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发展范式及其问题
——以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建设为例
2021-11-01刘慧宽
刘慧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许多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古典诗词和散文,不仅在各类场合的讲话中广泛征引,而且大力提倡全民阅读和学习。“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如何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上海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中文系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长期致力于中华经典的教育和研究,学校拥有诗礼文化研究院、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在中华古诗文经典的教育、研究和传播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学术积淀。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2018年11月入选首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并且连续三年获得上海市教委“文教结合”项目资助,近期还积极参与“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三年来,基地经过不断探索与发展,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创新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优势明显、成效突出的文化品牌。本文总结基地建设中的经验和成果,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意见建议,以期对广大教育界同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建设有所裨益。
一、工作模式与内容的规范化
在国家各项政策方针的指导下,以及教育部、上海市教委、上海市语委和上海大学的制度与经费支持下,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基地领导和骨干成员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形成了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并对工作内容进行了规划设计。
1.工作模式
入选首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后,2018年年底,上海大学立即召开工作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和领导班子,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反复实验,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保障了基地的规范运行和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首先,基地制定了系统全面、结构完善、内容具体的规章制度。基地自成立之初就发布了《上海大学关于成立“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上海大学关于组建“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领导班子的通知》,建立了坚强有力、人员结构完善的领导班子,负责调动和协调校内资源,全力支持基地发展。在此基础上,基地制订了《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管理办法》,对组织机构、工作职能、经费管理、信心管理等事项做了清晰的规定。
图1 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管理结构图
其次,基地构建了一套严密、有序、高效的办公制度。第一是例会工作制度。基地平均1—2个月召集主要成员举行工作例会,就一段时间内基地建设中取得的成果、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形成会议纪要。第二是每月工作统计制度。基地每月对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效进行总结、统计,并将制订完成的成效表上报至市教委。第三是年度总结与计划。每年年底或年初,基地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对该年度的工作进行总结报告,并制订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第四是独立的财务核算制度。基地严格按照当年预算进行开支,并根据成员的工作绩效和贡献度分配酬劳,严格执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对表现出色的成员予以奖励。第五是档案管理制度。基地安排专门人员对基地制定的或与基地相关的规章制度、行政公文等进行存档,对每次活动进行认真记录和详细报道,并按照时间和类别进行编排,以便对基地建设工作进行核查与验收。
最后,基地拥有分工明确、协同互助的办公机构和骨干成员。基地设办公室、教研室、外联部和诗词社等主要机构,并有专门的负责领导和干事成员。办公室主要负责基地的日常事务、财务管理和文档编排。教研室负责组织教育和科学研究,特别是举办工作坊、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外联部负责基地对外交流和节目策划等工作内容,同时负责联络校外专家、新闻媒体和商业赞助。诗词社则负责组织爱好诗词的学生进行吟诵和创作,并在基地活动中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和展示交流等作用。以上机构和成员不仅维持了基地工作的正常运转,也为基地工作的不断创新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2.工作内容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18〕85号),经过基地领导小组讨论和研究,确定了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海外传播七大方面的核心工作。
