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文化视野下浅析《命若琴弦》的生命价值

2021-11-02王松淼蒋红艳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7期
关键词:瞎子药方琴弦

王松淼 蒋红艳

生命是文学中亘古不变的主题,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通过对老瞎子与小瞎子的悲惨遭遇的描写,探讨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在儒家文化的视野下浅析小说的生命价值。人生无法避免遭遇困境,重要的是如何摆脱困境,如何看待生命的过程,如何与命运抗争。创造美好的生命过程,赋予生命以新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生命观是生命整个过程的全部看法和态度,包括对生的认知,也包括对死亡的了解。”儒家的生命观强调的是“生”,即活着时应当担负起自己的人生使命,从而不断追求人生理想。儒家学者认为生命过程中所经历的苦难并不是对人生的折磨和负担,而是人生中必须跨过的一道道山峦,经历人生的苦难才会真正成长,走向完满的人生。积极应对困境的态度和追求崇高的生命价值也成为儒家学者倡导的生命观。《命若琴弦》便是作者对生命价值最好的阐释,小说作于1985年,篇幅很短却极富哲理意味,展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探索。

1969年史铁生在延安时,腿部受到损伤,因未得到及时治疗,以致最后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失去了双腿,这让他的人生陷入无比黑暗与痛苦之中。他经常发了疯似的离家出走,无奈的母亲也只能是跟在身后默默地陪伴他,只是他并不知道。后来49岁的母亲重病身亡后,他才知道母亲一直在默默陪伴着他。他在《我与地坛》中写道:“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母亲的离世让史铁生逐渐清醒,不断反思自己,从此他将自己的思想付诸于笔端,用双手扼住命运的咽喉。

一、苦难成就人生

(一)人生的困境—失去光明

小说以老瞎子和小瞎子两位主人公的经历开展情节,两位瞎子各背一把三弦琴,没有归所,二人相依为命,游历于山中小巷,靠着说书讨些营生。老瞎子的师父在琴槽里放了一张药方并告诉老瞎子,只要跟著药方来抓药就能让老瞎子重见光明,但是要弹断一千根琴弦作为药引,对此老瞎子深信不疑。为了弹断这一千根琴弦,老瞎子不停地奔波游荡,历尽千辛万苦也要达到目标。小瞎子也只见过三年世界,就遭到失明的磨难,小瞎子的父亲将他送到老瞎子身边,希望他能学一门技艺,将来作为能养活自己的行当。有一天,老瞎子终于弹断了一千根琴弦中的最后两根,他着急地取出药方赶去抓药,但现实却给了他重重的一击,他一生追寻的药方不过是一张“无字的白纸”。老瞎子崩溃了,这无异于他一生所追寻的梦想化为泡影,让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精神支柱彻底坍塌了。老瞎子在药店门口绝望地蹲了三天三夜,他想不到还有什么活下去的动力,几天后他终于醒悟了,生命就像这琴弦,在于活着时所经历的过程,遇到苦难重要的是如何去解决、去对待。于是老瞎子找到了目标,回去找小瞎子,当看到小瞎子和自己一样陷入痛苦和困境中,老瞎子将药方又塞进了小瞎子的琴槽,告诉小瞎子自己记错了,是一千两百根琴弦,就像当年老瞎子的师傅待老瞎子一样。

(二)困境的突破—自我历练

孟子曾说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要想获得能力的增长就必须经历一系列身体与精神的折磨。生命的成长总有磨难,老瞎子的一生可以说是夹杂着困境和痛苦的,双目失明的他从小跟着师父学说书,师父给他药方的时候他刚刚二十岁,这一生他都在为弹断一千根琴弦、重见光明努力着,竭尽全力地活下去,最后却只换来一张无用的白纸。生命火花即将燃尽的他在这一刻彻底崩溃,陷入到了极度痛苦之中。对于小瞎子来说,双目失明也是他的人生困境,况且三岁之前的他是见过这个世界的,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太多的痛苦降临到他的身上,自小离开父亲跟从师父学习说书,“电匣子”所听到的世界是他向往的地方。年轻气盛的他对小妮子兰秀儿心生爱慕,但最后兰秀儿却嫁到了山外面去,兰秀儿的父母不同意兰秀儿嫁给一个瞎子过一辈子,小瞎子终于感到了命运的不公,当师父找到他时,他反问师父:“干吗咱们是瞎子!”

小说的两位主人公都遭受着逆境,但正是这份逆境所引出的方式促使着他们勇敢地存在于这个世界—希望重见光明。就像小说作者史铁生双腿残疾,后半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即使如此,史铁生依然坚持写作,自我历练。他们相互映衬,这是史铁生的思考与自省,他不能就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尽管自己的生命中充满着不幸与绝望,但是他不能轻言放弃。他们都把绝境当成了一种历练,甚至是一个要用一生时间去完成的目标,这是他们拉紧的“心弦”,也是活下去的动力。

二、明确坚定的理想方向

一根琴弦需要两个点才能拉紧。心弦也要有两个点—一头是追求,一头是目的,只有这样,人才能在中间这紧绷的过程中弹响心曲。“老瞎子的心弦断了。现在才发现那目的原来是空的。”老瞎子用一生所坚持追寻的东西不过是一张白纸罢了,他失去了其中的一端,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副躯壳,直到他忽然想到了自己还有一个小徒弟等着他回去,才拖着他那行尸走肉一般的身体回去找徒弟。回到野羊坳的时候徒弟却离开了,由于兰秀儿的出嫁,小瞎子也陷入黑暗之中。兰秀儿的出现好似小瞎子眼中的一道光亮,她的陪伴让小瞎子收获到了未曾有过的感情,让他感受到了生活除了无边的黑暗,还有一丝快乐。兰秀儿的离开让他的“心弦”也断了。直到老瞎子把药方传给小瞎子,并告诉他要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就能重见光明,这颗绝望的心才鲜活地跳动起来。弹断这一千二百根琴弦也成了小瞎子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

史铁生说,“目的是虚设的”,以琴弦为例,真正重要的是拉紧这琴弦的长度,也就是生命中的过程。但是这个目的是必备的,因为它是琴弦两端的固定点,不可或缺。这与孔子的思想大同小异,孔子认为人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只有确立这种远大的理想,才能向着目标不断努力奋斗,这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保障。孔子对人生理想有过比较明确的论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中,“志于道”中的“道”即是真理,是希望达到的理想境界,所以孔子要求人在出生的时候就应当立志,追求难以达到的境界,人生才会有动力。老瞎子回忆起师父临终时所说的话:“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弹断这一千根琴弦便成了老瞎子一辈子的理想。这份理想也深信不疑地埋藏在老瞎子的内心之中,坚定了老瞎子重见光明的信念。

猜你喜欢

瞎子药方琴弦
张老师的“药方”
重楼:梁春宏的脱贫“药方”
弩药方提取工艺的优化
我把雨丝当做琴弦
额头上的琴弦
给企业家腐败现象开“药方”
瞎子算命
瞎子的故事
我们都是瞎子
谁动了我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