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色建筑暖通和给排水设计的节能策略
2021-10-27杨宇晨
杨宇晨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极大提升,为了更好的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就需要采用节能、环保技术来开展对暖通与给排水的设计工作, 提高水暖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此,本文基于给排水系统与暖通空调节能环保设计展开合理的分析,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水暖设计理念相结合,提高水暖资源的使用效益, 更好的与我国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适应。
关键词:绿色、建筑暖通、给排水设计、节能策略
一.给排水与暖通设计原则
1.节约原则。此处所提到的节约原则主要表现为材料节约与能源节约两方面。能源节约就是指通过先进的技术来降低系统运行所需求的能源总量;而材料节约并不仅仅就是减少暖通空调零部件使用量,更重要的在于降低暖通空调在运行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高额维修成本。
2.回收利用原则。在排风出口安装热交换器,排风和新风分别通过各 自的通道进行间接接触换热;利用排风余热来预热新风(或者利用余冷来预冷新风),从而达到回收排风余热的目的。目前可以采用的热回收设备分为显热回收型和全热回收型两种。这种产品不但能够用于中央空调系统, 而且能够用于供暖建筑和使用家用空调器的建筑,不但节能,而且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
循环原则。热水循环系统一般指热水回水循环,就是当热水源离用 水点距离较远时,热水管道内存积有大量的冷水,再次使用时,必须先排出这些管道内的积水,才能用到热水。这样造成水资源浪费和使用不方便。为解决这一问题,就设计安装了热水循环回水系统,具体做法是在热水管网的末端安装一回水管道,接至热水源进水端,通过回水管道上安装的循环泵和控制系统,将管道内的积水回送到热水源重新加热,保证用水点打开开关后不必放出过多的冷积水就可使用热水,又不浪费水资源。
二.绿色建筑暖通节能设计的有效措施
1.改变设计观念
在设计暖通空调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多部门的联动,由不同部门来负责 不同子系统的设计。 并且还要专门明确一个管理人员负责监管,从而不会出现设计服务对象都为施工方,忽略了使用方真实需求。在设计的时候还 要尽量用到最为先进的技术。在进行设计管理时还要落实好进度管理工作, 而且还要和用户之间保持积极沟通,当客户需求合理的时候要尽量满足客 户需求,对系统节能设计展开优化。
2.有效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太阳能是 UwC 设计中最好的绿色建筑。目前暖通空调建筑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它收集太阳能,能量转换并利用传统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如, 太阳能电池板与加熱器的各种组合,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热水供应;建筑系统空调的回路控制,相关研究表明, 外墙热损耗约占建筑热损耗的 30% 左右。现有的保温做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保温,另一种是外保温。我们应当根据建筑室内的供暖方法,使用相对节能的绝缘方法,例如,如果内部加热时间长,则可以有效地选择外部空气绝缘技术,并且如果采用室内加热,则可以合理地选择内部绝缘技术;同时应注意, 在现有的大量实践证明,外保温的保温效果更好;最后,在保温做法中,应注意在连接保 温材料与墙体时,不需要化学材料的使用,这样可以进一步实现绿色节能。 结合地板和温度控制器进行加热,可以根据不同季节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很好地控制室内温度。
3.合理应用地热泵
地热泵技术的经济性较强,地热泵吸热和散热对环境不会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地热泵主要采用预埋换热器来实现温度调节的功能,这对深层土壤的温度也会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 同时也不会污染地表环境。但是, 不同季节土壤的温度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会影响地热泵的性能;因 此,在应用地热泵技术的过程中,实现不同季节热量温差平衡也成为了当 前工作中的主要任务。在温差不明显的地区,地热泵应用更为广泛,但是 其他地区若要更加科学地应用地热泵,就需合理利用辅助设备。
4.冰蓄冷系统
冰蓄冷系统消耗较少的电力资源,在低温下消耗较少的能量,并且具 有低能耗和高经济效率的优点。这一系统的节能主要有两个方面:(1) 错开白天用电高峰期,将用电费用支出减少;(2) 冰的冷藏能力远远高于水的冷藏能力,因此支撑冰蓄冷系统的冷藏箱的体积和表面积小于储水箱,减少 冷藏库之间的热交换面积,进而更好的达到节能效果。当冷藏箱的温度在 1 到 4。 C 之间时,冰蓄冷系统将打开低温空气供应,同时将风机的功率降低来减少风量,在多个环节中进行节能。
三.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有效措施
1.生活水系统设计
在生活排水系统设计之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科学的选取节水型用 具。首先,保证经济性的前提下选择节水型水龙头;其次,在水泵的选择上, 如果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安装调节水箱,在选择水泵的过程中就要尽量保证 选取的水泵具备变频功能,从而就可以有效避免热水系统出现供应不足的 情况。此外,随着新型仪器的出现,在选择水泵的时候,尽可能选择变频控制,保证节能目标的进一步落实;最后,在管材选取的时候要注重对于质量的把控,保证管材具有一定的防腐性能,从而避免出现漏水情况出现, 对于节约水资源也有着很好的表现。
2.积极回收利用雨水资源
建筑污染的雨水污染较轻,水质相对较好,因此在收集并处理后可实现循环利用。绿色节能设计的过程中,需合理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来收集雨 水,之后可将收集到的雨水引人水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消毒和处理措施, 经变频供水装置可将其应用于冲洗马桶,绿化景观灌溉和清洁道路等,从而真正地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循环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 计中占据着较为关键的位置,其所收集的雨水可合理地应用在小区绿化当 中,成为居民日用中的重要资源,进而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完善中水回用系统
中水回用通常指集中小区居民的生活废水,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且达到使用标准后将其应用于小区的绿化灌溉、清洗车辆和道路清洁等,从而有效减轻水资源浪费。中水回用是中水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积极的经济价值。首先,中水利用可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为人们提供优质水源,减少远距离饮水所引起的工程成本浪费问题;其次,中水回用不仅可以提供新水源,而且也可减少新鲜自 来水的使用量,进而降低自 来水处理的成本;最后,中水利用能够减少污水排放量,同样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增大综合效益。
4.合理设计超压控制
超压的流出是造成供水系统中水流无形的主要原因,必须给予关注和 控制。首先,根据要求,维护条件和材料性能,附着到外部水压,建筑层确定, 垂直分离系统设备,最小静水压力点合理分离供水系统。每个地区的分配系统。通常应连续保持 0.45MP_,自动供水至供水水箱或其他联合作业;其次,要稳定压力,确保供应可靠;第三,安装压力装置,如减压阀装置, 逻辑集中压力,减压器,减压器障碍物,以防止过大的压力。
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我国社会发展进程持续加快,人们的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绿色节能建筑理念日渐深人人心,同时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为此,建筑设计人员就应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不断增大资源利用率,保证给排水与暖通节能设计的综合水平, 进而为我国社会平稳高效地前行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霄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设计方法研究[J].通讯世界 2018(8)
[2]胡滨、沈高林 绿色建筑在暖通空调及给排水方面的节能措施[J].丝路视野 2017(16)
[3]刘卫军给排水暖通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 20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