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佟建华 雪域高原之声

2021-10-31朱山珊

南风·中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文工团手风琴建华

朱山珊

佟建华

1955年出生,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国手风琴演奏家,国际手风琴联盟荣誉副主席,中国音协手风琴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手风琴协会会长,深圳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18岁入伍,成为西藏军区文工团的一员,曾任西藏军区文工团团长和云南武警总队金盾文工团团长。1995年,从部队转业进入深圳文化系统,曾任深圳市宝安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宝安区文联副主席、深圳市群众文化学会副会长等职。退休后,致力于手风琴艺术在深圳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并于2015年主持创办两年一届的“深圳宝安国际手风琴艺术周”,在宝安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在2014年、2017年先后两次组织了手风琴千人大合奏的世界吉尼斯纪录,为手风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沉稳刻苦的少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北重工业发达,文化兴盛,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的沈阳更是其中的代表。1955年,佟建华便出生于此。

佟父是一名音乐爱好者,涉猎广泛,家里有各种乐器,如二胡、小提琴及手风琴等。佟建华在八九岁时,开始学习手风琴。之后,佟建华加入了学校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还当上了队长。那个年代东北的文艺水平很高,学校的一只小乐队,常见曲目都能演奏。1966年“文革”开始,社会陷入停滞,学校停课,当同学们迷茫无措时,佟建华却沉静下来,默默地练习他热爱的手风琴。为了不打扰邻居,他早上天不亮就起床,独自抱着手风琴去大院里的锅炉房后面练习,非常刻苦。后来遇到启蒙老师高九,在高老师的教导下,他的手风琴演奏技艺渐入佳境。之后,高九把他引荐给中国著名手风琴教育家、沈阳音乐学院手风琴教授李敏老师,佟建华的演奏技艺有了长足进步。

雪域高原上燃烧的青春

1973年底,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在沈阳招生。当时整个沈阳市只有9个人被选上,除他之外,其他几位入选者都出身艺术世家,如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石光荣的扮演者孙海英等老师。

翌年,年仅18岁的佟建华和其他沈阳的文艺战士踏上进藏旅途。由于交通不便,这趟旅程整整花了一个月时间。从沈阳坐火车到北京,再由北京乘火车到西宁,接着坐14天汽车沿青藏公路进藏,随着海拔的升高,呼吸变得困难,紫外线格外强烈,这一切给来自城市的他们上了军旅生涯的第一课。

手风琴有易于携带,音量大、节奏感强、表现力丰富,既能独奏,又能伴奏等优点。佟建华作为一名手风琴演奏员,每次下边防慰问演出都少不了他,成了团里的“台柱子”。既为独唱、合唱伴奏,也为舞蹈伴奏,加上自己的独奏曲目,几乎每个节目都少不了他的参与。每年要演上百场,平均下来三天一场。尽管如此,边防连队每隔两三年才能看上一场军区文工团的演出。

每次下连队演出,常先坐汽车,再徒步。经常一走一整天,最久的一次整整走了两天。当时的路大多是国防公路,颠簸不平,大家戏称为“搓板路”。更多地方只有蜿蜒崎岖的“骡马道”,加上严寒、高原缺氧的气候环境,又岂止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团员们扛着乐器、道具、发电机,背着氧气袋,一步一步往上攀登,饿了就吃点压缩饼干充饥。女团员们到最后体力不支,只能靠男团员用绳索拽着往上爬,到哨所时,已经虚脱,瘫软在地。20世纪七八十年代通讯不便,寄封信到西藏也要半年,能看上一场演出,对枯燥孤寂的边防战士来讲有如久旱逢甘霖。在那个文化贫瘠的年代,边防战士们非常盼望文工团的到来,所以不管多累,一到部队驻地,团员们只稍作休整,胡乱吃点东西,便登台演出了。

在中印边境、有“西南第一哨”之称的乃堆拉,海拔4000多米,冬季将近半年大雪封山,夏季又多雨水,气候恶劣。而佟建华他们去演出,看见营房门口有一副对联:“冬居水晶宫,夏住水帘洞。横批,乐在其中”。

