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三国演义》

2021-11-02张晴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7期
关键词:罗贯中儒家思想三国演义

张晴

一、推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中很大程度上向读者传达了推刘贬曹的思想,这其实和罗贯中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罗贯中正处于元末明初,元朝大暴乱,全国各地皆是起义,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元末各路军阀霸主,不仅和元军作战还互相兼并,表面是同盟,实则名存实亡。这也间接地勾起了罗贯中对正统思想的渴望,他从小就接受了儒家思想的熏陶,有着政治抱负,也更加肯定正统思想,同时最希望的就是有一个明主。当时是儒家思想至上的时代,讲究皇家正统,而刘备恰恰是皇室中山靖王的后代,且以仁义著称,而与之相反的曹操则是汉家乱臣,后世评论其为乱世之奸雄。由于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正统思想就更加深入人心,已经成为一个不变的概念,任何想要起兵造反的人都会被看作逆贼,“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在民众文化水平不高的年代,大家都只是一味地信服这种正统思想。《晋书》“于三国之时,蜀以宗室为正,魏武虽受汉禅晋,尚为篡逆”,论者以为他是借以讽喻桓温觊觎帝位,可见蜀汉正统的观念是绵延已久的。南宋偏安在江南,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肯定了蜀汉的正统思想,同时也间接为南宋偏居一隅提供了依据,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呼召亡灵为之作战”的道理。与此相关,人物的褒贬也势必要和正统的改变相适应,曹操便成了篡逆的反面人物。

三国时期原本就有正统思想,虽“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名义上还是汉家的天下,平民百姓还是思汉的,包括文中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虽然各自都有小心思,但明面上还是勤王救驾,如《三国演义》征讨董卓的过程中,袁绍与韩馥以献帝年幼,而且被董卓挟持为由,所以想要扶持刘虞,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

早期的曹操还是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述志令》中“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表明了曹操的志向只想匡扶汉室,做一名汉臣。曹操是世家出身但又不是书香门第,在汉朝,文人志士是很受人敬仰的,在社会上是有很高地位的,汉朝主要实行察举制,由下而上推举官吏,本就看中才学,但是到后期这些直接被世家大族所掌控,曹操还曾经在《善哉行其二》指出为自己的身世忧伤,为自己的“一介志”的不得愿而发奋立愿以改变命运,以“守穷者贫贱”起句,努力想要“竭忠诚”以效力当权者,却世事难料,更是认为自己生来低贱,孤苦伶仃。孟母三迁,为了儿子的成长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而曹操的父母对他则采用散养的方式,这對曹操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即便如此,曹操还是接受了儒家思想教育,毕竟曹操也很想做一个文人。从曹操早年入朝为官来看,他还是秉承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的。儒家思想尤其经过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也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曹操早期的忠君思想。曹操在做议郎时,也多次请求上书朝廷,陈述朝政上的利弊,但最终无果。当看到和自己曾经一同多次上书的扬州司徒陈耽被迫害致死,曹操终于对当时朝廷彻底心灰意冷。《三国志武帝本纪》原文注引《魏书》:“于是后政教日乱,豪猾益炽,多所摧毁;太祖知不可匡正,遂不复献言。”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并非只是奸贼,对于烂泥扶不上墙的汉朝,他彻底失去了信心,由此才有了后期的取而代之的思想,从而忘了初心。

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曹操不仅在三国中是反派的代表,在人民的传统观念中亦是如此。他代表的就是奸诈、狡猾、虚伪、残暴。小时候的影响造成了曹操多疑的性格,当自己的好友救了自己,曹操却因为多疑将其全家杀害。“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由此就被认定是个嗜杀之人。

为了体现推刘贬曹的思想倾向,作者在写小说时进行了虚实的结合。持这种说法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章学诚的“七实三虚”之论。《丙辰札记》中认为:《三国演义》七真三假。官渡之战、火烧赤壁、长坂坡之战,都是真实存在的,小说中的三个政权的掌控者孙权、刘备、曹操以及一些文臣武将都是真实存在的。又如桃园三结义其实就是为了突出全书中的一个重要纲义,以及温酒斩华雄、诛文丑其实都是不真实的,尤其是诛文丑,这本是曹军设好的计谋,就算没有关羽也可以斩杀文丑。罗贯中引用了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一方面是为了顺着观众的理想走,另一方面是有意美化关羽、刘备等正面人物,从而突出其想要传达的儒家在政治上的理念,同时还偏向民众想法,表现出对腐朽朝廷的痛恶和对可以还天下太平的明君良臣的渴望。刘备以匡扶乱世、兴汉室为己任,待人真诚、仁厚,三顾茅庐,求贤若渴,是很容易被大众接受的。

