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
2021-11-03汪海龙
汪海龙
(丹东市金汤小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学科,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体现国家意志,要倡导正确的生活方式,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道德与法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具有以下几种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整合小学阶段全套教材的能力
学生的品德培养和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往复的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化,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跟进,丰富学生的认知。同时,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是螺旋上升的,有的教师在备课中能够关注一课或一个单元之间的关系,但有时也可能忽略各年级、各单元内容之间的关系。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站在整套教材的高度,了解教材、运用教材,将整体育人目标分解到各个年级、每个相应的课时并随年级的增加各有侧重,这样长此以往,课堂教学质量自然有所提升。
例如,在小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议题出现在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四个单元,即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这四个单元的内容不是孤立存在的,不是重复的,而是各有侧重、螺旋上升的。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以“环境”为着眼点,结合各学段学生不同特点开展教学。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主要引导儿童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亲近大自然。该课授课时间正处春季,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动、学习多以形象为主的特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多到室外活动,接触和亲近大自然。在教学该单元时,教师可以通过风、植物、动物这样可触、可视的事物,让学生在玩耍时感到快乐,进而亲近大自然。学生在观察、触摸一草一木过程中,能够产生愉快的体验。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的主题是“绿色与环保”。二年级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从学生身边的事物讲起,如一滴水、我们呼吸的空气等,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各种资源,知道节约资源的重要性,通过节约资源改善生活,最后成长为“绿色小卫士”。本单元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水很珍贵?为什么清新空气是个宝?为什么要节约资源?使学生产生节约资源的意识。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则从环境污染问题入手,关注垃圾再利用,使学生不仅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更要懂得用行动改变环境污染的状况。教师可以设计适合学生填写的调查表,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环境污染现象,对垃圾产生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再提出认为合理的建议。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调查研究是上好本课的基础,教师不能把任务发布完便了事,而是要和学生一起参与调查,通过社区劳动、网上查找资料等方式关注学生调查的进程和体验,引导学生获得更有价值的经历,使学生产生更多的思考。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单元,此单元意在让学生认识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地球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仅仅说教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收集大量的图片、视频、信息、数据,阅读一定的文章和书籍,用于支撑本课的教学。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享,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和愿望。
至此,整个小学阶段,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不断扩大学生对环境的了解范围,使其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通过调查和反思使学生产生了保护环境的愿望。学生在体验中逐渐了解了环境,能够从资料中引发思考和领悟,树立了保护环境的理念。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主题的相同点,也要关注各单元甚至每一课的不同点,使学生在本主题下进行螺旋上升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进行学科教学设计的能力
纵观道德与法治教学,有的教师仍以一支笔、一把尺、在书上批画为主要备课方式,课堂上一问一答式、脱离生活情境、标准答案似的呈现方式依然存在,不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此,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又要善于利用各类教学资源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关注课程的内容是否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表达感想,形成正确的观点。
在实践中,教师可通过议题式教学,组织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可行性建议;可设计开放式、辩论性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搜集资料、辩论、分析、判断是非的过程,自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交往、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接受、践行好的道德品质。
例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以此为契机,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时,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百年历史,体会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共同努力。“火烧圆明园”是近代中国历史不堪回首的一页,也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有效资源。在此单元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中,“圆明园的诉说”一框设置了《活动园》栏目,此栏目暗含辩论意味,我利用教材中的这一教学资源,对教学进行了设计,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课前,我让学生充分搜集与圆明园有关的资料,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圆明园》纪录片,查找遗失文物的现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导致火烧圆明园的原因不止一个,会涉及到清朝历史和当时的国际历史,初步生发对园之园毁灭的惋惜之情。
