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看中的中国清代传统园林图像*

2021-11-02刘习宁侯力丹

大众文艺 2021年19期
关键词:观者伯格文人

刘习宁 侯力丹

(1.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24;2.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0)

一、清代中国园林发展

清代是中国传统园林发展的最后阶段,其园林的存世数量最多,著名的苏州园林就是其中之一。清代园林从风格上出现了明显的南北之分,北方园林多为皇家园林或达官贵族的私家园林,气魄宏大、设计精巧、豪华气派,突出皇家或官宦的高贵不凡,建园方面也受江南技法的影响。江南园林体量较小,主要体现幽深淡雅、布局曲折,追求水墨画一样的清雅淡泊。即所谓虽毫厘之地却意境深远悠长,这些都是文人士大夫在追求隐逸山林的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但是私家园林所蕴含的特有的文人精神特质在清代有所消减,当时的园林主人除了文人士大夫之外,还有富商、地主等财富相对较多的阶层,他们更加注重园林的豪华、舒适、观赏性、享乐等实用性,对园林中蕴含的独立人格的保持和人生价值的追求有所淡化,文人园林在向市民园林进行转化。清代私家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最后阶段所体现出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第一,园林的数量及规模庞大,以致其在全国得到普及,留世量较大。

第二,园林南北风格相互融合、渗透。

第三,清代造园总体风格的转变。

第四,重视园林的建造技巧、布局、细节与构成,轻视对园林艺术风格总体气势的表现和把握。园林建造数量虽多,却没有进行造园理论的梳理和总结。

第五,皇家园林开始初步有中西结合的趋势,并通过中西交流把中国园林介绍到西方世界。

19世纪末期,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陈旧的封建统治日趋瓦解,使得中国传统园林受到强烈的冲击并开始衰落。新的现代园林开始出现并慢慢成为主流,所以说清代的中国传统私家园林可以代表中国传统古典私家园林的终结和最终形式。因其存世量相对于前几代的数量较多,并且传播广、受众多、著名的园林现今也多为历史保护单位,故被大众知晓的园林比较多,人们对其了解也相对较多,以及认知度较高。

二、清代中国园林图像的呈现

今天,人们对于中国传统园林的认识基本上是从中国美术史,或者一些关于北京皇家、官宦府邸的园林和江南、岭南私家园林的纪录片、旅游宣传片等地获取,再或者是去到如苏州园林等这样的著名园林亲身体验,感受中国传统园林的魅力和了解其相关的知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和视觉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不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图像或视频内容,既方便了人们自主学习的发展,又无形中对一些不为大众所知的地域、习俗、特色景观等世界各个角落的风俗、景物进行广泛的传播。清代中国传统园林这一中国特有的园林形式在今天快速发展的视觉传播技术的支持下,也得到了很好地传播与推广,人们通过网络、电视、手机中的各种app、自媒体等形式,可以搜索到各种各样的关于清代中国传统园林的图像。那么这些图像中的信息是如何被当代人们观看的呢?当下人们对于清代中国传统园林的图像又是如何理解的呢?是否能通过观看体会到园林中的旷如、奥如、文人精神的意境呢?能否理解古代园林主人的造园思想、意图和感受呢?这就不得不提道一个在观看领域非常著名的学者——约翰·伯格及他的理论。

三、约翰·伯格的观看理论

观看是体验中最直接的重要方式,在体验中观看后所得到的感受,是认识、理解图像意义的关键所在。从某种程度上说,观看方式的不同也可以决定体验效果的差异。

在文艺复兴时期,当透视法被阿尔贝蒂发现之后,这种以科学为基础的方法便成了西方理解和评论图像最权威的方式。透视法被认为是没有感情的一种观看,它是科学的、中立的、客观的,并作为一种观看方式、原则和在绘画中运用的技术原则。它在视觉艺术中的地位被凸显了出来,并且也继续影响着当代人们的观看方式。透视法中的焦点透视法作为一种理性且以数学为基础的观看图像的重要方法,有其科学性,但也有其局限性,它使观者将目光固定于图像画面的“消失点”上,禁锢了观者的观看范围、束缚了观看自由。这使得观者的目光游移在“消失点”与图像的边缘,将其与真实的自然空间、景物相比较、联想,并判断图像的逼真程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观者的主观知觉活动对图像意义中非透视法因素的创造性。

约翰·伯格是当代英国著名艺术批评家、作家、画家,其著作《观看之道》已成艺术批评的经典,影响深远,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还在英国BBC播出同名电视系列片,在艺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约翰·伯格的图像批评理论是以对观看模式的“重新构成”为主题,探讨了在以观者为研究中心的批评范式下,由于观者各方面的介入给图像的含义、理解、解释带来不同的变化。这一理论以观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观者的观看角度来研究图像意义的变化在慢慢影响着人们的观看方式和创作方式,使得透视法观看方式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约翰·伯格的观看理论以观者作为观看过程中的主体来进行分析,那么存世数量较多的中国清代传统园林图像在以观者为主体的观看理论中在个体性观看与群体性观看这两种不同角度的观看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1.群体性观看的角度