有一年10月,西藏已入冬,文工团出发去日喀则定日县某边防营演出。拉着道具的大卡车开在前面,团员们乘坐另一辆大客车紧随其后。按照预定方案,大卡车到达部队驻地半小时左右后,大客车即到。但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迟迟见不到客车的身影,营地所有人都开始慌了。大家担心他们发生意外,便派大卡车顺原路沿途寻找。原来在行进的途中,客车陷入了沼泽地,无法动弹。几十个团员悉数下车一起推车,但经过多次尝试依然无法脱困。地处荒野,没有人烟,没有任何通讯设备,周围一片寂静,为了自救,他们只得把身上御寒的皮大衣脱下,一件一件垫在车轮周围的淤泥里,试图把车推出来,可还是徒劳,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正在大家焦灼之际,大卡车出现了。在大卡车的牵引下,终于把客车从淤泥里拉了出来,一行人平安到达部队驻地。部队领导想让疲惫的团员们休息一晚,第二天再演。可战士们热情高涨,激动难抑,看着他们兴奋、渴望的神情,文工团决定,马上为战士们演出,坚定地说:“演!”他们立即把卡车篷布铺在碎石地上当舞台,天空飘起小雪,女團员们光腿穿着裙子在雪地上跳起了《洗衣歌》……

西藏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守好边境,保障通讯非常重要。有一次文工团到边防部队演出,路过一个通讯维护哨,只有两名战士,他们每天要徒步几十公里崎岖山路,巡修通讯线路。那里四周只有光秃秃的山,孤单枯燥艰苦的生活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两位通讯兵见到这意外来客激动万分。一阵寒暄过后,佟建华捧起手风琴,和队友一起,为他俩做了一场演出。随着音乐响起,两位战士泪流满面。

当时军人每一年半有三个月的探亲假期。可团里演出多,想着那些殷殷期待的战士们,佟建华竟然进藏六年多后才第一次回家探亲。“献了青春,献子孙”是当时西藏边防军人的生动写照。“儿子长到十八岁,我和他相处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两年。”他平静地说道。他少有抱怨,因为与老一辈文工团员、边防战士比他们更艰苦。十几年前,中央电视台新闻台采访一位老同志,他一眼认出对方,那是曾经与他同宿舍的文工团员,在西藏时出过三次车祸,最严重的一次翻到了山崖下的河里。还好他只受了伤,脸上留下好几道疤痕,没有失去生命。身边很多人在意外中丧生。恶劣的天气,塌方、泥石流,都会在高原中遇到。因高寒缺氧,维生素缺乏,很多战士手指甲翘起、手指关节肿大,且交通和医疗落后,生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当时在边防一个阑尾炎就可能要了战士的性命。“当时年轻,靠身体扛。”除了年轻强健的身体,支撑他们的还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和战士们心连着心,他们与当地藏族同胞同样感情深厚,在藏历节日里,与藏族同胞一起庆祝、狂欢。一起喝青稞酒,手拉着手,在宽阔的草场上围成一圈跳“锅庄舞”。藏族同胞们豪放擅饮,夜深了,团员们已经在篝火边睡着,藏族同胞却直跳到天亮。长期与藏族同胞共处中,文工团努力吸收藏族文化养分,从而创作出了一批批优秀的藏族文艺作品。其中,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洗衣歌》一直是文工团的保留曲目,传唱几十年,经久不衰。该作品有剧情、有对白、有歌、有舞,讲述藏族小姑娘佯装崴脚,引开解放军班长,同伴们偷偷把班长的衣服拿走,迅速洗干净的故事,旋律欢快活泼,藏式的唱腔,藏式的舞风,“军民本是一家人,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展现出浓浓军民鱼水情。“我们评判藏族歌舞好坏,常常以有没有‘酥油糌粑味为标准,也就是有没有藏味。藏族音乐纯净、高亢、厚重的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记。”

1985年因精简整编,文工团撤消,佟建华去四川大学深造。1987年,西藏军区文工团恢复建制,这时佟建华刚好从学校毕业,受命重新组建文工团。之前的团员多已星散,他联系老战友,又多方挖掘新人,新的文工团很快组建了起来。在当团长的几年里,除了每年率队深入边防为战士们慰问演出,佟建华还为西藏培养了诸多优秀的人才。家喻户晓的歌曲《天路》的原唱巴桑,便是佟建华发现并培养的千里马。“当时去西藏艺术学校毕业生汇报演出挑选人才,巴桑最突出,歌唱得很好,点名选定了她。后来,她被县里的文工团抢先挖走,我便去县里把她特招到文工团。”巴桑的嗓音如天籁,从文工团一路走来,现为国家一级演员,有“飞遍雪域哨卡的军中百灵”之美誉。除了培养优秀的演员外,佟建华还为西藏培养了藏族手风琴演奏家,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洛桑曲尼便是其中一个。

