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荧光定量PCR在EB病毒DNA检测中的应用
2021-10-30符秋娟符小芳
符秋娟 符小芳
【摘要】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在EB病毒DNA检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间的191例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时荧光定量PCR对191例已确诊感染EBV的患者进行检验,对EBV-DNA外周血实施检验,包括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进行检验,并选择200例健康人群对以上各指标进行检验。结果:感染组的各项相关指标较之正常人群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EBV-DNA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B感染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经过检验EBV-DNA指标可进行前期诊断与评估,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EB病毒;EB-DNA;阳性检出率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DOI】
Application of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in detection of Epstein Barr virus DNA
Fu qiujuan, Fu Xiaofa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in detection of EB virus DNA. Methods: 191 patients with EBV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9 to June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was used to test 191 patients with EBV infection, and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EBV-DNA was tested, including white blood cell (WBC),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 CRP),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creatine kinase (CK), creatine kinase (CRP), and the expression of serum creatine kinase (CK)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and other indicators were tested, and 200 healthy people were selected to test the above indicator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population, the related indexes of the infec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And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EBV-DN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people, P< 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patients with EB infection are complex. EBV-DNA can be used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reference and promotion.
【Key words】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Epstein Barr virus; EB-DNA;Positive detection rate
EB病毒(EBV)也被称为人类疱疹病毒4型,在儿童时期极易引发感染,并且包括慢性活动性EBV感染、淋巴瘤等多种不良预后。该病毒在人群中分布广泛,经过相关研究显示,在我国3~5岁儿童群体中,EBVVCA-IgG的抗体阳性率极高,幼儿被感染后无显著癥状,仅会导致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等。青年群体的原发感染,将近一半的可能性发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该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唾液,也会经血液传播。EBV多数在口咽部的上皮细胞进行增殖,影响B淋巴细胞,将会经过血液循环导致全身性感染,可在淋巴组织中长时间存在,当人体的抵抗力降低时,EBV活化导致感染出现,包括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等疾病[1-2]。因此,本文将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在EBV中的应用效果,从而对临床诊断提供新思路,现对结果进行阐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间的191例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1岁,其中男性115例,女性76例,所有患者中普通感染9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99例为感染组,另选择200正常人群为健康组。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获取EDTA-K2抗凝血3mL,选择TaqMan荧光探针基因扩增技术实施检验,选择上海宏石SLAN-96S实施荧光定量PCR仪,50℃2min、95℃3smin,95℃10s、60℃1min、40个循环。使用贝克曼全套仪器和试剂盒对ALT、AST、CK、CK-MB进行检验。使用全自动细胞计数仪对WBC、异常淋巴细胞、hs-CRP进行检验。
1.3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t检验与X 2检验,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2 结果
经过检验后得知,感染组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均高于健康组,P<0.05,hs-CRP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详见表1。
3 讨论
