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整理念下课程环境的创设

2021-11-02王丽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21年9期

【摘要】儿童博物的世界是一个与社会统整、融合的世界。在博物课程建设中,我园以儿童为中心,以统整理念为行动先导,以STEM活动为实践主线,寻找周围环境中儿童感兴趣的、适合儿童的、可开发利用的元素,通过资源的充分利用、材料的有效投放、场地的合理选择,创设适宜的课程环境,让儿童在自主探究、操作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融合各领域、多方面的经验,进而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课程统整;课程环境;STEM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1)09-0050-03

【作者简介】王丽(1978-),女,江苏海门人,南通市海门区机关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

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的空间及其内在的、影响幼儿生长和发展的多种因素的总和。虞永平教授指出,环境中各种场地、设施、材料等都与幼儿园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课程环境的创设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不可忽视的因素[1]。在进行儿童博物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聚焦于“幼儿园和社会、知识和儿童生活、儿童经验的过去和现在、学科与学科的联结、统整与融合”[2]的课程统整理念,注重给儿童创设适宜的课程环境,挖掘与儿童日常生活相关的、感兴趣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寻找有价值的因素,拓展他们的活动空间,筛选并统整儿童成长环境中的时空、人文、事物等广博的课程资源。同时,在课程环境的支持下,以STEM活动为实践主线,强调对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融合, 打破领域壁垒,进行跨学科整合,“帮助幼儿顺利开展实践活动,关注的是那些对于儿童来说重要的东西,如有意义的材料、情境和经验”[3],用课程统整的方式帮助幼儿解决真实问题。

本文以“风筝”博物课程为例,阐述在具体操作中如何依据课程统整的理念,通过资源、材料、场地的利用,为儿童创设适宜的课程环境,支持儿童的 STEM实践,形成跨领域统整学习经验,进而帮助儿童在动手操作、参与互动和体验中,激发自我潜能。

一、资源:自我学习与专业指导的统整

“风筝”博物课程实践之初,教师和儿童围绕“风筝”主题,就“风筝的种类、风筝的画面、风筝制作需要的材料”等话题进行讨论,进而提出“举办风筝博览会”的想法。当儿童提出活动需求时,教师扮演支持者与引导者的角色,肯定幼儿的想法,支持他们的行动。“幼儿园的课程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由构想变成现实的条件保障”[4],如何将儿童的创意变为现实,需要根据儿童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鼓励他们与周围环境进行相互作用,在行动中学习,从而获得经验,发展能力。教师需充分挖掘儿童生长环境中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帮助儿童在环境中、在主题情境的互动中获得发展。

(一)利用社会资源进行自我学习

广义的博物馆教育,强调博物馆教育无处不在,提倡自由参观,自己学习。我园的博物课程以情境空间为载体,以丰富、科学、多元化的情境展现课程之博,让儿童通过情境的交互进行深度体验,强调儿童利用实地参观、实物观察的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积累生活经验,为后期的系列活动做准备。

发现儿童对“风筝”兴趣浓厚之后,教师带领儿童就近参观“南通风筝博物馆”,实地考察南通板鹞风筝,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风筝博物馆里,有制作风筝需要用到的各种器材、工具、实物、照片等,尤其是来自民间、历史悠久的空中交响乐——嗡声、啜子、哨子、葫龙等各种器乐。馆内虽小,除了看、听、摸外,还有一小片空地可以让参观者参与制作,蕴含着丰富的课程价值。儿童自主参观,积极参与手工制作,切身体验了风筝种类与制作材料的“博”与“广”,对风筝也有了深入的认识与了解,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寻找人力资源进行专业指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与儿童共同生活的人、发生在儿童身边的事、儿童日常生活所接触的物,都是课程资源,这也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和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可见,课程的开展仅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借助家长、社区等人力资源的支撑,使课程的内容与实施更为丰富。

通过参观“南通风筝博物馆”、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风筝之后,幼儿萌发出自己制作风筝的想法。风筝的制作涉及工程、设计等知识,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成人的适时介入与帮助。于是,教师在“幼儿园人力资源统计图册”中找到了一名风筝爱好者——大二班小博的爷爷。邀请爷爷来园,为孩子们讲解风筝的结构、材料以及制作方法,在工具的使用和工程设计上给予指导,解答制作过程中关于平衡、打结等问题,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弥补了教師在风筝制作上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充分挖掘与利用园外课程资源,能为儿童的活动提供支持与保障。

二、材料:开放式与半开放式的统整

儿童的发展是在和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环境中的物质材料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可能,也是儿童学习的基本条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探究式活动为中介的,儿童的教育应该顺应他们的好奇心,鼓励儿童主动思考和探索。在“风筝”博物课程中,有自然物的收集,也有半成品的使用,还有小工具的投放。这些材料需要在特定的情境里,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权衡材料的开放式与半开放式之间的关系,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利用,引发儿童的自主实践与深度学习。

(一)从开放式到半开放式

丰富、适宜的物质材料能从不同角度引发儿童的学习,促进儿童的发展。风筝制作之前,教师和幼儿一起列出了材料清单,包括工具类的软皮尺、记号笔、美工刀、传统老手钻、现代手摇钻、缝衣针、水粉笔;材料类的竹片、旧枕席、固体胶、双面胶、棉线、麻绳、风筝布、无纺布、横幅、乳胶、颜料等,师幼共同搜集材料,制作风筝。

