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东地区小麦生长期间不同除草方式效果试验小结

2021-11-02程利国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芸苔内酯除草剂

程利国

(永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河南,商丘 476600)

豫东地区处于亚热带向温暖带过度地区,这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并促使豫东地区成为小麦生产的主要基地。但是小麦在不同生长期间会遭受多种草害,主要有荠菜、播娘蒿、附地菜等,严重影响小麦苗的生长[1]。近几年,伴随着化学除草剂的长期使用,杂草的抗性和土壤污染不断加重;生产中使用不当,药害现象发生普遍,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掌握除草剂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我区通过在永城市新桥春光家庭农场和侯岭乡永城市棉花原种场进行了化学除草与人工除草对照试验,现将具体结果总结如下:

1 试验点基本情况

1.1 新桥春光家庭农场试验田

砂姜黑土,前茬作物大豆,平均亩产135kg,收后深耕整地。小麦品种郑麦1860,用31.9%戊·吡悬浮种衣剂包衣;抗旱后10月20日窄行匀播、行距18cm、亩播量14kg;小麦底施15-15-15复合肥50kg/亩,拔节期追施尿素15kg。抽穗—灌浆初期试验地均采用45%戊·咪鲜胺+芸苔素内酯、4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芸苔素内酯进行综合防控2次。

1.2 永城市棉花原种场试验田

两合土,上茬大豆,平均亩产120kg,收后旋耕整地。小麦品种周麦27,用31.9%戊·吡悬浮种衣剂包衣;雨后11月16日等行条播、行距20cm、亩播量20kg;底施24-14-7复合肥60kg,起身期追尿素15kg。齐穗—灌浆整个试验田用42%戊·多菌灵+芸苔素内酯、45%吡唑醚菌酯·咪鲜胺+芸苔素内酯进行2次综合防控。

2 试验设计与试验时间

2.1 试验设计

针对两个不同小麦种植地区,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将整块试验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人工除草处理,一部分作化学除草处理,不设重复,人工除草面积为1亩,化学除草面积为10亩。

2.2 试验时间

正常年份麦田冬前杂草的出苗率为90%以上,并且杂草处于幼苗期,植株矮小,组织稚嫩,对药剂的敏感度最低,此时除草效果最好,且用药少,对周围的环境污染也较小,是行化学除草最佳时期。

新桥点:2月27日(返青期),采用3%双氟·唑草酮可湿性粉剂+芸苔素内酯化学除草;对照区3月4日采用背负式除草机中耕除草、4月8日人工拔节大草。

候岭点:3月10日采用34%氯吡·唑草酮+芸苔素内酯除草;对照区2月28日采用背负式除草机中耕除草;5月8日拔节个别残余大草。

2.3 试验调查

通过在小麦不同生长时期观察其不同除草方式使用前后的苗情变化情况,特别是在收获前期对小麦的产量差异进行充分的调查。

3 试验结果

3.1 观察两组小麦的叶色、株高

运用化学药剂除草的小麦,虽然自身没发生药害,但是一周后可观察运用除草剂除草的小麦与人工除草小麦相比,叶色浅、株高偏低;进入到成熟期时,打除草剂的小麦株高较人工除草的小麦低2.1-2.8cm。

3.2 观察两组小麦产量情况

对不同生长时期运用除草剂及人工除草方式的小麦产量情况进行分析,由表1可知:新桥点人工除草与化学除草相比亩增产79.23kg,增产率14.34%;候岭点人工除草较化学除草亩增产96.83kg,增产率22.70%;两组试验点中人工除草增产效果均明显高于化学除草组。

表1 两组小麦产量情况对比

4 结论

近年来,随着小麦生产科学水平的提升和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豫东地区的小麦生产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小麦的不同生长期都将遭遇杂草的侵害,影响其生长,针对这个问题,就需要采取应对措施,保障小麦的正常生长。通常对杂草的处理措施为化学除草剂,但是其会导致小麦产量的损失,但是如果不对杂草进行处理,也会导致小麦产量的减少[2]。随着综合治理理念的提出,要求将效益观、生态观以及系统观等进行融合,并始终坚持以提升小麦品质和产量为核心,进而从优化农田环境入手,全程为小麦的生长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3]。针对麦田草害现象,就需要着重探讨人工除草与化学除草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本次研究主要借助人工除草方式与化学除草方式的对比,探究在两者作用下对小麦生长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化学除草方式对小麦的生长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中耕除草可利于促进小麦生长,增产效果优于化学除草;尤其是行距适宜的情况下,除草与增产效果更为突出。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不同除草方式首次试验,中耕除草与化学除草的增产效果需进一步印证。例如在后续的实验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化学除草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对其除草效果的影响因素。针对注意问题:针对田间不同的杂草,要对化学除草剂进行合理配置,进而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同时,要选择在小麦生长安全期内,选择小麦对杂草覆盖少的时期进行施药。同时,在进行化学施药时应尽量避开低温、干旱以及降雨等恶劣天气,防止对小麦及周围环境产生药害。最后,麦田化学除草应尽量选择二叶期到冬至前进行[4]。影响化学除草效果的因素可能为:用水量的偏少,一般来说,每亩小麦田用水15kg,如果用水量偏少,将会导致化学除草剂喷洒不均匀,影响除草效果。其次,喷雾器的质量较差,目前所用的手动式喷雾器,跑、冒、滴以及漏现象严重,雾化程度低,导致农药利用率低,除草效果也不理想。

总之,在小麦不同成长时期对其进行除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人工除草与化学除草两种方式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人工除草方式更有利于提升小麦苗的生长,提升其小麦产量。但是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针对化学除草方式还有很多的影响因素,这就需要在后期的实验中进行持续改进,进而得出精准结论。

猜你喜欢

芸苔内酯除草剂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应用技术
穿心莲内酯滴丸
芸苔素类物质生物学活性比较研究与评价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农药及除草剂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蒙药如达七味散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
芸苔素内酯对水稻生长的调节作用研究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