机制、改善公共艺术的地理分布、提升公共艺术公众参与”的建议融入行动中。两项战略差异在于前者从基层立场出发,围绕创作者、观众等参与者们的诉求,重在提升大众在公共艺术项目中的参与感,使大众在公共艺术中的角色参与及体验得到社会肯定。后者则以宏观维度,通过增补规划布局、统筹运营管理,明晰该市全域公共艺术的规划路径并给予其未来实施层面的法律保障。

扩大公共艺术影响力包含公共艺术在公众心理的深度渗透及空间版图的延展两层含义。其一,回归大众,树立本土文化标地是每个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新战略以推进原住民和解为锚,使公共艺术覆盖到更广泛的群体从而扩大公共艺术在公众中的认同。多伦多是加拿大境内拥有最多的原住民城市人口的城市,新战略行动中给予原住民在公共艺术中更多话语权。殖民历史修正主义一直是世界议题,尽管原住民艺术家及原住民艺术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发声。然而,多伦多目前大多数公共艺术仍然植根于欧洲高度现代主义的纪念碑式传统,且许多被委托项目的艺术家的教育背景大多基于西方当代艺术的学习。从百分比公共艺术导则到创意城市文化规划,原住民艺术家以及原住民艺术一直被隔离在官方文化导向之外,涉及原住民主题的作品或原住民艺术品成为公共艺术领域创作的荒原。在过去的五年中,多伦多市有关原住民历史文化最知名的两个公共艺术项目分别是2018 年由当地长老们肖像组成的壁画以及将会在2022年落成的象征原住民文化根基的巨型海龟雕塑。

其二,新战略的“无处不在”竭力在公共艺术匮乏区域补充作品以削弱当前空间分布严重失衡的弊病。纵观多伦多全市除街头艺术以外的近400 件艺术装置,超过半数成作品集中在高度开发的Spadina-Fork York 和Toronto Center 两个区见图1,其中仅Spadina-Fork一个区的作品占全市作品数量的38%。相比核心区的超密集数量,在多伦多的23个区域中有15个区的公共艺术数量为个位数或更低,而Etobicoke North,Humber River-Black Creek and Davenport 地区根本没有任何公共艺术[10];在《重新定义多伦多公共艺术》报告中学者称这种不平等的发展现状为“公共艺术沙漠”。因规划法第37条授权市政府通过批准增加开发的高度和密度,以换取服务设施或公众福利。私人开发商追求土地价值更高的核心区,公共艺术因严重依附于私人开发商的资金,只能附属于市中心高级公寓和商业楼。正因此,城市中的文化资源越来越多地集中在较富裕的社区[11]。

图1 多伦多公共艺术地图,行政分区,2021⑤“Toronto Public Art Map”.Public Art Map,City of Toronto,www.toronto.ca/explore-enjoy/history-art-culture/public-art/public-art-map/#location=&lat=43.716775&lng=-79.371414.

为使多伦多公共艺术在全市获得更好发展,2003年创意城市文化规划中曾提出“文化部门应制定一个公共艺术总体规划,为新的公共艺术作品的位置制定优先次序”[12],随后在2008 年的创意城市文化规划框架中再次述及。但此项提议一直被搁浅,此次十年新战略中,制定多伦多全市公共艺术总体规划被重新纳入行动。

公共艺术的规划可以为公共艺术分配资源,或者只是在资源或机会出现时提供一个计划[13]。公共艺术总体规划将评估特定区域的当前和未来需求,并利用这些信息来指导公共艺术的创作概念和方案审批。新战略之下,公共艺术总体规划将会作为城市规划开发中的一个审核项目被强制要求,这有助于在土地开发规划的前期阶段确定公共艺术发展潜能。总体规划应针对城市中较少接触到公共艺术的地区,以及待开发的潜力地区作为制定规划的重点。以总规划为指导,将资源配置、选址、发觉潜在项目统筹在同一框架内,同时将社区、合作机构及政府各部门间的合作紧密连接。在37号条例依旧存在的前提下,削弱公共艺术对私人资本的黏性,减缓多伦多公共艺术进一步沙漠化。

