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蜕变与社会:《玛丽亚·莫列夫娜》的成长仪式解读

2021-11-03马来西亚吴小红

民间文化论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伊万妖怪公主

[马来西亚]吴小红

引言

从10世纪到19世纪,俄罗斯人陆续通过不同的神话传说,寻找自己的民族归属感a郭小丽:《俄罗斯认同中“我—他”身份建构的历史流变》,《俄罗斯研究》(上海),2013年第3期。。普罗普(Vladimir Propp)是最早发现故事材料类型,并做出母题清单的学者。这有助于加强人们对宗教制度和不同故事材料的关注,并对故事发展和风俗制度的考察提供启示作用。在译本中,我们看到成年礼和婚姻仪式的举行时间相隔最近,这一点极具讨论意义。一般来说,在成年仪式后,男孩才可获得与其他氏族成员平等的地位。通过对人生礼仪和物质文化内涵的描述,我们能更好地了解男孩从自然人走向社会的蜕变过程。

一、神话和普罗普的初衷

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认为,神话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文化形态,人类试图通过神话来解决关于生与死、时间与永恒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在使用这些神话材料时,普罗普发现了它们原始的生态面貌,并将这些材料进行了分类。然而,从原始形态出发进行研究,难免存在很多民俗研究的惯性。他认为,神话故事起源于古代宗教,但现代宗教并不来源于神话故事b[俄]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59页。。在形态故事学里,普罗普认为,人物是可变因素,而角色功能是故事的不变因素。这些功能项是一种程式,并通过相关主角,如主人公、对头、加害者等角色来运转这些故事。阅读这些神话故事,即是了解这两者之间所产生的逻辑进展,故事情节能更好地体现这二者之间的整体关系。在现代语境中,形态学是一种科学手法,它从理性和客观的角度对远古神话进行剖析,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制度。普罗普在文中提到,神话与故事的区别就在于其社会功能不同。他强调,不能将故事作孤立的观察和解释,而应该通过多种方式的相互联系,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a[俄]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65页。。在社会的功能项目里,要注意这些联系和故事的规律性。功能项目作为故事形态学理论的支撑,提纲挈领地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

在思考规律性和联系性的同时,应理解原型形态出自神话生活,而神话不可被视为异文。民族将生活经验体现在作品中。比如,在古代,人们在发生灾难时举行各种祭祀活动,这即是今日人们所说的神话。在古代生活中寻找故事背后的产生因素,就是普罗普语料库的源头。他以俄罗斯为研究区域,对很多事情的缘由进行了解释说明,说明使用语料库可以得到某种结论,但同时也会出现某些制约。由此,根据他的内在线索可以为阅读神话故事提供重要的例证。此外,在故事考察中,普罗普形态学得出的一大结论是,故事母题有许多是起源于社会的制度法规,以及对彼世之旅的观念,这种具体有序、简洁明了的形态研究结论解决了不少问题。

二、仪式与二元对立世界

成年礼(Initiation Rite)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开导型、考验型、标志型、装饰型和象征型b伊力奇:《成人礼的来源、类型和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又可以以多种形式同时进行,有时则分几个阶段进行。《玛丽亚•莫列夫娜》神话属于描写“找幸福型”的成年礼。此神话与早期的婚姻形态有关,具有深层的社会意义。主人公伊万的 “成年礼” 与族外婚制有直接的联系。“成年礼”风俗应与氏族风俗同时出现才合乎情理与逻辑,而氏族形式又各具特点。译本中,主人公伊万经历了“考验型”的成年礼,即考验部落成员中真正的主人和英勇无畏的战士。《灰姑娘》中的灰姑娘也是此类故事的代表人物,可通过灰姑娘的故事对《玛丽亚•莫列夫娜》主人公伊万将经历的百般磨炼有所了解。主人公伊万看似孤军作战,实际上他已带着氏族加入仪式。

“自愿”这一词在成年礼中尤其重要,译文里提到“英雄都是自愿”,被视为主人公伊万褪去稚气的具体表现,他主动逃离安逸成为受考验的主角。成年礼仪式的目的,是希望在主人公身上表现出一个成年男子应具备的各种高尚品质,随后,成年礼发展成一种完善的仪式。在成年礼中,“服从”是受礼者必备的态度,这是二元对立的形式。“服从”是驯服主人公儿童原始性格的途径。译文中提到,主人公伊万在第一次寻找公主时,坐在石头上“哭啊哭啊”;第二次寻找公主时,依旧是孤单一人,他又哭了起来。此外,主人公伊万和老太婆对峙时也出现了两次情绪表现,第一回,“哭啊哭啊”,最后睡着了;第二回,在石头上,也是哭着睡着了。译文里的“哭啊哭啊”是孩童稚气的具体表现,而受礼者必须无条件服从教导者的命令,并要毫无怨言地接受教导者专断的惩罚。而唯有通过仪式的服从磨练,才能获得成长和进步。

