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历”到“能力”,职业教育迎来新发展
2021-10-31田文璐
田文璐
“宁可读三流大学,不读职业教育…学习不好,长大只能读职校”……在以往人们的认知里,成绩差才选择职业教育。不过,随着职业教育领域一系列大动作推出,社会各界也在不断更新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下称“职教20条”)开宗明义。《职业教育法》施行25年迎来首次大修,修订草案明确了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破了职业教育“专科”天花板,并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经费投入、校企合作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此外,近年来国家还启动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试点、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职业教育迈上新台阶。
总的来看,职业教育体系结构更加合理、定位更加清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大幅提升。
职教提升至本科层次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我国已拥有1.13万所职业院校、3088万在校生,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迈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
时代向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应用都对劳动者素质有更高的需求。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重点领域的技能型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且该数据仍在不断扩大中,预计在2025年将接近3000万。高技能人才缺口的不断扩大凸显了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新阶段迫切需要提升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
之前,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局限于专科层次,把职业教育提升至本科层次,一方面可以满足我国目前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职校学生升学选择时既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文凭又能学习专门技术高质量就业的双重需求,克服优质职教专科升格为普通本科后的尴尬,畅通了高技能人才成长渠道。
2019年国家出台“职教20条”,文件明确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開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同时,教育部允许一批高职学校试点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
截至目前,教育部已批复33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14所独立学院与相关公办高职学校合并转设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以“职业”二字冠名的职业教育学校,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也是教育部批准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之一。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吴学敏表示:“其实这条道路已经打开,和普通本科院校一样的,在上升通道上,职校学生出去考研、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已经没有限制。国家的政策导向是希望把职业教育建成一个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体系。”
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成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吸引力,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十三五”以来,我国已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纵向贯通上,巩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强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稳步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在横向融通上,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有机衔接、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明确提到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教育有效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促进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以及其他职业教育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建立完善国家资历框架,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学习成果融通、互认。这些举措堪称草案中的亮点,我们也期待相关细则的推出。
亟待提高办学水平
职业教育,其中关键就在“职业”二字。职业,定义了职业教育的性质和范围,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学以致用性。
但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脱节。比如,一些职业技术院校定位不合理,应用型特色不突出,却对“升本”充满了热情,向研究型院校靠拢;一些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落后,师资力量跟不上,人才培养“慢半拍”,与市场需求没有精准对接。
办好职业教育,首先需要优化类型教育特色。尤其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不仅要在纵向上比专科高职教育层次更强,还要在横向上比普通本科院校的类型特征更加明显、质量更高、适应性更强。这需要系统谋划、稳步发展,强化高标准设置、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
专业要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紧密对接国家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专业特色,突出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端性、复合性和高适应性等,通过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明显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此,要探索长学制培养高技能人才规律,按照职教本科247个专业制订专业标准,加强本科专业设置的论证和调研,构建理实一体化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而其中企业的参与是关键。企业连接市场、产生需求,职业教育传授知识和技能、产生劳动者,两者接洽,职业教育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但以往囿于管理成本等问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并不高。为促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规定,国家推行学徒制度,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合作进行学徒培训;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的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奖励、支持;鼓励职业学校在招生就业、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相关行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机制。
无论是优化办学特色,还是加强产教融合,其实前提都是要有足够的教育投入。因为实训设备配套、产业实践等因素,事实上职业教育的投入是比普通教育更大的。值得一提的是,《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健全了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增加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与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和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排地方教育附加等方面的经费时,应当将其中可用于职业教育的资金进行规定。
山西职业教育将迈上新台阶
在职业教育整体向好的背景下,各地也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就山西来说,在稳定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基础上,积极盘活职业教育资源,通过政府主导、财政支持、资产置换、行业企业参与等途径,山西推动同一区域办学类型相同或专业重复较多的高职院校合并,减少設区市所属综合类院校数量,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品牌纷呈的高等职业院校布局。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是2020年12月18日经教育部和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属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整合了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资源,是全国第一所通过独立学院转设路径创建的本科职业大学,也是我省第一所省属公办本科大学。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的成功组建,是山西省积极推动高校布局、学科学院和专业设置“三个调整优化”,深化全省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部署,在山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有利于先行先试探索公办本科职业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打通山西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的渠道,为推动全国本科职业教育改革提供试点经验。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位于黄河文明的发源地运城,是一所民办职业院校,2019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山西省第一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学校是国家级煤矿安全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省级煤矿智能化开采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一直以来,运城职业技术大学践行工程教育理念,重点面向智慧矿山、智能制造、文化旅游及健康养老等产业领域,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了许多具有工程思维、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技能素养的中坚力量。
山西先后两所本科职业院校的成立将全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实质性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丰富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为全省产业升级、转型发展跑出加速度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山西还上马了职教港项目,着力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山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助力,进一步促进了省内外优质职教资源在这里集聚,方便和吸引了更多有志青年到此学习技术、增长才干、追逐梦想。
在山西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山西职业教育一手抓建设、促发展,一手抓改革、提质量,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无限魅力。
尽管职业教育已经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但囿于传统人才观念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目前职业教育整体上依旧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很多人对职业教育抱有“发展渠道窄”“相关待遇低”的认知偏见。
要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发展和改善职业教育,根本上还是要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比如,在福利分配、资格认定等领域去掉不必要的唯学历的制度安排,增加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竞争的指标。同时,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引导全社会理解、关心、支持技能人才发展进步,让“崇尚一技之长”的理念切实成为社会风尚和行动自觉,为技能人才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教育关乎每个家庭,也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我们期待职业教育在未来大放异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