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杜甫作品赏析研究
2021-11-02李玉霞
李玉霞
中国文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逐渐拥有了独立思想,并迈入世界先进文化行列,引领世界文学发展,其本身具有特定的形式与风格、独特的审美理想与文学特色、色彩鲜明的体系以及具有支配效果的思想文化。凭借丰富的作品、诱人的魅力,中国文学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学宝库中最耀眼的瑰宝。
一、杜甫作品《登高》全篇赏析
(一)萧瑟荒凉的整体基调
《登高》创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天,是杜甫在夔州生活时完成的,由于当时正处在安史之乱结束后的第四年,且作者的生活状态相对窘迫,地方军阀趁势而起,互相争抢地盘,因此杜甫本就凄凉萧瑟的心境更加雪上加霜。不久后严武因病去世,杜甫就此失去重要依靠,便离开成都草堂买舟南下,不想却因此疾病缠身,若不是夔州都督细心照料,他也不会在此住下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时间里,他的生活状况依然不佳,身体健康也每况愈下,一天他独自登上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远眺,一时间百感交集,过往的回忆涌上心头,面对萧瑟的秋景,激起脑海中的万千思绪,有感而发,想起自身飘零的身世与对老病孤愁的无限悲哀,这才为《登高》一诗奠定了荒凉萧瑟的基调。《登高》这首诗开门见山,首联描述眼前的场景,起到渲染悲凉气氛的作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的描写手法是动静结合,采用的是寓静于动的写作手法,成功构造了一幅绝妙的水墨画,这幅水墨画以冷色调着墨,使整篇诗歌有了一个凄苦的底色。在“风急天高猿啸哀”这一句中,“急”和“哀”有很强的代入感,作者成功营造了令人忧伤的情境,也会使读者陷入这样忧伤的情境中难以自拔,作者心中满是愁苦,这种苦闷情绪得不到排遣,诗人把这些情绪与鸟的处境联系在一起,让这种苦闷的情绪有了寄托,诗中写到“渚清沙白鸟飞回”,所呈现的景象冷淡惨白,“渚”用“清”来形容,“沙”用“白”来描绘,“鸟”正处于“飞回”的状态,这里萧瑟肃杀、荒无人烟,鸟在“渚沙”中飞舞盘旋,让人感到十分孤独,这种凄凉感与“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非常相似,使人感到非常悲哀。
(二)宏观景象宽阔震撼
中国传统诗歌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人格意义、人性观照、人生命自身的认识以及道德判断,同时也表现出对文化理性的重视,这首诗从微观视角着手,到了颔联则大开大合,描写宏观景物,领略广阔的天地,呈现的景色也非常壮阔。颔联写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萧”为拟声词,无论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非常壮阔,落木大面积落下,呈现漫无边际的景象,让人不禁產生秋风萧瑟之感,同时一种肃杀之感也油然而生。长江之水滔滔不绝、永不停息,这里从“滚滚”两个字就能感受到,滚滚而流的长江之水不知疲倦、永远向前,其营造的宏观景象有着宽阔的视野,给人的感觉是萧瑟、宏大、辽阔、无边无际的,同时也令人为之震撼。可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既呈现了宏大的景象,同时也能有效抒发诗人连绵不绝的愁苦情绪。诗中有萧萧的落木,也有滚滚东流的长江,诗人的愁苦情绪席卷而来,这种深切的情感描写令人动容。
(三)强烈浓厚的悲伤之感
杜甫的《登高》是对生命的理解,这首生命的哀歌与道德和人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既尊重诗歌个体,也尊重生命本身。诗的颈联和尾联又将视角拉回到微观上,也就是诗人本身,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秋”就已经让人感到黯然神伤,再加上“万里”则更让人感到凄凉无比,“常”字则让人能够深刻体会到“我”时常与“万里悲秋”相伴,所形成的悲哀之感非常浓重而又十分强烈,让人心神寂寥,而这种情绪又无处排遣。如果单理解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万里悲秋”时常来“作客”,那么诗人就不会感到孤独,诗人有人陪伴,而这句话又与“独登台”相互矛盾,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这可以从诗人的用字中看出,通常情况下,“作”用于连接一些比较抽象的事物,比较常用的有作难、作废、作别,而“做”通常是连接一些生活中具体的事物,就比如做衣服、做饭、做饮品。作者在连接“客”时,用的是作,“客”原本是一种具体事物,也就是人,作者用“作”来连接,而不是用“做”来连接是非常巧妙的。“万里悲秋”属于抽象事物,其中蕴含着诗人感伤的情绪,所呈现的景色让人感到十分孤独和悲伤。也就是说,客代表的是“万里悲秋”,并不是生活中具体的事物。所以作者用“作”来连接,而不是用“做”来连接,这样描写会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秋天的悲凉,悲伤之感也更加强烈、浓厚。
