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行天下:《康熙字典》“龙”之汉字文化内涵观照

2021-11-02黄交军李国英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黄交军,李国英

(1.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2.贵阳市青岩贵璜中学,贵州 贵阳 550027)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战国楚·屈原《离骚》),亘古以来龙曾纵横驰骋于华夏各个角落。它躯体壮硕,力量强大,民俗信仰观念中它可统率天地万兽万物,“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三国魏·曹操《薤露行》),属于古代中国及东亚地区“最具代表性、典型性、民族性、地域性的语言符号、概念范畴与文化因子”[1]。然因生物界匮乏活体成体与后裔孑遗,不少方家拘泥“眼见为实”的僵化成见,纷纷臆测龙是先民凭空想象的虚拟动物、拼凑怪兽,学界亦多主张其原型或为蟒蛇、蜥蜴、鳄鱼、鲸鱼、河马、大鲵、星辰、彩虹、雷电、龙卷风、树根等[2],成为文化史上千百年来一桩见仁见智、尚未定谳的经典谜题,堪称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始终刺激着国人的宇宙追问、源流索隐、民族哲思。汉字作为表达人类信息、传承中华文明的书写符号、意识媒介和文化基石,被誉称具有“古化石、真史料、活语料等信史实录的突出功用”[3]。龙乃“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解字·龙部》以下简称《说文》)[4]245,说明晚至东汉时期它已渐趋虚化、异化、神化、陌生化。求诸于古,甲骨文乃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镌刻印证着中华先民的洪荒足迹,殷墟卜辞“龙”作“合4657”“合9552”,金文书为“龙鼎”“昶仲鬲”,楚系简帛写成“帛丙4.3”“望山楚简2.2”“九店楚简.56.108”,秦系简牍记作“睡.日乙32”[5]7366,龙优先成为引领龙族字词汇聚的意义集合、组字构件、类属部首,然系统考察古代中国龙文化意蕴理想文本非《康熙字典》莫属,“(无一义之不详、一音之不备)以昭同文之治,俾承学稽古者得以备知文字之源流,而官府吏民亦有所遵守焉”(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字典·序》)[6]1,该大型辞书成稿于1716年,总计收录49 174个汉字[7]309,比风靡西方世界的权威工具书《英语词典》(塞缪尔·约翰逊)还早39年,硕学通儒、耆宿大贤纷纷盛赞该辞典“(义例精密,考证赅洽)自《说文》《玉篇》以下,历代字书,此其总汇矣”[8]118,可谓一部周密认知古代中国民俗典制、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的鸿篇钜制、字义汇编与百科全书。通览《康熙字典》龙部字词文化内涵主要涉及龙之命名分类、万物有灵和封建皇权,是学界观照抉隐中国龙文化意识精粹的绝佳样本及知识窗口,藉此可便捷有效地破译我们民族的秘史。

一、龙腾四海:《康熙字典》龙部字观“龙”之动物谱系

“云逐鱼鳞起,渠从龙骨开”(北周·庾信《和李司录喜雨》),华夏先民上古时先后多次发现有龙类骨骼化石,并予以翔实载录,见《史记·河渠书》:“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亦云:“汉惠帝七年夏,雷震南山,林木皆自火,燃至根,其地悉皆燋黄,后其雨迅过,人就其间得龙骨一具。”与视龙为想象动物之虚无主义观点迥异的是,龙实乃曩时中华大地曾繁衍昌盛的一种大型爬行类动物,“庭有仪凤,郊有游龙”(西晋·石崇《大雅吟》),故西晋著名文学家石崇即描述游龙蜿蜒状。观龙之甲金文等古文字形体,其巨口、长身、有尾、戴角形貌历历可辨,时人以现今动物家族无相似动物对应为由故断定龙系虚构而成,龙实即“虯(虬)”之形象描述、写真刻画,见《康熙字典·虫部》:“虬同虯。”虯本义即上古神话传说中之有角龙,《康熙字典·虫部》:“虯,《说文》:‘龙子有角者。’《楚辞·天问》:‘焉有虯龙,负熊以游。’”[6]1049近代中国考古史料层见迭出,国学大师王国维更是强调运用“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吾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9]25二重证据法来探索、还原华夏古史,而贵州黔南州龙里县意为“龙之故里”,安顺市关岭县号称“龙的故乡”。目前共发现有黄氏新中国龙、美丽瓦窑龙和朱氏瓦窑龙等古生物三个种类,1996年新铺乡出土“新中国龙”化石(见图1,安顺市兴伟古生物奇石博物馆藏)有力地证实“龙角”、有角龙的生物存在与史前遗迹。“新中国龙化石非常完整,其中头部长76厘米,颈长54厘米,身长270厘米,尾长370厘米,身宽约68厘米。头部呈三角形,对称地长有一对略带弧度的柱状长角。左角完全露出,长约27厘米,右角被头部一些骨骼叠压,露出部分略显稍短。这对龙角在龙首上翘出,格外醒目”[10]。“新中国龙”化石头上长着两只“龙角”,乃我国首次发现,给古代传说长角之神龙形象贡献了实物佐证,为中华民族龙的原型范畴这一历史谜题提供了新思路,极具至关重要的科学、历史研究价值。先哲观察事物、体悟世界严格遵守“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11]552的认知原理与取象规则。可知龙委实源于动物实体绝非空穴来风,1987年河南省濮阳西水坡一墓室亦发现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见图2,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距今已逾6 400年,被考古界公认为“中华第一龙”,更有甚者辽宁省阜新查海新石器早期人类遗址新发现一条约8 000年前借助红褐色砾岩人工设计的巨型堆塑龙(见图3)[12]让人叹为观止,诸如此类龙的考古出土资料向世界昭示:神州大地四海之内信而有征地见证着中华龙之民族秘史,龙的确真实存在过且脉络分明、秩序井然,故古人能为其树碑立传。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八十一鳞,九九之数。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三国魏·管辂《管氏地理指蒙·五行象德第六十四》)[13]151。先哲谨奉“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周易·系辞上》)[14]283事物区分方法与心智认知原理,命名分类意识发达,龙作为一种重要动物,除体貌特征作为判断依据外,《易经》时代先哲析龙为潜龙、见龙、跃龙、飞龙、亢龙、群龙[14]2-4等六类,亦有依功能神通进行划分,如《渊鉴类函》卷四百三十八引《须弥藏经》曰:“龙有五种:象龙、马龙、鱼龙、虾蟆龙,此四种旁类;蛇龙,五龙之长,是正类。”[15]257细品《渊鉴类函》典载诸龙想象成分居多,查无实据究非原貌。遍检《康熙字典》龙部字,龙族字词命名分类主要集中于龙、龒、龗、、龖、、、龕、龘等龙状体貌语汇。