总体而言,十年战略的制定立足于现状,是对多伦多公共艺术过去三十年发展的一次修补;也是以三大支柱为核心,针对公共艺术定义陈旧、缺乏公众参与、地理分布倾斜问题的一场急救。此外,多伦多在战略中提出了本土文化核心——推进原住民历史真相和解进程,并首次在公共艺术领域积极回应原住民历史修正问题,借助艺术的力量修复与原住民的关系。新战略在“创造力”方面投入更多全面细致的思考,可以看出多伦多想要摆脱在公共艺术领域中“保守”的刻板印象。相比在更新定义扩充公共艺术实践方面的努力,在涉及规划条例“制定公共艺术总体规划”、“多渠道供资”两项改变“公共艺术沙漠”关键行动则投入则显得力度不够。制定多伦多公共艺术总体规划的设想横跨该市二十年城市规划发展史,但在关于此项的具体说明中并未提供责任部门、时间进度、实质性框架、策略等具有实施性的指导建议。在随即启动的公共艺术之年的计划中也未给出更明晰的行动指导——对于迫切需要公共艺术输血的匮乏区,它们的坐标尚未被标注在任何地图上,这些具有模糊性的指引可能增加未来战略执行的不确定性。

三、国际城市公共艺术战略背景下的多伦多新战略

多伦多曾处于国际公共艺术政策制定浪潮的前沿,但今天多伦多在许多方面已经落后于当年同行城市。早期政策的制定通常为了将公共艺术确立为一个合法的公共政策,这一点现在已被广泛接受。当前主要城市的大多数政策从公共艺术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利益的期望出发,不断寻求深化和扩大其文化特征以及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

多伦多公共艺术是世界公共艺术的一部分,组成多伦多公共艺术的三大项目,几乎可在全球任何主要城市公共艺术项目中寻得踪迹,因此,每座城市的公共艺术都拥有来自其他城市实践的成功基因。多伦多的街头艺术(StART)搬运了旧金山的StreetSmARTS 壁画项目,芝加哥亦设有与之相似的壁画登记(Mural Registry)项目。

十年战略内容无可避免与其他城市有相似之处,抑或以“拿来主义”的方式直接吸收来自其他范本的经验和模式。除了借鉴他人经验,多伦多励志成为公共艺术领域引领者的关键在于,该十年战略在全球一众领先的战略部署中拥有更强竞争力和执行力。介于各城市对公共艺术的立法、行政管理及运营存在差异,本节仅以多伦多十年战略中的三项支柱“创造力”“公众”“无处不在”的内容及举措为参照,分别同旧金山、芝加哥、悉尼最新的公共艺术规划和策略内容进行比较。通过对比研究同行城市公共艺术战略的相似性、创新性,评估多伦多十年战略的在国际城市间的竞争力。

(一)旧金山的执行力

作为全美最负盛名的创意之城,公共艺术项目长期以来一直是旧金山城市发展和振兴的核心内容。旧金山公共艺术有着全面精细的系统框架,与多伦多公共艺术项目被三个部门分管不同,旧金山是以艺术遍布全城的理念,将公共艺术与其他文化、艺术计划并行,并由旧金山艺术委员会统一管理。旧金山将公共艺术友好地融入城市规划项目,如“更好的街道”(Better Street)⑥旧金山的政策鼓励设计和发展“更好的街道”,有时也被称为“完整的街道”,为所有用户服务。该项目规划于2010年12月通过。中为公共艺术介入市政街道项目的导则。现执行的公共艺术蓝图是基于2014年发布的《旧金山艺术委员会战略规划2014-2019》,该规划中订立5项目标:(1)投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社区;(2)丰富城市环境;(3)制定创新的文化政策;(4)提高公众对艺术的价值和益处的认识;(5)改善运作以更好地服务于旧金山的艺术生态系统。

