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科技强,国家强!

2021-11-02杨舒

科学导报 2021年74期
关键词:奋斗者十三五空间站

杨舒

天和飞天、“奋斗者”号入海、北斗卫星组网、时速600公里磁浮列车成功下线……你是否熟悉这些大国重器?你是否记得那让人心潮澎湃的一幕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民生科技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日前,为期一周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举办。

①“奋斗者”号在西太平洋即将入水(9月1日摄)。

②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成果展。

③10月21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工作人员介绍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

④10月21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工作人员展示陕西柞水木耳智能大棚中的木耳。

⑤10月21日在北京展览馆拍摄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展出的月壤样品。

⑥10月21日,观众在北京展览馆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展出的航天服。

⑦10月21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一名儿童在中国商飞展台观看飞机模型。

⑧10月21日在北京展览馆拍摄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展出的中国空间站模型。

⑨10月21日,观众在北京展览馆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新华社发

1、上九天下五洋:国之重器集中亮相

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44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至2.4%,基础研究研发投入达到6%。一系列攀升的数字,助推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国之重器竞相涌现。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到底什么样?北京展览馆的南广场上,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大柱段模型前几乎成为每一位观展者拍照的“打卡”地。就在不久前,我国空间站首个舱段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核心舱主要用于空间站的控制和管理,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并进行科学实验,“空间站作为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平台,将全面开启我国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的新时代。”

“奋斗者”号、“深海勇士”号、“蛟龙”号,广场一侧,大名鼎鼎的中国载人潜水器“家族”以模型的形式一字排开,展现出中国深潜硬实力。创造了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国产化率超过96.5%,本次展览上,来自中船集团七○二所的研发团队将“奋斗者”号的内部操作舱模型也搬到了现场,让许多观众过了一把深潜员的瘾。

尽管C919、CR929和ARJ21等国产大飞机只能以大模型的方式登上展臺,但中国商飞公司从实验室搬来了人机共驾智能飞行研究平台,还是让现场的参观者兴奋不已。观众们坐进平台舱内驾驶,可用触摸、动作和声音操纵大飞机模拟飞行,感受着前后左右的摆动,如临其境。

一进入基础研究展区,“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模型夺人眼球,向公众揭开了量子计算的神秘面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何玉明介绍,“九章”实现了具有实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根据现有理论,它处理这一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百万亿倍,比谷歌发布的53个超导比特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快一百亿倍。“这一成果使得我国成功达到了量子计算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何玉明说。

2、从餐桌到远方:科技加码美好生活

科技乃国之利器,人民赖之以好。这个五年,越来越多的高新科技成果丰富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彩色的LED柔光笼罩下,四层不同高度的水稻秧苗在无土栽培的无人植物工厂中茁壮成长。在农业农村展区,无人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讲述着“藏粮于技”的创新故事。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研究员杨其长讲解到,通过光照、营养、温度等的精准匹配,无人植物公场中的水稻生长周期可从120天缩短到60天,实现了水稻种植史上的颠覆性突破,未来可实现水稻每年繁育5~6代,也可用于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的“快速繁育”,为加快育种速度、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全新的解决途径。

蓝灰相间的车身、子弹型车头、硬朗的双侧堆叠棱线、特殊的“抱轨”结构……展览馆前的广场一侧,时速600公里磁浮列车一经亮相,就以科技感十足的外形惊艳众人。走进车厢,舒适敞亮的宽车体设计更是让参观者耳目一新,充满期待。

时速600公里,这是当前可实现的“地表最快”交通工具。因此,高速磁浮也被形象地称为“贴地飞行”。来自中国中车的研发团队说,这款磁浮列车是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和时速800~900公里的飞机之间的速度级补充,将成为我国更高速度的先进陆地交通工具,“它可实现500公里1小时通勤化、1500公里3小时城际化。这样一来,城市群内往来只需半小时或1小时,核心城市间交通只需1~3小时,城市群间也只需3~5小时即可到达,将大大提高旅行效率。”

只需10分钟,人体全身的微小病灶即可高精度快速成像。在社会发展展区,我国自主研发的一体化全身正电子发射/磁共振成像装备(PET/MR)首次亮相,作为医学影像设备领域最尖端的技术代表,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现场工作人员自豪地介绍:“这一装备的所有核心参数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像时间相比传统设备缩短一半以上,一经问世,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倒逼长期垄断市场的外资品牌产品大幅降价,目前已经在我国数十家公立三甲医院及私立影像中心装机使用,为超过万余患者服务。”

3、奔小康筑高地: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我是农民的孩子,小时候就梦想着能够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展览现场,来自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高级农艺师苏海兰结合图片和视频,向观众讲述着“大美科技特派员”的故事。

苏海兰是一名80后科技特派员,这些年专心做一件事:扎根闽北山区光泽县,带领农民种植稀缺药材七叶一枝花。如今,这朵“濒危之花”从几近灭绝到形成新产业,带动了一方发展。李玉、赵亚夫、李保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科技系统累计已选派28.98万名科技特派员,在贫困地区推广应用5万余项先进实用技术、新品种,将汗水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征途上。

湛蓝的海面上,一座金黄色的储油平台稳稳矗立,水下的油气生产系统和集输管网一目了然。在“深海一号”展台前,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难掩激动。他告诉记者,“通过重大专项实施,我国成功打造了深水作业船队,实现了作业水深从500米到3000米的跨越。‘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的成功投产,代表我国具备了1500米超深水油气田自主开发能力,将有效助力我国南海万亿大气区的建设。”

“我们创造了两年半发射18箭30星、提前半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的‘中国速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展台前,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杨军不禁感慨。北斗系统攻克了160余项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核心器部件100%自主可控,如今北斗应用遍及120余个国家和地区,惠及全球十亿级用户。

北理艾尔柔性防爆桶、理工导航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理工清科分子海绵血液净化材料……区域创新展区内,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一系列成果转化产品折射出这个五年北京加快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步伐。“我们建设了新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以新机制组建了一批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学科性公司,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陈柏强动情地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区域创新更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柱。下一个五年,创新,我们充满期待。”

猜你喜欢

奋斗者十三五空间站
“最美奋斗者”高铭暄的宣言
新中国“最美奋斗者”邢燕子
自制空间站模型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
“最美奋斗者”——陈景润
2024年将出现首家商业空间站
载入空间站之太空迷宫
在国际空间站上吃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