二、儒家思想

罗贯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儒家思想文化熏陶,所以在其作品中也会体现出儒家文化,比如开头所说的皇室正统,以及儒家经常提及且很看重的仁、义、忠、智、勇等。罗贯中以人物形象来间接地展现儒家的核心思想。

小说《三国演义》中仁义和德才的代表那就非刘备莫属了,从整本书来看都是在宣扬刘备的仁义之举。刘备又称刘玄德,东汉末年,是西汉皇室中山靖王的后代,可以说刘备在当时是唯一一个白手起家的人。刘备又以献帝叔父自称,东汉末年皇权旁落,刘皇室的血脉可谓多如牛毛,比如荆州刘表、西川刘璋等等。要说最有可能称霸一方的刘氏也应该是占据二州之地的刘表、刘璋。可是结局却偏偏出人意料,最终却是刘备以一己之力占据数州之地,与吴、魏三足鼎立,汉室天下三分。为了更加偏向大众以及自己对正统的肯定,作者在《三国演义》中对刘备的描写不可谓不详细,从刚开始刘备用自己的仁义征服关羽、张飞二人,于是有了桃园三结义,二人甘居其后,一直到后来都死心塌地。很多人说刘备是假仁义、真小人,本人在这里并不认可这个说法,首先罗贯中本人就是一个文人志士,渴望遇到一位明主,虽然作者在《三国演义》中过多地美化和推崇刘备,但还有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评价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在十八诸侯讨伐董卓之时,曹操邀请刘备与其青梅煮酒论英雄,也说出“今天下英雄,唯刘使君与操耳”。

刘备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从一开始就一直以救民于水火、匡扶汉室为己任,很多文臣武将就是被这一份执着所打动的。当水镜先生告诉刘备,诸葛亮真乃治世之才时,刘备竟毅然决然前往诸葛亮住处,三请诸葛亮,将求贤若渴展现得淋漓尽致,最终以诚意感动诸葛亮。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将和,这也是刘备立足的根本所在。

然而曹操在前期创业中英勇睿智,后来发展壮大开始忘乎所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做法却多为汉朝延续了二十年的寿命,不可否认其军事才能之卓越、诗歌造诣之高。鲁迅先生曾评价其为“近伪”。也正是因为曹操有功有过,所以争议很大,因其确实违背了传统儒家的核心思想,故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其丑化。

三、道教文化

汉武帝执政时期董仲舒首次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其他思想退出舞台。但是随着东汉末年战乱不断,儒家文化逐渐没落,道家文化开始由暗转明,并且以黄老学说为主。《三国演义》中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信奉黄老学说,并以此教授门徒,给人治病的时候,先使病人下跪承认自己的过失,再给予符水或咒术治疗。有的病人因此痊愈,所以百姓们便慢慢相信了张角的学说,即“太平道”。为了更好地弘扬黄老学说,张角派遣手下在东汉各地进行传道,短短几年就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信徒推广至大半个东汉。当时有很多人像疯了一样前往张角传教所在地,道路上都是人,可以说人多如蚁,郡县的官员没有细查内情,便对其进行褒奖,鼓励人民参加。张角还命人宣传大汉王朝已经到了灭亡的时候,人们将在甲子年起义,由此发展实力,教众达到十几万人之多。因此也有了张角撒豆成兵的故事。到了东汉末年,道教基本上与神话联系在一起,比如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前梦游见到关羽,就是作者在通过灵魂再现来展现神秘色彩。东汉末年道教才刚刚起步,但在小说中却体现得淋漓尽致,完全是因为罗贯中所处的时代,道教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了。

四、总结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以塑造人物形象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表达推刘贬曹的儒家思想,同时展现了丰富的道教文化。总之《三国演义》是一部很成功的作品,值得细细品读。

猜你喜欢

罗贯中儒家思想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六)捉放曹
三国演义(二)乱世出英雄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儒家思想与书法
三国演义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聪明的罗贯中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