旧金山艺术委员会坚信,艺术的变革力量对于加强邻里关系、建设基础设施和促进积极的社会变革至关重要[14]。推动艺术家的想法,通过一个综合团结的文化部门改善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在加强邻里关系方面,旧金山此次的战略规划侧重点在激发社区活力和提升公众对艺术价值的肯定。这两项愿景与多伦多新战略的“公众”行动相一致。就提高公共艺术在公众中的影响力而言,旧金山艺术委员会希望通过收集、宣讲和交流有关艺术意义的信息,提高人们对艺术重要性的认识。这些努力也将提高该机构活动的知名度,吸引新的观众,并帮助旧金山居民和游客获得和享受整个城市随时可用的资源。这与多伦多的战略初衷有高度一致性。在实施方法上,两市均设想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兴数媒工具,如建立开放的立门户网站、开展多方协作的教育宣传活动,相关话题讨论等传播渠道扩大宣传范围,增进公共艺术和大众的互动。

此外,在“改善运作以更好地服务于旧金山的艺术生态系统[14]”愿景中提到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应了解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关键作用,委员会应在维持艺术家可负担经费、艺术教育中发挥领导作用,召集更多人才投身该领域,使该机构成为更好的市政贡献者。从关注艺术家所处的业态环境出发,推进公共艺术人才储备的新思路在《重新定义多伦多公共艺术》报告中也曾被研究者们提出,但仅有鼓励更多艺术家进入公共艺术领域被纳入十年战略计划中,关于如何缓解艺术家生存问题并未提及。

在所有对比城市中,旧金山规划的绝对优势在于行动强大的执行推动力。在五大目标项之下制定者给出了更细化的举措,并附上目标工作进度管理表格,表格中提供了目标、资源(资金动向)、责任义务以及启动和完成时间,这些信息使每项行动清晰化更具有执行力见图2。

图2 旧金山艺术委员会战略规划2014-2019,目标4,执行目标行动表格⑦San Francisco Arts Commission Strategic Plan 2014-2019 p28

(二)“芝加哥的公共艺术之年”社区范本

芝加哥是北美最早实施百分比公共艺术法令的城市之一,“云门”的成功不仅造就公共艺术历史的经典,也使芝加哥一举夺得公共艺术之都的桂冠。2017 年芝加哥市发布了该市第一个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在2012年芝加哥文化计划的基础上,因该计划主要部分专注于重新评估艺术委托的过程以及改变城市参与和支持艺术家的方式[15]。为此,公共艺术计划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方针,该市计划在未来几年实施这些指导方针。计划中的7点包括:(1)更新芝加哥的百分比艺术计划;(2)建立明确和透明的政府机制;(3)扩大资源以支持整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创作;(4)推进支持艺术家、社区和公共利益的计划;(5)加强本市的收藏管理制度;(6)支持艺术家和组织为创造公共艺术所做的工作;(7)建立对芝加哥公共艺术的认识和参与。

芝加哥2017 公共艺术规划最大特点是超过半数的内容是关于增益其公共艺术相关政策。在此次规划中芝加哥一并更新了百分比艺术计划,而多伦多的战略中并未涉及对现行的公共艺术法案或条例的修改;在配合十年战略实施的依旧是《多伦多百分比公共艺术导则2010》。

与多伦多公共艺术计划更新的背景相似,芝加哥此番更新基于陈旧的条例无法满足公共艺术领域扩大的事实,艺术家的创意被制约。此外,芝加哥新规划发布之时也启动了“公共艺术年”⑧拉姆·伊曼纽尔市长和芝加哥文化事务和特别活动部(DCASE)将2017 年指定为“公共艺术年”,其中包括一个新的50x50 社区艺术项目、一个公共艺术青年团的创建、一个新的公共艺术节、展览、表演、巡演等——代表对艺术家主导的社区项目的150 万美元投资。的一年期的公共艺术企划。企划在芝加哥公共艺术新规划下,共开展了五项活动,其中“50X50 邻里艺术计划”(50*50 Neighborhood Arts Project)芝加哥市委托数十位当地艺术家在全市50个行政区创造新的雕塑壁画、在特定场地进行表演和公众参与的工作[16],这项涉及文化事务和特别活动部(DCASE)、交通部、芝加哥公园区等多个是部门的全市倡议,旨在将更多的艺术引入社区公共空间,见图3。

图3 “50X50 邻里艺术计划”在芝加哥各地区分布,2019⑨City of Chicago,Year of Public Art-Art in Chicago Neighborhhods,p29