(一)种属

“离骚喻草香,诗人识鸟兽”(北宋·欧阳修《七交七首·梅主簿》),博物洽闻、拓展知识乃古圣先哲格物致知、顺天应时的认知手段及毕生追求,孔子强调世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16]394。作为天地之灵、万兽之王,对龙熟悉程度与分类体系直接映射出古代名物认知水平,完美契合“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宣和画谱·花鸟叙论》)[17]310的书画同源规律。

1.通名总称

①龙(lónɡ)。《康熙字典·龙部》:“龙,(古文)竜、、、、、、龒、,《广雅》:‘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虯龙,无角曰螭龙,未升天曰蟠龙。’《本草注》:‘龙耳亏聪,故谓之龙。’《易·乾卦》:‘时乗六龙以御天。’”[6]1540龙属典型的象形造字,异体字浩繁,系龙族动物之总名,其义项众多(见图4),充分彰显出龙在古代文化中的丰富程度、演变源流及形象感知。

图4 《康熙字典》“龙”之词义演变认知关系图

②龒(lónɡ)。《康熙字典·龙部》:“龒,《字汇补》:‘古文龙字。’《前汉·南粵王传》:‘汉封摎乐子广德为龒侯。’”[6]1540龒乃龙之或文别体,观龒之字形,含“祭祀崇拜龙神”意,《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摎乐首愿属汉,封其子广德为龒侯。”(西晋)晋灼曰:“龒,古龙字。”龒、龙被频繁剔选为王侯贵族的爵号封号无疑表明龙在古代政治生活中已具有显赫、尊荣、隆恩之义,以示恩宠。

2.雨龙雷龙

③龗(línɡ)。《康熙字典·龙部》:“龗,《说文》‘龙也。’又《玉篇》‘或作靇。又作靈(灵)。神也,善也。’”[6]1540龗属龙类,小篆作“”,龗古通“灵”,取“神灵;雨神”义,《说文系传》:“龗,龙也。从龙,霝声。古文灵字。”霝本义乃“雨零也。从雨,象(落)形。《诗》曰:‘霝雨其濛。’”(《说文·雨部》)[4]241即(雨水等)降落,亦同灵,《篆隶万象名义》:“龗,山神。”[18]1208军谨按:龗同靇,当为鸣雷施雨之雨龙、雷神,龙民间亦有“雨师”“龙王”“海龙王”“龙君”之称,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亦曰:“自释氏书入中土,有龙王之说而河伯无闻矣。”先民观察到雷电风暴后大雨将至,认为是龙神龙王显圣显灵,故将龙卷风又称作“龙挂”,因为这种大气强风涡旋现象远看积雨云下呈漏斗状舒卷下垂,旧时迷信以为是龙下挂吸水,“五六月之间,每雷起云族,忽然而作,类不过移时,谓之过云雨,虽三二里间亦不同。或浓云中见若尾坠地蜿蜒屈伸者,亦止雨其一方,谓之龙挂”(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⑤靇(lónɡ)。《康熙字典·雨部》:“靇,《玉篇》:‘同龗。’又《集韵》:‘靇靇,雷声。’”[6]1370靇属形声兼会意字,古同“隆”,《类篇·雨部》:“靇靇,雷声。”表“龙伴雷兴云雨”意,典籍用例常与灵、神等同义,《篆隶万象名义》:“靇,靈(灵)、神、善、福。”[18]1208海边居民常流传龙挂龙窝(用于解释自然现象)之说,南宋洪迈《夷坚支志景·楚阳龙窝》载:“吴兴郑伯膺监楚州盐场曹局,与海绝近。尝观龙挂,或为黄金色,或青,或白,或赤,或黑,蜿蜒夭矫,随云升降,但不觌其头角。土人云:‘最畏龙窝,每出则必有涨潦,大为盐卤之害。’一旦,忽见之,乃平地窦出一巨穴,傍穿深覈(同核),盖龙出入处也。”

