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和《电脑报》二三事

2021-11-01

电脑报 2021年40期
关键词:电脑报纸质编辑部

创刊已经29年的《电脑报》对很多小伙伴来说并不陌生,它甚至陪伴了报社不少编辑的读书时光。当拿到充满淡淡油墨香味全彩报纸的时候,大家是否有想过《电脑报》是通过什么样的印刷生产流程,每周准时和广大读者见面的呢?近日,电脑报视频团队就来到了重庆分印点,以全程视频的方式为大家揭秘了《电脑报》的印刷流程,对此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前往电脑报官方微博查看原视频。

在多元化的新媒体传播手段面前,报纸和阅读带给人内心的那种平静是电子终端始终无法比拟的。一份报纸承载的不仅仅是读者那份持久关注的情感,更多是纸质版特有的阅读沉浸感。当我们在电脑报官方微博发布这支视频之后,也勾起了很多老读者与《电脑报》那种千丝万缕的过往。29岁的《电脑报》陪伴了很多人的少年和中年,如今《电脑报》即将迎来30岁,而那些曾经陪伴的读者,在一二十年的光阴变迁中,也有了新的模样!

这就如很多读者在留言中说到的那样,《电脑报》是一位IT科普的启蒙老师,如今的《电脑报》也许不再适合他们,但是他们仍然通过电脑报新媒体平台,保持着对《电脑报》的关注,以新的方式保持着对《电脑报》的热爱。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群可爱的小伙伴们,曾经或当下,与《电脑报》的那些故事吧!

编辑部@疯狂博士:电脑报的编辑很多都是电脑报的读者,谁也没有想到,自己最热爱的一份报纸,竟然变成了自己的一份工作,不过把热爱变成工作,这份感觉还是相当不错。

编辑部@小狮子:别看现在编辑们说起玩机技巧头头是道,各种硬件知识信手拈来,辦公室装机更是不在话下。其实和许多粉丝一样,在入职电脑报之前,也曾期期购买《电脑报》阅读,从一知半解到肚里有货,逐渐成为身边人的购机权威,少不了时间和汗水的积淀。《电脑报》就是一本编辑们扎根电脑报的“入职”指南。

编辑部@小崔姐:接手读编桥后,曾经为好几位粉丝去编辑部逐一找编辑在报纸上签名留念,我自己的抽屉里都还藏着我座位对面疯狂博士签名的一份老报纸。编辑作为一份职业,我们热爱和尊重这份职业,因此我也珍藏有自己从实习编辑到责任编辑署名转变的那两份报纸,从汲取信息的读者到内容生产者,从实习编辑到责任编辑,梦想照进现实的欣喜若狂至今难以忘记。

@a哆啦威梦:2015年高中时期开始接触,那时候对电子产品极其感兴趣,也是生活方式突变的几年,读《电脑报》了解科技方面的发展,对于理科男太有吸引力了。不过到2017年,学校门口书店就不卖了,然后也是忙着高考,再也没买过纸质报刊了。不过公众号更新的东西还是每次必看。

@阿择de窝:《电脑报》是我当年高中时的课外读物,也是变相炫耀的好装备。那时候网络不发达,报纸上的资讯可以给小伙伴们吹好久。

@ZYT_9788:高中的时候有位喜欢电脑的同学经常买,后来到大学就在校门口的亭子买,现在那个亭子已经不在了,很多报纸都进入数字时代了,真是回不去的青春啊!

@华岁廿:读《电脑报》接触了很多电脑和手机知识,为我后来选择计算机专业有很大影响,还记得高中和大学都是朋友找我推荐笔记本和手机,知识也都是从《电脑报》来的,后来还成为了学校的计算机社团社长,都有《电脑报》的影响在里面,大学毕业了,也很少看《电脑报》了,但应该会一直记得!

@铌钶钵镴锶:从初三父亲给买的第一份《电脑报》起,一直几乎一期不落地读到工作,真是受益匪浅,装机修电脑这技能够吃一辈子了。

@Spidrevw2367:非典那年,我们封闭住校,高三,也刚进入城市不久,数学小天才就是那时候带的《电脑报》。后来上了大学,我开始看,记得当时一块还是一块五。 再后来工作一直持续在看,报刊亭一点点的没了,固定的那家也没了。然后就开始订报。 想念封底的漫画,想念厚厚的一捆……

看到《电脑报》读者表示《电脑报》陪伴了自己的学生时代,甚至影响了自己的职业选择,真心觉得感动,也感恩读者长久以来的支持,并将继续以更加优质的内容回馈大家。2022年《电脑报》纸质版订阅已经全面开启,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扫描二维码了解订阅方式。

猜你喜欢

电脑报纸质编辑部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指导小学生纸质阅读的研究
电脑报自营店年末大促
电脑报自营店双11大促
电脑报自营店国庆大促
电脑报自营店元旦大促
编辑部的春天日常
疯狂编辑部之鸭腿饭(四)
电子疲劳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疯狂编辑部之快递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