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箱系杆拱桥结构设计与施工
2021-10-28卫高红
卫高红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系杆拱桥具有建筑高度低、工程规模小、造价相对较低、造型优美且能很好地与原有道路衔接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地基条件较差、建筑高度受限的新建桥梁设计和老桥改造。同时,系杆拱桥跨越能力大、拱肋造型变化多样,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1 工程概况
为满足繁忙的航道及大型船舶的通行,京杭运河某段提升为Ⅱ级航道,原有老桥不能满足Ⅱ级航道通航净空(100×7 m)要求,需要对其进行原位拆除重建,以尽量减少改造范围。新建桥梁采用120 m下承式钢箱系杆拱桥,顶推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对航道的影响,同时兼顾了景观效果。
2 主桥桥型方案选择
新桥属原位改建,为方便两岸居民出行,设计时考虑尽量减少其接线改造长度。航道通航净空100×7 m,考虑两侧驳岸宽度,主桥一跨过河跨径需120 m左右。在120 m跨径常见的桥梁结构形式中,主要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系杆拱桥及钢桁架桥等,这些结构分别在建筑高度、行车舒适性、施工难度、可维护性、景观等方面各具特色。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主梁高度大,改造长度长,与平交口衔接困难。主桥桥型方案主要对系杆拱桥与钢桁架桥进行比选,系杆拱桥采用钢箱或混凝土系杆。
表1 不同桥型方案比较
综合比较,钢箱系杆拱桥具有结构轻盈、建筑高度低、对原有道路改造范围小等优点,尤其是采用顶推施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对航道的影响。综合比选选择钢箱系杆拱桥方案作为该桥设计的推荐方案。
3 结构设计
3.1 总体设计
该桥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兼顾城市道路功能),桥梁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主桥上部结构采用120 m跨径下承式钢箱系杆拱桥,计算跨径117.6 m,刚性系杆刚性拱,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拱肋成提篮型,使结构整体稳定性更好;同时考虑到了桥梁的景观效果,并与城市及周边建筑相协调,两侧人行道外挑;系杆及拱肋均采用钢箱结构,避免了拱脚大体积混凝土带来的病害,使结构更显轻盈;桥面系采用叠合梁结构,平行钢丝成品束吊杆。下部结构为混凝土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桥梁上部结构尺寸如图1所示。
图1 主桥横断面尺寸标注(单位:cm)
3.2 拱肋内倾角度确定
在满足行车净空的基础上,为最大限度地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兼顾桥梁景观效果,该桥拟采用提篮拱造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分别选取拱肋内倾0°(平行拱)、4°、8°、12°进行了结构稳定性分析。经计算,随着拱肋内倾角度的增大,整体稳定系数有增大的趋势,桥梁整体失稳均为1/4面外失稳,具体结果见表2和图2。综合稳定性计算和桥梁净空要求,该桥拱肋内倾角度选用12°。
表2 拱肋内倾角度对整体稳定影响
图2 不同拱肋倾角的一阶失稳模态
3.3 钢箱拱肋
拱肋为偏心受压构件,采用全焊箱形加劲截面,箱高2.4 m,宽1.6 m,二次抛物线线型。在竖向平面内拱肋矢高23.52 m(矢跨比1/5),斜平面内矢高24.05 m。根据受力需要,拱肋中间部分顶、底板厚20 mm,腹板厚20 mm,靠近拱脚段均采用24 mm,拱脚段加厚至30 mm。为满足局部稳定的需要,在顶、底板各设2道纵向加劲肋,腹板设4道板型纵向加劲肋,加劲肋高200 mm,厚16 mm;沿拱肋轴线方向每隔约2 m左右设一道横隔板,在有吊杆处隔板厚20~25 mm,非吊杆处隔板厚12 mm。
3.4 钢箱系杆
由于拱肋的内倾,主桥系杆采用全焊平行四边形截面,箱梁高2.0 m,宽1.6 m。系杆为偏心受拉构件,根据计算不设置系杆预应力,减少了施工难度。系杆顶、底板厚30 mm,腹板为斜腹板,厚20~30 mm,分别在顶底板和腹板设3道纵向加劲肋,加劲肋均为板形,高140 mm,厚12 mm。沿系杆中心线每3.5 m设一道横隔板,在有吊杆处隔板厚20~25 mm,非吊杆处隔板厚16 mm。
3.5 吊杆