3.飞龙怒龙

⑥龖(tà)。《康熙字典·龙部》:“龖,《说文》:‘飞龙也。’又《六书·精蕰》:‘震怖也。二龙丛飞,威灵盛赫,见者气夺,故讋从此省。’《元包经》:‘震龖之赫霆之砉。’传曰:‘二龙怒也。’又《集韵》:‘飞龙也。’”[6]1540龖()为二龙会意而成,殷墟卜辞作“合8197宾组”,篆书写成“”,本义指飞龙,也可形容群龙飞腾貌,叠加会意的造字方式凸显上古龙之本领超群、遨游太虚,如《玉篇·龙部》曰:“龖,飞龙皃。”《广韵·覃韵》亦云:“龖,龙飞之状。”南宋刘克庄《西淙山观雨》诗云:“毒蟒喷时林尽黑,怒龙裂处石中开。”

4.野兽猛虫

(二)性状

“凤歌空有问,龙性讵能驯”(唐·陈子昂《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龙属猛兽凶虫,其性格桀骜不驯,非走夫贩卒所能驾驭。上古时相传“批逆鳞(倒生的鳞片)”犯龙怒之说,《韩非子·说难》载:“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同撄)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21]31常以喻弱者触怒强者或臣下触犯君主。纵览《康熙字典》古人造字主要着眼于它长脊坚鬣、破穴出洞貌。

1.龙脊背状

2.龙出洞貌

(三)动作

“鸾举麟振,凤飞龙腾,发如秋风,疾如骇龙”(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24]663,在上古先民的心目中,龙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尤其可翱翔于宇宙,成为神人坐骑、登天助手,战国屈原《楚辞》中屡现乘龙驭龙之语,如“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九歌·湘君》)[25]76、“乘龙兮辚辚”(《九歌·大司命》)[25]84、“为余驾飞龙兮”(《离骚》)[25]7、“驾八龙之婉婉兮”(《远游》)[25]205,说明楚俗巫风盛行崇拜腾云驾雾、遨游天际的飞龙神龙,《山海经·海外南经》亦载:“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26]238祝融属帝喾时的火官,后被尊为火神,是南方之神、南海之神,乃楚人先祖,可证西南地域盛行御龙引龙、好龙尊龙等传说历史久远。

“吴师破九龙,秦兵割千里”(北齐·颜之推《古意》),早期人们即对龙之家族进行区分,并流传龙生九子之说,因以为饰而示祥瑞,如《文选·张衡〈东京赋〉》:“九龙之内,寔曰嘉德。”薛综注:“九龙,本周时殿名也。门上有三铜柱,柱有三龙相纠绕,故曰九龙。”对龙等万事万物进行分门别类是人类认识自然、解释世界的早期活动、必由之路,折射出华夏先民“物象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国语·周语》)[27]67建立范畴、累积经验的名物分类意识与科学思想特色。龙在古代并非孤立物种,“鱼满三百六十,则蛟龙为之长”(旧题春秋陶朱公《陶朱公养鱼经》)[28]24,而是体系谨严、有条不紊的龙种家族,“记载种用动物亲缘关系情况的文字资料是动物谱系”[29]151。通览《康熙字典》忠实保存载录着龙族群体的珍贵档案,如例①龙乃龙的总名,例②龒为龙之异文;例③龗、④、⑤靇属携雷兴云施雨之龙;例⑥龖系怒龙飞龙;例⑦泛指似龙的猛兽凶虫,与虯(有角龙)、螭(无角龙)、(龙子有角)、蛟(鳞龙)、、蚗(蛟龙)、蟠(盘龙)、夔(一足龙)、(龙属)、虭蛥(龙属)等构建出一个体大思精、生意盎然的庞大序列,可证龙曾活跃于中华大地,曩时亦有豢龙饲龙专业人士“豢龙氏”,见《康熙字典·豕部》:“豢,官名,《左传·昭二十九年》:‘董父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注:豢龙,官名,以官为氏。”[6]1172相传夏朝刘累曾跟豢龙氏学习养龙之术,因技艺精湛,被赐姓“御龙氏”,如《康熙字典·彳部》:“御龙,复姓,《史记·夏本纪》:‘刘累学扰龙,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6]314正因龙乃上古常见大型动物,可供民众喂养,故国人谙熟它的体态习性,如例⑧、⑨、⑩、、均指龙坚骨硬鬣状;例龛、形容龙感知春暖出穴貌(龙乃穴居动物);例龘、描述飞龙翱翔英姿,结合全国各地诸多出土的化石文物、宗教图案等确凿证据,表明龙在古代中国动物学史、文化史上意义重大,以龙为鳞虫代表的动物谱系昭示出先贤昔达体认万物、确立范畴、构建秩序的认知模式。

