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

2021-11-03张霞

就业与保障 2021年24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就业指导精准

文/张霞

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存在“粗放式”与“漫灌式”的错误理念,很难为大学生提供精准的服务指导,也难以充分发挥就业服务工作的积极效用。因此,高校要进一步端正就业服务观念,构建完善的精准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探寻更为有效的策略来增强服务效果,提升大学生精准就业水平。

一、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分析

大学生就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大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借助该项工作的开展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方面的难题,对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从本质层面而言,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主要是高校在执行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过程中,以各项工作为基础,将大学生具体的就业服务需求作为依据,利用和就业市场的精准对接、精确匹配等各类就业信息,跟踪性分析精确就业数据,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以此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同时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意识和能力,使其快速融入职业工作和社会生活,真正意义上彰显出社会价值。

二、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高校就业服务效果

高校作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既承担着培育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责,又肩负着培养和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责任,传统的就业服务工作模式无法满足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基本需求,而构建较为完善的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可精准性贯穿于校内服务和校外服务、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团体服务与个人服务,从多个层次、多个维度开展立体化的就业服务,增强高校就业服务效果。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面对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要想在毕业后进入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符合自身就业需求的岗位工作,需要在尚未步入工作岗位之前具备就业竞争的意识与能力。而高校构建精准性的就业服务体系,可以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使其精确寻找自身的职业定位,更为准确地学习行业或企业的知识技能,同时借助社会实践促使自身有更多机会接触企业和社会,增强就业能力。

三、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要点

(一)遵循个性化发展要点

高校在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遵循个性化发展的基本要点,将大学生个性化就业需求作为导向,提供个体化的精准服务。目前,部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过程中,片面强调团体性的指导,很少会为个体提供相应的服务,导致整体的服务效果难以提升。因此,在构建精准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除了要准确分析团队的服务需求外,还需重点研究每位大学生的就业服务需求,以个体需求为导向创建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真正意义上达到精准性服务的目的。

(二)遵循系统规划的基本要点

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系统规划的基本要点,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首先,重点完善相关服务体系的目标要素和内容要素,研究不同要素在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在进一步增强高校自身就业服务能力的基础上,还需重点强调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确保所构建服务体系内容能够涵盖所有的就业服务领域和工作,以及各要素间具有内在联系和外在引导作用。以服务体系构建为目标引领内容完善,借助服务体系的完善内容实现预期的服务目标;其次,在服务体系统筹规划的过程中,应按照高校本身的就业服务能力情况、大学生个性化需求情况、社会与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等,制定完善的精准就业服务规划方案,同时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作为精准性服务的供给主体,实现服务过程中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统筹安排,明确每个部门和每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带有目的性、计划性开展精准就业服务工作;最后,在针对整体就业服务体系进行规划与完善的过程中,应按照不同类别的服务工作设定不同类型的服务机制,例如:对大学生团体类型的精准性就业指导服务需要由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提供,而大学生个体的精准就业服务则是安排专业人员或是邀请著名企业高管到学校为大学生提供,在此过程中,可利用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式,分析不同大学生的个体就业需求,以此为基础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1]。

(三)遵循问题为导向的基本要点

目前,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意识问题或能力问题。在构建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首先,大学生存在的就业意识问题会对其顺利就业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一些大学生相对愿意到技术、知识类型的岗位中就业,对于体制内的一些岗位缺乏兴趣,以自身喜好为出发点而忽略实际的就业思想,导致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变窄。因此,在构建精准就业服务体系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意识和观念,使其端正自身的就业思想态度,通过个性化精准就业指导服务有效解决就业意识问题。其次,部分大学生存在就业能力的问题,缺少专业方面、心理方面、人际交往方面、随机应变方面、抗挫折方面、团队协作方面等能力,自身能力的不足致使无法与企业人才需求相符,所以在开展服务工作中,应积极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培养,增强其就业能力,提升就业的成功性和精准性[2]。

四、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将对其就业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高校应建立健全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引导大学生制定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解决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思想问题和行为问题,并将精准就业服务工作融入其中,提高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效果。

1.学生入学初期的生涯规划

高校在大学生初期入学阶段就应当引导每位学生制定关于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以此为基础编制相应的知识技能学习计划,持续性、跟踪性进行规划内容的调整。对入学初期有就业意愿的学生,应鼓励其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活动与项目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如果学生在入学初期有考研的意向,应引导其参与考研课程辅导活动;而对入学初期没有明确意向的学生,则应进行相关的引导,使其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便于开展精准就业服务活动。

2.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

为增强精准就业服务体系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效果,高校可以组织开展职业模拟大赛活动与职场沙龙活动等,引导学生参与竞赛活动,使其能形成对职业的正确认知,积极学习职业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就业能力的发展。在此期间,高校可以邀请企业的专家到学校开展就业讲座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咨询服务,重点培养每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和正确思想意识[3]。

3.组建专门的生涯规划指导组织机构

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学生制定完善且精准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此情况下,高校应组建专门的指导组织机构,并打造一支高素质工作队伍,以此实现对整个服务过程的统筹规划,为每位大学生开展精准的就业帮扶活动,创建长效性的服务机制,提高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4]。

