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的生活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

2021-11-02梁健生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7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课程

梁健生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了将儿童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将生活中“教训”“道理”等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起到一种告诫的作用。但时下的一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却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只局限于课本的世界,而回避了真实生活。学生所经历的“纸上世界”无法与真实的生活自然地联系起来。“道德”“法治”的概念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更要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生活,让丰富的社会生活、温暖的家庭生活、多彩的学校生活都融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高教育的实效!

小學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内容多取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其课程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初步给学生普及法律知识,自觉养成守规和守法意识,学会分辨生活中的行为,做到遵法、守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关注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点”,尽可能地让课堂贴近现实生活,真正指导学生生活,帮助学生解决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发现的问题,将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进行拓展延伸,做到课内与课外巧妙结合,力求学生将课堂教学获得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形成良好的品德,养成自觉遵法守法意识,让学习更好地为生活服务。这样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能深入浅出地阐明道德与法治课程在生活中的运用。

一、让课堂回归多姿多彩的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鲁洁教授的“德育回归生活”观都一次又一次地表明,所有有效的教育都是要在生活中得到体验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以学生生活实际发生的事件为内容选材,帮助他们形成更强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就是生活的阐释!生活是思政教学唯一的源头活水。假如,学校的课堂脱离了真实生活,就会变成无源之水。针对以上内容,教师应该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支持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适时适当地把握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教学内容以及本地文化特色而制定教学目标、设计等,找到相应的生活整合为切入点。

在讲到一年级上册第6课《校园里的号令》一课时,校园里的各种“号令”对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既熟悉但又未能完全听其“指挥”,在新的集体生活中,学生可能是被动的,甚至可能表现出不适应。因此,课堂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引导,聚焦问题,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地适应。于是,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活动:游戏“听听它的声音”,让学生听不同的校园铃声进行辨析,激发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明确在学校生活中不同时间和不同铃声的意义与相关要求,并让学生根据不同号令铃声做出相对应的行为,引导学生明确听到它们时自己应该怎样做,并分小组进行比赛,孩子们一定会欢呼雀跃、兴致盎然。在课堂上,改变了老师以往灌输式的讲解授课,打破了孩子们只能坐着听讲的沉闷,让他们参与游戏,在玩中学,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张扬的个性、敏捷的思维、鲜活的生活经验,倾听着孩子们的亲身经历,他们个性化的回答就是课堂中最大的收获。在讲解这一话题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尝试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或模拟情境搬到课堂当中来,借助真实生活中的事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使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有更深刻的感受与认识。这样,以学生生活中的需求和困惑为出发点,以学生真实生活为教育的主要切入点,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从小树立公共生活所需要的规则与法治意识。

课堂是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生活的桥梁,而不是阻碍学生发展的流于形式的负担。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创设他们喜欢的和需要的情境活动,教师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从课堂回到丰富多彩的生活。

二、围绕课程内容,让学生体验生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是以儿童直接参与体验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为基础,而在课堂上,教师是指导者、引领者,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所以在教学中,要凸显教学环节的体验作用,引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自我体验、感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有意义的新世界,才能使道德认知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去指导孩子怎样更好地生活。道德与法治不仅仅是一门普通的学科课程,更需要用综合的角度去突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再运用再处理,使课程内容更具生活化、情境化,帮助学生拉近与课本、课程的距离。

在一年级下册第5课《风儿轻轻吹》一课中,第二部分内容为“和风儿一起玩”,为了让学生充分亲近与感受风和自己如影随形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尝试自己制作与风儿有关的小玩具,与同伴合作参加各种和风儿一起玩的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更直观地体验到与风儿一起玩的乐趣,并在玩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孩子们也发现了平时所感受到的风,原来和纸飞机、风车、风筝等都有联系,他们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借助风儿的力量一起玩游戏,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乐于探索风与人们的密切关系,为下一栏目“风儿能帮我们”的学习奠定基础。让孩子们走出课堂,鼓励他们仔细观察生活,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载体,将在体验中获得知识的过程变成自觉的行为并乐在其中,这样的学习才是主动有效的。

在四年级上册第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垃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引导学生为推广垃圾分类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我结合课本中的“活动园”让学生分组调查,通过新闻、报纸、网络以及在社区进行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我们的生活周边有没有随意丢弃、堆放生活垃圾的情况,知道“垃圾”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垃圾桶的简单问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引导学生亲身了解自己与“垃圾”问题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课内外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接着让学生以课本中“减少垃圾,变废为宝”这一内容为依托,小组合作,制作《研究废弃物再利用记录表》,记录生活中哪些废弃物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再利用。课外,让给学生以小组合作或与家长合作的方式,将生活中常见的废旧物品再利用,真正做到“变废为宝”,把课堂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将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和例子植入到课堂当中,引导学生直面生活现状与问题,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体验活动,指导学生当下的生活。学生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课本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在体验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带来成就感。

可见,体验生活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和创新,让道德与法治真正走进学生生活。

三、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因此,真实有效的教育,更需要改变原来一成不变的方法,通过儿童喜爱并乐于接受的方式,让他们学会解决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发展,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奠定基础。生活性是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儿童的内心感受和思维逻辑,尊重儿童在生活中的遭遇和经验教训,努力促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让课堂教学与生活事例密切联系,才能真正使儿童在生活中有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性地生活。

以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教学片段为例。

师:课前我们组织调查活动,了解社会、学校、家庭等污染情况,你了解到了什么地方的污染情况呢?

生:这是我家附近新修的水沟里的一张照片,这里已经被塑料袋塞满了,而且水也不清了,还会发出一股难闻的味道。

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吗?

生:这太不文明了,水沟是为了排水而修建的,现在,人们为了方便却把生活垃圾扔下去。上学路过,我们都会捂住鼻子。这条水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情景,你们见过吗?你们有和他相同的感受吗?你们还有什么看法?

生:这会污染环境,给生活带来不便。

生:我心里真难过。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这些垃圾污染了我们的大自然,我们吃的东西也会不新鲜的。

生:我们应该谴责扔垃圾的人,他们不应该这么做!

…………

课堂中,学生以小主人的姿态各抒己见,回到生活中看问题、问问题,发现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使学生明白道德与法治课堂其实一直就在生活中,消除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距离感和无力感。在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问题时,教师及时指导学生,教其方法去解决遇到的困难。这样的课堂活动,突显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努力发掘日常生活中可用的教育资源,并融入到教材中,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过程。教学中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使课程中的问题生活化,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课本中的知识来自于生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道德”“法治”的概念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更要貼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生活,从他们的世界出发,用儿童的眼睛、心灵和方式去观察、感受和研究生活、社会,使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内容作为教学活动的依据,最终让儿童过上有意义的快乐的生活。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走进学生生活,立足以人为本,立足于课堂内外相结合,教材与生活相整合,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体现了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教学思路。让丰富的社会生活、温暖的家庭生活、多彩的学校生活都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高教育的实效!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课程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