二、有龙则灵:《康熙字典》龙部字观“龙”之民族图腾

“猿狎垂山木,龙灵起井波”(南宋·林景熙《禹穴》),龙非凡品,乃上古灵畜,“四灵为畜,玄枵耀芒”(《景德中朝会十四·祥麟》)[30]321,且位列四灵(指龙、凤、龟、麟)之首。龙很早就被先哲视作具有萨满灵性的天地神兽,并被全民集体公认为炎黄子孙的共同图腾。“木德风姓,八卦创焉。龙瑞名官,法地象天”(三国魏·曹植《庖牺赞》)[31]179,汉语汉字语义语境中龙及相关事物多被奉作祥瑞吉兆,据说上古伏羲时即有龙马于黄河负图而出,为圣君贤臣受命之符、天人之应,尤以青龙为上瑞,见《宋书·符瑞志上》:“(武王没,成王少,周公旦摄政七年)乃与成王观于河、洛,沉璧。礼毕,王退俟,至于日昧,荣光并出幕河,青云浮至,青龙临坛,衔玄甲之图,坐之而去。礼于洛,亦如之。玄龟青龙苍光止于坛,背甲刻书,赤文成字。”[32]452流风所及,至于闾巷,“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草书歌行》)[33]510,甚至连书法艺术亦获龙之灵感启示,研制出“龙书”文字,元郑杓《衍极》卷一《至朴篇》云:“太皥之时,龙马负图出于荣河,帝则之画八卦,以龙纪官,乃命飞龙朱襄氏造六书,于是始有龙书。左氏曰:‘太皥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是也。”[34]109且衍生出“龙穗书”“龙篆”“龙爪篆”“龙隶”“龙草书”“龙虎书”“龙虎篆”“龙虎隶”“龙鳞书”“蛟脚书”“蛇龙文”系列字体,蔚为大观。“右军书法妙如何,龙跃山岗虎卧坡”,梁武帝萧衍吟颂“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有飘逸出尘灵动龙姿,《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35]1064龙属于一个意义鲜明、情感浓烈、能产性高的表意构件与归类部首,对相关龙族字词浸染成强大向心力的褒义正面色彩意境,然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36]58,观《康熙字典》龙部字,字字处处凸显出龙引领所辖字词涵义指向与造字意图之独特价值,强烈暗示着历史上亿兆百姓褒龙扬龙、尚龙崇龙的醇郁文化理念。

(一)神灵奇异

(二)恭敬虔诚

(三)高大充实

(四)兼有包容

(五)色泽鲜艳

(六)致病为患

“蛟龙,水虫之神者也。乘于水则神立,失于水则神废。人主,天下之有威者也。得民则威立,失民则威废。蛟龙待得水而后立其神,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管子·形势解》)[39]392据典籍观之,先民充分认识到人类世界与龙之动物世界存在密切关联,故用蛟龙与水的不可分割本质来形象譬喻人主与民之相辅相成真谛,从而晓谕劝谏统治者勤政爱民、顺天应时,以龙喻世,效果奇佳,从龙属龙含龙之字词多蕴褒扬意义可见一斑,如例、表“(龙)神力非凡,可呼风唤雨”;例龚、龏形容“(黔首对龙)恭敬虔诚”状;例庞、指“(龙身龙体)高大充实”貌;例龓、描述“(龙)兼容并蓄”义;例意为“(赤龙)颜色丹红”。必须申明的是,古人看待事物非常强调辩证统一,不可偏废,从而始终保持着客观、清醒的认知态度与评判标尺,尽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然龙作为人类认识自然、解释奥秘、寄寓情怀的通灵神兽、部落圣物乃至民族图腾,是中华先民认识世界、观照世界、解释世界的重要明镜,然也映照出恶龙病龙、孽龙业龙等为祸降祟之阴暗面,如“业龙作祟,向海波水底擒来;邪怪为妖,入山洞穴中捉出”(《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40]27,龙能致人畜及禾木患病,如例表述“(妖龙使)禾苗出现病虫害”,据史观之,甚至龙本身亦能染疾需求助兽医疗治,见(西汉)刘向《列仙传卷上·马师皇》:“马师皇者,黄帝时马医也。知马形生死之诊,治之辄愈。后有龙下,向之垂耳张口,皇曰:‘此龙有病,知我能治。’乃鍼其下口中,以甘草汤饮之而愈。后数数有龙出其波,告而求治之。一旦,龙负皇而去。”[41]7可见先哲们观察细致,辩证充分,清王晫《龙经》亦云:“不得自在曰薄福龙,灾害数作曰恶龙,愤怒杀人曰毒龙,苦行雨曰乖龙,未升天曰蟠龙。”[20]105统计龙部字词,情感褒贬对比为9﹕1,可知古人对龙具有顺美匡恶、涤瑕荡秽之鲜明扬弃态度,从而使得龙在历史长河中处处洋溢着正能量、好声音,受到全国各地民众的热烈欢迎与顶礼膜拜,并渗透融入乡野村间的日常生活。