考虑到系杆高度较低,箱内设置吊杆锚头困难,在系杆端采用叉耳式锚固装置销接在系杆上。拱肋内部设置张拉端,并设计了爬梯方便吊杆施工及检修。主桥共设置28根吊杆,吊杆纵桥向间距为7.0 m。靠近拱脚处4根吊杆采用91φ7,其余吊杆均采用73φ7高强度镀锌平行钢丝束,标准强度为1 670 MPa,PE双护层。系杆端吊杆采用吊耳销接在系杆上,拱肋端采用锚压板。锚具采用冷铸锚,桥面处锚头为固定端,拱肋处锚头为张拉端。吊杆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吊杆结构
3.6 桥面系
桥面采用叠合梁结构,由中横梁、端横梁、纵梁、混凝土桥面板组成。中横梁采用工字形钢梁,顶面设置剪力钉与混凝土桥面板结合形成叠合梁。横梁上翼缘宽600 mm,板厚20 mm;下翼缘宽600 mm,厚20 mm;腹板厚16 mm。工字梁每隔1.65 m设一道竖向加劲肋,板厚12 mm,加劲肋的高度随梁高变化而变化。两道横梁之间设置1道纵梁,纵梁上翼缘宽600 mm,板厚16 mm,下翼缘宽500 mm,板厚12 mm,腹板厚12 mm,梁高为700 mm。
桥面板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厚度为25 cm,桥面采用10 cm沥青混凝土铺装层。
4 结构分析
桥梁整体计算考虑结构自重、汽车及人群活载、制动力、风荷载等作用,同时考虑整体升降温及钢结构与拉索温差对结构受力的影响,采用Midas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分析。
4.1 计算结果
在基本组合作用下,考虑最不利工况,拱肋跨中最大压应力-158.3 MPa,拱脚最大压应力-166.2 MPa,系杆最大拉应力182.1 MPa,中横梁最大拉应力145.3 MPa,最大压应力-151.5 MPa,均满足规范要求[2]。
标准组合下,吊杆最小索力1 209 kN,最大索力为1 336 kN。吊杆73φ7高强度镀锌平行钢丝破断力为4 691.6 kN,安全系数达到3.5,满足受力要求。吊杆内力计算结果如图4。
图4 吊杆内力(单位:kN)
在车道及人群活载作用下,结构最大竖向位移为67.2 mm,小于规范1/500的要求[2]。计算结果如图5。
图5 活载竖向变形(单位:mm)
4.2 稳定计算结果
主桥整体稳定计算结果见表3。一阶稳定系数达到15.6,结构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表3 主桥整体稳定
5 主要施工工序
5.1 施工方案构思
京杭运河航运繁忙,主桥跨航道上部结构施工首先应考虑减少对船舶航运的影响。综合考虑拱桥的各种施工方法,并对施工现场条件进行分析,选定了顶推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在原有桥梁上部结构拆除后,可以利用其桥墩设置支架,作为施工过程的临时支墩,方便顶推也减少了临时支架的搭设,同时减少了对通航的影响。
5.2 施工工序
a)工厂制作钢结构杆件运至现场,按系杆→横梁→纵梁→拱肋支架→拱肋及风撑→下个节段系梁、拱肋顺序进行拼装,人行道顶推完成后安装。主桥主要支点下部安装滑移体系(滑靴固定),拱肋与系梁间设置临时支撑。
b)安装顶推导梁,水中设置临时支撑(老桥桥墩位置),预留通航孔。
c)利用新建桥墩作为反力架,对岸设置牵引装置,使顶推千斤顶慢慢滑移拖拉前行,过程中监控各滑移支点的受力及整体变形。
d)通过顶推拖拉施工,将主桥钢结构顶推至设计位置。
e)拱肋与系梁改临时支撑为吊杆连接,拆除临时支架、落梁。
f)安装人行道挑梁及桥面系,成桥。
图6 主桥导梁顶推施工现场
6 施工过程分析
6.1 计算模型
主桥整体施工采用空间梁单元进行分析,计算模型如图7。顶推导梁共两根,长25 m,采用工字钢截面,Q235钢材。导梁与系杆相连一端梁高2 m,至另一端截面渐变为1.5 m。为增强导梁的横向刚度,两导梁间设置横向支撑。横撑采用钢管桁架,Q235钢材,弦杆采用Φ114×8 mm钢管,腹杆采用Φ76×6 mm钢管。
图7 总体计算模型
6.2 施工计算结果
顶推施工采用固定滑靴体系,支撑点位于支座处及拱肋与系杆支撑点下方,除支座外,另设置8处临时支撑,具体布置见图8。在顶推最大悬臂阶段,主梁结构总体应力较小,最大应力为69.5 MPa,导梁最大应力102.6 MPa,满足规范要求。
图8 顶推临时支撑布置(单位:mm)
顶推施工过程中,各支撑点反力的变化如表4。
表4 顶推过程中各支撑点反力变化 kN
从表4可以看出,施工过程中支撑点最大反力发生在支点6位置,应力达5 163 kN。选取该点进行局部有限元分析,经计算局部应力达到260 MPa。施工过程中通过对系杆腹板进行局部钢板加强,确保了顶推过程中受力安全。
7 结语
通航繁忙的航道老桥改造采用钢箱混凝土系杆拱桥、顶推施工方案,有效减小了桥梁施工对航道的影响,节约了工程造价,同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营造了良好的景观效果。本文的介绍与分析,将为今后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