(二)创建精准对接市场的服务体系

高校在为大学生提供精准就业服务的过程中,应创建与市场精准对接的服务体系,确保服务工作能够和市场需求之间形成良好对接。

1.创建市场资源库系统

建议高校调查近几年接收高校毕业生企业的信息情况,分析在高校举办宣讲会活动、招聘会活动、基地合作活动,以及和高校存在密切联系的企业信息情况,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拓展行业内知名企业的信息,创建相应的市场资源库系统,便于就业服务部门和组织机构根据系统中的信息内容指导学生精准就业。

2.重点进行就业市场的筛查

在每年招聘季来临之前,高校应将市场资源库系统中的企业进行多模块划分。在暑假期间,引导学生及就业服务人员调查分析市场资源库系统中企业的招聘需求情况,筛选对高校各专业人才有一定需求的企业。通过市场的调查研究,使学生与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对市场人才需求情况产生进一步的了解,筛选有效的就业市场需求信息,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和空间[5]。

3.强化就业市场的拓展

高校在精准分析和研究大学生就业市场后,重点引导大学生分析研究不同专业与行业的就业形势。一方面,了解不同大学学生毕业的就业意愿,精准把握供应与需求的对接;另一方面,根据企业招聘的时间,邀请企业在校园精准开展招聘专场活动。在此期间,应注意到经过调查研究以后的有效市场企业数量减少,要强化就业市场的拓展力度,对大学生择业方面进行有效指导,尽可能拓宽就业的市场空间和环境。

(三)构建阶段性精准就业的指导体系

建议高校在构建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创建阶段性精准就业指导的工作模式,按照大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阶段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就业服务活动。

1.大一学生的精准就业指导

大一学生处于初步入学的阶段,就业意识呈现出朦胧模糊的状态,此阶段应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就业形势,使学生充分意识到毕业之后可能会面临严峻的就业竞争,在大一阶段就应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和观念,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增强自身就业竞争能力奠定基础。

2.大二学生的精准就业指导

大二阶段是大学生形成正确就业观念的重要时期,应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作为核心部分,引导大学生编制完善的学习计划方案,指导学生学习行业和企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强化大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与企业、行业、市场之间的联系,确定未来职业目标,增强就业意识和能力。

3.大三学生的精准就业指导

在大三阶段开展精准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可按照不同学生的就业规划情况和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服务工作,例如:开展考研讲座活动、提供考研方面的咨询服务;开展公务员考试的培训活动,引导学生理性参与公务员考试;开展企业就业的专题讲座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求职方面和就业方面的技巧,准确分析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如何化解就业危机的措施;按照有出国意愿的学生需求,组建专门的留学指导组织机构,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邀请咨询服务企业到高校中进行精确性就业指导,搭建较为完善的交流平台;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应为其全面宣传创业政策信息,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创新的比赛活动与孵化项目。通过科学、精确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满足不同就业意向学生的需求,确保整体服务工作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4.大四学生的精准就业指导

大四阶段是大学生就业实践操作重要的时期,对还没有就业的学生,应重点分析其就业能力情况和就业需求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同时,针对未就业学生,应进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质,促使其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提醒学生注重求职的安全性。而对已经就业的学生,需为其提供岗前培训服务,有效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帮助。

(四)构建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精准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国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和进步,为高校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带来全新机遇,高校可以利用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技术、共享技术等,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精准就业服务。

1.全面挖掘分析就业信息

目前,多数高校在就业服务工作中存在就业信息存量不足的问题,无法为大学生提供精确的就业服务,因此建议高校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全面挖掘、抓取学生精准就业信息。首先,创建市场就业信息数据库系统,挖掘分析市场领域中学生有意向的企业信息,获取相应企业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待遇要求信息等,整理并存储到相应的数据库系统中,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分析每位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信息、就业能力信息、大学生专业和市场人才需求衔接度的信息,创建专门的精准服务档案,确保能够开展个性化与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工作。其次,采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分析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平台中非结构类型的数据内容,例如:挖掘分析各种类型就业信息的点击率数据、页面关键字搜索频率数据、各个网页模块访问时间长度分布的数据等,以此为基础拓展高校精准就业服务数据信息存储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积极建设数字化的人才管理信息库,与社会领域中的征信系统相互衔接,以此实现对大学生行为的有效约束与规范,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2.精准进行数据信息推送

当前,多数高校在就业信息推送过程中,就业服务中心通过就业网、微信、QQ等渠道统一推送,无法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面对这一问题,高校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就业信息的精准推送。按照不同学生的就业需求,定制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模式,创建高校内部人员之间、高校与地区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互通平台与资源共享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每一位大学生就业信息需求进行精准挖掘后,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向大学生准确推送就业信息,达到精准服务的目的。

五、结语

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服务过程中,构建精准化的服务体系,不仅能增强自身的就业服务效果,而且能促使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高校应重点关注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遵循以个性化、系统规划为导向的基本原则,重点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精准对接市场的服务体系和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就业服务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就业指导精准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