武丁时期卜辞有“勿呼妇好伐龙方”(《殷虚书契续编》第四卷二十六页第二片)。“龙方”为商代方国名,在商王畿西北部,属崇龙尚龙之上古部落,乃夏部落集团的后裔,是商王朝的劲敌,双方曾长期交战,甲骨刻辞载“……呼师般取龙(方)。《合集》6587”,“己卯贞:令臿以众伐龙(方)。《合集》31972”,后“龙方”部落归顺商王朝,向商王进贡,且勤王护驾,如“贞:龙(方)来以羌。《合集》9076”,“贞:呼援龙(方)。《合集》10075正”,正因龙方部落与商王朝关系日趋紧密,其方国盛衰沉浮亦受到商王之密切关注,并多次贞卜其国势国运吉凶,卜辞载“贞:龙(方)其有祸。《合集》4656”,“贞:龙无祸。《合集》6664反”,龙不仅作方国名、部族名,亦深深融入地理山川,成为华夏各族的底层记忆与文化表征。地名乃人类根据地形地貌、历史事件或人文典故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地理实体以意义名称,“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对地理实体进行认知化、指称化、符号化的语言结果,深刻隐喻着地与人、事及物的各种关系,是国内外各民族研判地方认同、民族归属、精神寄寓的重要依据与文化观念,对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古希腊·柏拉图语)古老哲学命题具有认知溯源的导向功能”[42]。历史上西南边陲绝非“天高皇帝远”、蛮荒之地和化外之邦,而是久染文明、联系密切、融为一体,作为体现文化认同、丕显大一统的活化石,云贵诸省以龙作地名者俯拾皆是,以贵州贵阳市为例,如贵阳花溪区有桥梁叫龙南桥、龙泉桥、龙田大桥、大龙滩桥、新哨龙井桥,街区支路名龙江巷、蟠龙路、青龙北巷、青龙南巷,有市场地片称龙治、蟠龙市场,有农村居民点坐落位置山峰山坡田井等地势地貌谓龙腰、龙洞、龙潭、龙田、龙田大坡、龙眼睛(坡)、龙云、龙头(坡)、龙家坡、龙家山(坡)、龙家湾(坡)、龙阿坡、龙坡、大龙坡、龙虹坡、龙杆坡、龙岗坡、龙扛坡、龙汪坡、龙角坡、龙耕田(坡)、龙洞坡、龙滩坡、打龙坡、凯龙寨(坡)、蒙龙山(坡)、大龙阵(坡)、龙井对门(坡)、龙颈大山(坡)、龙井坡、龙井坝、龙井沟、懒龙塘、龙泉塘、龙滩、龙滩口(洞)、上龙滩、大龙滩、鸡龙滩、龙滩边、龙打岩、龙头上、龙尾巴,有山峰谓龙井后山、二龙抢宝、九龙山、真龙山、龙洞山、大龙头,有关隘谓骑龙关口,有泉水名九龙泉,有井水叫龙井山,有河流呼龙滩河,有亭台称龙井寨亭、九龙亭,有寺庙唤作龙泉寺、回龙寺、青龙寺、云龙阁,有祠堂叫龙永秀家祠,有村子呼作骑龙村、摆龙村、羊龙村、石龙村、龙王村、龙云村、龙井村、龙山村、龙五寨村、龙泉寨村。贵阳云岩区有桥题做化龙桥,有火车隧道称龙宝冲隧道,有碑唤九龙浴佛,有寺庙谓回龙禅寺,有山峰叫象天龙,有山坡名母猪龙、青龙山,有水潭称大龙滩、小龙潭、半边龙潭,有龙井(水井上建有龙王庙及亭,为贵阳三大名井之首),有堤坝名石龙拦河坝,有道路叫龙井路、双龙路,街区支路亦有龙井巷、龙坝巷、龙潭巷、龙泉巷,有泉水名龙潭、大龙滩,有关隘唤龙井关、龙家寨大关口,有风景区称龙角林,有公园谓大龙滩湿地公园、乌当盘龙山省级森林公园,有寺庙叫龙山寺、回龙寺、青龙寺、青龙观音寺、白龙寺灯堂、可龙大庙遗址,有小学名小谷龙小学。观山湖区有村名为小龙村。南明区有片区称龙洞堡。有农村居民点叫龙眼岩、龙家寨、龙井湾。有农区名龙洞堡农区。有快速路叫贵龙大道。有主干路名龙洞堡大道。有次干路称龙腾路、龙水路、龙岭路、龙家寨道路、回龙路、见龙洞路、见龙巷。有桥梁唤作龙洞桥、见龙桥、老见龙桥、龙洞堡农场辅线桥、龙洞堡大道高架桥、贵龙大道高架桥、贵龙大道关堰大桥。有隧道称龙洞堡机场隧道、青龙山隧道、新青龙山隧道。有山坡叫龙角坡、龙眼岩长坡上、龙眼岩对门坡。有山峰谓青龙山。有河流名龙头河。有泉水名龙潭。有洞穴叫见龙洞、白龙洞。有寺庙唤回龙寺、白龙禅寺。有风景区称龙门书院、贵州永乐龙湖水利风景区。有公园谓龙山公园。等等。

通检最新贵阳行政地图册穷尽全部含“龙”地名,并借助百度地图、高德地图、360地图等大数据进行比对溯源(个别存疑地名本人亲赴当地进行田野调查详实确认历史源流),贵阳大量蕴“龙”地名无声诉说着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百姓尊龙敬龙、尚龙慕龙的酽纯绵长古俗余绪,是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大一统的历史见证。据表1可知:龙字在古代汉语中义项繁多、指涉广泛,然经过缜密爬梳华夏先民对龙之崇拜内核却始终一以贯之、痴情不悔,表明其词义演变脉络有迹可循、有法可依,“从某种程度上说,理清名物词发展演变的历史层次,也是我们对古籍词语进行去伪存真、忠实还原的‘古史辨’过程,意义重大”[43],足证汉字对考证古史、寻根家园的史料语料价值,堪称“一字即一部文化史”(陈寅恪语)[44]180的语言史观。

