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工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理路思考
2021-11-02李万银
李万银
2016年,上海提出“课程思政”概念。2017年,教育部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晰了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体系化设定。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多为应用型,培养方案中以自然科学课程为主,具有专业化和实用化,承担价值引领的使命相对弱化,推行“课程思政”相对难度较大。因此,如何在工科院校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就变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工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意义
工科专业有着工科院校的特点,它们更多地关注自然世界的客观知识和规律,以及基于此的技术创造。由于其很多课程本身不传递思政方面信息,因而课程思政建设尤为重要。
(一)立德树人的需要。教育的本质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都承载着传授知识技术的使命,所有老师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职责。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如何有效地进行人才培养,是高校要思考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思政课和专业课程差异较大,但在育人这点上是一致的,是应该殊途同归的,都是服从服务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我们开展好课程思政建设,且做到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二)塑造学生正确“三观”的需要。教育是正确价值观的培
养和传递。大学时期是学生形成“三观”的关键时期,然而在工科专业中,只有约10%的人文类课程,其中思政课程的比例更少。另外,大学教育是划分专业的,专业课通常被视为“主课”,而思政课则为“副课”。相较于公共课,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更受大学生的认可和青睐。因而,学生的价值观念更易受到专业课教师的影响。如果专业课教师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对学生的危害是很大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既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要“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鉴于此,工科课程融入课程思政非常必要,要通过课程思政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把学生培养成为本领高强、品质优良、有益于社会的人,让他们不仅“专业成才”,更“精神成人”。
(三)实现“三全育人”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很显然,总书记的讲话是对所有课程的要求,包括各类专业课。“全过程”是指学校作为一个整体的育人过程,是从贯穿各学段的纵向来说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就是要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各学科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在此格局中,思政课属于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工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
“课程思政”主张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德育元素,并巧妙融合到课程教学中,在授业中传道,在教书中育人。这一理念自诞生并实施以来,获得了党中央教育部高度认可,在各大高校积极实践推广,但在具体实施运用中,尤其是在工科院校中,尚存在一些亟待改进之处。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部分工科师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误解,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空洞,他们更倾向于学习专业知识技能,而不是有些枯燥的理论说教,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导致出现思政课教师“孤军作战”和思政课“孤岛化”、专业课和思政课严重脱节的现象。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互冲突,知识教育与价值引领在实践中时常处于“分离”的状况。
(二)课程思政能力不足。所有教师都同时兼具教书和育人的使命。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要得到有效实施,关键在教师,尤其要看非思政课教师是否具备相应的思政育人能力。部分教师不了解思政教育的技巧方法,对于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潜在思政元素不能灵活运用。一些教师将思政元素生搬硬套地植入本学科教学,有的甚至完全形式化,将专业课演变成了思政课,脱离了本学科的教育目标与要旨,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排斥,不仅起不到价值引领的作用,反而消解了思政教育的效果。
(三)育人资源挖掘不充分。科学识别并精准挖掘课程的思政资源是开展好课程思政的前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推进课程思政离不开优质教学资源的辅助。目前,部分高校使用的教学内容远离社会实际,时代感不强,将知识的深度与开阔的视野相分离,将理性思维与人文素养相分离。一些自然社会科学教材将价值判断从实验数据中剥离,过分重视理论与技能的传授,相对忽略人伦道德与科学素养等人文精神的涵养,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专业课教师对思政元素的发掘与运用。
(四)工科思维弱化了课程思政效果。理工学科具有实用性、工具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受到理工学科的长期浸染,许多工科生形成了擅长使用工具与技术的理科思维,这种思维的优点固然很多,但却忽视对问题本身的分析,从而遮蔽了价值理性的光芒,限制了他们对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正确认知。另外,不少高校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吸引力明显不足,无法使学生达到心理认同,从而产生共振效应,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之一。
三、工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路径
由“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向,本是高校育人课题中應有之义。近年来,安徽建筑大学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