尽管两市都开展了以公共艺术之年加强与公众联系的行动,相比多伦多在公共艺术年中提出的11项行动,芝加哥所采取的方式是以具体的项目活动为载体来实现目标。芝加哥的邻里计划无疑是以实践的方式直接回应了其规划愿景中“推进支持艺术家、社区和公共利益的计划”“建立对芝加哥公共艺术的认识和参与”“扩大资源以支持整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创作”三项内容。同时,芝加哥的邻里计划基于地理分布进行规划,这种方法恰是多伦多缺乏的空间总体布局。相比多伦多宣布推助原住民文化场所创意营造和延展Nuit Blanche 的活动半径,却不能立即提供有有效布控图的尴尬,芝加哥邻里计划无疑是给多伦多的“公众”“无处不在”两项愿景提供成功实践范本。

(三)悉尼对殖民主义雕像的修正

尽管悉尼的公共艺术起步晚于多伦多,但其在公共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早已反超多伦多。悉尼的《城市艺术——公共艺术战略》(City Art _Public Art Strategy)制定于2013年,根据悉尼市2030年可持续发展规划,战略包括悉尼市地方政府区域内公共艺术的8个指导原则。所有指导原则都是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的总体愿景为基础。每个原则都以不同的方式解决可持续性问题,包括环境、文化、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内容如下8 条:(1)将重要的城市艺术项目与主要的“可持续悉尼2030”城市设计项目结合起来;(2)在公共空间承认和颂扬原住民的故事和遗产;(3)支持当地艺术家,用临时艺术项目激活城市场地;(4)通过社区艺术和城市艺术项目支持乡村中心的活力场所;(5)在新的发展中推广高质量的公共艺术;(6)支持利益相关者和政府合作促进公共艺术创作的新机会;(7)管理和维护本市的永久性艺术品、纪念碑和纪念馆的收藏;(8)发起和实施有关城市艺术的交流、教育和公众参与的计划[17]。

这些原则中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承认城市中的原住民遗产。与北美相似,澳大利亚也有殖民历史与新时代文化身份建构的矛盾,正如2017年拆除海德公园库克船长雕像的辩论所表明的那样,象征着为暴力和掠夺漂白的符号一直矗立在城市中,通过占据公民空间,变相使征服和剥夺的叙述合法化[18]。这场辩论引发澳大利亚反思如何修复其种族主义殖民雕像,澳大利亚关于原住民艺术“当代性”的辩论要比北美大陆早几十年。

战略计划通过举办活动、建立新的原住民知识中心、指导计划以及将原住民故事融入城市的结构中,来承认城市中的原住民历史及文化。这些项目共同构成了Eora 之旅(Eora Journey)项目。Eora 之旅将包括4个要素,打造原住民知识中心、歌颂原住民遗产的标志性活动、在公共场所使用公共艺术诠释原住民历史及文化、原住民就业和领导力计划。其中包含为原住民艺术家和更广泛的群体提供教育和指导项目的机会。悉尼承认原住民历史真相的愿景与多伦多提出与原住民和解的意愿具有高度一致性,不同的是悉尼的战略,将所有的目标愿景依托Eora之旅实践项目,这其中还涵盖了文化遗产保护,教育与就业问题;且Eora 之旅与其他目标一同在悉尼市政地图上被标注出空间分布信息,见图4。多伦多的战略则仅限于公共艺术领域中的原住民话语权,也尚未为原住民开展场所营造的行动提供地点。

图4 主要艺术项目、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艺术(Eora之旅)、本地社区艺术及合作机构项目执行规划,悉尼公共艺术战略规划,2013⑩City of Sydney,City Art-Public Art Strategy,2013

除了悉尼,温哥华作为加拿大主要城市之一自2014 年成为“和解之城”以来,温哥华已开始与当地原住民进行更深入的接触和协商,当地的原住民公共艺术在数量和影响力已获得一定知名度。2010-2017年,温哥华市已经委托原住民艺术家创作了13 件重要的永久性作品和20 件临时作品[19]。在其总体公共艺术项目中,大约四分之一的近期委托作品是由原住民艺术家完成的。同时,参与项目规划的艺术家中,原住民艺术家亦有一席之地。温哥华市高级公共艺术规划师呼吁更多原住民艺术家加入这项城市建设中。在温哥华市政网站上的公共艺术页面上,还设有独立的原住民壁画艺术家征集的报名通道。