三、龙喻皇权:《康熙字典》龙部字观“龙”之世界秩序

“秦家祖龙还刻石,碣石之罘李斯迹”(唐·韦应物《石鼓歌》)[45]127,龙因其器宇轩昂、神通广大、兼容并蓄诸多卓异特征,常被用来隐喻德才兼备、卓尔不凡的俊彦清称或英雄豪杰,《易·乾》:“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这些“人龙(人中之龙)”“人中龙凤”“人中龙虎”往往都是人世间内圣外王、惠外秀中的彬彬君子、杰出人物、理想代表,如早至春秋时晋文公即被譬喻为龙,见《史记·晋世家》:“龙欲上天,五蛇为辅。”司马贞索隐:“龙喻重耳,五蛇即五臣:狐偃、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及子推也。”[46]1185上古传说伏羲有兄弟八人,世号八龙,南宋王应麟《小学绀珠·氏族·八龙》:“《伏氏谱》曰:伏羲兄弟八人,世号‘八龙’。”[47]285前贤不仅喜欢用龙来指称名人雅士,亦常以龙自比自喻者,如“伤哉龙受困,不能越深渊。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三国魏·曹髦《潜龙诗》)[48]102。曹髦以龙自喻,道出“龙游浅水遭虾戏”之苦闷不甘。“南阳有龙凤(凤指庞统,时人目为凤雏;龙为诸葛亮,雅号卧龙),乘时各飞翻”(明·高启《咏隐逸庞公》),以龙自喻者最有名的首推自号“卧龙”之诸葛亮,因他胸怀经天纬地之才,却隐居隆中茅庐,未逢其主,聊以自勉,《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49]210龙遂成为后世品藻人物、谈论风骨的级差范畴、经典评价与常用术语,如《南齐书·王僧虔传》:“舍中亦有少负令誉弱冠越超清级者,于时王家门中,优者则龙凤,劣者犹虎豹。”更有甚者,龙古代被封建皇权相中,跃升至帝王的神圣象征,据说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龙的皇帝乃秦始皇,号“祖龙”,见《史记·秦始皇本纪》:“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裴骃集解引苏林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46]1397龙从自然万物生灵之首跨入人类世界的等级结构、政治逻辑及语言修辞,被专门用于比拟九五至尊及天潢贵胄,并凝固成型,跃升为古代中国朝野上下积极构建世界秩序的取法对象、政治隐喻、皇权符号。

