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2021-10-27孙树强
孙树强
摘要:混凝土结构与其他建筑结构相比较,有材料来源广、成本低、综合性优良、可模性强、施工工艺简单等诸多优势,故而在土木工程建筑领域中有较广泛应用。但在现实施工中,很多因素会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形成负面影响,这就预示着施工人员应加强施工工艺的控制,扎实掌握技术要点,加强细节控制,实现精细化施工,完善混凝土结构施工效果,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基于此,就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开展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当前,国内城镇化的整体进展程度逐渐加深,土建行业快速崛起,而这同时带来许多风险,给土建行业带来很大压力。此时,需要强化混凝土 整体结构方面使用技术的具体运用,持续提高土建工程的整体水平。在现阶段土木工程之中,进行混凝土方面施工属于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升土 木工程整体质量,针对建筑而言十分关键。然而,實际施工期间,只有少数混凝土有关施工项目可以达到相应标准,在具体运用期间经常出现许多问题,裂缝问题属于一个常见问题。对于此,有关部门以及施工单位必须 加以重视。
1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优势
1.1具有一定的可模性优势
对于相关结构来讲,在搅拌完成以后,能够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 塑形处理,设置在模具中制作成为设计图纸规格的结构,能够加快结构的 成型速度,规格符合设计标准、制造要求,通过系统化、有效性的方式来 进行结构的塑形处理,保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达到良好的工程建 设目的。
1.2具有一定的耐久性优势
通常情况下,质量符合标准的混凝土结构,应用在土木工程建筑领域中的寿命很长,只要不出现裂缝问题、其他的质量问题,就能够确保耐久性,与传统的土木工程结构相比,应用的时间很长,寿命也很高,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预防出现寿命不足的现象。
1.3具有高效益的良好优势
和传统的钢结构相比之下,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讲,实际应用和建设的 成本很低,将其运用在土木工程建筑中能够更好的节约成本、降低成本的支出量,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土木工程建筑项目,合理使用混凝土结构,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成本,确保整体工程的效益。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2.1选择材料
从混凝土结构施工顺序来看,第一步是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在这个 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工程要求和条件等因素,如骨料的直径范围、水凝剂、水灰比、水泥种类等,科学确定混凝土原材料。其中,需要特别注意水泥材料的选择,不同类型的水泥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影响较大。在 选用水泥原料时,需要对水泥的凝结时间、比热容、粘度等参数有全面了解, 在保证原料质量符合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口碑好、价格具有优 势的品牌,实现质量与造价的平衡。
2.2配比控制
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质量会对整个建筑物 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在混凝土结构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工 程的施工要求,必须严格配比混凝土。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灰浆、砂石、 水、辅助材料制成,材料需要由搅拌机完全搅拌,配置施工所用的混凝土。 施工人员需要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检测混凝土配合比,了解和掌握水泥、 砂石等指标。为了能够根据不同组成材料的实际情况,科学的配比混凝土, 应注意加人材料的次序和控制拌制时间,从而提高混凝土质量。
2.3合理采用制备与搅拌技术
为保证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质量和强度,在具体的工作中应重点采用制备技术、搅拌技术,保证制备质量和搅拌效果,满足具体的混凝土 结构建设要求和标准。首先,具体的制备工作中应该按照具体的混凝土强度特点、质量特点与成本特点等,明确所需要应用材料的配合比,同时按 照砂材料情况、骨料情况、水泥清理、结构质量影响因素等等,在实际制备的过程中,合理使用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材料制备的配比方案处于最佳的状态,在严格控制材料配合比的情况下,保证制备的质量、标准符合标准。其次,重点应用相关的搅拌技术措施,结合混凝土结构的坍落度情况、 搅拌时间与设备容量等特点,在施工建设期间选择使用高容量的搅拌机设 备,保证其和搅拌时间长度、坍落度参数值等相互匹配,确保结构质量的同时,预防对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稳定性和寿命产生影响。例如:在选择使用自落类型搅拌机设备的过程中,容量控制在 500 升以上,将搅拌时间控制在持续性 60 秒左右,坍落度控制在 3 厘米。在相关设备容量在 250升以下的时候,将时间控制在两分钟以上,坍落度控制在 3 厘米之内,确保搅拌工作的质量和成效,从根源上人手规避和预防可能会出现的质量问题或是其他问题,确保搅拌的质量和标准相符。
2.4运输
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施工现场都配有专门运送混凝土的搅拌车,可将混凝土直接运到施工现场并进行浇筑作业,减少了 装卸工序,也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运输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突发因素,避免影响混凝土质量,如降雨或交通拥堵,使到达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无法使用,这将增加施工成本和工期。
2.5浇筑
浇筑一直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核心,施工人员做好浇筑准备工作。同时,对工程设备的配置进行检查,从施工的具体步骤人手,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在浇筑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要避免混凝土材料的离析现象, 施工人员应严格控制出料口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两者之间的自由倾落应控制在 2m 以内。第二,在浇筑作业开始前,施工人员将用水泥砂浆将模板底部铺垫。砂浆厚度应控制在 50mm~100mm。第三,浇筑墙体部件和梁柱部件后,为了防止这两个部件的接缝发生开裂问题,需要保证部件的完整 性,并静置 1h~2h。第四,施工人员要遵循方向性原则进行混凝土浇筑, 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使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2.6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振捣结束后,工人用刮尺刮平后,清除混凝土表层上 吸附的泌水,当混凝土表面二次压光收水时,用手按压无指印形成时提示 即可进行保温养护工作,推荐采用插人冷凝管的降温法,科学规划测温导 线,覆盖 2 层棉被,定时洒水,有效地调控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要求混凝土整体浇筑完成 12h 后开始测温,前 5c 测温频率为 1 次 /2h;5~10c 可延长至 1 次 /4h,10c 后可以为 1 次 /6h。
3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建筑中相关的混凝土结构非常重要,其质量直接 影响建筑的施工建设效果,因此,在具体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领域中应重 视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合理使用制备技术、搅拌技术、浇筑技术等等,在应用各种技术措施的过程中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从根本上 规避预防相关的工程质量问题,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优势。在相关的土木工程建筑领域中,应重点采用先进的混凝土结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搅拌 技术、制备技术、浇筑技术、质量检测技术等等,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维护结构的稳定性,满足当前的结构建设和施工要求。
参考文献 :
[1]张慧真.试析土木工程设计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 .2020(6):89-90.
[2]沈力.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 .2020(17):10.
[3]肖志凡.王小平.曾华益.等.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研究现状[J].建材世界 .2020.41(3):47-52.
[4]曹渐.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20.(26):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