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血小板血浆修复治疗皮肤创面效果的Meta分析
2021-11-02耿尔康郝枫硕齐振飞周钰淏程鑫华
耿尔康,郝枫硕,齐振飞,郭 兵,周钰淏,周 霖,程鑫华
(1. 湖北医药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2. 十堰市人民医院显微手足骨科,湖北 十堰 442000)
皮肤是人体抵御外界刺激的第一道屏障,易因理化及生物因素而受到损伤。通常情况下,机体可依靠自我修复机制修复简单、浅表的创伤。对于损伤程度较重、面积较大、损伤机制较为复杂的创伤(如刀伤、烧伤、烫伤、腐蚀伤、手术创面伤及糖尿病溃疡等),机体往往难以自行将其完全修复,且易形成明显的瘢痕,甚至可出现严重的感染[1]。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一种从人体血液中离心提取的血浆制品,属于血小板浓缩物。与普通血浆相比,PRP 中含有数倍浓度的血小板、大量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白细胞。各种生长因子可互相联合,提高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释放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从而可促进人体肌肉、血管、神经的修复及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徙。PRP 中含有的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可进行自我聚合与黏附,为生长因子及趋化因子的生长和增殖提供可靠稳固的生物支架,从而有利于创面的收缩和凝血。PRP多为患者自身的血液制品,不会使患者出现免疫排斥反应,近年来在眼科、骨科、口腔外科、整形美容、运动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PRP 还可通过募集巨噬细胞,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数量,增加血管的强度,促进皮肤创面的再上皮化[2]。由于PRP 的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及剂量标准各不相同,故用其进行皮肤创面修复治疗的效果存在差异。为了进一步评估用PRP 对皮肤创面进行修复治疗的有效性,本文对24 篇相关的文献及其研究结果进行了Meta 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用计算机在PubMed 数据库、EM BASE 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全面检索与应用PRP 修复治疗皮肤创面有关的文献。检索的时间范围为从数据库创建至2020 年10 月。检索的关键词为“富血小板血浆”、“皮肤创面”、“对照试验”。
1.2 文献的纳入标准
1)研究对象:有皮肤创面的患者。2)研究类型:属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3)样本量准确。4)文献中的治疗组患者单独应用PRP 或用PRP 联合其他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用临床常规疗法或其他疗法进行治疗。
1.3 文献的排除标准
1)动物实验。2)研究数据缺失。3)个案报道。4)重复发表的文献。5)综述类文献。6)文献中设计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目的非评估用PRP 修复治疗皮肤创面的效果。7)不含观察指标的文献。
1.4 结局指标
创面愈合的时间、创面的愈合率、创面愈合的有效率、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创面的疼痛评分及住院的时间等。
1.5 文献的筛选及文献中信息的提取
依据上述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和信息的提取,并对筛选和提取的结果进行交叉核对。如有不同的意见,由第三位研究人员决定是否采用存在分歧的文献。纳入文献的内容包括:1)基础信息:包括文献的题目、作者、发表的期刊、发表的时间(包括年、月等)。2)研究特征:包括试验的类型、样本量、对照方案等。3)试验结果:包括进行偏倚风险评价所需的因素和结局指标。
1.6 文献的质量评价
使用Cochrane 网推荐的文献质量评估标准对纳入本次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具体的评价内容包括:1)随机分配方法。2)分配方案隐藏。3)盲法。4)结果数据的完整性。5)选择性报道研究结果。6)其他的偏倚来源。
1.7 统计学分析
使用Rev Man 5.4 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连续性变量研究用加权均数差,二分类变量以比值比(odds ratio,OR)为效应指标,且分别给出其对应的95%可信区间。各对照试验之间的异质性若较大(P≤0.05,I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反之(P>0.05,I2<50%)则采用固有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筛选过程及筛选结果
对各个数据库进行初步搜索后,共获得158 篇文献。依据预先设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阅读158 篇文献的摘要后,保留53 篇文献。剔除53 篇文献中的重复文献,并对其进行全文阅读后,共筛选出24 篇文献。
2.2 纳入本次研究24 篇文献的基本特征
在纳入本次研究的24 篇文献中,有20 篇国内文献,有4 篇国外文献,共包含1754 例患者,其中,治疗组有792 例患者,对照组有782 例患者。详见表1。
表1 纳入本次研究24 篇文献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本次研究24 篇文献的质量评价方法
在纳入本次研究的24 篇文献中,有18 篇文献提及按随机分组法分组,有3 篇文献提及按盲法分组,有1 篇文献提及病例丢失。24 篇文献均未提及选择性报告、报告偏倚和其他偏倚。纳入本次研究的24 篇文献质量评价结果见图1、图2。
图1 纳入本次研究24 篇文献的偏倚风险图
图2 纳入本次研究24 篇文献的偏倚风险汇总图
2.4 纳入本次研究24 篇文献及其研究数据的Meta 分析结果
2.4.1 创面愈合的时间 在纳入本次研究的24 项对照试验中,有12 项试验对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进行了评 价[4,7,8,10-12,15-17,20,21,26],各 对 照 试 验 之 间 有 异 质 性(P<0.01,I2=98%),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18,95% CL(-6.84,-3.52),P<0.01]。详见图3。
图3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效果评价的森林图
2.4.2 创面愈合的有效率 在纳入本次研究的24 项对照试验中,有10 项试验对患者创面愈合的有效率进行了 评 价[3,4,6,7,9,10,14,18,19,24],各 对 照 试 验 之 间 无 异 质 性(P=0.92,I²=0),故采用固有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10,95% CL(3.24,11.51),P<0.01]。详见图4。
图4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有效率的效果评价森林图
