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人才计划申报对策研究

2021-10-28陈卓时艳琴石雅婷丁继伟

科技智囊 2021年9期

陈卓 时艳琴 石雅婷 丁继伟

摘  要: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自1993年实施以来,已遴选了28批共计2663名相关人才,是北京市实施时间最长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文章通过对28年来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与评审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概述了新星计划的发展历程、科技人才评价的发展脉络与重点要素,并为青年科技人才及科技机构提高申报人才计划成功率提出建议。

关键词:北京科技新星计划;科技人才评价;评审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1.09.06

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s for Appl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 Plan

——Analysis Based 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Rising Star Program in 28 years

Chen Zhuo  Shi Yanqin  Shi Yating  Ding Jiwei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of Urban System Engineering,Beijing,100044)

Abstract:Beijing nova Program  was implemented in 1993,28 batches of 2663 people have been selected,it is the longest-running y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in Beijing.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selection and review of the Rising Star Program in the past 28 years,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Rising Star Program,the development context and key elements of th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and proposes for you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stitutions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applying for the talent plan.

Key words:Beijing nova program;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Review

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划(简称“新星计划”)实施近30年,是北京市政府财政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负责执行的重要科技人才计划,为北京市培养了大批优秀科技人才与管理专家。笔者通过对1993—2020年该计划入选人的数据统计分析,对新星计划实施效果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以期有效让青年科技人才更了解该计划的实施特征,并提升申报成功率。

一、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基本情况

(一)1993—2020年入选人员数量与单位类型分布状况

截至2021年9月,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共遴选2663名相关人才,其中有835人来自高校,占比31.4%;有596人来自科研院所,占比22.4%;有710人来自医疗机构,占比26.7%;521人来自企业,占比19.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私营科技机构的入选人才占比较低。从时间上看,在1993—2001年的9年间共289人入选新星计划,平均每年入选新星计划的人数约为32人,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企业分别占比为34.7%、22.6%、26%和16.7%。以上4类科技机构的入选人数中,高校入选人数占比最高,企业入选人数占比最低。在2002—2015年的14年间,共1751人入选新星计划,平均每年入选约125人,其中2008年入选人数达到峰值200人,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企业的入选人数占比分别为32.4%、21.3%、28.6%、17.7%。相较于1993—2001年的9年,2002—2015年的14年间,高校、科研院所入选人数占比略有下降,医疗机构与企业入选人数占比略有上升,医疗机构的入选人数显著增多。在2016—2020年的5年间,共623人入选新星计划,2016—2019年的4年间入选人数稳定在每年120人左右,2020年增加到150人。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企业的入选人数分别占比26.8%、25.4%、21.7%和26.2%,相较往年,企业的入选人数与占比显著提升。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二)1993—2020年入选人员领域分布

1993—2020年新星计划入选人员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9个,各个领域的入选人员数量与占比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医疗卫生(含中医)与生物医药(含中药)两个领域的人数占比总和达41%,这与北京市重点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的方针是契合的;紧随其后的是农业、电子信息、能源与材料,后两个领域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精尖领域,入选人数占比总和为39%;环境与城市建设、社会发展(除环境与城市建设)、制造技术(含装备制造)、化学化工领域入选人数占比较低,这4个领域占比总和为20%,相关单位需要提高对这4个高精尖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

(三)新星计划的阶段政策与发展趋势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分别于1993年、2002年和2017年出台了《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暂行管理办法》、《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管理办法》(京科人发〔2002〕595号)、《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管理办法》(京科发〔2017〕65号)作为新星计划管理运行的依据。依据管理办法更迭的时间,可将新星计划发展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1993—2001年的初始期,2002—2016年的發展期,2017年至今的成熟期,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如表1所示。

2019年以来,新星计划的实施与首都科技政策的结合更为紧密:在资助领域方面,加大对北京十大高精尖领域科技人才的资助;在科技机构方面,侧重对于资助来自创新型民营企业中有创新能力、成就突出的青年科技人才;对于入选新星计划后表现优秀的人才,助力其团队的发展,推动这类团队开展跨学科合作创新;在评审方面,专家的自由裁量权逐步缩小,标准更细化、更具备可操作性;在管理方面,逐步淡化过程考核,注重采用多种方式提升入选人能力;在人才后续跟踪方面,更加注重入选人的科研成果在首都科技发展中的实际贡献。

(四)新星计划的培养成果

新星计划实施28年来,培养了28批次共2663名科技人才,为首都科技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重点学科队伍建设提供了人才培育基地,使首都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初具规模。[1]