(一)加强顶层设计。对于工科院校来说,课程思政建设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工科院校自身的特点,这样才更具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安徽建筑大学在学习总结其他高校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挂帅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学校根据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完成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修订工作。大纲充分考虑到专业课教师的角色扮演和思政担子,明确要求充分发掘科学科技背后蕴涵的价值关怀和战略定位,以及理性光辉中散发的人文精神。如学校依托徽派建筑、徽派文化研究平台,深入开展徽派文化中的家风家训研究、聚落文化研究等,并将研究成果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坚定学好专业的信心。
(二)强化党委的地位和作用。学校党委作为课程思政的改革发动者、组织者、推动者,积极谋划、大力推进,带头深入动员、调研、宣讲,把课程思政建设列入党委年度重点工作,而且明确院系党委(党总支)书记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职责,层层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尤其是针对教师对课程思政“想做但是不知道怎么做”的困惑,认真做好动员、解释和说服工作,让教师尤其是专业课的教师明白科技的人文价值、工程的伦理责任和技术的人文关怀。学校强化校内外调研,创新性出台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教育者先受教育等三项举措,引导广大任课教师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学校定期开展课程思政大赛,并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的形式全程观摩学习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决赛。为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学校以质量工程项目研究为抓手,有序推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互鉴互进。
(三)创新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学校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強化组织创新,积极构建课程思政特色教学体系。立足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实际,构建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4332”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即:落实学校、学院、专业系(教研室)和教师课程思政建设“4个责任主体”,培育建设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示范课程和示范课堂“3个示范”,组织编制公共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含实践课程)课程思政建设“3个指南”,创建公共课和专业课课程思政“2个资源库”。该体系注重整体推进、协同联动,有力推动了课程思政建设向纵深发展。2020年春天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精心组织开展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学习活动,全校共14个教学单位、392个教学班、17 650名学生参与了学习活动,参与主题讨论16 762人次,撰写心得体会、观后感等5 108篇。广大教师充分运用特殊的授课方式,“如盐入味”地把伟大的抗疫精神和丰富的抗疫素材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有力推动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活起来、实起来、亮起来。
(四)强化教师培训。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在教师,为推深做实课程思政工作,必须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安徽建筑大学通过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教师培训制度,着力提升广大任课教师的思政育人水平,确保“定向指导”“精准培训”。学校层面邀请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梁教授来校开展《关于“课程思政”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的专题讲座,认真学习领会上海大学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做法、成功经验和取得的成果。同时各院系充分运用学科组讨论、老教师传帮带、教材教案编写等,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技能。通过专题调研、专题培训、专业研讨等手段,深入推进各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积极营造课程思政建设的浓厚氛围。
(五)加强人文素养培育。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由此可见在工科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具体到课程思政上,要求我们在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要多讲述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背后的感人故事,以及每位科研人员所肩负的强国使命。还要让学生明白,科技发展本身就是为社会服务的,如果脱离了为人民服务这个大前提,没有了为民情怀,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真正学懂弄通了为什么学、为什么创新,并具备了相应知识能力之后,才能行稳致远、善作善成。
(六)注重徽匠精神教育。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操守,是一种正确的理念精神。多年来,安徽建筑大学坚持将徽匠精神作为重要向度融入教育教学,把理想信念、工程伦理、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纳入专业课程体系,融会贯通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在润物无声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统的徽匠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细腻规范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独具匠心的创新思维。学校不断赋予徽匠精神以深刻的时代内涵,提出培养“新时代徽匠”的理念:继承并发扬传统徽匠精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求真务实、自强不息,铸造集知识型、创新型、应用型于一身的新时代徽匠。为弘扬新时代徽匠精神,学校通过构建融合性教学模式、实践类教学体系、科学考核机制等,指导推进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工匠精神。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理路研究——基于安徽建筑大学廉洁教育的思考”(2021sqyryb03)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