每座城市的公共艺术发展线索不尽相同,旧金山的细化执行,芝加哥的彻底革新及悉尼的城市综合规划,这些城市根据自身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制定了极具特色的公共艺术规划。通过比较,多伦多战略规划的价值主张与其他主要城市所追求相一致,这说明多伦多公共艺术的价值内涵和文化主张值得肯定。多伦多的战略制定借鉴了拥有相似背景城市的战略思路,针对自身发展需求,制定在解决困境消除弊病的策略。通过对比发现,其他三市的公共艺术更新或转型计划早在十年前就已开启,而多伦多的战略内容虽然符合主流价值发展,战略内容和执行进程尚未显示超越之势。不可否认的是,当这些主要城市的公共艺术更新快要达成既定目标时,多伦多方才起航。落后的十年发展进度是否可以赶超言之尚早。

四、公共艺术对全球趋势的回应

世界正在经历重大的人口转变,环境的极端化正在加剧,公共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伴随人口迁移和生活成本提高,城市系统正在面临空前的压力,公共和私人领域之间的复杂关系变得更加棘手。世界上发生的巨大变化正在影响着大众生活,艺术家也在以想象力应对这些前所未有的转变。

(一)创意营造——城市大体量雕塑不再是必需品

艺术、设计、城市主义、规划和创意营造之间的区别正在消解[20]。创意营造(Creative Placemaking)11创意营造是一种多方面的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和管理方法。场所营造利用当地社区的资产、灵感和潜力,旨在创造促进人们健康、幸福和福祉的公共空间。作为一种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的实验正在走进大众视野。同需要指定场地、大规模资金和专业人才支持的百分比公共艺术相比,创意营造通常可以对空间进行再利用,对投入的直接成本要求低。虽然创意的核心仍旧仰赖具备专业知识的从业者,但项目中加工制作、运输和管理等工作不需要高等教育背景或专业技能的需求。许多创意营造活动往往是劳动密集型的,而不是资本密集型的,因此,进入的资金障碍比其他类型的产业要低[21]。创意营造的策略降低了公共艺术的投放成本,改变了大众对未来公共艺术的想象。像“云门”这样由大规模投资导向的作品或不再是每个城市的必备,尤其对二三线城市的财政收入无力承担像千禧公园大型综合项目,创意营造将会是替代品。公共艺术将服务于更微小的空间,提供更多的日常化体验。与大体量的视觉作品相比,开垦被遗忘的小空间更能塑造城市的社会景观。

创意营造的实践在全美如火如荼进行,多伦多对创意营造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2018年,景观艺术家罗斯加德(Roosgaarde)在Bentway12Bentway前身项目是多伦多市加德纳高速公路Gardiner ExpressWay 桥下面的一个公共小径和走廊空间。2018年Public Work Studio主持景观改造,对其空间进行再利用。在此基础上,Bentway转变为非营利组织,负责运营、维护和规划为创意实践、公共艺术和互联城市生活的平台。展览了自己大型灯光装置作品“WATERLICHT”见图513“Past Projects.”The Bentway,www.thebentway.ca/archive/.。随后,包括表演、临时展览、演讲、游击花园等多社区会活动在此开展,见图6。Bentway作为多伦多近年具有文化性的社区振兴实践值得被给予更多支持及推广。Bentway位于多伦多市Gardiner 高速公路桥下,通过景观提升改造,回收桥下的废弃空间;在硬质空间中植入多元的文化艺术活动,弥合割裂的社区以及充满矛盾的公共关系。多伦多的城市景观中存在许多原住民遗迹。在十年战略“无处不在”的行动中设想,根据原住民文化的价值观和知识来设计这些场地,以场所营造的方式歌颂原住民文化、还原历史风貌。Bentway 的阶段性成果或将成为这项行动实施的基础。

图5 “WATERLICH”作品在Bentway桥下空间展示

图6 Bentway 2019年举办所有社区活动14“Past Projects Communitas:The Spirit of Community-Summer 2019”The Bentway,www.thebentway.ca/archive/.