“世上苍龙种,人间武帝孙”(唐·李商隐《鄠杜马上念汉书》),中国古代的世界秩序理念源于“天下观(又称“天下体系”“天下主义”或“天下秩序”等)”的世界认知、政治哲学、经典表述,李扬帆曾精辟指出:“如果非得用一个概念系统表达传统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一种‘世界秩序’(事实上是东亚秩序,但存在一种超越东亚的世界性的想象),传统中国的世界秩序确实可以被称为‘天下秩序’。”[50]值得注意的是古人观念中龙属万物之王者,而皇帝乃世界的主宰,龙与帝王二者对应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天下’表达了中国皇帝统治天下万物的思想。因此‘天下’是支撑中华帝国组织系统的最高政治价值的表达,是每位皇帝君临全部世界——‘中国’就被看作是全部世界之绝对权力的象征”[51]225,其追求目标与最高理想乃世界大同、人间乐土,是华夏多民族国家迈向大一统的活水源泉与文化基因,国际政治学界普遍承认“中国的世界(天下)从未丧失其一统的意义和文化的完整”[52]8,并敏锐洞察到“(中国世界内的精英统治者及中国境外的藩属统治者均相信)真龙天子全智全能的榜样和德行所具有的神秘影响,不仅及于中国本土,而且可以超越中国疆界,普及全人类,给予他们和平与秩序”[52]11。与欧洲小国林立、烽火不断迥异的是,古代中国通过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开拓进取发展成让全世界为之惊叹着迷的文明古国、超稳定结构,“中国最突出之处在于,几千年前形成的文明经久不衰,延续至今,这与尼罗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和印度河流域创造的文明截然不同。这种贯穿人类历史的传承,成为中国曾经持有而且仍然持有的中心论思想的基础”[53]28,究其内因本质在于56个民族有着不约而同的图腾信仰、民族共识与普世价值,均认为自身乃同文同种、同宗同源、属龙子龙孙、龙胄龙裔,故能突破“华夷有别”藩篱桎梏,达到“王者无外”“天下一家”的政治目的,始终强调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行同向,如北方匈奴族即有崇龙敬龙古俗,《史记·匈奴列传》:“五月大会茏城(即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司马贞索隐:“崔浩云:‘西方胡皆事龙神,故名大会处为龙城。’《后汉书》云:‘匈奴俗,岁有三龙祠,祭天神。’”[46]2197表明匈奴人对中华龙之高度认同,故即使国际上对古代中国世界秩序持严厉批评者也不得不承认“《天下体系》的成功表明,中国内部有一种以中国方式解决世界问题的热望,一种以民族主义的方式解决全球问题的渴望,特别是当他们提倡一种爱国主义形式的普世主义(apatriontic form of cosmopolitanism)时尤为如此”[54]。与牛、马、羊、熊、鸟等动物相比,龙乃“东方之兽”(《论衡·符验》)、“水之怪曰龙、罔象”(《国语·鲁语下》)[27]36,无疑更凸显兼容并包、复合多元的超强代表性、典型性,“龙,君也”(《广雅·释诂一》),在帝王皇室眼中,它更是力量强健、伸缩自如、威严神圣的至尊象征与显赫标志,故对其青睐有加、推崇备至,故西汉贾谊《新书·容经》曰:“龙也者,人主之辟也。”龙作为一种大型猛兽成为帝王发迹荣登权力宝座的政治表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龙者,君之象也。《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大王当龙升,登帝位也。”检《康熙字典》相关字词诂训亦有明证如下。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57]40,龙为封建皇权所垄断专用,帝王常自诩“真龙天子”“元龙”“飞龙”“乾龙”,秦始皇初谓“祖龙”,刘邦自况“赤龙”,唐太宗别称“髭龙”“髯龙”,帝王相貌命名“龙颜”“龙准”,皇帝身体誉为“龙体”,帝王穿戴“龙袍”“龙衮”“衮龙(袍)”“龙衣”,御案名“龙案”,御座叫“龙椅”,帝王的床铺称“龙榻”,皇帝所居之禁中尊为“龙禁”,天子或太子的住宅叫“龙邸”,皇帝乘坐之车辇名“龙銮”“龙辇”“龙驾”“龙服”“龙轩”“龙辀”“龙辂”“六龙”等,天子仪仗画有两龙蟠结的旗帜唤作“龙旂”“龙旟”,王侯之棺饰叫“龙帷”,侍卫帝王之马军号“龙卫”,唐玄宗时禁军叫“龙武军”,皇帝的扈从称“龙扈”,帝王近卫官卒谓“御龙”,依附帝王叫“托凤攀龙”“讬凤攀龙”“扳龙”,东宫僚佐官吏随太子即位而得重用谓“随龙”,天子之坐骑称“龙骑”,天子的马舍为“龙厩”,传达皇帝命令的牌子名“龙牌”,帝王之诏旨、圣旨称“龙綍”“龙纶”,古代使臣奉皇命所执的龙形符节谓“节龙”,帝王的子孙誉为“龙种”“龙胄”,皇帝之恩典尊为“龙恩”,帝皇颁发的历法名“龙躔”,皇位称“龙位”“龙廷”,帝王之气叫“龙气”,王者兴起赞曰“龙兴”,随从帝王创业叫“从龙”,群雄争夺天下称“龙斗”,皇帝驾崩讳饰“乘龙”“龙升”“龙御上宾”“龙驭宾天”“龙去鼎湖”,帝王之丧车名“龙輁”“龙輴”,皇帝的棺椁称“龙椁”。有意思的是,龙也常常频繁被优选为帝王年号,年号乃古代中国一种特有的纪年法,“不仅寓意‘真龙天子’可以控制时间、顺天应人及君权神授,也翔实记载着古代上层宫廷结构的祥瑞福兆、天命观念、政治诉求及庙堂典制”[58],考诸史书,历朝帝王取“龙”作年号数量高达14个,如“黄龙(公元前49年)”为汉宣帝刘询在位时最后一个年号,三国吴大帝孙权也曾使用“黄龙(229―231年)”年号,“(壬午,梓州刺史段子璋反)子璋自称梁王,改元黄龙”(《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八》),唐朝梓州刺史段子璋亦曾反唐封王,立过“黄龙(761年)”年号;“龙兴(25―36年)”为东汉蜀郡太守公孙述于王莽之乱称帝时的年号,十六国时期后赵大黄帝侯子光(羯族)也使用“龙兴(337年)”年号,唐时南诏国第九位君主劝龙晟亦改元“龙兴(810―816年)”,大理正康帝段正兴第三个年号亦作“龙兴(1155―1161年)”;魏明帝曹叡采用“青龙(233―236年)”年号,十六国时期后赵哀帝石鉴(羯族)亦曾立过“青龙(350年)”年号,后燕昌黎王兰汗(鲜卑族)亦改元“青龙(398年)”;“龙飞(396―399年)”为十六国时后凉太祖吕光(氐族)的年号;“龙升(407―412年)”乃十六国时夏国世祖武烈帝赫连勃勃(匈奴族)的年号;“龙朔(661―663年)”属于唐高宗李治的第三个年号;“神龙(705年)”是武周王朝武则天的最后一个年号,唐中宗李显继位沿用“神龙(705―707年)”年号;唐中宗李显后改元“景龙(707―710年)”,表明他嗜好龙字年号;“龙纪(公元889年)”乃唐昭宗李晔的第一个年号;“见龙(780―783年)”为唐时南诏国第六世王异牟寻的年号;“龙德(921―923年)”为后梁末帝朱友贞的年号;“白龙(925―928年)”乃五代十国时期南汉高祖刘使用的第二个年号;“龙启(933―934年)”为闽惠帝王延钧的年号;“龙凤(1355―1367年)”乃元末(国号宋)小明王韩林儿的年号,汉明皇帝田九成亦建元“龙凤(1397)年”,遍阅典籍史册有关龙选为年号之海量史料语料突出表明:封建时代(神)龙与帝王如胶似漆、合二为一、难解难分。“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龙作为万民景仰的图腾神、精灵神、吉祥神、保护神,演绎成王侯将相的追捧圣灵,以龙为号着眼于龙神显灵,保驾护航,长治久安,是古代中国统治阶级构建世界秩序的民意基准与政治神话,《旧唐书·太宗纪上》载:“太宗时年四岁,有书生自言善相,谒高祖,曰:‘公贵人也,且有贵子。’