第一,课程建设。基地共开设四类诵写讲课程,成果突出,优势明显。吟诵类课程有“吟诵——对中国式读书法的研讨”“中华古典诗词吟诵”“古诗文吟诵”。写作类课程有“诗词创意写作”“古典诗词写作”。鉴赏类课程有“《诗经》精读”“诗词经典解读”“唐代诗歌鉴赏”。研究类课程有“《诗经》与传统文化”“李白诗歌研究”。其中“中华古典诗词吟诵”为线上课程,并与线下课程同步进行,具有良好的互动效果。
第二,社团建设。全面发展、重点培养。首先,做大做强锵鸣吟诵社和溯园诗词社。拟定两个社团的固定成员达到100人,打造2个自媒体平台,打造1本刊物。组织管理上,由文学院直接管辖、诗社自主运行转变为由基地“中华古诗词创作工作坊”直接管辖、老师指导、诗社自主运行、社会名流加入、社会资本投资五方合力的运作模式。组织社团成员参加“中华诗词大会”等全国性赛事。
第三,工作坊建设。全力打造“中华古诗词吟诵和创作工作坊”,开办诗词吟诵、创作培训班,开展一系列面向市民的诗歌活动,培养一批人才(致力于唐调等吟诵调的传播、推广),办好一本刊物(《青少年诗词》),承办“诗词名家讲堂”,通过网上课堂如“网易公开课”“喜马拉雅在线收听”等网络平台扩大传播。
第四,科学研究。基地成员在国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出版《诗礼文化研究》《青少年诗词》两本刊物,将《青少年诗词》办成专门面向青少年、集创作与研究为一体的新型刊物。
第五,辐射带动。贯彻落实“进课堂、进社区、下基层”,建设实践基地1—2个。辐射带动上海大学附属幼儿园、上海大学附属小学、上海大学附属学校、上海大学附属中学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上海市其他中小学合作,带动基础教育层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在校外实践基地、各街道开展传统文化讲座进社区活动。
第六,展示交流。基地积极主办、参与主办及参加校内外各项文化活动,举办各种吟诵交流活动和诗词创作活动,把“中华古诗词吟诵大会”办成全国性乃至国际性比赛。参与“迦陵杯”中华诗词讲解大赛。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基地建设各项成果,增加推文量和转发量,提高主流媒体报道频次,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
第七,海外传播。以诗礼文化为推广重点,具体内容包括:译介中国古典诗词作品;举办诗礼文化夏令营,组织海外留学生参加;与海外孔子学院合作,教授中国传统诗礼文化;向海外宣传、推介工作坊的各项活动、艺术作品与系列成果。
以上工作内容可以概括为:建设两个社团(溯园诗词社、锵鸣吟诵社),规划一个工作坊(中华古诗词吟诵和创作工作坊),开展两门网络课程建设(“中华古典诗词吟诵”“古诗词创意写作”),运行四个自媒体(诗礼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锵鸣吟诵微信公众号、溯园诗词社微信公众号、近现代文言散文微信公众号),打响两大赛事品牌(上海大学古典诗词吟诵大会、中华古典诗词写作大会),并建设若干校外实践基地。这些都反映了基地工作内容的丰富性。
二、特色优势的建立与实施成效的量化
基地围绕以上工作内容,经过努力建设和不断探索,形成了以学术支撑、课程体系、传承模式和服务网络为核心的四项优势特色,并实现了实施成效的量化。
1.学术与推广并举的建设重点
基地所依托的上海大学诗礼文化研究院是全国唯一以“诗礼文化”为研究内容的校级教学与科研机构,拥有由10位文化名家与学术名流领衔的人才资源优势和以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为核心的学术资源优势,秉持以学术研究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推广的理念,在科学研究、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2020年,基地骨干教师曹辛华教授参加“迦陵杯”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微课作品“杜甫诗歌解读”入围复赛。
2.线下与线上全面覆盖的课程体系
线下课程方面,一是开设通识课,共36学时,2学分,每学年讲授2个班次,每个班次选课人数在100人以内。二是开设新生研讨课,共36学时,2学分,每学年讲授2个班次,每个班次选课人数在100人以内。三是开设学院平台课,36—54学时,2—3学分,每学年讲授1个班次,每个班次选课人数在50人以内。同时,还有诗词吟诵和创作实践课程、文言文写作试验课程等。
线上课程方面,姚蓉教授主讲的智慧树线上课程“中华古典诗词吟诵”修读人数达800人,配合“吟诵——对中国式读书法的研讨”线下课,形成联动机制。姚蓉教授的公开课作品入选教育部第二届“传承的力量——优秀传统文化公开课展示名单”。目前该课程正在“学习强国”app的“上海学习平台”连续播出。
3.培训与赛事相互促进的传承模式
基地依托的上海大学古代文学学科,承担6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目前国内高校中拥有重大项目最多的学科,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学术基础,能够提供古诗文吟诵和创作相关的一系列培训课程。为了更好地推动古诗文吟诵和创作传承,基地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形成了培训与赛事互相促进的模式,即先以诗词大会或比赛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召集,其间开设培训课程,对有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兴趣的师生进行集中训练和创作练习,在比赛中检验培训效果,同时选拔优秀的创作者和传承人,起到激励和带动作用。
基地曾主办5次大型诗词活动,参与组织、举办诗词培训活动30余场,组织1000人次学生参与,输送获奖选手及作品300余人(件)。其中上海大学古典诗词吟诵大会已经连续举办四届,并获评上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品牌。活动期间,不仅增强了广大古诗文爱好者的参与感和荣誉感,同时为古诗文吟诵和创作的传承培养了后备力量。此外,该传承模式具有易效仿、易推广的特质。参与者通过课程培训和比赛选拔后,可借助自身周边的各类平台,进行二次推广使其下沉到二三线城市的大中小学与社区,在全国广泛传播。
4.校园与社会密集交织的服务网络
