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字炼句 描绘诗情画意
——读赖松廷《中国好儿歌300首》
2021-10-30戚万凯
□戚万凯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代诗人贾岛作诗锤字炼句精益求精,布局谋篇煞费苦心。另一作家卢延让同样如此,“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当今儿歌领域,有无锤字炼句榜样?有,乃儿童文学作家赖松廷。不信?翻其新著《陪伴孩子成长的中国好儿歌300 首》(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年9月版)就有答案。
儿歌是诗吗?当然,属低幼诗歌。是诗就要精炼,只因诗是语言之珍珠。儿歌是画吗?当然,只不过不是用颜料,而是用文字描绘,在读(听)者脑海显现。赖松廷的儿歌,是诗也是画,散发诗情画意。而这诗情画意,是用极简笔墨勾勒出来的。
作者擅长锤字炼句,寥寥数语,精妙传神。一字推开一扇窗,一句打开一片天,为作品增色不少。
植树题材儿歌多人写过,可作者却写出新境新意:
“岸边插柳,山上栽松;东沟泛绿,西岭披红。忙匆匆!我也浇上一瓢水,我在植树大军中。”
短短七句,描绘了一幅场面宏大的春季植树造林图景。从地域看,有山下山上;从范围看,有东西两面;从品种看,有柳有松;从颜色看,有绿有红。插、栽与浇,动感十足;绿与红配,鲜艳夺目。岸边对山上,东沟对西岭,极简,极准,有“增一字则多,减一字则少”之境地。“忙匆匆”三字,将热火朝天场面极简表现出来。最后两句,有自觉行动,有自豪心情,“一瓢水”与“植树大军”对比与融入,反映了“我”的主人翁精神,喻意“我”这小树能成参天大树。
字句简,画面美,内涵丰,这是作者鲜明的创作特色。许多作品是语言珍珠,含金量高。
“腰儿弯,头儿低。一声谢谢没出口,先给大地敬个礼。(《稻穗儿》)”
二十字,就将稻穗儿的感恩之心、感恩举动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弯”,一个“低”,稻穗儿的姿态准确传神;一个“没”,一个“先”,稻穗儿迫不急待表达谢意的心情栩栩如生。作品暗含哲理:身教胜于言传,行动快于言语。
对作者而言,动词的运用驾轻就熟,信手拈来。请看《挥笔写出龙》:
“砚台摆一摆,墨汁冲一冲,白纸铺一铺,大笔动一动。爷爷挺腰憋住气,胳膊一挥,写出‘龙’。”
摆、冲、铺、动、挺、憋、挥、写,一连串动词,不但写姿势,写过程,写神态,更写精神。“挺腰憋住气”,连用两动词,观察细,有细节,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这一切准备和酝酿,是为写出“龙”。思想性巧妙寓于形象之中,没有说教痕迹,一首正能量作品就此诞生。“摆、冲、铺、动”字的重复运用,不但说明爷爷态度认真、仔细严谨,做到位置恰当、浓度适中,而且暗含“龙”的诞生和飞腾,须经过艰苦准备和磨炼过程。可见作者用心良苦,构思精妙。
儿歌短,短到只有三句,写好不易。正如李少白《鸡蛋》“鸡蛋白,鸡蛋黄,白云抱个小太阳”一样,作者的《火车》也仅三句,“像条龙,不是龙,拉着笑声穿山洞”的“拉”和“穿”,将火车的风度与速度的巧妙和美妙表现了出来,极富诗的节奏与韵味。正文没有重复标题,犹如谜语,亦如古诗,题目是内容的交待和延伸。
翻阅集子,惊喜不断。岂止动词,名词、形容词等,作者同样调兵遣将,娴熟运用。请看《雪花》:
“落到山坡,白了。落到脸蛋,凉了。落到巴掌,化了。”
白、凉、化,有视觉,有触觉,有惊奇,将雪花的不同特性表现得很到位,调动了读者的五官功能。用词是准的,语言是浅的,画面是美的,感觉是爽的,品味是纯的。
极简语言,极少容量,却蕴含极大能量。短短一首儿歌,或如一块奶片,或如一枚橄榄。
《小山羊》开头两句“小山羊,建新房”,也许你认为没新意,但紧接着的“只给小免不给狼”却出乎意料,令人眼前一亮,心中一喜,小山羊强烈的爱憎感情不得不令人点赞。《桃》写道:
“大蜜桃,迎着雨;小酸桃,躲着风。瞧瞧果园大世界,表现不同味不同。”
作者巧用“大小(形状)、酸甜(味道)、迎躲(动作)”的对比,将表现与结局发生关联,让人明白一道理:世间有因果。不惧困难,生活甜蜜;害怕风雨,生活酸涩。人生哲理,竟然短短几句就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作者不愧为儿歌创作高手。
类似的作品不少,比如《藤》:
“爬爬豆架,爬爬篱笆,爬爬高墙,爬爬悬崖。哇!世界真大!”
四字一句,简洁有力,似乎让读者目睹了藤不停攀援的姿势。“爬爬”叠词,颇具传统童谣韵味,表现了爬了摔摔了爬的拼搏进取精神。四个“爬爬”,既可理解为一根藤经过艰苦探索最终到达新境界,也可理解为四根藤各自的努力与收获。无论何种理解,不怕艰难险阻才能到达一定境界的哲理却是不变的。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通过浅近语言、生动形象演绎,毫无晦涩难懂。尤其是“哇”,将孩子的惊奇、惊喜、惊呼绘声绘色表现了出来。这说明:只要付出艰苦努力,生活时时遇见惊喜!
手电筒,许多人写过这一题材,总的立意是黑夜给人照亮。作者又会如何下笔出新?
“不太短,不太长,不太瘦,不太胖。黑夜来了睁开眼,送给别人一束光。”
粗略一看,似乎与其它童谣无异,但细细品味,会发现作品立意高远。四个“不”描写手电筒的长短与大小,说明手电筒是普通之物,好比普通人物。但作者话锋一转,将手电筒在人们需要时挺身而出、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一下抓住并加以表现。快速应变能力、主动利它精神,在一个“睁”一个“送”中传神表达。“一束光”是实写也是虚写:关键时候雪中送炭,一束光能排忧解难。平凡电筒寓含伟大,普通百姓也有崇高。
经典作品,适合0 到99 岁的人阅读欣赏。0 岁婴儿,聆听音律,熟悉节奏,感受美感;三岁小儿,学习语言,知晓内容,领会情感;七岁孩童,想象画面,感受色彩,领悟精神,而99 岁的老人,不但囊括七岁之前的一切收获,更能通过文字表面挖掘背后的人生哲理、蕴含的社会价值,获得孩子无法拥有的人生体验、幸福感受。
赖松廷的许多儿歌,就是经典作品,具有传之久远的特质。而这,源于作者严谨的创作态度、丰厚的生活阅历、扎实的创作功底、崇高的思想境界。
松树长青,宝刀不老。期待作者为孩子们奉献更多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