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住院时间的影响

2021-11-03刘畅齐艳梅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循证状态血糖

刘畅,齐艳梅

1.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河南省胸科医院内分泌老年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不足以及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1]。典型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质量下降[2],若未及时进行有效控制治疗,患者可能出现白内障、糖尿病足、肾脏感染等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严重者导致患者死亡[3]。目前糖尿病尚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进行控制,使多数糖尿病患者生命延长。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各有不同的疗效[4-5]。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较为常用,前者通过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以及血糖监测等5项进行综合管理,以此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后者可分为口服剂和注射制剂两种类型的治疗药物,主要有促胰岛素分泌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等。但患者的自身因素和生活习惯容易影响治疗效果[6-7]。故需要采取合适的护理方式,规避加重病情的危险因素。基于此,该研究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住院时间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信封分组法的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5)和研究组(n=35)。参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3~75岁,平均(59.05±4.66)岁;病程3~14年,平均(8.47±1.55)年。研究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44~74岁,平均(58.97±4.74)岁;病程2~15年,平均(8.52±1.6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空腹血糖≥7.0 mmol/L。②餐后2 h血糖≥11.1 mmol/L。③随机血糖≥11.1 mmol/L。④存在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下降等临床症状。

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存在相应临床症状患者;经空腹血糖检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检查确诊患者;了解该次研究内容,自愿加入并签订协议患者;符合该院伦理委员会标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完整并记录患者。

排除标准:不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患者;无有关临床症状患者;未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检查确诊患者;未签订协议患者;患有其他脏器疾病患者;存在精神系统疾病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和言语障碍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不配合该次研究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①为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普及。患者在进行就医治疗前,对糖尿病有关知识了解不全面,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使病情加重。护理人员需要根据采集的患者信息,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将糖尿病知识转化为患者可以理解的话语对患者讲解,以此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做好心理建设,更好地配合临床工作。②为患者进行用药护理。糖尿病患者多数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控制治疗,主要有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格列美脲、吡格列酮、阿卡波糖、西格列汀、达格列净等药物,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使用方法有所不同,护理人员需要对每种药物有一定认知,在医嘱的允许下用药,同时遵循人体生物规律,选择最佳用药时间,使药效扩大,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相应临床症状。③为患者进行饮食管理。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设计饮食计划,以谷类食物为主,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低盐、低糖、低脂肪的食物。秉承少食多餐的原则,在满足机体正常活动需求而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④为患者进行日常监测。每日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并详细记录,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还需要为患者营造舒心环境,便于患者进入睡眠,提高睡眠质量,保证良好的身体素质。研究组糖尿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1)循证护理方式:①循证问题: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②循证支持:根据问题在万方、知网等学术网站中搜索相应问题关键词,找到对应的护理方式,再与患者的身体情况结合,提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③循证观察:对该院以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病理观察,全方位了解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的习惯和危险因素,为设计护理方案做依据。④循证应用:建立循证护理小组。从该院选取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成立循证小组;组员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监测患者血糖水平,每日根据患者情况测量3~5次,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病情进展,及时与医生沟通,协商治疗方式;按照该院胰岛素使用标准和患者体质,为患者合理地使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此外,还需要控制患者饮食,以高蛋白、粗纤维的饮食为主,避免加重病情的食物摄入;为患者安排合理运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运动量以患者的耐受程度来确定。(2)临床护理路径:①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护士长作为组长,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工作者作为组员,充分学习临床护理路径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为患者服务。②为患者设置责任护士,由责任护士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疗条件和疾病知识,与患者交流沟通,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并进行相关临床检查。③为患者讲述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优缺点和重要性,提高患者对临床工作的了解,增强治疗依从性。④在为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随时根据患者情况更改护理方案,完善相关计划。此外,在患者出院前,登记患者微信、电话等以便进行随访,嘱咐患者定期回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糖尿病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住院时间、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血糖控制情况包括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3种情况。心理状态包括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两种状态,抑郁状态使用抑郁自测量表进行评估,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抑郁状态越轻;焦虑状态使用焦虑自测量表进行评估,分值为100分,分值越低说明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焦虑状态越少。生活质量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评估,发放70份调查问卷,回收70份调查问卷,以该院标准进行题目设计,分值为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种评价。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糖尿病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对比

经过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研究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糖尿病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糖尿病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对比(±s)

组别 空腹血糖水平(mmol/L) 餐后2 h血糖水平(mmol/L)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研究组(n=35)参照组(n=35)t值P值6.10±1.00 8.56±2.13 6.184<0.001 9.01±0.97 12.94±1.50 13.015<0.001 7.00±0.80 7.95±0.96 4.497<0.001

2.2 两组糖尿病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的住院时间、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对比

经过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研究组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时间、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糖尿病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的住院时间、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对比(±s)

表2 两组糖尿病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的住院时间、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对比(±s)

组别 住院时间(d) 抑郁状态(分) 焦虑状态(分) 生活质量(分)研究组(n=35)参照组(n=35)t值P值10.25±2.20 19.70±4.30 11.574<0.001 48.91±4.51 57.73±4.66 8.046<0.001 49.07±4.43 58.91±4.80 8.912<0.001 89.90±5.06 80.10±5.47 7.780<0.001

2.3 两组糖尿病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过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研究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糖尿病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糖尿病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以血葡萄糖水平慢性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流行病学显示,此疾病患病率与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急剧攀升,据报道,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至11.2%,居于世界首位。全球糖尿病成人患者约有4.25亿,预计到2045年可增长为6.29亿。临床上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4种类型[8-9]。此疾病早期隐匿,常无明显不适症状,随病程逐渐延长,患者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10]。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危及生命[11-12]。临床上以控制糖尿病症状,防止出现畸形代谢并发症,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建立较完善的糖尿病教育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指导为治疗目标。治疗方法有多种,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在治疗期间,患者常因病痛折磨,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容易引起血糖波动,加重病情,故需要采取科学的辅助护理方式,规避不良影响因素,保障治疗效果[13-15]。常规护理方法主要通过为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普及、用药护理、饮食管理、日常血糖监测、营造舒心环境等方式进行护理,虽有较好效果,但具有局限性。随医疗水平逐渐提高,常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病情恢复需求[16-17]。而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的护理方式[18],通过提出循证问题,给予循证支持,进行循证观察,实施循证应用等4个方面进行护理。在循证应用中需要建立循证护理小组,每日需要多次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及时了解患者病情进展;通过按照该院胰岛素使用标准和患者体质,合理使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控制患者饮食,避免加重病情的食物摄入,安排合理运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通过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为患者设置责任护士,与患者交流沟通,建立良好医患关系;通过为患者讲述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优缺点和重要性,提高治疗依从性;通过实时整改护理方案,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通过留好联系方式便于随访,嘱咐患者定期回院复查。该研究表明,研究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中空腹血糖水平为(6.10±1.00)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为(9.01±0.9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00±0.80)%均好于参照组的(8.56±2.13)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12.94±1.5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95±0.96)%(P<0.05);研究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为(10.25±2.20)d、抑郁状态为(48.91±4.51)分、焦虑状态为(49.07±4.43)分、生活质量为(89.90±5.06)分均优于参照组的(19.70±4.30)d、抑郁状态(57.73±4.66)分、焦虑状态(58.91±4.80)分、生活质量(80.10±5.47)分(P<0.05);研究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少于参照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的74.29%(P<0.05)。所以,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使用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护理效果更好,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加速患者出院,减少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循证状态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