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炊烟袅袅

2021-11-02谢平平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8期
关键词:公鸡木头母鸡

谢平平

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

—题记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小平屋都已变成高楼大厦了。当我面对一栋栋的楼房时,心里却空荡荡的。我很怀念从前的“慢生活”,那个每天清晨都能见到缕缕炊烟的生活。

在这样一个科技比较发达的时代,许多人总认为有钱,就能过上所谓有品位、高格调的生活。没钱,就只能过一种紧巴巴的生活。然而,那些有钱人所过的生活,真的就是幸福生活了吗?从前,没有昂贵的西餐,常见的是萝卜干、花生米和白米粥;沒有舒适的空调,只有一棵棵长满“胡须”的老榕树;没有六车道的大公路,只有总是飘着尘土的沙土路……可那时的人们,安居乐业,也把日子过得很是美满。

我很喜欢那样的慢生活,可随着社会的发展,慢生活与我渐行渐远了。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虽说在城里读书有好几年了,但城里的喧哗热闹让我觉得浮华,我更喜欢农村的悠闲生活。

小时候,我是跟奶奶住在一起的。夏天,太阳刚从地平面升起的时候,就可以听到奶奶刷锅的沙沙声。早晨五六点钟,便可以听到公鸡的啼叫声,它也不知不觉地成了我的小闹铃。每当公鸡啼叫时,我都会立马起身洗漱。当我下楼时,奶奶正好在淘米,她把洗好的米倒入锅中,把锅放在火炉上,取一把干燥的木麻黄枝丫点燃放入炉中,再放入两三根粗细不一的木头,接着便喊我:“你在这里候着,火小了就多添几把,待蒸气撑起锅盖了,也就不用再添柴了。”这话,就像复读机一般,我听得都滚瓜烂熟了,却一点儿也不觉得厌烦!

奶奶去后院喂鸡了。她总爱一边撒和着米糠的饭团,一边吹着口哨,公鸡和母鸡被招了过来,一群小鸡也“屁颠屁颠”地跟在母鸡后面过来了。那又何尝不是一幅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呢?

喂完鸡,奶奶通常会劈会儿柴,她的动作很娴熟:先把木头放在一个树桩上,斧头先对准了,然后才用力一劈,那木头瞬间就成了两半。我看着奶奶劈柴的动作,不经意间就出神了,有时炉里的火都快灭了也不知道,直到奶奶抱着一堆木柴往柴房走,我才回过神来……

早上,奶奶有听戏的习惯,当她炒菜时,总会打开收音机听戏曲,我听那腔调,应该是潮剧。那戏曲每次都会连续播放,一直到奶奶把碗筷洗完后,才会结束。

从前的生活总是令人回味无穷,我多想回到从前的生活啊!

经常听长辈说:“你们这一代人可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呀,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哪有什么电脑、手机,家里要是有台电视机,那已经是全村的富人喽!”是啊,对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现在的一切可能都充满了神奇,可对我而言,最幸福的生活模样莫过于“炊烟袅袅”!

点评:此文充满生活气息,很接地气,作者通过写农村的悠闲生活,与而今的城市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作者心里,那有“炊烟袅袅”的农村生活才是最幸福的,最美妙的。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昔日慢生活的深切怀念之情。(指导老师:蔡泗明)

猜你喜欢

公鸡木头母鸡
砍根木头去打仗
一二三,变木头
母鸡
两只公鸡
母鸡下蛋
搬来搬去的木头
母鸡
说话的公鸡
聪明的公鸡
给予木头身一颗灵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