1. 新星计划加速了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和科技成果的产生。据统计,新星计划入选人员在入选后的10年中,获得正高级职称的比例超过88%,成为博士生导师的比例接近60%。新星计划入选人员获得正高级、副高级职称的平均年龄比北京市科研人员平均水平早3—4年。在培养期内,入选人员共出版专著约1700部,先后获得4500余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超过3000项。在入选人员的后续培养成果跟踪中,新星计划入选人才参与的相关项目共有超过246个项目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超304项获得过省部级奖励。

2. 在首都科技重点产业各领域均有新星入选人员担当重任,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等7人成为中国工程院或中科院院士,超80人成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0余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3.新星计划资助了大批入选人员出国进修、访学等。科技工作者“走出去”,尤其是进入国外著名实验室工作或进行博士后研究,既可拓展学术视野、加快学术成长,又可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研究理念的互动与融合,以快速抢占学术前沿。[2]

二、从新星计划入选人看科技人才评价的发展脉络与重点要素

(一)科技人才评价的发展脉络

1.综合评价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科技人才培养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北京市也亟须培养一批青年科技人才。新星计划作为北京市第一个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应运而生。新星计划改变了以项目选择资助对象的资助办法,通过对申请人的思想素质、专业能力、申报项目和科研支撑条件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在专家评议的基础上对青年科技人才进行选拔,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与高新技术项目研发相结合,从而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以人为本的人才计划资助充分体现了“资助人而不是项目”的核心特点,该资助计划注重对科研人员潜力和能力的评价,通过识别和资助有天赋、有潜力的科学家,实现对科学研究的推进和突破。[3]在这个阶段,新星计划的经费总量较少,资助规模有限,但是每个资助人获得的资助金额在当时仍相当可观,是很多入选人科研生涯的“第一桶金”。当时的评价过程尚未实现电子信息化,评价过程完全依靠纸质版申报书与专家手写评审意见,按照大领域分组后,评审专家根据当时的《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暂行管理办法》与相应指南对申报项目进行评议,新星计划根据专家打分汇总确定入选人员。以新星计划实施首年的1993年为例,当年有135人申报新星计划,通过专家评审,30名青年科技人才入选,当年入选人平均年龄为30.5岁(低于之后入选人的平均年龄)。当年的30名入选人中包括了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的王辰,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的刘小明,现任河北省委常委、党组副书记、副省长的陈刚,现任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所长许绍发等。新星计划人才的选拔与资助参照了北京市科技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1993—2020年,医疗卫生和生物医药、能源与材料、电子信息领域入选人员分别占总人数的26.7%、23.3%、16.7%。

2.分类评价

自2002年起,新星计划的执行参照新修订的《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管理办法》(京科人发〔2002〕595号),该办法中有两点明显的变化:(1)明确了新星计划的执行期为3年。资助分为A、B两类,其中A类要求申报人依托在研项目申报,入选后资助人才培养经费,B类申报新的研究项目,入选后资助科研项目研究经费及培养经费。(2)资助人员规模显著扩大。新星计划在这个阶段对科技人才的评价主要是分类评价,按大领域将入选人分组,由评审专家对其评议。评审分为两轮,第一轮初审,同行领域专家根据申报人的评审材料对其进行函评,选出一定数量的入选人进入第二轮答辩评审。初审和答辩环节评审人对A、B类申报人的评审都是有区别的,A类侧重对申报人的科学素养、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评价,B类项目除了要对申报人的个人能力进行评议外,还要评价依托项目的科研水准、可实施性和科研产出效益等。此阶段的评审,评审单位对基础的纸质材料采用一定的电子信息手段进行加工,如转换为电子文档、电子统计表等。在这个阶段,由于北京市申报人数过多,新星计划采取了单位限报措施,规定高校限报4人,其他单位限报2人,且限制条件一直延续至今。2010年,新星计划开始试点联合培养,联合培养由联合培养单位对本单位符合条件的申报人自行评审后确定一定名额的入选人,联合培养单位需要自行匹配研究经费。