成年仪式不仅描述了男孩自然人的蜕变,也体现了其他人物的社会身份地位,这种身份往往和宗教有关,一般指的是主持仪式的宗教职业者、巫师、萨满或其他宗教职业者。成年礼始于主人公打破禁忌。女主人公曾嘱咐主人公别到室内,而主人公仍处在原始的孩童稚气叛逆阶段,必须以妖怪科谢伊“加害”于他,并让他开始不断地“服从”。当所有仪式结束后,具有血缘关系的妹妹们对他说他没有白忙。这也寓意着他的成年礼圆满成功了。言下之意,此刻主人公是名正言顺地成年了。译文中虽未描述成年礼的具体仪式,它却是人生两大仪式中发生较早的那个。经历了成年礼和结婚礼后,主人公真正进入由“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人生阶段。由于父母早逝,社会化的执行者不是其父母,而是来自女主人公氏族的妖怪科谢伊和“社会人”——亚加老妖婆。老妖婆一开始是作为怀有敌意的“赠与者”来考验主人公,而后来却无意成了“相助者”,他们都是与主人公毫无血缘关系的难题考验者。在故事的第三回,“赠与者”与有血缘关系的妹妹来协助他度过考验。第四回是另一些无血缘关系的动物来协助他 ,这意味着主人公伊万越来越独立成熟地走向社会。

在《故事形态学》的研究里,普罗普对常项与变项的二元对立进行了区别分析。在神话的二元对立世界中,结局本身蕴含着惩恶扬善的价值观和伦理观。译文版本也明确地体现了这一点:妖怪和老巫婆的最终下场是失败和死亡,而死亡的结局无疑凸显了神奇故事这种二元对立的世界观。主人公伊万通过考验才得以成长,而这些非同一般的考验意味着死亡。普罗普在切分回合时提到了正面结尾和反面结尾,这就是明显的二元对立价值观。这里的科学形式深刻地体现了神话故事中的二元对立关系,却不免生硬地切分了故事的人文属性。

三、 故事结构的分析

在神奇故事的起源中,普罗普简述到:任何一个加害行为(A) 或者缺失(a),经过中间的一些功能项目之后终于结婚(C*)或得到其他奖励(Z),获得所需之物(Л)。多个回合后,结尾或为正面或为反面。针对《玛丽亚•莫列夫娜》神话的故事回合进行切分和解释。

初始情境(i),一般都是平静的,要和接下来的情节形成一种对比。 “禁令出现”后,“打破禁令”意味着所有故事情节即将展开。“离家”本身就是灾难,外面的世界包括森林、野外、大房子等,都暗藏着危险。这里热身的第一个禁令是“转化了的禁令”(62)(母题T62 公主嫁给第一位求婚者)。主人公父母临终前的嘱咐是——最先追求妹妹的人可以娶她,暗示了主人公伊万必须好好保护氏族妹妹。译文中出现了“自愿、也喜欢的话,就可以结婚”的字眼,呈现出情节递进的节奏。在并不强硬且开放的态度下,适婚的少女妹妹也该进入成年。妹妹的婚姻是象征类的成年礼——一种直接步入婚姻而没有经过任何考验形式的成年礼,由“自愿”等的字眼完善了成年礼的程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族外群婚联姻不但扩充了主人公的人员力量,也以联盟的形式展现了动物和人类结合的特异能量。这为拯救即将在仪式里深陷苦难的主人公埋下伏笔。这些身份不寻常的妹夫一个比一个出色,他们的出场方式也尤其特别,凸显了人兽的神奇力量。婚姻变成一种联盟的形式,这种情节发生了三回,是三重化时的辅助成分。值得注意的是,普罗普在译文里大量地使用了这种形式,以达到强化程式运作的科学效果。