二、不同时期对杜甫诗歌《登高》的赏析
(一)唐宋时期的诗歌赏析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杜甫是一名影响巨大的诗人,杜甫被人们尊为“诗圣”,后人将他的诗看作“诗史”,但杜甫生前的地位并不高。在《南征》中有这样一句话:“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当时杜甫所生活的年代,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非常时期,百姓流离失所,人们四处奔波,世人根本无暇顾及诗歌欣赏和创作,因此杜甫的诗和他本人并没有受到大众的关注。杜甫生于盛唐,但不免落寞。到了宋代,这种情况就开始有所改观。两宋时期,杜甫的很多经典诗篇开始受到关注,也被很多人推崇。在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是这样说的:“万里,地之辽远也;悲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却蕴含着多重含义,其中蕴含的意象“万里”“悲秋”“作客”“多病”,这些不同的意象相互交错。诗篇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上下对仗工整,更表现了杜甫出神入化的文采,涵盖了丰富的内容,有诗人的半生漂泊,有诗人的羁旅历程,也有诗人流荡巴蜀之地的经历,最后是诗人的垂暮之年,身患多种疾病。此时诗人站立于高迥之处,眼前的景象是茫茫宇宙和辽阔大地,此刻悲伤之情油然而生。另外,宋代词人叶梦得,对《登高》赞不绝口,特别赞赏了诗歌中所运用的叠字。同时其在《石林诗话》中认为,使用双字有很大的难度,需要除掉诗歌中的三字、五字,仍然能表现出深刻的精神内涵。
(二)元代时期的诗歌赏析
元代时期,世人对《登高》的评价是“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具体来说,《登高》有着非常严谨的章法结构,同时也做到了声律对偶,表现出很高的炼字艺术水平,评论者对《登高》的推评层出不穷,范柠是元代的诗人,他在赏析《登高》时,这样说道:“善诗者,就景中写意。不善诗者,去意中寻景。”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例,首联中有“风急”“天高”“猿啸”,让读者能够明确地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同时也能感受到世间万物都对秋天的到来张皇失措。范柠赏析颔联时,说道:“落叶无意,流水也无情。很多事物都在不断消逝,这些远去的事物和人让人感到非常的迷惘。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这短短的一生又要尝尽世间的疾苦。宇宙是永恒的,人在宇宙面前显得那样微不足道。”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诗歌中夹杂着诗人一声又一声沉重的叹息。从杜甫的诗歌中,赏析者发出了逝者如斯、时不我待的悲慨。
(三)明代时期的诗歌赏析
明代时期,李东阳对《登高》也是赞赏有加,甚至对前人的一些说法表示质疑,前人将《九日》看作律诗的绝唱,而李东阳则认为《登高》更胜一筹。《怀麓堂诗话》中这样说道:“景是何景,事是何等事?”明代时期,杜甫的诗歌具有很高的地位,也有很大的名气,同时人们也将杜甫奉为圭臬。人们用“立论宏阔”来评价杜甫的诗歌,认为《登高》的颈联包举宇内,更有磅礴的气势。“万里”会让人感受到敞阔的空间,“百年”则代表时间非常久远。《登高》这首诗歌秋气凌人。秋天时诗人登高望远,此时也已经数病缠身,拖着衰老不已的身体,无人关怀,这样孑然一身难免凄凉。这样凄苦的形影之相实在令人感到悲伤。寥寥可数的几个字,满是平生流浪于天涯的苦楚和羁旅之思。作者归家面临着种种困难,如今离家万里,如果自己还年轻,那也有希望能实现愿望,想到这里,作者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年龄,“百年”意指自己已经进入暮年,而且诗人此时已经身染多种疾病,患有糖尿病,“消渴今如此,提携愧老夫”;患有肺病,“肺病几时朝日边”;患有疟疾,“峡中一卧病,疟疠终冬春”。杜甫的诗歌有着十分多变的形式,同时兼备了多种体裁,真正称得上是卓然大家,后世之宗。
全篇赏析杜甫作品《登高》,可以发现首联奠定了诗歌萧瑟、荒凉的整体基调,颔联呈现的宏观景象宽阔震撼,颈联和尾联则渲染了强烈、浓厚的悲伤之感。唐宋时期的诗歌解析认为《登高》中所运用的叠字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元代时期的诗歌赏析发出了逝者如斯、时不我待的悲慨,明代时期的诗歌赏析则重视诗歌的体裁,认为杜甫是真正意义上的卓然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