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沉积相研究

2021-11-02郭伟鹏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沉积相泥岩盆地

郭伟鹏

(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延长气田采气一厂,陕西 西安 716000)

A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地内的大型岩性气藏之一,该气田中的盒8段是主力产气层之一,由于其在天然气产层中的重要意义,以往有众多学者对其展开沉积相的研究。

1 区域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以太古界和早远古界的变质结晶作为基底,经过多年的发育与沉积,形成新生界地层,属于典型的克拉通盆地。在该类盆地的基地上,第一次沉积底层是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在中一晚奥陶世的时候,该盆地地壳抬升,造成部分底层的缺失,据推断,间断时间大概为1.3亿年。

在印支期之前,该区沉积基底自西向东倾斜;在印支期,该区地层的构造应力出现西强东弱的特征,受力出现不平衡,造成盆地东部开始慢慢上升;到了燕山运动时期,该区盆地受到的南北向的左行剪切力和纵向压力较大,地层构造发生巨大的形态变化,进一步加剧了隆起作用,造成盆地东部出现大幅度的抬升,盆地彻底变为向西倾斜,这时候,盆地内部出现大量西倾的单斜构造。在喜马拉雅时期,该区盆地再次出现西南方向的抬升,进而形成如今的构造。由于在石炭纪到二叠纪,整个盆地发生了一次水退的过程,导致此处盆地由海相往陆相发展,直至二叠纪末期,该处盆地已经完全发展成陆相沉积盆地。三叠纪晚期,盆地内的淡水内陆湖泊沉积逐渐发育,直到形成今天的构造——三山夹两盆。现金,盆地构造呈南北走向,同时,东坡陡,西坡缓,向斜不对称,总面积约为25×104km2(图1)。

图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2 地层基本特征

下石盒子组命名来源于石盒子沟,该地层顶部岩石为骆驼脖子砂岩,底部岩石为桃花泥岩段,底层厚度大概120m~160m,是晚古生代时期鄂尔多斯盆地发育的最大规模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了方便研究工作的开展,将盒8段划分成两个小层,分别为盒8上、盒8下。

骆驼脖子砂岩底即为盒8下亚段底面,主要地层特点是发育灰白色细砾岩、含砾粗砂岩、灰色中砂岩夹薄层泥岩,其中,部分含有凝灰质,地层顶部是比较稳定的砂岩,经过测井,获得钟形曲线。盒8下地层厚度大概为18.8m~47m,厚度不均匀,经过测算,该处地层平均厚度为29.2m。盒8上地层岩性主要表现为灰色或灰绿色粗砂岩、中一细砂岩与深灰色、灰黑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岩,其中,部分井段发育为暗色泥岩,盒8上地层厚度大概为14m~51m,厚度不均匀,经过测算,该处地层平均厚度为29.2m。测井响应显示为“高GR、高AC、低RT”。

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1 沉积相类型

根据对本研究区开展资料调查与分析,了解该区域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剖面结构等特征,可以将盒8段沉积时期的沉积相总结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具体沉积相划分方案见表1。

表1 研究区沉积相划分方案表

3.2 沉积相特征

在本研究区,盒8段沉积时期处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三角洲平原亚相相带,该处沉积物具有粒度粗,心滩分布散落的特点。根据研究,心滩主要处于辫状河道交叉处。该处具有河道宽、水浅、细粒沉相不发育的特征。在以上环境中,河道走势随着水流量的变化出现一定的摆动,造成辫状河河道的底部沉积物出现粗颗粒沉积物,由于水流变化频率较高,导致河道频繁发生改变,导致沉积下来的河道砂体反复切割与叠置,上部细粒沉积较少。

3.2.1 心滩

心滩微相在辫状河沉积储层最为有利。该处占据主导地位的岩相是块状层理砂岩相,接着是发育平行层理砂岩相。根据心滩沉积序列可见,该处岩相呈现出正韵律或复合韵律特点,主要特点是向上粒度逐渐变细。根据相关研究绘出其测井曲线,曲线呈现为箱型或是钟型形状,岩性也表现为向上变细的趋势。层理规模也呈现从下到上逐渐变薄的趋势。根据复合韵律和正韵律可以得知,改层段水动力比较稳定,同时物源充足,见图2(a)。

图2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微相曲线特征

3.2.2 辫状河道

滞留含砾砂岩相发育规模小,且一般只在河底发育,砂质泥砾岩相发育范围更小,仅仅在个别井的河道底部,且厚度非常不均匀,变化较大,平行层理砂岩相主要发育在河道沉积末期,同样表现为厚度不均匀,变化大,具体见图2(b)。

根据河道沉积序列可见,该河道岩相具有向上粒度变细的正韵律结构特点,自河道底部往上,单层厚度、层理规模均逐渐变小,岩性也从含砾粗砂岩转变成粗砂岩、中细砂岩、粉砂质泥岩。

3.2.3 河道侧翼

由于河道两侧水动力较弱,该处微相经过水流冲刷由充填悬浮细粒沉积物发育而成,岩相组合的粒度比较细。沉积构造主要呈现为水平层理,尤其是在粉砂质泥岩及泥岩中,多见厚度不大的水平层理。根据相关研究绘出其自然伽马和电阻率曲线,大多表现为中低幅度微齿钟型,见图2(c)。

3.2.4 泛滥平原

泛滥平原一般以泥岩的形式出现在沉积旋回的顶部,偶尔可见水平层理的泥岩夹块状砂岩,也有可能出现砂泥互层,植物化石等,根据相关研究绘出其自然伽马曲线和电阻率曲线,大多表现为锯齿状,具体见图2(d)。

根据本文研究,基本上可以确定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的主要发育时期为盒8段沉积时期,根据构造特征,将其细致的划分为心滩、辫状河道、河道侧翼、泛滥平原。另外,本文研究认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多发育在山1段沉积时期,根据构造特征可以细致的划分成河床滞留沉积、边滩、天然堤、泛滥平原。

4 结语

综上所述,鄂尔多斯盆地A气田盒8段沉积区平坦开阔,气候呈现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特征,物源丰富,多水系发育,为冲积扇—冲积平原的沉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最终形成了河道、泛滥平原与河间漫湖交互分布的沉积格局。根据相关古地理恢复研究结果,盒8沉积时期,该盆地是大华北盆地西部流域的“过水区”,各个方向的水系经过汇合之后,集中流向东南方,该区主体为冲积平原沉积环境,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泛滥平原、低弯度曲流河、洪泛湖(河间漫湖)等沉积相。

猜你喜欢

沉积相泥岩盆地
泥岩路基填料抗剪性能实验研究
不同pH条件下红层泥岩崩解特性研究
基于谱元法的三维盆地-子盆地共振初步研究
震源深度对二维盆地放大的影响研究*
盆地是怎样形成的
胜利油田垦119区块塑性泥岩钻井模式研究
风化泥岩地质断层水疏排工艺探讨
辽东湾北部地区古近系东营组一段层序沉积相特征
新疆伽师地区古近系沉积环境分析
GIS支持下银川盆地地震与活动断裂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