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米诺骨牌活动中幼儿的深度学习
2021-10-30李颖璐
李颖璐
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整合凝练,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拓展,并融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从而达到发展高级思维以及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发现目前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深度学习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幼儿主动性探究意识不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建构知识的能力较弱等。
为此,本文将结合本班幼儿在科学区玩多米诺骨牌的表现,分析和探究如何有效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一、初次投放
幼儿拿到多米诺骨牌后,开始了自由探索。他们通过摆放各种简单的线条,然后到简单的几何图形,再到简单的图案,对这个新材料充满了好奇,只要是自由活动的时间,他们都会过来摆放。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幼儿的兴趣开始降低了,于是我让幼儿说说自己玩的情况。有的幼儿说自己搭了一个蛋糕,有的幼儿说自己搭出了一个城堡。从他们的回答能够看出,幼儿将多米诺骨牌彻底变成了小型建构乐园。
幼兒初次探索多米诺骨牌的活动,是已有经验的认知活动。从他们探索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幼儿虽然调动了已有的知识技能,但都仅仅停留在建构新花样的方式上,而未达到一个创造性的突破。
二、间接引导
我拿了些多米诺骨牌,一个接着一个按顺序有间隔地直线摆放,这一无声的举动反倒吸引了一部分幼儿。这时,我轻轻推倒第一个多米诺骨牌,其余的骨牌便伴随着清脆的声音顺势倒了下去。幼儿惊奇地看着这一画面,激动地想要自己尝试看看。
三、熟悉规则
基于幼儿对骨牌玩法的好奇,我尝试在前讲评阶段讲解游戏规则:将骨牌按一定间距的尺寸排成单行,或分行排成一片,推倒第一张骨牌,其余发生连锁反应依次倒下。
幼儿的模仿能力非常强,他们在初步了解游戏规则后,先尝试依次间隔直线摆放。其中间隔的距离有大有小,摆了大概10个左右时,幼儿决定将其推倒,却发现第6个骨牌倒不了。这时,幼儿提出,是因为第5个骨牌和第6个骨牌距离太远了,所以第6个骨牌倒不了。
从上述小小情节不难发现,幼儿的探索过程需要反复去尝试。排列的过程中,因距离不同而导致推牌的结果不同,这也印证了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有了前面的经验,这次有的幼儿将每一个多米诺骨牌都挨得特别近。当他推倒第一张骨牌时,虽然前端都倒了,但是后端仍然只是倾斜了一个小小的角度,没有完全倒下,这说明骨牌的受力点不均匀。基于此,“什么是合适的距离”便成了幼儿讨论的焦点。
这时,有幼儿发现材料筐里有一个固定的间隔架,他们把骨牌放在间隔架中,然后抽出间隔架,再推倒第一张骨牌,就成功了。于是,间隔架成了他们再次探索的一个重要工具。
从幼儿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先探索并逐一了解单个因素的影响特点,有了足够的直接经验之后,才会综合考虑两个及以上因素。这既是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也是我们理解并适宜地支持幼儿探索行为的基础。
四、创新花样
渐渐入门后,有幼儿提出,不想搭直线,想搭一个数字“3”。“深度学习”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他们从搭直线到提出想要挑战新的数字(曲线)这一过程,说明幼儿在不断思考,将新经验内化为已有经验,并通过各种特别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
在搭“3”的过程当中会有曲线的产生,幼儿也即将面临“弧线拐弯”的问题。从幼儿的第一次操作来看,虽然拐弯处的牌倒下了,但是后面几个牌却未被推到。我问他们:“要不要再用那个间隔架?”结果有个女孩告诉我:“间隔架是直线,我们这个是转弯的,没法用。我可以把转弯里面的距离变短,这样这里的牌就能靠上去了。”从幼儿的回答中可以发现,他们并没有盲目地去接受他人的建议,也会对教师提出的解决方法产生质疑,并说出了有力的解释。这就是“深度学习”中所提出的“批判性思维”。
如同游戏一样,深度学习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活动。深度学习与游戏存在内在的一致性:游戏中蕴含深度学习的可能和“学习”的精神,深度学习中则能体验到“游戏”酣畅淋漓的状态。
五、及时留影
针对多米诺骨牌及时性的特点,我们在幼儿摆放好后都会拍照,并且请幼儿在区域后讲评时,分享自己的作品,交流出现的小问题和自己找到的解决方法。
深度学习发生在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幼儿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深入研究,更是在研究中通过不断思考,形成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针对“如何有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我在本次活动后有了如下思考:教师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空间和时间,在活动中抓住核心经验,鼓励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要激活幼儿的原有认知,引导其与新知识相融合。
(责任编辑:张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