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跨领域合作修路搭桥

2021-11-02陶红

纺织服装周刊 2021年39期
关键词:复合材料轨道交通纤维

陶红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助力中国轨道交通新材料领域創新发展

一代材料,一代装备,一代产业,先进材料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为此,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材料创新、技术创新、装备创新,坚持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定位,加强创新成果的工业化、工程化能力建设,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

10月11—13日,2021第六届中国先进材料产业博览会暨军民两用新材料大会在青岛世界博览城举行。作为支持单位,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应邀参加博览会,同时参与主办2021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材料与技术创新论坛暨博览会,为中国轨道交通新材料领域合作修路搭桥、共筑平台,实现轨道交通新材料领域乃至全产业链资源的交流互通,助力中国轨道交通新材料领域及装备制造产业实现突破式发展。

10月12日,由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青岛轨道交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航材国创(青岛)高铁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材料与技术创新论坛暨博览会在青岛举办。此次论坛重点探讨高端装备相关材料领域发展的最新动向,推动多层次、多要素的联合协同创新,共同促进高端装备的创新发展。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国,青岛轨道交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刘昌鹏,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马展,航材国创(青岛)高铁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晓辉,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主任王玉萍,新兴际华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徐建华,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原巡视员、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原副会长贺燕丽,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顾问刘文科等领导嘉宾参加了此次论坛。

前瞻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新机遇

刘昌鹏表示,先进材料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是制造业大国,目前正处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关键材料“卡脖子”问题还广泛存在,此次论坛的召开恰逢其时,有助于中国轨道交通新材料领域及装备制造产业实现突破式发展。他谈到,当前,青岛轨道交通产业正在围绕科技创新、产业集聚等方面,加快打造全球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新高地,期待各方科技创新、产业链供应等团队来青岛创业发展,共同打造优良的产业发展生态。

徐建华在致辞中指出,此次论坛对全国乃至全球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材料下游产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高端制造提供强有力支持。他介绍称,近年来,新兴际华集团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冶金、轻纺、装备、应急、医药、服务等六大业务板块。目前,新兴际华集团立足于国家“保军”、“应急”、“民生”三大战略需求,致力于打造铸管国家技术策源地和军需产业链、应急产业链。

马展表示,希望此次论坛能够为所有关心并致力于提升我国高速列车领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各界同仁搭建起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围绕材料科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创新力量融合,提升我国高速列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宋晓辉谈到,轨道交通材料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对推动技术创新、突破“卡脖子”封锁、支撑产业升级、推进建成高标准“安全、便捷、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化轨道交通运输体系、进入轨道交通强国前列和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他称,“十四五”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材料产业发展极其关键的时期,我们要抢抓机遇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构建轨道交通材料产业生态体系及轨道交通材料技术体系建设。

拓展新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途径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装备材料的创新升级、技术水平的提升,产业与材料、技术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多向渗透融合,全方面互通互联。在主题报告环节,企业研究员、院校教授分别带来精彩的报告,详细介绍了新材料研发情况和材料特性、轨道交通领域材料技术要求等,促进校企科研、需求的双向对接,助力推动新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途径。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章潇慧作题为“轨道交通领域材料‘十四五应用要求”的报告,分别从轨道交通装备发展趋势、轨道交通领域材料技术发展方向,提出轨道交通领域材料技术呈现向高安全、高品质、高效率、高智能、低排放发展。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代表、东华大学教授张清华作题为“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与轨道交通”的报告,介绍了无机高性能纤维、有机高性能纤维、金属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概况,讲解了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干法纺丝技术原理,以及聚酰亚胺纤维的工程化研究和产业化。

在题为“新兴制动摩擦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与展望”的报告中,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材料工艺研发中心副主任夏少华介绍了铝基陶瓷复合材料、陶瓷基碳纤维复合材料,讲解了铝基陶瓷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工艺。

青岛大学教授夏延致作题为“海洋生物基‘安康纤维应用于轨道车辆内饰的探讨”的报告,介绍了海藻纤维研究背景及简介、海藻纤维功能化研发、海藻纤维产业化及应用研究;详细介绍了海藻纤维阻燃性能研究、海藻纤维的抑菌机理及安全性、海藻纤维的防霉、防螨、消臭性能。

在题为“综合检测技术在轨道交通可靠性设计中的应用”的报告中,青岛海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新才介绍了测试基础平台、轨道交通综合检测技术的应用。据介绍,轨道交通可靠性设计可提供电磁兼容、材料分析测试、环境可靠性、元器件级系统测试等定制化测试服务。

连云港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级高工王士华作题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表征及试样试制”的报告,介绍了四大合作方向:一是提供检测与评价服务;二是合作开发与来料加工;三是共建开放实验室;四是股权合作发展。

除此之外,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金属所副所长、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张建勋,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院长王旭东,东华大学教授朱姝,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部长李光友,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工吴双全,上海凯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左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林森,中航新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杨振波,中芳特纤股份有限公司质检中心主任于安军分别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猜你喜欢

复合材料轨道交通纤维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型砂压力传递在复合材料成型中的应用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膳食纤维,不只有一种
跟踪导练(一)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为什么有的衣服洗后会缩水
中国复合材料市场的新机遇和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