神话故事中的重要因素是缺失的妹妹(a1),主人公因倍感寂寞出发上路,而离家寓意着灾难的展开,这即是成年礼仪式的开始。主人公遇见了打败一支军队的玛丽亚•莫列夫娜公主。这位公主是一位形象不凡的女子,译文中曾两次提及玛丽亚•莫列夫娜公主参与战争,第一次提到她打败了一支军队,第二次提及公主要去战场。这正好对应了普罗普所提及的神奇故事中未婚妻公主的形象。公主在等待意中人出现之前,有权拒绝求婚者,由此可以充分地确定公主强悍且主动的形象,对应了公主有选择自己夫婿的权利这一母题(T131.0.1)。

随后,故事情节中再次出现了“自愿”的字眼,说明两人的联姻是民主的,也隐喻着两个氏族的结合需要经过一番磨合才能稳定。这则神奇故事的先后顺序颠倒,结婚似乎是成年礼最终的礼物。这则故事使用了倒叙的技巧,强化了“奖励(Z)”的形式,而这种形式或许是出于对文体的艺术处理。普罗普提到了“有时禁入的储藏室”母题出现在结婚的母题之后, 禁令打破之后灾难发生了,随后产生了加害的情节,老妖怪科谢伊劫走公主。普罗普提到的成年礼的授礼仪式,一般都与死亡相关。为了找回公主,赠与者等人物陆续登场。老妖怪科谢伊的身份是特殊的,这可以从以下五点看出:一、他比主人公伊万更早认识公主,由此可推测,10年前公主和老妖怪科谢伊可能进行过地位逆转的仪式。二、在地位逆转的仪式后,最终公主让老妖怪科谢伊藏在密室里10年,而公主掌权成为国家的主人领兵作战。三、老妖怪科谢伊只是挟持公主,没有对主人公伊万进行任何折磨,并且还放话在第三次才惩罚他。四、老妖怪科谢伊作为长辈将孩子的灵魂转入其图腾,进行交换仪式。五、老妖怪科谢伊最后被放在火堆上烧死,骨灰随风而逝了。神奇故事在反映政权继承时,一般出现主人公将岳父杀死的情节。由此可看出,老妖怪科谢伊不但扮演了主人公伊万岳父的角色,还协助年轻的伊万进行成年礼仪式,进一步说明了他“社会人”的地位。接着,主人公伊万在路上遇到了同氏族的妹妹,交待了第一回合的结尾并放置了神器,为将来的求救埋下伏笔。神奇的是,主人公在没有任何阻碍的情况下就寻得了公主,这让主人公初尝甜头,其实这正是他成年礼磨炼的开始。凭借神奇的马儿,老妖怪科谢伊曾三次追赶主人公,由此产生了主人公在逃亡路上再次被抓的母题(R350)。在神奇故事中,马儿呈现出神奇的速度(B184.1.1)、会说话(B211.3)、说真话(B133)等非常积极正面的形象。译文中描述了主人公被马儿绊倒的一处情节,通过肢体语言的描写和暗示,体现了农牧民族与马儿亲密的伙伴关系。后来,老妖怪科谢伊将主人公伊万砍成碎块装进漆桶,扔到了大海深处。伊万的“暂死”是成年授礼的核心情节。这触目惊心的细节体现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并会在本文结论中得以阐述。

主人公伊万已在两次的追逐中获得了磨练,但仪式的每一个阶段对他的考验程度都在逐步加剧。言下之意,主人公伊万在一开始无论是从体能上还是从智能上,都还未能达到结婚获礼的资格和能力,由此公主才会被老妖怪科谢伊劫走。成长于他是一场煎熬,折射出他的力量相比于整个社会来说太渺小了。这时,主人公伊万在“暂死”的过程中,留给氏族妹夫的器物发出了灾难信号,这些器物依附了伊万的信息和力量。器物通过质变通报主人公伊万遇难的讯息,动物妹夫们的魔法宝物也陆续登场并完成了这项特殊的拯救任务,凸显了外族联婚的强大,放大了故事的神奇元素。主人公伊万继续接受授礼仪式,靠合并肢体得以复活,也因神奇的水而清醒。这种成人礼的文化考验展示了一种外婚制现象,也能看出仪式出现了两次婚姻的情况。主人公在“暂死前”寻找的对象是公主玛丽亚•莫列夫娜还是妻子玛丽亚•莫列夫娜就不言自明了。“暂死”后,主人公伊万才逐渐变得成熟。暂死前,主人公伊万一直带着公主无力地仓皇逃亡。重生后,主人公伊万找到了妻子,他开始有了思考能力,并有了战胜妖怪科谢伊的欲望。他深深意识到自己的匮乏和不足,由此衍生了缺宝物(a2)的功能项目。主人公伊万请求妻子向老妖怪科谢伊打听获取马匹的途径,她毫不费力就获得了可靠信息,这一情节再次可以确定妖怪科谢伊是伊万岳父的身份。接着,妻子给了伊万一块可变成一座高桥的小手帕,这是一个过渡情节。在译文中,玛丽亚•莫列夫娜展现了多重身份,不仅能上战场,也知晓魔法。

