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艺术审美比较
2021-10-28陈尚含
当法国的卢浮宫遇到中国故宫博物院会擦出什么样的精彩火花呢?前者是西方古今艺术的精华,后者是中国古今艺术的宝库。
法国的卢浮宫收藏有比例近乎完美的古希腊雕塑、带着中世纪烙印的宗教艺术品,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画作《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镇馆之宝,有异彩纷呈的各路画派争艳斗彩,有以印象画派代表作《睡莲》为专场的展示厅……走进法国卢浮宫,就好像走进了西方艺术的演艺厅。
在遥远的东方同样有一座艺术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这里有雄壮庄严的青铜器,有风格各异的精彩水墨画,有各种各样的中国书法艺术作品,有细腻精致的各种瓷器、玉饰……人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另一个文化体系下的艺术世界。本文分析、比较中西方艺术的审美,以审视各有精华又互相影响的中西方艺术。
一、从古典艺术看中西方审美
(一)起源
关于艺术的起源,各个地区有不同的学说,主要有巫术说、劳动说、游戏说和模仿说。从表现形式来看,在石器时期,中西方艺术都以岩画为代表,形象大都是写意的、抽象的,这段时期还没有出现迥然不同的样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随之不断提升,中西方逐渐展现出不同的审美追求。
从西方艺术的源头——埃及、希腊艺术来看:埃及艺术虽然程式化,但是已经呈现出对形体表现准确的追求,尤其是阿肯那顿时期,人物形象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写实性;希腊艺术承上启下,对人体的研究更为精确,黄金分割法至今被奉为构图以及造型的经典比例。
处于相同时期的中国艺术则以彩陶艺术与青铜艺术为代表,造型抽象概括,以各种纹饰为主。此外,这一时期也有模拟实物造型的艺术,例如,秦始皇兵马俑,但是很可惜这一艺术形式只是短暂出现,并没有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与此同时,希腊艺术追求理性的造型对印度犍陀罗艺术中的佛像造型影响深远,而犍陀罗风格的佛像造型艺术又影响了中国的佛像造型,这反映了古典艺术既拥有独特的民族个性,又有共性。
(二)文化背景
在古代,中国人受到儒释道文化的影响,更注重内在修为,并追求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人注重对外在自然的高度模仿以及对理性数理化式的量化。
中西方文化在发展初期都出现了一个被称为“轴心时代”的人类意识大爆炸时期。这时期的西方以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数学家为代表,而中国以诸子百家为代表。在西方,大部分的艺术都围绕建筑来展开,许多宏伟的庙宇、教堂都是物理学家与数学家设计而成的,例如,经过精确计算而建成的万神殿。
中国从百家争鸣到焚书坑儒再到独尊儒术,以礼乐和伦理作为社会的约束,而以逻辑数理为主的学术,如《墨经》被逐渐边缘化。在当时的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是儒释道思想,即入世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出世以道家思想为主导。前者强调的是入世为官,以此来接济天下,后者强调的则是超然世外、无拘无束、羽化成仙。
道家思想的出世精神反映到艺术理念上,以宗斌的卧游山水所反映出来的精神为代表,是内心与自然沟通后的顿悟。这种美学思想重视自然与人的关系,强调人要融入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反映到人物画,以顾恺之所说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为代表,他认为人物的神情意态就在这对眼睛上。受中国道家思想影响的、具有代表性的是陶渊明、苏轼一类的文人艺术家,他们在经历了仕途的不顺和田园山间的归隐生活后,道出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画论,以游戏笔墨,传递心神。
中国艺术家在佛的影响下,心中无一物,体现在艺术上,出现了一个奇特的身份——画僧。五代时期,石恪所画的罗汉人物就极为有趣,他强调用笔和用墨的趣味性,寥寥几笔概括成画,人物神态呼之欲出,突出禅修的心境。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是画僧中的代表人物,他的画作内容极少,却很巧妙地传达了他内心的冷傲与不屑。
不同于中国,早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就确立了“数”与“美”的和谐关系,受此影响,一批研究人体数理美的雕塑家涌现了出来。例如,波利克利托斯是古希腊著名的雕塑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持矛者》塑造了一个结合潜在运动和瞬间停顿的持矛青年,呈现的是高难度的平衡动态,因而被后来的艺术家视为艺术范本。
古希腊的先哲们对艺术的深刻影响是提出了“数”与“和谐”。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重新将先哲们的思想进行了拓展与深入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达·芬奇,他绘制出了精准的人体结构与比例,进一步验证了古希腊艺术家关于黄金比例的艺术理性之美。
二、內在表现与外向再现
宗白华曾说过:“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境层。西画以建筑空间为间架,以雕塑人体为对象,建筑、雕刻、油画同属于一境层。”中国的诗词、书法、绘画是抽象的,而西方的建筑、雕塑则是数字化的,有着精确的比例。人们比较中西古典美术作品不难看出,在主观与客观、表现与抽象等相对关系中,中国的美术创作更倾向于主观性与抒发内在情感,而这依赖于创作者的主观意象;西方的美术创作则强调客观,再现数理之美。由此可见,中西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区别便是突出内在的表现还是对外向的再现。
结合中国画论以及后人的观点不难看出,中国画注重内在表现。例如,谢赫的“六法论”中将气韵生动放在了第一位,而将传移模写放在了较后的位置。由此可见,中国的艺术家十分重视
内在感受。
西方画家则更加注重外在客观世界,主张运用科学的方法还原真实的世界。以达·芬奇为例,他的画论中多是阐述透视学、光与影与色的关系、结构与解剖等,而这些正是谢赫所说的传移模写与应物象形。
当然,中西方艺术有交流、有融合,尤其是在急需寻求变化的时候,借鉴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思潮就成为必然。从希腊雕塑对犍陀罗佛像雕刻的影响,再到对中国石窟佛像造像的影响;从中国艺术对日本浮世绘艺术的影响,再到对西方印象派的影响可以看出,艺术的交流永无止境。发展到如今,艺术的交流、融合碰撞出了更多绚烂的花朵。以工笔重彩画为例,其起源于中国。因为写意画的发展,工笔重彩画逐渐没落,但在日本继续发展,并结合了西方绘画理念与技法,形成了日本画,这又反过来对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形成了一支岩彩画队伍。近30年来,各大院校成立专门的团队研究岩彩画,在工笔重彩的基础上,融合岩彩技法和材料,创作出一大批耳目一新的优秀国画作品,让工笔画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同样,油画自传入我国以来,逐渐融入写意精神,涌现出一大批讲究用笔、结合虚实、反映人们审美的佳作。旅法画家赵无极以及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油画作品都展现了对线条的钟爱,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追求。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简介:陈尚含(1987-),女,江苏常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