3.分类后标准化评价

从2016年起,企业科技人才对企业创新主体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新星计划的评选过程中,企业与事业单位申报人按领域分组后再分别进行评审,对于来自企业的人才评选人更注重对其应用型成果的评价而非高级别项目和论文。在此阶段,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星计划对科技人才的评价形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按照领域将申报人进行分组后,同行专家到达评审现场依托北京市科技人才管理信息系统对申报人的申报资料进行初审函审,并通过系统进行线上投票,通过计算机计算同组专家的投票,现场确定进入复审的名单。第二轮为答辩评审,专家听取申报人汇报并质询后,分别单独投票,经过唱票确定本组入选人。从这一阶段数据看,2016—2020年间申报数量每年稳定在800人左右,初审通过比例约为1/3,复审入选比例约为1/2。从2017年起,新星计划评审取消A、B类,申报人均作为科研项目的负责人进行申报,每个入选人资助金额达到50万(2020年入选人资助额为40万)。新星计划对申报人的资助更加聚焦于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十大高精尖产业从事技术创新、应用技术开发和能够推动产学研结合的青年人才,人才和项目两个方面的评价指标设置得更为细致,专家的自由裁量权逐步缩减。

(二)科技人才计划评审的重点要素

科技人才计划的评审主要是对申报人和申报项目进行评价,对申报人的评价主要是对本人既往经历与成果等客观要件的综合评价,对项目的评价则更多是同行专家依据行业经验的主观评价。评价主要包括同行专家对申报资料进行函审与现场质询打分。

1.申报人的学术背景及科研成果

申报人的学术背景从时间先后上可分为求学和工作两个阶段,在求学阶段主要评价内容为是否就读于名校重点学科、是否师从名师、是否有海外学习经历、硕博期间的研究领域是否一脉相承、在求学阶段的学术能力表现;在工作阶段主要评价内容为申报人是否具有高级职称、研究方向的一贯性、是否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是否拥有自己的研究团队或在团队中担任重要角色、是否承担过高级别的科技研发项目、学术社会团体任职情况以及个人所获的荣誉等。对申报人取得科研成果的评价包括申报人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奖励、科研成果转化效益、对促进行业进步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力等。

2.申报项目的科技创新性

申报人所申报的研究项目是其科研能力的重要体现,对项目的评价主要是围绕研究内容的科技创新性展开的。申报人可以通过简单凝练的语言清晰地陈述优秀的项目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根据查新报告说明项目研究在国内外同行业领域所处的位置及填补的空白、解决的问题等,并用严密的逻辑论证项目的学术价值或技术创造,以及研究成果将会为推动行业进步带来的影响等。

3.未来的发展贡献

对于申报人未来发展贡献是基于前两项的情况并结合科技政策与规划中的重点研究领域与产业发展方向对人才的再次筛选。再优秀的人才也需要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地域发展的特点,才能在未来发展中借助平台发挥优秀科技人才的发展潜力,对研究领域的推动力以及对行业创新、社会发展的贡献。

三、科技人才及科技机构申报人才计划的建议

(一)对科技人才申报人才计划的建议

1.谨慎选择行业后一以贯之、深耕细作

对申报人既有的科研经历和成绩的评价是人才计划遴选的重要评审要件,人才计划在申报系统都会对这些信息进行采集。申报人需要做的是通过长期积累让所填写的数据信息在与同类人才的比较中出类拔萃。首先,申报人在求学和工作的过程中都应谨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行业,一以贯之并不断深入钻研;其次,在专业上不断丰富个人研究经历,包括赴所在领域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高校留学、访学,在著名研究机构任职等;最后,不断努力承担高级别、重大科研项目,及时通过总结成果并通过专利、成果转化、论文等形式获得同行认可。

2.申报项目内容结合时事动态、社会发展需求

对申报项目的评价是人才计划遴选中同行专家的评审重点,应着重评价项目研究是否能够通过解决关键技术痛点满足社会实际发展的迫切需求。因此,申报人应敏锐观察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寻找社会热点与自己研究领域的结合点;了解与所在行业领域交叉的其他重点学科的发展前沿与现状;以解决短期迫切需要或者关系民生的实际问题需求为导向,结合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以项目研究为契机,寻找领域研究的新突破与个人、团队的新发展。

3.提升成长计划设立、陈述答辩的双重技巧

人才计划的资助目标之一是通过资金的投入让入选人在短期内有跃进式的成长,成长目标的设立与实现途径也是评审的内容之一。因此,申报人应明确发展目标,在培养期内制定可行的个人发展规划,根据申报人才计划的定位,从科研、管理、交流等多维度设定具体任务指标与成果考核指标提升综合素质,指标设定需要富有挑战性与成长性,并与资助经费相匹配。另外,陈述答辩的技巧也决定了同行专家对申报人的关键印象及打分走向。申报人应有意识地训练严密、系统的逻辑思维和简洁有力的表达能力,突出陈述项目的创新点、可行性以及对科技、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对专家的提问予以贴切回答;对于有英语问答环节的项目应进行充分的准备。

