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平台在新材料产业创新中的作用研讨
2021-10-29郝坤
郝坤
1 大企业引领新材料产业发展
截至2021年5月,中国A股新材料概念上市企业达266家,分布于稀土材料、半导体材料、金属新材料、新型显示材料、新能源材料、前沿新材料和化工新材料6大领域(主要代表企业见图1),其中,新能源材料领域上市企业数量占比达50%(见图2)。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数据,我国A股新材料概念企业总市值54 170.4亿元,有236家实现盈利,30家处于亏损状态,占比分别为88.7%和11.3%。
新材料产业领域“新物种”企业不断涌现。近年来,新材料领域“新物种”企业持续增加,根据长城战略咨询对中国“新物种”企业的跟踪研究,2020年,新材料领域“新物种”企业共6家,含1家独角兽企业,重点分布在新能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及金属新材料4个细分领域。其中,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分布有1个独角兽企业(杨凌美畅)。新能源材料领域分布有3个潜在独角兽企业(东岳未来、德福、裕能新能源)。半导体材料领域分布有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中巨芯)。金属新材料领域分布有1家潜在独角兽(中钛装备)。与2019年相比,新材料领域共新增3家潜在独角兽,分别为东岳未来、裕能新能源和中钛装备。
2 大企业平台推动产业创新案例分析
大企业作为资源集大成者,通过将自身的资源与外部进行跨界共享、嫁接融合,既能为自身在新时期谋求持续发展,又能够探索出与新兴产业有效接续的模式和路径。以东材科技、杨凌美畅、西部超导、飞凯材料、厦门钨业为代表的大企业平台,多措并举推动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成为产业创新中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①东材科技依托自身创新平台资源,推进开放式创新,推动新材料产业高端化发展。
东材科技建有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电与输变电设备绝缘材料开发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重点围绕新型绝缘材料、光学膜材料、环保阻燃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等领域系统性地开展技术、产品创新。截至2020年底,公司共申请专利242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32项,其中包含实用新型专利14项。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定,现拥有自主起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5项,曾主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近90项,占行业标准总量近30%。推进开放式创新,联合复旦大学开展轻量化、薄型化、高亮度、低能耗液晶显示背光模块光学膜技术研发,联合长虹电源、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西南科技大学等13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牵头成立绵阳市高分子功能膜材料产业联盟,以膜材料创新为核心,围绕光学薄膜、智能材料等领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国产膜材料。
②杨凌美畅持续创新开发,就人才培养深化与大学合作,联合培养行业创新人才。
杨凌美畅以技术研发为核心,围绕电镀液配方、添加剂、金刚石预处理、上砂、镀液在线处理等方面开展金刚石线生产全套核心技术研发,并在电镀金刚石线生产的核心技术、工艺控制、装备制造等环节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21年,杨凌美畅金刚石线产量突破4500万km,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独角兽企业”。依托双创人才基础和产业优势,杨凌美畅与燕山大学就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就业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度交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计划就新材料研发、机器人大赛举办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以推动企业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養和专业结构优化。
③西部超导坚持“国际先进、国内空白、解决急需”的产品理念,填补我国航空航天、舰船制造等领域所需材料空白。
通过自主创新,西部超导先后建成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用高端钛合金棒丝材专业化生产线,以及国际一流、国内唯一的铌钛(NbTi)和铌锡(Nb3Sn)超导线材生产线。依托“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特种钛合金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引进境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计划重点单位”等平台,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等研发和工程化,先后承担国家、省、市、区等各类科技项目百余项。取得222项发明专利,其中自主研发的3种面向军用飞机、舰船用高端钛合金材料应用在我国新一代战机上,打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关键钛合金材料的垄断。投资建设的面向新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的“两机”重大专项用高性能镍基高温合金项目,目前已实现小批量生产,满产后将拥有年产2000t高性能高温合金的生产能力,将有望解决我国高端核心装备领域高性能高温合金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④飞凯材料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和产品不断升级,开拓新领域,以内生发展和外延开拓双轮驱动打造新材料综合发展平台。
