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来中国跆拳道发展研究

2021-10-28

武术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技战术跆拳道竞技

徐 进

宁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21

1 近10年跆拳道研究成果数量分析

本文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所收录的期刊进行文献检索,以“跆拳道“为主要关键词,再以体育类重点期刊以及专业体育院校硕士毕业论文为主要参考依据,检索范围为2011年1月至2020年11月,检索出了近十年来关于跆拳道各方面研究的文献数量。

在中文学术期刊中一般期刊文献共2034篇,占比约为93.64%,跆拳道核心期刊文献共138篇,占比约为6.36%,其中中文核心期刊137篇,外文核心期刊1篇(2016年)。

图1中跆拳道中外研究期刊文献在11年至16年逐步增长,在15年至16年达到了顶峰,但在这之后却逐步下降,19年至20年的跆拳道文献更是呈现近十年来最低值,分析结果为中外对跆拳道的研究是伴随着“奥运周期”而出现起伏,而19至20年奥运周期却出现走低原因分析为受“新冠疫情”影响导致相关研究不能顺利开展,以及东京奥运会的延期让研究热度尚未提升;而跆拳道硕博论文国内目前所发表的数量依然很少,尤其是博士论文的数量寥寥可数,因此对跆拳道的深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图1 近十年中国跆拳道各类文献数量(篇)

从图2可知,中国关于跆拳道研究的核心期刊和一般期刊在14至16年之间达到顶峰之后,却出现逐渐衰弱的趋势,尤其是核心期刊的文献数量在14年之后持续地走低。分析结果可能为国内跆拳道研究“重实践,轻理论”,在里约奥运会获得男女都夺金成就后,对于跆拳道的理论研究开始向实践训练、大众跆拳道发展过渡有关。

图2 近十年一般中文期刊和核心期刊数量(篇)

2 近10年跆拳道主要研究方向的分析

通过对中国知网的检索,发现近年来有关中国跆拳道发展现状的研究文献多且杂,没有明确具体的分类下面罗列了近十年来跆拳道核心期刊主要研究内容。

对跆拳道竞技训练的研究是目前国内研究的主要热点,如技战术分析、腿法研究、规则变化等,此类研究都是伴随奥运周期的跆拳道“竞技研究热”而发展,其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的跆拳道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随着奥运会热度的过去,此类研究又呈现衰弱趋势;其次跆拳道影响类文献在核心期刊文献中占了很大部分,分析为国内研究越来越注重对跆拳道对国家、社会及个人的影响;而其它类的核心期刊文献研究范围较广且复杂,虽然拓宽了研究方向,但涉足研究的人较少,不利于系统地开展研究。最后,目前国内跆拳道核心期刊的数量依然较少,且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这与国内跆拳道研究“过热”有着正相关的联系。

2.1 跆拳道训练研究

2.1.1 国家队及专业运动队训练研究

国家队和专业运动队的跆拳道竞技训练是中国目前跆拳道发展的重中之重,并且希望借此来实现“竞技带动大众”。国内关于专业竞技跆拳道的训练研究占据了跆拳道训练研究的大部分,因此这方面的文献研究大致代表了我国竞技跆拳道训练研究的主要方向。刘鼎伟认为当前我国跆拳道项目备战东京奥运会,对运动员的训练要做到创新管理体制、完善训练模式,依托当今科技力量来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1]徐春杰指出运动员在竞技训练中,要以比赛规则的变化为导向,根据规则来调整自己的技术与战术的训练与运用。[2]董琨炜通过实验对照法,发现悬吊训练方法对跆拳道运动核心能力及旋转类腿法训练具有极大的提升作用。[3]冯然认为中国当前的竞技跆拳道的研究仍然是关注于技战术、规则变化、训练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忽视了对教练员的研究,以及实践的发展与理论研究联系尚不密切。[4]孙茂君认为当前我国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培养还需要从完善竞技跆拳道管理体制、完善选材机制、促进教练员与运动员素质提高等方面来发展竞技跆拳道的训练体系。[5]

上述关于跆拳道竞技训练的观点主要是围绕奥运会、世锦赛等重大赛事而展开研究,如何备战奥运会、技战术的训练、新式训练方法的运用以及后备人才的储备等,但是在冯然的研究中也指出,当前的竞技研究主要还是在于对运动员技战术的提高,而忽略了对教练员的研究。因此,如何促进竞技跆拳道训练仍是研究主流,但总结来看多以从生理学、训练学角度出发,涉及其他学科知识的研究少之又少。