EBV在临床中是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是导致各类恶性肿瘤的关键因素。当发生感染时,绝大部分为阴性感染,在临床诊断中极易发生漏诊和误诊的情况。经过相关资料显示,EBV针对小儿具有较高的影响,明确其临床特点是干预治疗的关键所在。结合本研究结果,对3500例患者实施分析发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较为复杂,主要以发热、淋巴结肿大为主。证明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主的疾病中症状和体征数量较多,且病情均不相同,在传统的检验当中,多应用ELISA法进行诊断,但是因为该病毒多发于小儿,使得阳性率普遍偏高[3]。结合我院接纳的患儿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数量最多,侧面说明了EBV所引发的疾病类型复杂,数量众多,在诊断过程中需要进行甄别,降低漏诊误诊的发生,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因此,针对EBV患者来说,因为其体征和症状复杂,会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故早期准确快速的诊断对其具有重要意义[4]。因为该疾病的潜伏期较长,经过感染后无显著特异性,在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法中,无法反馈病原体的感染情况,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局限性,并且因为部分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低下,使得检出率并不理想,所以酶联免疫吸附不适合该疾病的前期诊断和评估,反之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利用探针释放荧光基团,在病毒检测中,表现出了高敏感性以及特异度,适用于病毒感染的前期诊断。
实时荧光定量PCR作为一项新型的检验措施,因为操作便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强特异性等优势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也是最关键的检验方式,可将1个试管内的目的基因扩大至十万或百万倍,更利于结果的观察,并且因为易自动化,可重复操作,在各类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当下,在分子诊断方面通过对细胞中DNA、RNA的测定,能明确病原体的数量,还能反馈出多基因遗传病的mRAN表达量。并且有研究建议,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联合ELISA进行检验。经过相关研究发现,在乙肝病毒的检验和诊断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能区分病毒的类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广泛的检测范围。该方式较之免疫学检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且可直接反馈病原微生物的情况。总结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发现,荧光定量PCR技术的诊断效能已经被得到证实。当发生EBV感染后,机体将会表现出急性或亚急性全身性疾病,病变涉及涵盖了心、肺、肾、血液、淋巴结等。因为个体的疾病程度不同,所以临床表现也存在区别。经过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ALT、AST、CK以及CK-MB水平均会随着EBV-DNA拷贝数量的增加而变化。应用荧光定量PCR对EBV-DNA拷贝数量实施检验,可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在疾病监控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总体来说,EBV感染后主要导致呼吸道疾病,同时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3~8岁儿童,主要和生活环境具有一定联系,在诊断过程中,也应当考虑是否为集体感染的可能性[5]。因此前期诊断和治疗对EBV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本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EBV-DNA进行检验,有利于EBV感染的诊断,对EBV-DNA拷贝数进行分析,可明确病毒在机体内的复制情况,可用于疾病判断,针对该病毒导致的其他感染或器官損伤的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6]。在相关研究资料中显示,EBV-DNA水平和肝功能损伤表现正相关,当下普遍认为病理机制是EBV通过增殖复制,对细胞免疫起到了激活的作用,进而一步对机体的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进行影响,异常的淋巴细胞侵袭中央静脉邻近和肝小叶,特别是距离中央静脉越近,肝小叶的分布越密集,最终导致干细胞损伤。需要注意的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自限性,预后较为理想[7-8]。综合本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在各个疾病检测中均有使用,因为该方式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有效的根据,进而一步协助医生发现病毒感染的特征,而且,经过相关研究显示,从检测样本到获取结果,仅仅需要两个小时,针对小儿不明原因发热,咽炎等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意义。
总体来说,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第EBV-DNA进行检验,有利于前期诊断和相关治疗方案的制定,并且能有效评估疾病的发展情况,经过本研究分析得知,EBV感染者的样本获取时间和EBV-DNA拷贝数存在密切联系,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EB病毒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吴晓利.实时荧光定量PCR与PCR-ELISA在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中的应用比较[J].生物化工,2021,7(03):97-98+101.
[2]马晶晶,孟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与化学发光磁微粒法检测乙肝五项的关系[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07):970-972.
[3]彭萍,何力志,彭鑫,张裕,焦芳艳.3个不同国产乙肝病毒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的比较[J].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2020,30(06):54-56+60.
[4]姜英,雷清,张巧玲,陈继军,杨俊杰.诺如病毒基因工程疫苗中残余宿主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20,33(12):1426-1430.
[5]孟欢,郭杰,迟小伟,潘美晨,殷商启,何超男,王雅杰.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检测人巨细胞病毒DNA性能验证探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0,27(10):1781-1784.
[6]姜赵华,肖勇武.对比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B-DNA与痰涂片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5):180+183.
[7]宋予娟,耿岚,王华,等.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B病毒DNA在儿童EB病毒感染中的应用[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8,29(4):18-20.
[8]许良云,张其刚,范广来,等.人微小病毒B19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7):11-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