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生态建设中的症结与对策思考

2021-10-31李刚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人才企业

李刚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要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对于如何解决科技创新生态建设中的堵点难点,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创新生态建设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本质在于创新规律和利益诉求未能形成有机统一,导致创新主体协同互动不平衡不稳定、创新链条各个环节难以有效衔接。因此,创新生态应立足创新的阶段性特征和差异化需求,通过系统完善和环境优化,最大化调动和释放不同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实现创新生态的高质量发展。

一、创新生态建设样本新特点

近年来,北京中关村地区持续更新创新要素,调整优化创新体系,打造孕育新经济新动能的新环境,形成以创新模式新颖、产业布局高端、人才层次丰富为特点的“创新雨林”生态,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探新路、谋新策方面发挥了标杆引领作用。

(一)模式突破为先,开展多样化创新模式和路径探索

中关村地区聚力创新和产业脱离的痛点,率先探索了“CAS概念验证计划”“创新合伙人”等模式,一定程度打通了技术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转化的创新链条,促进了多元创新主体的融合互动,为创新链到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奠定了基础。

一是院地合作推进实施“CAS概念验证计划”,即在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建设模式下,搭建CAS概念验证中心、概念验证学院,建设实施“IDEA-IP-IPO”的“3I”验证体系(包括创意验证、可行性验证、商业化验证),通过概念验证大赛、概念验证基金投资等方式对科研创新早期项目进行筛选和培育,提供商业顾问、产业资源对接、孵化空间等概念验证服务,支持项目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并发展壮大,将有效填补科研机构研发成果与进行市场化、产业化成果之间空白的关键环节。

二是实施“创新合伙人”计划,把政府掌握的、能影响和撬动的科学家、高校、高新企业、第三方机构等各种创新资源全面整合,赋予“创新合伙人”地位,并进一步推动企业间的交流合作、项目对接和协同创新。

三是积极推进海外合作创新,加强与驻华使馆、国际高校、国际商会、协会等机构联络,成立“中关村企业海外发展联盟”,帮助企业抱团出海,共享海外资源。

(二)高端引领为要,把高精尖产业作为创新主攻方向

中关村地区发挥创新体制优势,强化基础前沿创新布局,聚焦大信息、大健康、先进制造、科技服务等高端产业领域,以高能级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一是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成综合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底层技术研究进行布局。二是创新资金支持方式,建立管委会引导性资金牵引、多元主体参与的原始创新联合基金,加大对原始资金的投入力度。三是加强高精尖项目落地建设和动态跟踪,为新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试验空间。四是超前布局新业态,构建覆盖全球主要创新中心的新兴产业监测网络,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从论文、专利、资本、人才等多角度分析挖掘新技术,研究新领域,布局新业态。

(三)人才成长为核,系统推进高端人才“引”“留”

中关村地区立足高校、企业总部汇聚优势,重视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续得上。一是出台了系列人才新政,构建了一整套服务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人才选拔、引进、培育政策体系。二是汇聚高端人才资源,依托丰富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资源,积极引入顶尖科学家与团队,进一步加强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双站”建设,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在企业的有效嫁接、转移转化。三是打造创业成长通道,依托海淀留创园、中关村创业大街、东升科技园、启迪留创园等孵化平台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孵化服务,助力人才快速成长发展。四是搭建海外人才招引平台,按照科技创新高端国际论坛标准打造中关村论坛,促进跨境交流合作,延揽更多海外资源和人才。

二、创新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引导下,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创新生态建设,但普遍面临创新主体培育、链条打造、环境营造等方面的发展瓶颈。

(一)从主体创新看,创新要素潜能需进一步激活

1、企业创新竞争力不足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应当在创新决策、要素集成、研发投入、创新组织、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通过与一些企业交流,发现企业创新竞争力不足导致其创新主体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释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进退维谷”。高精尖产业具有突出的技术积累性进步特征,由于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我国在该领域的基础技术和底层核心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落后于当前產业发展成为客观事实,导致核心技术积累不足,自主创新难度大、周期长、成功率低,企业出于自身技术水平、投资收益等方面的考虑,不愿在核心技术研发创新上持续投入。

二是企业主导协同创新“浅尝辄止”。当前,企校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技术中心等已成为常态,企业在需求提出、成果转化方面具有较大话语权。但在实践过程中,一些企业更倾向选择短平快的创新项目,以期获得短期收益,而较少支持对转化慢、投入多的行业基础性技术研究,造成协同创新层次和水平偏低,有长期价值的基础研究却缺乏技术应用场景。

三是大企业“虹吸”效应阻碍创新势能释放。国有企业、大平台企业在创新引领和资源汇聚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和支配地位,中小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敏锐度和创新活跃度,两者合作创新具备优势互补、能力互促的基础。但在实践过程中,一方面一些国有企业思想保守,资源开放不积极,跨部门协调成本高,内部与外部的合作文化和激励机制尚未形成,与民营企业合作能动性不强;另一方面,大平台企业在技术、订单、渠道、利益分配等方面的话语权过大,中小企业要么被动选择方向,要么资源“被共享”却无法获得同等回报,创新活力日益受到压制。国企和民企的创新共振还没有发挥出最大化优势,一些国企思想保守,重短期效益,在数据开放等方面态度不积极。

猜你喜欢

人才企业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一共几个人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智珠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毛遂自荐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