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校外实践基地以高校资源为平台和支撑,在充分完善古诗文吟诵和创作理论,大力培养优良师资的基础上,以“走出大学校园、迈进基础教育、服务社会全体”为宗旨,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其一,通过讲座和工作坊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为高校学生提供与名家名师面对面指导和答疑的机会,开展古诗文吟诵和创作的传承教育。其二,以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和学术交流的方式,为中小学、社区、企业和学术机构提供服务。其三,通过多媒体网络平台,在线上传播和普及古诗文吟诵和创作。截至2020年6月30日,基地已举办“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工作坊”57期,其他各类学术活动60余次,建立2所校外实践基地,辐射上海市4个区、10余所中小学,还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等10余所学术团体和机构进行合作交流,建设“上大古代文学”等5个微信平台,并在“学习强国”app等10余个网络平台上进行了报道和直播,效果显著,服务网络已全面展开。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举措
尽管基地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目前在课程建设、社团运营和社会服务上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线上课程体系有待完善。综合来看,传承基地开设的课程数量仍然较少,古诗文创作类课程特别是文言文写作课程仍旧缺位,与丰富的线下课程设置不相匹配。且未能与更多网络平台进行合作,尚难满足古诗文爱好者庞大的学习需求。其次,社团活力和持续性有待激发。社团活动的参与人数和次数呈现不稳定状态,部分活动存在学生参与度低和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最后,服务范围有待拓展。基地的服务范围局限于上海大学周边和上海地区,较少与长三角地区以及国内其他地区和高校进行联动,对国际学生和海外地区辐射力度也有待提高。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教学习惯所限,师生对线下课程依赖度较高,对线上课程普遍缺乏热情。目前受新冠疫情影响,在线教学虽然已经实施,但是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课程设计、音像录制、互动交流、知识传播等方面难免存在考虑不周等问题。其次,由于在校学生课业压力较大,平时课外活动和自由支配时间较少,加之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对于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学习和准备,有的还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撑。在时间、知识、资金、技术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确实较为困难。最后,由于基地运行时间较短,尚未来得及与更多学校和地区进行广泛联系,达成一致意见,许多合作活动仍在协商阶段,并未付诸实施。而且今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原计划开展的活动只能暂缓进行,特别是国际学生延期返校,因此在社会服务的辐射面和辐射力度上都有所欠缺。
面对以上问题,基地在年度工作总结和计划会议上,研究了一系列相应的解决措施,并融入具体的工作内容中。第一,不断推进课程建设,开设新的网络课程。在原有的在线通识课基础上,增开新的网络课程。第二,促进社团健康发展,激发社团活力。继续扩大锵鸣吟诵社和溯园诗词社的人员队伍,加强两个社团的合作关系,在校内外、线上和线下举办更多活动,与古诗文爱好者共同交流。第三,继续推进“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工作坊”建设。由姚蓉副主任和曹辛华教授分工协作,邀请更多校外专家学者参与,开展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培训班,举办更多面向市民的诗歌活动,扩大基地影响力。第四,继续加强有关古诗文的教育研究。以基地成员为助力,联合、协调文学院其他师生写作相关论文。以《青少年诗词》和《诗礼文化研究》为平台,与《少年儿童研究》《当代诗词》等刊物合作,不断推出直接与间接的教育研究成果。第五,继续发挥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基地将继续与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玉林师范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杜甫书院等机构合作,并在市内外中小学创建更多的实践基地,提升实践活动品质,擦亮金字招牌,服务基础教育和社会大众,提升公信力和社会声誉。第六,推出更为丰富的展示交流形式,扩大基地的国内外影响。计划与“奉贤诗歌节”和上海大学图书馆“读者活动月”等活动平台合作,通过网络邀请的方式征集节目和文稿,举办第四届诗词吟诵大会和第二届诗词创作大会,同时开展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使之成为上海大学校园文化的新名片。
在以上措施的执行过程中,基地领导和骨干成员积极跟踪反馈,周期性地召开工作例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为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建设谋划了发展路径。
四、结语
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的建设工作经过精心周密的计划安排和科学规范的组织实施,整体建设情况良好,并形成了四大优势特色。基地针对有待突破和改进的地方,认真分析原因,谋划改进措施,对未来规划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教育部中期自评中达到了“优秀”标准,获得了教育部、市教委和校领导的一致好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在自身的努力下,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为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的传承作出更多贡献,为全国各兄弟院校和文化部门提供经验借鉴,共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