根据约翰·伯格的观看理论,观看的群体性会受到社会环境、地域习俗、民族风俗习惯、古今异同等因素的影响,换言之,也就是说群体性的观看会受到其观者所在群体传统的影响。传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不经意的、根深蒂固的、隐蔽性的存在。它是把在人们日常中形成的秩序、规范、准则等作为一种群体无意识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并使这种集体无意识变成人们应共同遵守的文化心理结构和各种价值观念。在一定的时期内,长期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人们在这些文化心理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对某图像或事物的观看会得出相似或相同的解释和旨趣。传统在传承、发展的同时也产生着变化,无论是从古至今它在自我完善之中所做的变化,还是为了符合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需要,社会带给它的外部压力所造成的变化,这些都会使事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解释出不同的意义。

当观者群在同一种传统背景下,对清代中国传统园林图像进行观看(无论这些观者在哪里观看,通过什么途径观看,如在园林中观看,在自家客厅的电视中观看,在博物馆观看,或通过手机中的APP来观看等各种形式对清代传统园林图像的观看),此时,在群体性观看中,清代中国传统园林图像所表现出的含义、意境、趣味等会趋于一致。如,清代园林中的太湖石(比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观者们会直观地看到太湖石造型中“皱、漏、透、瘦”的特点。通过这些特点又能感受到园主人的文人身份和爱石、赏石的文人情怀。在观者的集体认知中,梅、兰、竹、菊是中国文人绘画中常用的题材,它们在园林中的出现也是一种顺应文人审美的表现,体现园林主人的文人品格。园林中的建筑如亭、台等在观者们的眼中就是用于休息的地方,也是在园林中对整体园林的人为装饰与点缀。园林中的其他建筑如楼、阁等都是有如书房、琴房、会客等具体功用的,在建筑上和景题中的匾额是对园中景致内意境的引导、提示与丰富。这些景题可以很好地为观者提供更加具有意境的联想方式,让观者们很容易想到在自然中出现的某些景观。观者们也可以在各自传统的基础上,对这些景题在含义、意境的表达方面有一定趋同的解释。但是这些清代传统园林图像在不同年代的观者群体中的解释会有所差异,这是由于观者所处年代不同、社会环境与发展状况不同所引起的。

2.个体性观看的角度

另一种观看是个体性观看,约翰·伯格认为,在观看图像时除了上文中所述的传统会成为影响个人观看的因素外,还有观者自身的经验(视觉经验、生活经验等)、个人经历、知识体系、价值观体系、社会阶层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在观者观看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使观者从这些自身因素出发把图像的意义理解为自己所希望看到的样子。

在观看同一清代传统园林图像时,图像中各种元素在不同人的观看中,对其意义的解释会有所不同。就像约翰·伯格做的一个实验调查,把一幅图拿给不同的人看,这些人中有工人、教师、学生、商人、理发师等他把他们分成三种人即普通劳动者、知识分子、资产者。他们在看到这同一幅图时所给出的解释都不尽相同,从而可以知道,在拥有不同知识、教育、阶层、经验、价值观等多种综合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对同一图像的解释是不同的。还以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为例,不同的观者对它的理解会有所不同(这里假设观者都是在相同的条件下,以相同的方式来对图像进行观看),文学家、教师等会以文学的角度和教师自己所在专业或感兴趣专业的角度来对它进行解释;艺术家会以线条、结构的错落等审美角度来对它进行解释;地质学家会从它的外表、风化程度、形成原因、发掘地等地质学的角度对它进行解释;历史学家会从建园历史、冠云峰的由来等史实的角度来解释它等等。从以观者的个人经验、价值观、阶层等的差异性为基础,对同一图像得出的不同解释这一点上看,园林与其创造者之间的神秘感被完全祛除了,创造者的意图与园林的意义、解释并非唯一的。这就拉近了观者与园林的距离,把原来的园林与造园者,变成了园林与观者的关系,观者从作者唯一的造园意图与意义中解放出来,可以与自己的经验、经历、体会相结合,这样所得到的解释会使原造园者的意图与寓意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多样性和时代性。

四、结语

约翰·伯格观看理论中的群体与个体性观看,都是从观者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观看的理论,他把观者的主体地位提升,强调了观者在观看过程中的重要性,使园林的创建者与园林表现的内在意义的唯一性相分离,把解释权还给观者,使园林与观者的距离拉近,从而可以更加深入、更加自主地去投入到园林的解读中,对人们了解、传播中国清代传统园林有很大的帮助与推动作用,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很好地理论助推作用。

猜你喜欢

观者伯格文人
我的爸爸叫焦尼
端午节观龙舟赛
文人吃蛙
“我”来了
扎克伯格赴欧洲议会道歉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邵洵美:文人中的性情中人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