为梦想 再出发

1992年,佟建华被调往云南武警部队,负责组建金盾文工团,担任团长三年,为云南武警部队的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1995年,佟建华结束了20多年的军旅生涯,转业来到深圳市宝安区文化局,历任文化稽查大队队长、文化科科长、群众文化艺术馆馆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等职。虽然转业来到地方,但在军队里长久形成的工作习惯改不了。他总是不知疲倦地高强度快节奏工作着,拼命三郎的作风,令身边的人惊讶不已。在地方文化战线上,佟建华的工作也硕果累累,策划筹办了各类文化展览、文艺演出、大型文艺活动等,2005年,由其策划排演的深圳本土儿童音乐剧《卖火柴的小女孩》一经推出,广受好评,在全国巡演100多场,荣获广东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奖项。

繁忙的工作,让他放下手风琴多年,在手风琴界“销声匿迹”。待到2015年退休,他重新拾起了心爱的手风琴,这时,身边的同事才知道他会弹手风琴,而且是如此高的演奏水平,像平地起惊雷。退休后充裕的时间也让他可以展开手脚实现自己的梦想了,他的梦想是,把深圳打造成一座手风琴之城,让手风琴艺术成为深圳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得益于多年的文工团演出及管理经验,优秀的統筹能力、敢想敢干的气魄,他成功举办多场手风琴艺术活动。“这些手风琴音乐会标准非常高,我们请到了世界一流的手风琴演奏家前来演出,如俄罗斯巴扬手风琴大师尤里·希什金、意大利著名手风琴演奏家米高·帕塔里尼等。”“中国手风琴高地城市有上海、北京,现在深圳追赶上来了,并且发展非常迅速。”在佟建华的引领下,深圳曾两度刷新多人共同演奏手风琴吉尼斯世界纪录,2017年来自世界各地的2260多名手风琴专业乐手及爱好者,齐聚深圳共同演奏了《春天的故事》。“手风琴脱胎于我国古代的笙,历史才两百年,是一种国际化的乐器,方便携带,明快、时尚、发展迅速,与深圳这座年轻充满朝气的城市的气质很契合。在我们的大力推广下,深圳有越来越多弹奏手风琴的市民,手风琴课程已经进入中小学课堂,越来越多孩子选择学习手风琴演奏。想想,工作之余,坐在深圳的海边,用手风琴弹奏一曲思乡曲,应是一幅美妙的画面。”

2015年开始,佟建华领衔策划举办了两年一届的深圳“国际手风琴艺术周”,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场手风琴艺术盛宴。现今,每一届艺术周都会设定不同的主题,新意迭出。“由于一些国外艺术家的档期很满,我们得提前半年预约他们。深圳手风琴协会会长、副会长等都是兼职,没有工资,都是为了理想、情怀而走到一起。艺术周上,既有世界顶级手风琴艺术家专场音乐会,也有手风琴爱好者参与的广场音乐会,还有各种手风琴赛事、讲座、论坛等。”组织部署如此综合复杂的活动,听其条分缕析地讲解,令人有四两拨千斤之感。

佟建华拿起一架精美的白色古董手风琴演奏起来,弹了一曲在西藏时最常演奏的《洗衣歌》,紧接着是《茉莉花》《北京的金山上》《西班牙斗牛士》,一连弹了四曲,意犹未尽。曲调时而欢快,时而婉转,时而抒情高亢。一拿起琴,触电般,他脸上充满热情,目光明亮有神,照得人不敢直视他的眼睛。在西藏,在高原,他也是这般目光灼灼、深情款款一次一次为战士们演奏的吧?我听到了来自雪域高原的声音。

猜你喜欢

文工团手风琴建华
汪立三在合江农垦局文工团
严歌苓“文工团”叙事的忏悔意识
美丽与丑陋是一对双生子
键盘手风琴与巴扬手风琴比较中的感悟
米沙在书里
可怕的事
军中“芳华” 文工团旧影
变变变
阿呜想做猫
中国手风琴专业发展与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