2.1.2 普通高等院校跆拳道训练研究

当前大学生的体质监测受到了国家的重点关注,在各大高等院校中也开设了众多体育选修课供学生学习,而跆拳道也是当前高校中受到热烈追捧的一个项目。太玉在其论文中通过实验对照的方法,针对两组跆拳道训练程度不同的大学生进行一学期教学后发现,跆拳道的训练对大学生整体自信及个人耐挫力发展具有积极影响。[6]马涛通过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一个跆拳道训练周期前后身体多项机能的对比发现,大学生的体适能发生了较大改变,尤其是肺活量、柔韧等有着较大的提升。[7]王建民通过问卷调查、实验对照得出观点为在跆拳道训练的干预之下可以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升个人自信力,并建议普通高校在体育中普及跆拳道课程[8]

当前高校的跆拳道训练的研究多为跆拳道练习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此类研究范围小,利于数据的收集,且容易观察到实验的变化,得到有价值的研究。但高校跆拳道训练还未深入到对竞技比赛的研究,主要还是对于公共体育课的一个补充,仅在于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选修需求,所以高校对竞技跆拳道发展还需要投入更多支持。

2.2 跆拳道竞赛规则的研究

2.2.1 跆拳道分值变化研究

跆拳道的竞技分值变化是近年来促进竞技跆拳道不断保持活力的主要动因之一,2016年至2018年新规则修订后,变化主要是针对以往跆拳道竞技比赛中运动员主动进攻积极性不高、对抗性不强所做出的一些改变。逄含迪论文中认为分值变化将刺激和迫使跆拳道运动员主动将自身技术全面化发展,尤其是五大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对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9]张婷认为旋转追加分值的提高将促使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水平的不断增加,更多高难度动作将会得到运用,提出运动员应注重战术能力和技术能力的训练。[10]何芸认为实施新规则增加了李大勋腿法技术应用的种类,使其在比赛中一直保持连续进攻高压态势,有助于增强习惯性技战术应用能力以及优化整体技战术体系。[11]

2.2.2 跆拳道场地变化研究

进入20世纪来,跆拳道竞技比赛场地面积呈现减少趋势,即运动员竞技得分活动区域缩小。薛婷婷认为场地规格的变化将使比赛更具有激烈性与对抗性,运动员主动进攻性加强,有助于推动跆拳道运动的可持续发展。[12]于镇豪认为随着场地面积的变化,运动员在边角的技战术运用将得到重视,连续对抗性进攻增加,提高了比赛观赏价值,同时指出运动员需要进一步加强身心方面的素质。[13]王勇认为新规则的不断修订需要裁判员深入对新规则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执裁水平;场地的变化增加了运动员发生冲突的机率,需要裁判员对临场执裁反应能力的提高。[14]

针对分值变化所带来影响,几位作者都认为技战术的运用将发生极大改变,但也各有侧重点去进行练习提高;场地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从培养主动进攻性运动员、边角战术的运用、裁判执裁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去做了相关论述。综合来看,跆拳道分值和场地的变化对于运动员技战术的运用有着较大的改变,旋转腿法的运用、身体素质的提高训练、主动积极进攻已成为当前规则变化后的主要研究点。但是,某一规则的改变,随之而来的应该是多方面的改进,在文献中分析发现,涉及规则改变后对运动员心理研究、如何高效得分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不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系统地把握规则变化后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

2.3 跆拳道经济价值研究

体育项目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不仅仅止于它的竞技比赛所带来的各方面效益,而在于伴随它而发展出来的相关产业链。体育产业链是指不同地区的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基于竞争的需要,在体育产业链上下游主体之间资源依赖、体育消费市场、政府政策等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15]

当前我国跆拳道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竞技跆拳道)、中游(跆拳道制造业和服务业)和下游(大众跆拳道和培训行业),形成以竞技带动大众跆拳道发展的产业链条。跆拳道在我国体育产业中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商业发展模式。从上述几人观点来看,跆拳道在中国具有较大的消费市场,并从借鉴韩国跆拳道商业发展模式做出了有价值的发展对策。但李春明也从跆拳道的经济产业链尚不完善,品牌的创新度不高等方面提出了不足之处。当今跆拳道行业市场混乱、行业培训机构的一波倒一波又起的局面还未能得到有效改善,导致跆拳道行业只能带来短期经济价值效益,既不利于得到长期发展效益境,也不便于开展此方面的文献研究。

3 结语

对于跆拳道的研究不应仅限于竞技研究,应拓宽研究范围;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从“理论—实践—理论”深入对其它新兴项目进行挖掘研究,如品势、特技、跆舞等。体育作为一个多学科知识交叉的项目,在跆拳道竞技训练中应融入更多的其它学科知识,如心理学、医学、科学技术等;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教练员的培训和资格审核,对于裁判员的执裁水平、道德水平应列入重要考核点;政府有关部门整治跆拳道市场混乱现象,加大对民间小中型跆拳道赛事的管理,其次,民营跆拳道培训机构建议聘请专业体育院校或退役运动员作为教学中坚力量,打造高质量教学品牌。

猜你喜欢

技战术跆拳道竞技
嘻哈跆拳道
竞技精神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花与竞技少女
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的影响
竞技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