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
2021-10-30全德宇
全德宇
摘 要:阅读,能够带给学生扬帆的力量,能够为学生展示精彩的人生,让学生站在阅读的基石上起航。中职语文教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可以使学生从内心接受语文,走进语文,找出语文不同之处,然后进行探索。教师用生活、情境和探究来吸引学生,为学生打开了语文学习的通道,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积极地开展语文活动,用语文知识来武装自己的思想,掌握语文的技能,挖掘自己的学习潜力,成为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学生;阅读兴趣;激发
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展示了语文的魅力,使学生找到了阅读的捷径,促使学生转变态度,能够合理地开展阅读,积极地解决阅读问题。
一、用生活吸引,为学生打开阅读的大门
阅读,是从生活中来,经过人的艺术加工后,更能突显生活趣味的一项活动。中职学生开展阅读,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感悟,心灵上的成长,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增加学习的深度。教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可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将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激发出来,然后与作者之间构建情感联系,促使学生融入到阅读中去,理解生活是辅助阅读的有效助力。在学习《故都的秋》时,为了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秋味”,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学会寄情于景,笔者在课堂上先是为学生提供了秋天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秋的特点,唤起学生讨论的热情。学生在表达中分享了自己对秋的印象,认为秋雨绵绵的时候,秋是悲凉的,秋风习习的时候,秋是飒爽的,秋果累累的时候,秋是喜悦的。不同的场景下,人们对秋的感受是不同的。接着,笔者为学生讲述了作者创作文章的背景环境,使学生结合当时的条件来感悟作者所描写的秋的特点。学生了解了文章创作的背景后,知道了作者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描写秋天的,结合文章的语言,感悟到了作者眼中的秋的悲凉,体会到了作者消极的情绪。接着,笔者又鼓励学生在文中挑选自己喜爱的句子,说一说文章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融合自己对文章语言的赏析,认为课文体现了一种悲凉的美感,更具打动人心弦的能力。
二、用情境吸引,为学生点缀阅读的精彩
中职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想要获得丰富的材料,多样化的学习场景,体会到阅读课堂的魅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情境的作用,能够唤起学生参与的动力,使学生在情境跟随中,了解阅读的全貌,知道阅读想要表达的内容,把握阅读创设的意境。在学习《哦,香雪》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小山村台儿沟的人在遇到每天停靠一分鐘的火车之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与课文有关的电影片段,让学生通过电影来了解故事发生的场景,感受故事渲染的氛围,强化学生的学习印象。学生观看电影后,对故事产生了兴趣,想要了解发生在香雪、凤娇等人身上的故事,知道她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带着这样的学习动力,学生参与到了课堂学习中。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笔者利用PPT为学生展示了课文问题:小说的主人公香雪有着怎样的优秀品质?学生借助分析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内容,提炼出了香雪淳朴、坚毅的优秀品质,表示会像香雪学习,理解了课文的深意。
三、用探究吸引,为学生揭示阅读的真谛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要过度地将希望放在教师身上,而是要坚信自己的能力,利用自己的努力来打败阅读,完成阅读闯关任务。教师培养学生兴趣,要懂得学生参与的价值,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究中深度理解阅读,掌握阅读的技巧,懂得阅读的真谛。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发生在廉颇、蔺相如身上的故事,知道廉颇和蔺相如是哪个时期的人物,帮助学生完成文言文阅读活动,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学生实践探究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领悟课文,深化对课文的记忆。学生拿到任务之后,先是与小伙伴进行了自由结组,然后对课文进行了细致阅读,总结了文章的段落大意。学生将自己理解所得与小组内成员沟通之后,设计了角色扮演的内容,在表演中通过对话、动作、独白等方式,讲述了发生在廉颇、蔺相如身上的故事,了解了廉颇知错就改,蔺相如机智大度等的优秀品质,受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熏陶,掌握了阅读实践的能力。
总之,本文通过用生活吸引,为学生拉开了阅读的大门;用情境吸引,为学生点缀了阅读的精彩;用探究吸引,为学生揭示了阅读的真谛。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了强烈的学习参与感,认识到语文并不是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简单,而是要积极地汲取新知识和新力量,更不是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难,是一座无法翻阅的大山,而是只要敢攀登,就能领略语文高处的风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心态,能够正视语文,有效把握语文。
参考文献:
[1]吴和清,陈钰文.中职学生语文“四话”能力的培养和应用初探[J].知识窗(教师版),2020(12):58-60.
[2]袁海英.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审美素养的提升策略[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