过渡到宝物地点的承接后,主人公伊万进入了另一个奇幻的世界。途中,他虽然感到饥饿,但并没有把遇见的动物作为食物吃掉。这些动物是相助者的角色,这种怜悯动物的形式立足于某些契约,可以看成是感恩动物的母题,或者解释为祖先的图腾。伊万借助家族成员的力量走得更远,两者在过程中相互协助,达到目的。最终,动物们都在危急关头作为相助者出现,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伊万。

彼时,亚加老妖婆是个与主人公伊万毫无任何关系的“社会人”,是让主人公走向成熟和坚强的磨炼者。她居住在边界的小房子,屋外有骷髅。译文中,未提到“栅栏”,只提到“杆子”,任务执行失败者的头会挂在上面。其中有一根是没有悬挂头颅的,是留给主人公伊万的,这寓意着棘手的任务不允许有任何失败,这是一种没有退路的成长。从原始人的信念可知,骷髅包含着凡人身上所带的永生本质,由此便有了骷髅崇拜a[瑞士] 玛丽—路薏丝•冯•法兰玆:《解读童话:遇见心灵深处的智慧与秘密》,徐碧贞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第241页。。原始人因自身的局限无法完成的任务,可由对主人公伊万怀有感恩的动物以契约的方式来协助完成。主人公伊万逐渐走入社会,并和社会建立了互助契约的关系。他能感受到现实世界互助互利的团体关系,这也正是成年礼中的重要意义之一。

随后,主人公伊万以偷窃的方式获得了宝物马儿。普罗普进一步说明,早期人类实行的是一种掠夺性的消费经济,比如第一粒火种就是通过窃取得来的。由此,他准确地掌握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并利用魔法宝物通过逃跑的方式返回了现实世界后,在神话中完成了魔法仪式,并和现实世界形成神奇的跨越。其次,普罗普在书中提到“渡越”过程,主要是以“寻找”作为渡越的缘由,并引出相应的结局。而这种承接也意味着授礼仪式的结束,主人公伊万成功地过渡到被社会所接纳的成人世界中,在体力和智力上已有资格和玛丽亚•莫列夫娜公主过上安稳的生活。成长仪式或青春期仪式上的受礼者,可能是一无所有的人b[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5页。。在译文里,出现了几个主人公伊万孤身面对荆棘的情节,经过社会生活的辩证后,逐渐形成社会人的身份。主人公伊万饲养了一匹长着癣的马,经过精心照料,最后长癣的马成长为一匹好马。从主人公伊万坐在自己的马上那一刻起,他便完成了一种社会身份认同,责任意识也得到深化,由此标志着他已成人,确认了自身的社会身份。

表1 《玛丽亚•莫列夫娜》故事情节分析

续前表

续前表

结 论

神奇故事往往营造出一个绮丽魔幻的世界,打造了一个独特的叙述空间。而成年礼更是需要这种特殊空间来开展程式,由此有了“暂死”的特殊空间、老妖婆的特别世界空间,这些都是经历成长走向成熟的磨练空间。只有在完成了特殊空间的磨砺,方可过渡到成人的世界。译文中,作为过渡可变因素的物体有不少:一、让老妖怪科谢伊苏醒的三桶水;二、透露危险讯息的器物;三、能变成高桥的手帕;四、翘起尾巴的马儿、回到人间的小马。这些物件在情节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各种仪式里作为过渡衔接之用,其中的马匹多次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特征。

暂死是通过“被铁环箍得紧紧”的形式进行的。人们通常认为,时间在海里仿佛是静止的,但这其实是一种错觉思维。海里的暂死是一种秘密仪式,渲染了碎尸万段的诡异。成长仪式在另一空间悄然进行着,也制造了求助的角色。源自不同部落的相助者相继飞来,受礼者的灵魂被带回,予以变形然后复生。复生需要经过特定程序:洗干净、拼接好、洒净水、将身体连在一起。原始人解释身体的逐渐恢复,是往孩子的图腾身上注入了新的生命a[英]弗雷泽:《金枝》下,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692页。。这种暂死复活的现象也可称作图腾交换生命的仪礼。这样的交换是脱胎换骨的,他的行程相当于灵魂前往某地后遣返。这种概念是原始人对生命的实际信念,在民间故事中普遍存在。“暂死”后,伊万在成长仪式中沐浴,洗净身上的污迹,象征着重生的生命跃然而起。

