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癌组织中SOCS1、GSTP1及DKK3基因甲基化状态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2021-11-01程志祥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癌基因甲基化试剂盒

黎 蓓,马 艳,李 盈,程志祥

肝癌具易复发、转移特性,短期病死率高,5年生存率始终低于50%,我国肝癌年死亡数占世界肝癌年死亡数的45%。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修饰方式,指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组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 碳位共价键结合的一个甲基基团[1]。研究指出,抑癌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高甲基化可以通过招募甲基化结合蛋白及相关复合物,改变染色质空间结构,阻止基因转录,使肿瘤抑制基因沉默,而此时相关基因的 DNA 序列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上的高甲基化与肿瘤形成密切相关[2]。多数肿瘤抑制基因都存在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部分基因甲基化率甚至达80%。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1, SOCS1)、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 GSTP1)及Dickkopf相关蛋白3(Dickkopf-related protein 3, DKK3)均是抑癌相关基因[3-5]。现阶段SOCS1、GSTP1及DKK3基因甲基化状态及与肝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肝癌患者癌组织中SOCS1、GSTP1及DKK3基因甲基化状态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旨在为肝癌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原发性肝癌,并有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佐证;留存肝癌癌组织标本前无抗肿瘤治疗史。排除标准:转移性肝癌;合并内分泌疾病;合并免疫代谢性疾病。最终纳入肝癌70例,男54例,女16例;年龄37~82(58.40±11.22)岁;肿瘤直径≤5 cm者38例、>5 cm者32例。低分化14例,高-中分化56例;肿瘤包膜侵犯40例;肝外转移8例,门静脉癌栓6例,肝门淋巴结转移6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56例;肝硬化44例;术前甲胎蛋白(AFP)阳性44例。选取同期行手术治疗的20例正常肝脏组织为对照组,包括肝血管瘤旁组织12例,肝外伤8例;术前检测HBsAg均为阴性且无肝硬化,术后病理证实为正常肝组织。

1.2仪器与试剂盒 DNA甲基化修饰、春华试剂盒均购自美国ZYMO RESEARCH公司;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DNA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合成;PCR Mixture 2×Mix(BS-PCR002)购自上海Bil-serve公司;100 bp DNA Msarket购自日本Takkara公司;PCR扩增仪购自美国MJ公司;紫外线分光光度仪(Nano Drop2000)购自美国Thermo公司;台式高速离心机(5417R)购自德国Eppendorff公司;JS-380B全自动数码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购自上海培清科技有限公司;多功能电泳仪(PowerBC-6002S1)购自上海申能博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方法

1.3.1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标本采集:肝癌组织切除后避开出血坏死区域切癌组织,取距肝癌组织边缘5 cm以上的肝组织作为癌旁组织。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切除大小均为0.5 cm×0.5 cm×0.5 cm,液氮速冻放至-80 ℃冰箱保存待检。

1.3.2SOCS1、GSTP1及DKK3基因甲基化状态检测:参照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步骤提取肝组织DNA,收集DNA溶液,ZYMO甲基化试剂盒修饰提取DNA,修饰后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反应条件:95 ℃预变性5 min,94 ℃变性30 s,60 ℃退火60 s、72 ℃延伸30 s,循环数35个;72 ℃延长5 min,4 ℃时结束反应。同样方式将上述甲基化引物替换为非甲基化引物,退火温度调整至58 ℃再次进行非甲基化PCR扩增,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PCR扩增产物,凝胶成像分析目标基因的甲基化表达。

2 结果

2.1不同肝脏组织SOCS1、GSTP1、DKK3甲基化情况 正常肝组织未见SOCS1、GSTP1、DKK3基因甲基化现象。肝癌组织SOCS1、GSTP1、DKK3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见表1。

表1 不同肝脏组织SOCS1、GSTP1、DKK3基因甲基化情况[例(%)]

2.2肝癌组织SOCS1、GSTP1、DKK3基因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HBsAg阳性肝癌患者SOCS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高于HBsAg阴性患者(P<0.01);有血管侵犯的肝癌组织GSTP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高于无血管侵犯的肝癌组织(P<0.01);有肝硬化的肝癌组织DKK3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高于无肝硬化的肝癌组织(P<0.05)。见表2。