开放式地呈现材料,可以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由取放,灵活支配,锻炼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但是过于开放的环境与材料,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影响他们的思路,并且有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却达不到应有的成效。例如,幼儿在寻找竹竿制作风筝的过程中,会时常出现“忘了任务”这一现象,教师发现后及时撤走多余的竹竿,把完全开放的材料变为半开放式材料,提出让幼儿寻找“三根竹竿做一大一小两个风筝”的要求,将幼儿的关注点自然地引到测量与分割的操作活动中。

(二)从半开放式到开放式

半开放式地呈现材料,能够让幼儿在面对确定的材料时,集中思考适合的解决方案,使方案更加具有针对性。幼儿在选择材料时,虽然会受相关条件的限制,却有助于得到一个最佳方案,推动幼儿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与任务进展情况,适时地将半开放式的材料及时调整至开放式,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例如,当幼儿发现用美工刀切割竹竿费时费力又缺乏安全的问题后,教师现场网上搜索适合幼儿用的线锯,孩子们却认为网上快递太慢,可以回家找找。于是有了爷爷的锉刀和锯子、社区老木匠家的传统纤绳手钻,之后又有教师网上购买的线锯、现代齿轮手摇钻。材料变得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幼儿有机会自由选择,探索发现了“传统纤绳手钻比较大,但缠绕的绳子一定要拉紧;锉刀小而轻巧,但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现代齿轮手摇钻可以非常省力地在竹竿的两端钻出小洞,便于穿绳子、绷边框”等,从而获得新的经验。开放的收集渠道、开放式的材料,能够帮助儿童“通过工程的设计与制作,整合运用科学探究、数学认知、技术以及工具等解决实际问题”[5]。儿童在操作实践中进行学习,获得发展,这些经验不是教师给予的,而是儿童在探究实践过程中主动习得的。

三、场地:室内与室外的统整

结合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将班级的博物主题与幼儿园的科学发现室、木工坊、美工室进行联结,将活动内容进行延伸,让儿童在丰富的情境空间里与材料、环境充分互动,使活动室、专用室、户外场地、大自然都能成为儿童的实践基地。

(一)专用活动室的合理规划

因STEM实践操作的特殊性,特别是涉及工程设计、技术创造等,需要为儿童提供足够的环境空间。木工房是STEM活动中幼儿经常光顾的地方,木工房里设置了读写区、操作区、材料区、工具区、作品展示区、未完成作品区等,并投放与活动主题相关的材料。如读写区内,投放与风筝种类、风筝制作相关的绘本,可以让幼儿了解和积累相关知识和经验,以便更好地设计与创作风筝;作品展示区里,可以请小小设计师在自己的作品上签名,并在作品旁摆上设计师的照片和介绍,为同伴间的相互学习提供机会;未完成作品区主要考虑到风筝制作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往往会耗费较长时间制作,未完成作品区为幼儿的未完工作品提供了存放空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一步步完成,直至将作品呈现到作品展示区。

除了木工房之外,美工室也是材料齐全,充满创造性。幼儿制作完风筝后,可以去美工室选择颜料、画笔,给风筝进行装饰。美工室里也可以专门开辟一个区角,投放木条、锯子、画布、画纸、颜料、胶水等材料,供幼儿制作时使用。幼儿在多个空间里自主选择、合作实践,完成了从“明确问题—前期研究—制订计划—实施改进—评价交流”这一循环往复、逐渐提升的过程,为他们独一无二的、亲历整个过程的“风筝博览会”做准备。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中,在儿童的行动里,在儿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6]。

(二)自然场地的充分利用

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对幼儿的精神成长、人格发展、审美体验等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7]。将活动中心从室内延伸至户外,将幼儿自己制作的风筝在操场、公园进行展览,“风筝博览会”不仅仅是一个展示风筝的地方,更是儿童学习的环境,是儿童经验不断生成的地方。幼儿围绕风筝进行一系列活动,通过多次查看,寻找适合的场地搭建展台,用适合的方式进行展示,他们是参观者、体验者,更是创设者、实践者。

美国作家理查德·勒夫(Richard Louv)在《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中提出了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呼吁12岁以内的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大自然就是大课堂,户外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关注周围世界,让幼儿在实践中探究、在合作中学习。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讨论“什么样的场地、什么样的天气更适合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孩子们尽情呼吸,感受风的存在,把风筝放上天,空旷场地上奔跑的姿态就是最恣意、自然的状态。儿童就是在大自然中、在广阔的天地中进行探究、发现与实践,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生成多方面经验, 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虞永平.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利用的问题和思路[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1(03):4-7.

[2] James A·Beane.课程统整[M].单文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美]莎莉·穆莫.早期STEM教學: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整合活动[M].李正清,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 [7] 虞永平,原晋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 周淑惠.具STEM精神之幼儿探究课程纪实[M].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8.

[6] 虞永平.课程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J].幼儿100(教师版),2016(12):28-30.

本文系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统整理念下‘儿童博物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

通讯作者:王丽,814946772@qq.com

(助理编辑 姬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