成年礼的特殊空间仪式深刻地体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生命危机提供了一种仪式,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重组,这种重组十分彻底。身边的长者尤其是亲人,是具有威胁性的,甚至是虚假的。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倡导结构性的变革。对于受礼者来说,这种变革性的行为,远远超出他们的预知、掌握和预防的能力,这时就出现社会地位逆转的现象和空间。

其二,在成长仪式中,受礼者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生活,形成了一个被隔绝的独立空间,但象征的意义却是积极的。译文中,“睡了很久”醒来之后,是分隔与聚合的仪式,这种隔绝是为了让受礼者与熟悉的生活环境分离,并在接受了严格的成年礼后开展全新的生活,由此被赋予全新的社会意义。

在某种程度上,社会身份认同建构在固有的思想和价值行为准则之上,通过经历成长仪式的几个阶段,对自我的认知体现了个人的身份建构。以此则神话故事为例,主要体现在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我辨认阶段,体现为认识到自我的不足。主人公伊万不断地克服心理上的危机,并调整自己的行为。虽然已融入玛丽亚•莫列夫娜公主的部落,但这次婚姻并不坚固,自身的不完整和缺陷促使他开始了探索自我认知的长征。第二阶段为形成自我认同阶段。主人公伊万在经历了严峻的“暂死”后,他用外界的异质文化丰富了自己,构建了自身的知识和认同。由此,主人公借助社会的力量继续摸索前进。第三阶段为理想的形成阶段。主人公伊万经历所有考验后,找到了自我认同的身份特征。第二次的婚姻功能项目在此才算是真正地落实。在这一次的成长中,主人公伊万在身份建构中叠加了各种文化语义内涵,过程更为丰满。换言之,主人公伊万圆满完成了这次的身份认同。

综上所述,普罗普集中讨论了神奇故事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功能项的聚合关系结论,影响了结构主义叙事学,并作为推动作用影响了许多西方国家。他考察了人生礼仪、风俗制度的内涵,也检视了早期物质文化的内涵。分类是所有研究的开始。在分类概念完成后,他进行了分级和分层的程序,并以31项功能和主要规律来分析故事的发展,这些分类对建设民族主体文化,甚至是对设立未来的人文数字库皆具有一定的帮助。大多数的功能项是成对排列的,如禁止—破禁、刺探—获悉、交锋—战胜、追捕—获救等a[俄]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第59页。。普罗普解释的神奇故事有惊人的多样性和单一性。社会的共性,其形态分类不免存在一个狭窄的框定,形成结构单一的故事框架和重复性的内容。从故事形态学到故事内容本身,我们也应该关注阅读故事所带来的整体性和人文感受。普罗普强调,故事是一个整体的研究。他提出了形态学史对神话的阐释,神话作为民间创作的一部分,同时又构成了某个整体,并且在此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换言之,他的科学分类是帮助读者理解和了解,而不是将故事肢解得支离破碎,读者应以此试着了解普罗普的初衷。他的想法是,整个研究的目的,是在确定故事的各个单独母题后,了解故事是在怎么样的社会制度下被创作的。因此,读者或许该留意几点:神奇故事的结构十分有规律性,看似独立的回合却不拆分为单独的故事。通过若干母题故事来了解远古的社会制度,母题可帮助我们理解制度,但不应受其制约。普罗普曾提到,如果想到转移规律的话,就会出现交叉划分,而这样的分类法总会歪曲许多研究材料的实质b同上,第6页。。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在确认了事实本身的规律后,依循神奇故事的功能项,读者或许会期待主人公伊万能有更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更犀利的社会批判力,但如果按照不变因素形式化的程式迈进,将会失去文本的审美趣味。功能项目不应成为一种束缚,也不应是一种被崇拜的序式。值得注意的是,普罗普提到功能的实现方法是可变的因素。由此,神话故事里每一个人物的行为应有所差异,从而提高故事的深度和广度。读者在了解了神奇故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共通性、社会性和对话性后,应该尝试以开放的心态探索角色功能的文化意义内涵。

猜你喜欢

伊万妖怪公主
书评:《独一无二的伊万》
《辽史·公主表》补述
小公主
伊万卡的新角色:“第一女儿”还是另一个“第一夫人”
语法转换
妖怪来了
公主的回答
妖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