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河北省青苑县冉庄地道战
2021-11-03王占明
王占明
距离首都北京160多公里的河北省青苑县,有一个著名的冉庄村,是《地道战》《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等影视片的拍摄地。选择在这里拍摄的重要原因,就是当年冀中人民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挖出了四通八达的地道与日寇斗争,将日寇打得人仰马翻,书写了冀中人民抗击日寇的壮丽凯歌。
讲解员告诉我们,最初百姓挖地道是为了防御,它的发展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过程。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一路南下,鬼子所到之处“烧光、杀光、抢光”,人民群众蒙受了巨大的战争灾难。面对鬼子的野蛮暴行,冀中人民义愤填膺,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俯首称臣是死路一条,奋起反抗是唯一的出路。为躲避鬼子的扫荡,人民群众开始躲藏在庄稼地里,后来又在偏僻、低洼的野外挖隐蔽地洞。再后来,冉庄村第一名共产党员张森林,率先在自家的红薯窖下侧掏了一眼大深洞,用于躲避鬼子。在这个洞里,他还组织民兵召开过秘密会议。
可是,这样的地洞存在不足:一旦被鬼子发现,洞内人员无法逃走。于是,他们在斗争中增长智慧,琢磨出了有出口的地洞,即使被敌人发现了,也可以从另外的洞口及时转移。
1941年5月,青苑县军民在曲堤村一带利用地道打了一个大胜仗,创造了我方无人员伤亡的战绩。这胜利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百姓利用地道打败鬼子的斗志,百姓相互模仿挖地道。当年秋天,冀中军区政委程子华派工作组到蠡县等地进行调研,他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充分肯定了利用地道与日寇斗争的作战方法。1942年3月,冀中区党委向全区推广地道战斗争的做法,冀中大地迅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挖地道运动。
1944年冬天,青苑县委提前得知伪治安军计划一个营的兵力进驻冉庄的消息,及时召开了村民动员会,同村干部、民兵一块研究,并快速确定了修筑地道的方案。
挖地道的第一镐从十字街中心开始。全村400多名劳动力,每8个人分成一组,每隔10米向下挖一个出土口,挖到一定的深度,然后两个出土口对着挖,挖通了就把出土口填上,伪装起来。这样,先后挖通了孙庄、姜庄等村地道,最终形成了“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的情景。地道内设立了路标、照明灯、指挥所、地下兵工厂,在交叉处设立了翻板陷阱。地上许多工事修建得也十分巧妙,有的修建在墙根地面,有的修建在牲口槽、火炕、锅台、井内、衣柜等处。冉庄地道共有4条干线和24条支线,全长16公里,洞内高约1.5米,宽约0.8至1米,距离地面2米多,都可伪装成地道作战工事,纵横交错,攻守自如,让鬼子难辨真伪,地道成为坚固的地下堡垒。
那时,保定日伪军向附近据点增兵600多人,进犯冉庄。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百姓迅速钻进地道藏起来,当地民兵便采取灵活的游击战术,利用墙面、灶台、牲口棚等地道优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敌人处处挨打,胆战心惊,却无还手之力,只好仓皇而逃……
“宁走黑风口,不往冉庄走”,此语生动描述了当时鬼子对地道战的惧怕心理。据了解,在抗日战争期间,冉庄借助地道战,让侵略者饱尝苦头,对敌作战72次,其中大的战斗有5次,歼敌2 100多人,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
为再现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战打击日寇、保护家园的情景,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以此为原型拍摄了电影《地道战》,同样创造了世界电影史上的奇迹。它先后发行8 420个拷贝,观众人数高达30亿人次之多,这两项都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冉庄地道战遗址仍然保留着当年修建的各种作战样式,其方式之灵活,方法之独特,仍使参观者赞叹不已。它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是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英勇斗争精神的历史见证。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全国人防系统的干部职工将继承发扬地道战精神,在努力构建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的进程中,书写新时代人民防空事业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