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太空博弈

2021-10-31

世界知识 2021年20期
关键词:太空卫星领域

中国作为太空强国的崛起

尽管一直面临他国的阻挠和孤立,中国仍在航天领域成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中国的太空事业起步于1956年。那一年,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走向太空的国家。此后经过60年发展,中国航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就,成为崛起中的太空大国,拥有较完善的太空基础设施、太空工业基础和四个卫星发射场,以及可与欧美相媲美的卫星测控能力。

从轨道发射能力来看,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整个“长征”火箭家族现已具备向低、中、高轨道发射轻、重有效载荷的能力。在卫星技术方面,中国已能制造和发射绝大多数种类的卫星。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成功回收率为100%。“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的“天宫”作为中国迄今为止研制的最大航天器,将成为“国际空间站”退役后人类唯一在轨空间站,一旦彻底建成将是中国在太空领域的闪亮“名片”。

在对外星球探测领域,中国的“嫦娥”探月工程进展顺利,已经完成“绕、落、回”三个阶段,并成功带回了月壤。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任务成功发射,迈出中国火星探测的第一步。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软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截至2021年8月30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着陆点以南方向累计行驶1064米,所有科学载荷开机探测,已获取约10GB原始数据,目前状态良好、能源充足,将继续向南部的古海陆交界地带行驶,进行科学探测。

美国视中国为首要太空竞争对手

可以想象,中美在太空领域如能合作,对于两国乃至全世界都将是福音,但事实却大相径庭。

长期以来,美国以冷战思维看待中国崛起,认为中国会挑战美国的霸权,两国冲突不可避免。为了尽可能保住“世界第一”位置,美国想方设法遏制中国,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更是严防死守。甚至连中国自力更生研发的成果也被美一些机构和媒体指控是“窃取自美国”。在美看来,太空领域作为未来世界战争和军备竞赛的“主战场”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中国航天技術的发展必然会给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挑战”和“威胁”,所以太空技术也是美国的重点封控对象。

20多年前,美国竭力阻止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项目,导致“国际空间站”上缺乏“中国元素”。2011年,美国国会出台“沃尔夫法案”,禁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及与NASA有合同关系的美国航天企业同中国航天领域进行任何接触和合作,该法案至今仍是中美太空合作的“壁垒”。随着探月热再次兴起,2019年5月美国宣布了“阿蒂米斯”计划,称要将“首位女性宇航员和下一位男性宇航员送到月球”,迄今已有日本、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阿联酋、欧洲空间局等八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宣布参加该计划,中国同样被排除在外。拜登刚胜选之际,其高级顾问曾提出美中在有限范围内合作,以缓解两国紧张关系并降低发生不稳定太空竞赛的可能性。很快,这种微弱呼声被对华战略竞争的强势观点淹没。

现在的美国,几乎到了“逢太空必提中国”的地步。美将中国塑造成太空假想敌并夸大竞争挑战,可为自身进行太空军事发展争取更多拨款及“合法性”,还可以迷惑国际社会,误导不明真相者,引发其他国家一同攻击中国的太空政策,为中国发展自身太空力量设置障碍。2020年6月,五角大楼提出了新的国防太空战略,要求在面对俄罗斯和中国不断提升的太空行动能力时,始终保持美太空军事优势。这也是继特朗普2019年12月宣布成立太空军后,美官方公布的第一份太空战略文件,提出了“保持战略优势”“整合作战能力”“确保太空稳定”三大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需要做到的“打造太空全面军事优势”“将太空纳入国家联合作战”“改变战略环境、与盟友、伙伴、行业及美国其他政府部门和机构合作”四项行动方针。有分析指出,该战略进一步反映出美军把太空领域作为一个认真备战的方向,而不仅是其他战场的辅助。该战略称“发展、测试和部署太空对抗能力的中国和俄罗斯构成了最大战略威胁”,“中国和俄罗斯都已将太空武器化,因此降低了美国及其盟友的军事效能,挑战了我们的太空行动自由”。

中国要继续练好“内功”

不难看出,只要美国冷战思维不变,中美在太空领域就很难开展实质性合作,未来还有爆发太空冲突的可能。对此,我们在不放弃合作希望的同时,更应未雨绸缪。“未雨绸缪”关键是要继续炼好“内功”。根据规划,2030年左右中国会实施首次载人登月,2033年左右实施第一次火星采样返回,2035年左右实现木星以远的行星、卫星及小天体探测;2040年左右建立首个短期有人值守的月球基地,2050年左右实施首次载人登陆火星,深空探测器可到达太阳系边缘……

除练好“内功”外,在太空领域广结善缘也很重要。美国正在太空领域拉拢盟友,中国同样应该拥有自己的“朋友圈”。

在与美国等力量的太空博弈中,中国、俄罗斯这对组合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论航天实力,中俄仅次于美国。而从太空合作层面讲,中俄在太空领域的合作原本就最为紧密且历史悠久。早在中苏关系“蜜月期”,苏联就向中国提供技术援助,发展弹道导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正是在此基础上研发起来的,苏联可谓中国航天的“启蒙老师”。冷战结束后,继承了苏联“太空遗产”的俄罗斯尽管技术和实力明显下降,但基础还是相当坚实的。1992年,中俄签署政府间太空合作协定。2000年,双方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框架下成立航太合作分委会,开展太空领域的交流合作。到2015年,中俄航太合作分委会举行了16次会议。2017年10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两国联合启动“卫星导航联合监测评估服务平台”,中国“北斗系统”与俄“格洛纳斯系统”将能够互相监测对方数据,并根据监测结果共同提高精度。今年3月9日,经两国政府批准,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与俄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罗戈津签署《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为两国共同开发月球铺平道路。

猜你喜欢

太空卫星领域
miniSAR遥感卫星
上太空,安个“家”
领域·对峙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太空遇险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What Would Happen If All Satellites Stopped Working? 假如卫星罢工一天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