表2 70例肝癌组织SOCS1、GSTP1、DKK3基因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例)

2.3肝癌组织SOCS1、GSTP1、DKK3基因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肝癌组织SOCS1基因甲基化与HBsAg呈正相关(r=0.401,P<0.01);肝癌组织GSTP1基因甲基化与血管侵犯呈正相关(r=0.416,P<0.01);DKK3基因甲基化与肝硬化呈正相关(r=0.243,P<0.05)。

3 讨论

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的主要修饰方式之一,其可通过甲基化调控基因表达以确保基因结构稳定性,与多种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关联[6]。SOCS1最早被认为是炎性抑制因子,基于SOCS1的动物实验证实,其可增强动物对内毒素的耐受性,并通过间隔调控树突状细胞的转化成熟而避免机体过度免疫反应[7]。近年来,陆续有研究指出SOCS1可作为潜在的抑癌基因,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存在低表达现象,其启动子CpG岛区域异常甲基化也在多种肿瘤组织中普遍存在,尤其是肝癌组织中[8]。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正常肝组织中并未见SOCS1基因甲基化,但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均存在甲基化,且肝癌组织甲基化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同时,HBsAg阳性的肝癌组织SOCS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显著更高,且两者有显著相关性。与既往文献一致。肝癌的发生与肝炎病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研究报道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细胞癌的肝癌组织中抑癌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频率要明显高于非病毒相关性肝癌[9]。

GSTP1最早在人胎盘细胞中被发现,而后研究证实其在肾脏、肺组织中均有表达,可代谢多种致癌化合物,从而避免细胞DNA损伤和抑癌基因激活[10-11]。邢红宇等[12]报道,GSTP1基因可能成为诊断前列腺癌的可靠生物标志物,指出GST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造成GSTP1基因低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病率密切相关。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正常肝组织中并未见GSTP1基因甲基化,但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均存在甲基化,且肝癌组织甲基化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由此可见,GSTP1甲基化或与肝癌发病存在一定关联。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存在血管侵犯的肝癌组织GSTP1甲基化阳性率高于无血管侵犯的肝癌组织,GSTP1基因甲基化仅与肝癌血管侵犯存在显著相关性。

DKK3属Dickkopf家族成员,是新抑癌基因,也是经典Wnt信号转导通路的拮抗因子。有研究证实,多种恶性肿瘤疾病均存在DKK3 mRNA转录下调/表达缺失现象,DKK mRNA缺失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13]。DKK3基因启动子区富含CpG岛,而启动子区CpG岛的高甲基化则是导致抑癌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DKK3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失活,并伴随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通常作为抑癌基因发生抗肿瘤作用[14]。本研究结果显示,正常肝组织未见DKK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现象,但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均存在甲基化现象,且肝癌组织DKK3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与宋国栋等[15]研究结论一致。但本研究中仅合并肝硬化的肝癌组织DKK3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合并肝硬化的肝癌组织,Spearman相关性分析也证实肝癌组织DKK3基因甲基化与肝硬化显著相关。

综上所述,肝癌组织存在SOCS1、GSTP1及DKK3基因甲基化现象,且SOCS1、GSTP1及DKK3基因甲基化与HBsAg阳性、血管侵犯、肝硬化显著相关。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临床病理资料采集上存在一定不足之处,拟在下阶段采集更多病理特征后进一步补充及完善。

猜你喜欢

癌基因甲基化试剂盒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试剂盒法制备细胞块的效果及其技术要点
基于CLSI-M43国际标准改良的Mycoview-AST试剂盒检测性能评估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抑癌基因LRIG1对PC-3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探讨抑癌基因FHIT在皮肤血管瘤中的表达意义
抑癌基因WWOX在口腔肿瘤的研究进展
SOX30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甲基化分析
鼻咽癌组织中SYK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分析
基因组DNA甲基化及组蛋白甲基化
全甲基化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