4.研究成果结合科技企业、金融资本尽快实现产业化

近年来,人才计划的评审愈发重视科技成果所发挥的实际效能,即更加注重对成果产业化与社会经济效益的考量。无论处于何种类型的科技机构中,科技人才均应意识到研究成果从理论到应用的时间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缩短,以论文为评价重点的形式将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能够充分与企业生产、金融资本相结合的新型技术研发与创新,新的研究成果应该尽快通过股权激励、天使基金或者合作方式等实现市场化与产业化。

(二)对科技机构申报人才计划的建议

1.从中长期战略上保障机构内人才的行业水准

人才计划的申报一般由科技人才所在科技机构限名额推荐。科技机构只有严格把关,选出本单位最符合人才计划资助条件的、在行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人才,才能在未来激烈的评审中入选。对科技机构而言,申报不同人才计划的成功率是对本单位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是否成功的一项重要考量,管理者应以战略眼光保障本单位科技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水准。首先,科技机构要了解本机构优势领域在行业中、地域中所处的位置,因地制宜地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人才成长情况予以关注;其次,将本机构优势领域的打造与人才发展规划相结合,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有潜力的科技人才提供发展平台,通过高级别项目、突出科技成果的不断积累及有效的培训与交流等手段提升人才成长效率,鼓励各单位自主布局基础研究,通过设置自主科研项目,鼓励更多年轻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积累经验,产出原创性成果[4];最后,科技机构的科研与人事部门要了解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人才计划的实施宗旨、资助偏好等,公平公正地予以推荐,才能有效地从根本上提升申报成功率。

2.从短期战术上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在申报过程中的精细化帮扶作用

科技机构对于本单位申报人才计划的人员应利用组织资源优势通过不同专家给予申报人在政策解读、项目研选和申报技巧上进行切实有效的帮扶。首先,为申报人聘请高水平的同行专家,对其所依托的科研项目进行专业指导,对申报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可行性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把关,提出具体可行的修改建议;其次,聘请人才管理专家对申报人进行相关人才计划的政策解读,帮助申报人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才计划的实施宗旨、目标,申报中所需注意的事项,给予申报人对称的信息优势和信心;最后,對于确有前沿视野和成功经验的专家可以考虑“一对一”的多次邀请并与申报人共同对申报书选题方向、核心研究内容撰写进行深入完善,以及答辩技巧的指导等。

3.准确把握宏观政策走向,对申报指南的细微变化了然于胸

人才计划评审本质是人才评价,评价依据源于国家的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国家发展战略及创新发展状况适时调整。作为科技机构具体分管人才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应着眼于国家与其所处地域的科技政策与人才政策,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政策走势,在人才工作中顺势而为、有所作为。根据其所在科技机构的具体情况,梳理适合本单位申报的人才计划简表,并定时定期进行宣讲,让潜在的申报人能够明确各人才计划的宗旨、申报流程等,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应加强与科技人才计划主管单位的沟通,对每年新发申报指南中的细微变化及宏观政策落实要有敏锐的研判,并及时传达给申报人,集中单位优质人才资源有的放矢地攻克人才计划,而不是被动地转发通知、收发材料和应对结题等。

4.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和引导人才流动

科技机构应对本单位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领域分布、科技成果、获得荣誉、团队构成等重点要素进行动态监测,结合行业发展和人才现状,集中力量打造优势专业领域和王牌科研团队。具体举措包括有针对性地引进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骨干人才、引导人才良性流动等,着力构建一支结构健康、具有鲜活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梯队;设立人才领导小组,通过多种方式理顺人才引进、使用与人才计划申报的互促共进关系,聚焦科技机构自身的优势领域,重点引进具有优越求学背景和科研经历的青年人才;为骨干科技人才创造出国深造、学习交流的机会,整合科研资源提供重大课题研发攻关研究平台;通过设计“旋转门”“导师制”“实习制”“博士后工作站”“专家顾问团”等方式引导优势人才为我所用,并引导人才流动,促进人才计划的托举式申报与成功入选。

参考文献:

[1] 苏洁,陈凌,何士大,等.“科技新星计划”人才培养与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中国现代医学杂志[J].2013,23(13):110-112.

[2] 柏璐,高耀明.杰出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环境探析——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女性获得者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04):59-65.

[3] 刘云,杨芳娟.我国高端科技人才计划资助科研产出特征分析[J].科研管理,2017,38(S1):610-622.

[4] 刘亚君,陈贻斌,郝艳妮,等.基于“优青”获得者成长为“杰青”情况分析探讨人才成长对策[J].中国科学基金,2019,33(05):49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