(二)十五分钟城市——去中心化的畅想

受新冠疫情打击,全球被封锁的城市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除了物质生活资料供应的短缺。还造成了城市服务提供的瓶颈。疫情的出现暴露了城市在现有基础上的脆弱性,需要彻底地重新思考,制定创新措施以确保城市居民能够应对并继续进行包括文化活动在内的日常生活,及城市在短期和长期内保持弹性和宜居[22]。

由卡洛斯·莫雷诺在2016 年提出“15 分钟城市”(15-Minute-City)规划概念在疫情中收获了以巴黎、纽约为首的大批拥护者。“15 分钟城市”的理论来源于“邻里单元”及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提出的混合用途开发及多元文化社区;它可以被定义为在理想的地理环境中,大多数人的生活需求都位于15 min 的交通距离之内[23]。这一概念强调在街区层面的精细规划,居民不需要汽车通勤来提高生活质量。这意味着城市中的集中式服务系统、文化资源等将会按照社区被重新分配。城市的中央公园、广场未来将不一定是居民参与节日户外活动的首选,而在街角的口袋公园看表演或成为日常。

一方面,疫情迫使室内文化场所、艺术中心无一幸免关闭,把美术馆搬到室外的呼声愈发强烈。艺术家将目光投向户外空间,因此更多的室外公共空间被要求释放。大众的文化体验方式或将不再被博物馆这样的文化机构垄断,接触公共艺术的机会也不仅在城市的核心区。另一方面,“15分钟城市”去中心化的设想是对城市中心过度开发的疏解。当资本随着开发外移,文化及艺术所辐射的半径也将向低密度地区过度。“15分钟城市”将公共艺术覆盖到更多社区,对于多伦多公共艺术沙漠的局面,这或许是另一种破局之道。

五、结语

美国艺术评论家本·戴维斯(Ben Davis)在文章《公共艺术未来的五个阶段》(The Future of Public Art in Five Phases)中以经济历史视角回述了美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变化,认为“在极端情况下,公共艺术可能成为城市作为奢侈品的象征,也可能成为政府政策不足和资源匮乏的见证。或者社会本身将变得更加平等,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一个新的象征意义[24]”。戴维斯的预言恰是多伦多公共艺术的现实写照。多伦多逐渐成为一个严重分裂的城市。最强烈的割裂是在政治上更进步的市中心的核心区和更保守的郊区之间。当前政策导向助长了这种分裂,核心区之外的地区常感到被遗弃。

作为北美国际化城市之一,2020年多伦多成为了全北美移民增长最快的城市。当前印度裔移民占所有新移民的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和拉美地区的移民数量在过去的五年中增长了三倍。拥有多样化人口意味着消除文化冲突和种族歧视成为重要使命。开放的移民政策为城市带来人口红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人口密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多伦多的密度上升了20%,居住在单一家庭住宅的人口比例稳步下降(从1986年的35%到2011 年的27%)15数据来自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 Canada。更多的人居住在“垂直社区”—公寓里,私人空间减少,公共领域相应得更加重要。

面对全球化外部竞争和内部环境复杂化的双重压力,多伦多的公共艺术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具挑战。在经历了二十年的停滞状态,多伦多需要寻求更积极和成熟的整体公共艺术规划和相应的支持法案。仅就前文对《多伦多公共艺术十年战略》内容的解读,十年战略更像是打补丁。通过与自身早前的政策和发展境况及其他城市的战略内容进行比较,多伦多在战略内容中正视自身公共艺术发展的弊病和提升的决心,正竭力追赶公共艺术领域的时代步伐,并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一些当前所面临的世界问题。多伦多如若想成为全球公共艺术领域领导者,仅仅在之前的框架上跟随主流,进行修补是不够的;目前国际城市公共艺术战略转型的成功都仰赖于长期而持续的投资以及摒弃陈规的决心。大浪淘沙,唯有成为趋势,才能引领未来。多伦多未来的公共艺术之路道阻且长。

猜你喜欢

多伦多原住民艺术家
彻底改变殖民者和原住民关系的那一刻 精读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多伦多“波浪形”综合体
再芬黄梅访演多伦多
从原住民地权判例看澳大利亚原住民政策的变迁——从灭绝、同化到多元共存
原住民村落的朋友们
2009版芭比娃娃
最后的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