课上,我主要设计两个教学环节:其一,开展“圆明园今昔对比”活动,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把圆明园复原图和如今的景象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描述(描述得越详细越好),使学生认识到火烧圆明园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其二,开展辩论活动,提问:如今的圆明园遗址中到处是断壁残垣,只有几根石柱还矗立在那里,有人提议重建圆明园,希望重现昔日皇家园林风采,供人们游览;也有人主张保留遗址原貌,以警示后人。你怎么看?用你搜集的材料和整理的数据说一说理由。这时,学生开展的辩论是有理有据的,是有材料作为支撑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用事实说话,更具有说服力。当然,本课的关注点并不是圆明园是否真的重建,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牢记历史,树强国之志。
三、在丰富自身学识基础上学以致用的能力
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直接对人进行思想教育的学科,需要教师有更细微的观察力,善于发现别人所没有注意的学生行为;需要教师有看到现象本质的洞察力,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向;需要教师具备遵循法律和良知的判断力,守住教师道德底线和红线。以上都需要教师读前人之书,读生活之书,不断丰富学识,开阔眼界,学以致用。
教师要多读教育理论和学科基础知识的书籍,同时多读一些心理学的书籍。如我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乔哈里视窗”一词,于是便查阅资料,购买相关书籍,进行学习。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乔哈里视窗”(见图1)是一种关于沟通的理论,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该理论把人际沟通的信息比作一个窗口,并依据传播双方对传播内容的熟悉程度,将其划分为4个区域:公开区、隐藏区、盲目区、未知区,人的有效沟通就是这四个区域的有机融合。该理论认为,有效的人际交流仅在公开区进行。因此,要实现深度对话,就需要通过自我暴露、倾听反馈、共同探索等方式不断压缩其他3个区域,以此扩大公开区的范围。
图1 “乔哈里视窗”模型
我将该理论应用到了《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课“战胜困难更快乐”教学中。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并解决困难是每一个学生都要经历的,如果困难解决了,学生会有愉悦的体验,反之则较为苦恼;但不管是正面或者是负面的影响,对学生来说都有比较深刻的记忆,因此本课教学比较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
课前,我发给学生每人一张《遇到困难统计表》,寻找学生的“隐藏区”“盲目区”和“未知区”。(见表1)
表1 遇到困难统计表
对学生的统计结果进行汇总后,我发现有些困难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已经解决,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仍是困惑,这样的困难是部分学生的“隐藏区”,也是其他学生的“盲目区”,上课时这类问题可以通过对话、交流来解决;还有一些困难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没有解决,这是课上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面对的“未知区”,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公开区”,让学生说一说日常学习时遇到了哪些困难,自己是怎样处理的。教师要让学生说得详细些,因为学生描述得越详细,其他学生的代入感越强,越能让其他学生回忆起自己遇到的困难和战胜困难的方法。接着,教师可出示全班统计信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形式说出自己遇到的没有解决的困难,用同伴互助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使“隐藏区”明晰起来,“盲目区”逐渐向“开放区”靠拢。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未知区”。课堂上,教师将学生解决不了的困难梳理出来,以“大朋友”的身份提出建议,同时引导学生明白遇到困难不可怕,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充分暴露了自己的想法,激发了头脑风暴,学生的思考不是停留在是不是、行不行的层面,而是对事物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要提出怎样的解决方案?我基于什么原因提出这样的方案?在讨论中,学生通过同伴的提醒和质疑也会反思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哪里需要改进?哪位同学的想法值得借鉴?同伴间的互相交流更易于学生接受,学生这种由内而外的主动改变催生了学生的自我生长。
四、将时事新闻、社会热点融入教学的能力
教师要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关注社会事、国家事、天下事,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知行合一。
教师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媒体等关注时事,关注时代热点,从中提炼出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相契合的观点和理念。比如,我国人民共防疫情体现了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民族精神;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首次进入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展现了中国人自力更生、艰苦跟斗的精神;云南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突出人与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念;湖北十堰燃气爆炸事故告诉我们安全重于泰山。将这样鲜活的例子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会更加具有说服力。
当前,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持续升温,许多媒体通过手段创新、节目样式创新等方式让国人走近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如央视的《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中国地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栏目,都值得教师和学生反复观看。
教师要善于透过社会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要善于抽离出其中值得教育学生的部分,要善于将某些现象与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同时,教师对周围事物的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要有正确的看法,课堂上不要回避问题;要以身作则,用人格去感染学生,真正做到“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总之,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养。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多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多与教科书对话,多倾听,多实践,与学生共同成长,高质量地完成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