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课程边界,唤醒主体意识,指向终身学习
2021-10-27张喜莲
张喜莲
[摘要]职业生涯是人的一生中与工作相关的活动、行为、态度、价值观、愿望的有机整体。职业生涯教育在人力资源发展中意义重大,主要通过课程学习、职业选择、学习规划来实施。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随着国家高考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而受到关注,重点在于唤醒高中学生在自我生涯规划中的主体意识,方向在于引领高中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主体意识;终身学习
笔近年,国家基于学生个性化选择和多样化发展推行新高考,高中学校原有的行政班因为受到文化科选科走班、体艺科选项走班的影响,学生面临多样化的选择,也带来了风险和不确定性。笔者通过构建校本化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并实践和探索,发现高中职业生涯教育关键在于通过拓宽课程边界来唤醒主体意识和引领终身学习。
一、拓宽职业生涯课程的边界
职业生涯是以心理开发、生理开发、智力开发、技能开发、伦理开发等人的潜能开发为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质量。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指导任务。
围绕“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主线,在学校系统化地开设了纵贯高中三年的职业生涯专业课程、职业生涯主题班会课程、职业生涯专家引领课程、职业生涯综合实践课程四类校本化课程。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具象的特点在于边界的拓展。
1. 以个性化课程拓展普适性课程。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两类普适性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一是依托心理健康课程实施职业生涯基础理论课程,内容包括“自我探索”“环境探索”“生涯抉择”“生涯实施”四个方面。二是依托主题班会课程以“选课”为主线的职业生涯课程,包括国家教育体系介绍、学习计划制定、高中课程选择、升学志愿填报指导。在实践中,学生面对职业生涯课程,普适性课程只能是满足基本需求,很少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学生对自我、环境、生涯、职业的认知会彰显出个性特征,对职业生涯的需求出现差异化和多层次性。同时,学生指向“升学”的生涯规划始终绕不开“学习”,对学习的方式、过程、效果、监督等方面的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不断涌现。学校只能顺势而为,通过个性化课程来拓宽职业生涯教育的边界。为此学校依托导师制推出小众化的学生顾问课程,通过每周一次的接触,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状况并给予辅导、引导、指导。学校还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利用开学前后时间,引入学长课程,邀请已经毕业的大学校友回校开展小组模式下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
2. 以校外合作课程拓展校内规整课程。
校内课程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同时有备课、上课、辅导、考核、评价等环节,具有规范性。同时,高中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与大学以及社会上的职业密切联系,必须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教师和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学,走向企业和社会组织才会有深度体验和感悟;企业家、大学教授、家长等走进学校,开设讲座或开展职业分享,建立校内与校外联结。学校以合作办学的思维与大学、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实施职业生涯课程,课堂不断拓宽和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大学和社会运营机制。
3. 以灵活的线上课程拓宽线下课程。
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界,更是一个互联的时代。高中职业生涯教育在与信息技术融合、数字化教学等方面都有积极探索和实践,同时线上课程资源成为了跨越时空最便捷的资源,深受高中学生喜爱。学校走出校园的课程存在着交通成本、时间成本、安全因素、家庭收入、资源配置因素等制约,实施起来有一定困难,难以常态化开展。学校通过线上课程的方式结合职业生涯教育内容拓宽了线下课程的广度、深度和难度。网上职业生涯规划测评软件、大学官网浏览、网上的职业分享视频、网上的职业生涯专业课等都会成为学生向外拓展的学习资源和信息资源。
二、职业生涯教育唤醒主体意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育不是产生于人的本能需要,而是人们意识到的社会需要,在明确意识的驱动下产生的有目的行为。职业生涯教育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门基于环境、社会、未来和自我的认知和探索的课程,课程的效果取决于主体意识的自我觉察。
1. 唤醒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校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支点,可以很好地撬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度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要让学生从“要我学”走向“我要学”,要让教学从以教定学走向为学而教,第一步就是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意识到要选对课、要升入理想大学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从事适合自己的职业都绕不开学习这一关。学生很容易主动思考并评估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效率、学习成绩,也很想通过自身努力、同伴互助、教师指导以目标导向为驱动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策略。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可以参与其中并获益良多,学習则是职业生涯顺畅与否一个重要筹码,从而总是主动寻求与学习相关问题的探索和帮助,激发出学习的动力,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 唤醒学生成为人生的主人。
学校职业生涯教育是一把铲子,可以引导学生迫切地想挥动铲子挖掘自己这座人生的富矿。学生在校学习,考试和排名不仅给学生挫败感,而且会给学生深深的被掌控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没有考试和排名,课程的目的无非就是给学生一些工具、一些经验、一些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描绘一张路线图。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好前程,留住一线美好的希望。升学和排名并不必然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职业和前途则必然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通过职业生涯教育自然地习得了“以终为始”的思维:我会成为怎样的人——我从事的职业是什么——我要上什么大学读何种专业——我要考到多少分排到多少名——我要做什么题补哪些课——我要怎么规划时间怎么借力。有学生把这种感觉作了一个类比,通过职业生涯教育,通常就像做数学证明题一样,从结论出发推到要具备的一个个条件,直到发现最后的条件就是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突然间豁然开朗,发觉人生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面向未来指向终身学习
职业生涯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未来并非就是今天的延续,而是充满了变数、意外和不确定性。未来应该就是对今天的否定之否定,懂得这个道理,学生在上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时就会追问:既然未来一定会让我们意外,那我们如何规划、如何应对。答案就是:唯有终身学习方能应变未来。
1. 未来的职业的不确定性需要终身学习。
职业生涯教育引领学生面向未来规划自我,未来职业变化难测。职业就像物种一样,总有一些物种要在大自然的法则中消失。高速路的收费员退出职业舞台,是因为要利用高速公路电子收费(ETC)新技术替代人工收费。实体店店员逐步淡出职业舞台,是因为受到电子商务的冲击。裁判职业面临危机,是因为赛场上出现了许多的辅助设备。当然有夕阳职业就有朝阳职业,近两年在生活服务行业里,就出现了密室剧本设计师、电竞顾问、轰趴馆管家、民宿房东、旅行拍摄规划师等新职业。父辈们“一份工作干一辈子,一生只服务一个单位”的思维方式已然成为了旧船票,登不上未来的大船。未来职业发展依赖的是学习力和觉察力,终身学习才能让自己在未来职场屹立不倒。因此职业生涯教育不仅仅为了让学生走上一条“兴趣——志趣——职业——事业”的进阶之路,更多应是指向关注终身学习的职业生涯之途。
2. 未來的职业竞争力源自终身学习的内化。
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2019年7月任正非接受法国《观点》周刊采访,被纪尧姆·格哈雷问到:人工智能时代可能不会雇佣那么多人,未来十年、二十年以后,每个人都还会有一份工作吗?任正非回答:过去在非洲设计站点时,我们一个工程师一天最多设计4个站点;现在一个工程师用人工智能设计方式,一天能设计1200个站点。人工智能创造财富只需要少量的人,如果有人需要工作,那就要努力学习。站在互联网的风口,许多人从“看不懂”到“认不清”再到“来不及”,常常叹息自己没有一双慧眼,岂不知慧眼的练就在于主动觉察、未雨绸缪式的终身学习。学生面对学业的压力,会误把学习当过阶段任务或者升学工具,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则能从一生发展和未来畅想的连接点找到终身学习的真谛。
参考文献
[1]程雪峰.智慧走人生——高中生涯规划[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2]张纪元.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熊丙奇.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八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杜毓贞.生涯发展与辅导[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5]黄天中.生涯体验——生涯发展与规划(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