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唐·上官昭容《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其一)[59]98,以龙为尊、取龙为年号构成古代中国世界秩序的核心理念与政治特色,其声威更是波及海外,引发汉字文化圈及丝绸之路周边国家纷纷效仿,如历史上越南、朝鲜、日本等国依中国惯例先后使用年号纪年,如越南李朝李圣宗李日尊第一个年号为“龙瑞太平(1054―1058年)”(或作“龙瑞天平”)[60]65,第三个年号改元“龙彰天嗣(1066―1068年)”[60]65,而“龙符元化(1101―1109年)”(或作“龙符”,见《大越史记全书》)[60]65乃李朝李仁宗李乾德的年号,“治平应龙(1205―1210年)”[60]66为李朝高宗李龙翰的第四个年号,后黎朝第二十二代君主黎纯宗黎维祥亦取“龙德(1732―1735年)”[61]1079。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至今仍在通行年号纪年,且年号均典出中国古籍史册,日本堪称是竭力模仿古代中国政治体制、典制习俗最为勤奋最具成效的追随者、模范生,日本天皇甚至直接将唐朝皇帝的年号借用过来作为自己的年号,如日本清和天皇照搬唐太宗的年号“贞观”[62]102,圆融天皇使用唐德宗的年号“贞元”[63]312,凸显出古代中国对汉字文化圈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深远影响,正如著名学者(日)山中顺雅指出:“如果没有这些中国皇帝专用词以及作为表记符号的汉字的话,也许日本列岛上就不会出现天皇制度;如果没有中国的皇帝制度的话,可以说就不会有日本的天皇制。日本的天皇制的根在中国。”[64]118诚如斯言,“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65]133,尽管帝王帝制已沦为尘土,然龙于现代国人心中却始终未曾缺席远去,因龙乃古代中国的钢筋铁骨、超强基因给中华民族血脉肌体注入了免疫抗毒、永葆青春的自信灵魂,大力挑起炎黄子孙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的民族脊梁,是泱泱中华数千年辉煌文明史的一枚亮丽名片,历久弥坚。从这个意义而言,以龙为代表的古代中国文化熔铸为华夏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古老注脚、智慧源泉、民族精魂,是西方世界只会贪婪守财、张牙舞爪、喷火施虐之“dragon”望尘莫及、远远无法比拟的,与欧美文化观念内“dragon”始终矗立于人类对立彼岸之根深蒂固“傲慢与偏见”迥异的是,“津无蛟龙患,日夕常安流”(唐·孟浩然《与黄侍御北津泛舟》)[66]177,龙与华夏先民虽曾有过激烈交锋(如龙患龙祟、龙蛇之孽等),最终结果却是握手言欢、携手前行、荣辱与共,嬗变而成炎黄子孙自强自立、斗志昂扬、拼搏向上的伟岸形象,充分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和实生物”(《国语·郑语》)[27]89、扬善弃恶的生态理念、生存智慧与“形器不存,方寸海纳”(东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67]402(林则徐名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源于此)的哲学特质、民族精神,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弘扬民族精气神、彰显文化软实力的动物明星、闪亮标签及经典案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普世理念建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自是明时不巡幸,至今青海有龙孙”(唐·李商隐《过华清内厩门》)[68]157,龙文化作为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字里行间、词义语辞充分流露出先民对龙的世界感知、哲理思索、社会应用、人类记忆,是管窥中华史前以来文明嬗变的关键突破口,“词典尤其是大型权威辞典的精确解释是我们考察语言文字及人类文化现象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学界赖以作出事实判断与结论产生的关键支撑材料”[69],故以古代最为权威的工具书《康熙字典》龙部字词为研究目标,从汉字文化学理论视阈深入观照剖阐后发现:龙从一大型爬行动物经过古圣先哲们连续不断的语义阐发、逻辑推理、政治建构,逐渐登堂入室、超凡入圣,衍生演进成萨满神兽、氏族圣物乃至部落图腾,并因其遨游宇宙、功能强大、无所不包,被封建皇权垄断作帝王权柄象征,成为古代中国上层政治有效构建世界秩序的祥瑞动物、叙事对象、特殊符号。审视《康熙字典》龙部字词可见龙族字词自成体系,且井然有序,有力地印证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对社会生活、典制习俗、喜怒哀乐、民心向背等民族秘史具有直观映射的镜像功能[70]59,尤为重要的是,由于龙被神州大地56个民族高度认同、集体膜拜,故它始终融汇为华夏多民族大一统历史进程中的核动力、原子能、向心磁,且成为周边诸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及陆海丝绸之路各国的价值认同与理念共识,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传播符号与友好使者。近代中国虽因统治者闭关锁国、蔽明塞聪导致欧美列强利用坚船利炮轰开国门造成“亢龙有悔”(《易·乾》)[14]2、生灵涂炭,然亿兆国民在屡经神州陆沉、百年沧桑等空前浩劫情形下,激发起中华无数热血儿女、龙子龙孙的血性、韧性、灵性、悟性,唤醒国民灵魂深处积淀已久的龙文化超级基因与自强精神,大力助推炎黄子孙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同仇敌忾、共御外侮,使得泱泱中华再次“飞龙在天”(《易·乾》)[14]2,新中国以“东方巨龙”矫健英姿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向世人正式宣告民族崛起、文化复兴、王者归来。正如著名音乐人士侯德健《龙的传人》歌词所云:“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成长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71]26-27龙经过昔圣时贤千万年来的演绎升华、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已然是全体国民乃至海外华人的身份标志与国族象征,继续引领炎黄子孙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当今错综复杂、波澜诡谲的国际新形势下,挖掘汲取龙之正能量,颂扬继承龙之好声音,仍然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薪火相传的主旋律和最强音,永不褪色,遗泽千秋。从这个意义而言,一段《康熙字典》龙部字词的字形演变、字义衍生、字音通转的语言史可谓炎黄子孙集思广益、自强不息、历久弥坚的民族史诗和文明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