2.4.3 创面的愈合率 在纳入本次研究的2 4 项对照试验中,有7 项试验对患者创面的愈合率进行了评价[8,11,13,15,19,23,26],各对照 试验之间有 异质性(P<0.01,I2=99%),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创面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8.57,95% CL(6.09,11.06),P<0.01]。详见图5。
图5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率的效果评价森林图
2.4.4 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 在纳入本次研究的24 项对照试验中,有2 项试验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进行了评价[5,16],各对照试验之间有异质性(P<0.01,I²=95%),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7.13,95% CL(-5.01,19.26),P=0.22]。详见图6。
图6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效果评价森林图
2.4.5 创面疼痛评分 在纳入本次研究的2 4 项对照试验中, 有5 项试验对患者创面的疼痛评分进 行 了 评 价[5,8,17,27], 各 对 照 试 验 之 间 有 异 质 性(P<0.01,I²=8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创面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56,95% CL(-2.43,-0.88),P<0.01]。详见图7。
图7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创面疼痛评分的效果评价森林图
2.4.6 住院的时间 在纳入本次研究的24 项对照试验中,有4 项试验对患者住院的时间进行了评价[3,4,11,21],各对照试验之间有异质性(P<0.01,I²=9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51,95% CL(-9.85,-2.45),P<0.01]。详见图8。
图8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效果评价森林图
2.5 偏倚分析
以“创面愈合时间”这一结局指标为例,对所筛选文献的发表偏倚进行检测,共纳入12 篇文献。检测结果显示,12 篇文献的漏斗图大致呈对称状,表明所筛选的文献无明显的发表偏倚。详见图9。
图9 对创面愈合时间进行评价的12 篇文献的发表偏倚漏斗图
3 讨论
PRP 中含有丰富的血小板、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这些物质都能有效地调节机体的炎症反应。PRP 中含有的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还能创建有利于皮肤组织恢复稳态的生物环境,促进肉芽组织的生成、细胞的趋化增殖、血管和神经的修复,从而可对皮肤创面的修复产生积极的意义。皮肤创面的愈合是一个多阶段、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而有序的过程,其愈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机体内在的炎症调控机制、免疫水平及营养血运等因素,还极大地受周边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及受污染程度等)和治疗方法的影响。而且,皮肤创面上常有渗出物流出,极易诱发感染,进而可导致患者出现创面疼痛、愈合缓慢等现象,甚至可出现异常愈合及脓毒血症,严重影响其预后。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采用PRP 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创面的愈合率、创面愈合的有效率、创面的疼痛评分、住院的时间均优于采用常规疗法或其他疗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顾蓥璇等[28]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其原因可能为:1)PRP中含有的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可召集间质干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诱导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并合成纤维蛋白,为皮肤等软组织的修复提供支架,进而可增加血管的强度,加速皮肤创面的再上皮化。2)PRP 与自身干细胞具有协同作用,可通过调控机体的炎症反应,增加蛋白胶原的沉积,为干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增殖提供适宜的条件,从而可促进血管、神经和皮肤的修复。
不过,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相比,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杨彪[29]的研究结果不相符。通常来说,PRP 中含有的血小板可释放血小板杀菌蛋白,直接或间接地杀灭皮肤创面中的微生物。而且,无论患者使用了PRP 凝胶,还是在经PRP 治疗的皮肤创面上覆盖了普通的纱布,都能为其皮肤创面提供一个相对密闭、潮湿、低氧的环境,增强PRP 与其机体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需氧菌的能力。故笔者认为,本次研究得出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与纳入研究的病例数量较少、各对照试验中所研究皮肤创面的类型、对皮肤创面进行治疗的措施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最终的分析结果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有关。
导致本次研究的结果存在一定异质性的原因可能还包括以下几种:1)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文献可能存在由盲法、分配方案隐藏和未提及选择性偏倚所引起的风险偏倚,患者的基本信息未被全部获取,无法对其年龄、性别、皮肤创面的类型、受伤后进行的康复训练等因素进行亚组分析,未能排除这些客观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2)纳入本次研究文献的样本量存在较大的差异。3)纳入本次研究的对照试验中患者皮肤创面的类型(包括烧伤创面、挫伤创面、瘢痕、手术创面等)较多,皮肤创面类型为手术创面患者病情的差异较大。4)纳入本次研究的对照试验中,对PRP 进行制备、保存、使用的方法及其用量均不相同。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还需纳入皮肤创面发生的部位、类型、治疗措施更为接近的国内外高质量临床对照试验,以验证PRP 在对皮肤创面进行修复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经Meta 分析,用PRP 对皮肤创面进行修复治疗可加快创面愈合的速度,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提高其创面愈合的有效率和创面的愈合率,减轻其创面疼痛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