凭借在低聚物合成方面的优势,飞凯材料率先打破国外巨头在紫外固化光纤光缆涂覆材料方面的垄断,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在全球市占率位列第一。受益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世界范围内电子产业逐渐向中国地区转移的大趋势,飞凯材料主动寻求外延式发展,先后收购长兴昆电(中高端器件及IC封装材料主要供货商)、大瑞科技(专业锡球、铟球以及特种合金球制造商)以及和成显示(国产液晶材料的主要供应商),成功跨入半导体材料、液晶材料、OLED显示材料等行业。此外,飞凯科技积极搭建创新平台,作为承担单位筹建上海市光固化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围绕光纤涂料、屏幕显示用光刻胶、半导体封装用光刻胶、OLED有机发光材料等核心领域进行技术突破,参与推动新材料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提升。
⑤厦门钨业平台化发展,积极打造“人才集聚的平台、技术创新的平台、产业发展的平台”。
厦门钨业创新“T”系列人才培养体系,对全集团T1到T6共6个级别术人才进行分类培养和任用,提供符合市场竞争力的报酬,实施形式多样的绩效激励方案,引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构建三级“立体式”研发机构组织,与龙岩市、三明经开区等部门联合规划建设龙岩稀土工业园、三明稀土产业园,依托自身与上下游企业的联系,引导稀土重大项目落户园区,积极打造从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稀土功能材料和科研应用等较为完整产业体系。
3 大企业平台推动产业创新的作用建议
在新一轮的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借力大企业积蓄势能,培育孵化新的发展动能,是区域新旧动能成功接续转换的关键。大企业平台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引领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构建新生态,以大企业为核心黏合各类创新资源,搭建产业创新联合体。依托大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由大企业牵头建设新材料产业创新联合体,推动新材料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鼓励承担领域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制约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释放技术创新活力。构建面向产业链的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平台,垂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研发、设计、制造、渠道、客户等资源,加快探索企业生态圈、新业务战略投资等创新模式,以大企业为核心黏合多方位的市场资源和要素,建立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生态圈,加快从企业单打独斗向产业链协同竞争转变。
第二,开放式创新,搭建内部创业孵化平台,激活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大企业平台化转型。大企业应探索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网络研发众包平台等多种模式的平台化转型工作,同时为在孵创新创业企业的“创意和想法”提供平台资源支撑,满足在孵创新创业主体的发展需求。鼓励大企业依托并释放自身的研发、资本、技术、市场等优势资源或专长,为中小企业发展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面向新材料产业前沿领域及市场需求,开展关键技术及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参与相关技术标准的制订或修订等工作,提升產业创新能力。对内部相关的团队、部门以及创新项目的拆分,能使其快速发展成独立的运营主体,实现对创新业务市场的精准切入和布局,创造出新的业务增长点。
第三,布局新赛道,促使主营业务积蓄的势能投向新领域,激发新动能,实现新时代多元化扩张。大企业应聚焦新经济发展的新赛道,将自身的技术、人才、资本、市场资源等投向新领域,促使自身在主营业务领域积蓄的势能有效转变为新领域展的动能。新赛道的布局,要充分把握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精准抓取新经济市场需求,通过战略合作、投资入股、资源共享等方式,快速而有效嫁接新经济企业的技术、模式和资源,外延开拓新兴业务、发展新领域、研发新技术、设计新产品,缩减业务转型的试错周期和成本,实现产业链有效整合。
4 结语
大企业平台在新材料产业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领军企业有效推进资源整合,以独角兽为代表的“新物种”企业不断开拓新赛道,大企业平台积蓄势能有效转化为发展动能,逐渐成为新材料产业创新创业生态和产业生态的建设者和引领者。
10.19599/j.issn.1008-892x.2021.0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